公元495年

公元495年

公元495年,乙亥年,齊明帝建武二年。北魏改用長尺、大斗,其度量法度依照《漢書》中的記載制定;北魏皇帝的后妃、夫人、嬪御等以及內外文武百官全部遷於洛陽。

1月

1、春季,正月壬申(初二),南齊派遣鎮南將軍王廣之、右衛將軍蕭坦之、尚書右僕射沈文季分別督率司州、徐州、豫州三地的軍隊,抵抗北魏的入侵。
2、癸酉(初三),北魏孝文帝頒發詔令:“不得搶劫掠奪淮河以北的居民,違犯者處以死刑。”

3、乙未(二十五日),北魏拓跋衍率部進攻鍾離,南齊徐州刺史蕭惠休據城抗守,並且不時地派兵出城襲擊北魏軍隊,終於將其擊敗。

4、丁酉(二十七日),南齊舉國上下戒備森嚴,嚴防以待。又派遣太尉陳顯達為使持節、都督西北討諸軍事,來往巡視於新亭、白下一帶,以壯大聲勢。

5、已亥(二十九日),北魏孝文帝率大軍渡過淮河

2月

(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1、二月,北魏孝文帝率大軍抵達壽陽,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鐵甲騎兵多的一眼望不到頭。

2、甲辰(初五),孝文帝登上八公山,乘興而作詩。途中突然遇上傾盆大雨,孝文帝便命令去掉自己的傘蓋,與兵士一起淋雨共苦。他看到軍隊中有生病的士兵,還親自去安撫慰問。

3、戊申(初九),北魏孝文帝放棄攻打壽陽城沿著淮河而東下,所到之處,百姓安居,無有擾犯,前來納供糧草的民眾絡繹不絕,擠滿道路。

4、丙辰(十七日)孝文帝到了鍾離

5、己未(二十日),蕭誕等率兵追擊北魏軍隊,破敵獲勝。蕭誄是蕭諶的弟弟。

6、北魏孝文帝要南去觀看長江,司徒長樂元懿公馮誕因重病去世,北魏孝文帝依照晉代安葬齊獻王的禮儀安葬了馮誕。

辛酉(二十二日),從鍾離出發,司徒長樂元懿公馮誕因重病在身,不能隨駕前往,孝文帝特意去看他,流淚與他訣別,出發後走了約五十里,傳來馮誕的死訊,這時崔慧景等路兵馬離孝文帝的營地不過百里,孝文帝輕裝率領數千人馬連夜趕回鍾離。見到馮誕的屍體之後,孝文帝拊屍嚎啕大哭,一直哭到天亮,還聲淚不絕,悲痛萬分。壬戌(二十三日),孝文帝命令各路兵馬停止長江之行,依照晉代安葬齊獻王的禮儀安葬了馮誕。馮誕與孝文帝同年而生,小時候兩人在一起讀書,娶孝文帝的妹妹樂安長公主為妻,他雖然沒有多少學術才幹,但是品性忠厚質樸,所以特別受到孝文帝的寵愛。丁卯(二十八日),孝文帝派遣使節到達江邊,向南齊守將數說了明帝廢帝自立、殺戮諸王的罪惡。

3月

1、三月戊寅(初九),北魏孝文帝到達邵陽,在淮河中的洲島上修築城堡,又在南北兩岸修築了城堡,並且在河水中樹立柵欄,以斷絕南齊援兵之路。
2、甲申(十五日),由於北魏軍隊已經撤退,所以南齊解除戒嚴。

3、戊子(十九日),北魏太師京兆武公馮熙在平城去世。

4、乙未(二十六日),北魏孝文帝到達下邳。

4月

(圖)孔子廟孔子廟

1、夏季,四月庚子(初二),北魏孝文帝到達彭城;

2、辛丑(初三),北魏孝文帝為馮熙舉行哀悼儀式。由於太傅、錄尚書事平陽公拓跋丕不樂意南遷洛陽,所以與陸睿一起上表請求孝文帝返回平城參加馮熙的葬禮。孝文帝不同意。

3、癸丑(十五日),北魏孝文帝到達小沛;

4、已未(二十一日),北魏孝文帝到達瑕丘;

5、庚申(二十二日),北魏孝文帝到達魯城,並且親自去孔子廟祭祀;

6、辛酉(二十三日),北魏孝文帝封孔子後代四人、顏淵後代兩人官職,並且選擇孔子的嫡系後代長子一人封為崇聖侯,奉掌祭祀孔子之務,又命令兗州修繕孔子的墓,重建碑銘。

7、戊辰(三十日),北魏孝文帝到達碻磝,命令謁者僕射成淹準備舟船,想乘船從泗水進入黃河,溯流而上,返回洛陽

5月

(圖)孝文帝降封拓跋鸞為定襄縣王孝文帝降封拓跋鸞為定襄縣王

1、五月己巳(初一),孝文帝降封拓跋鸞為定襄縣王,削奪祿戶五百戶,盧淵、李佐、韋珍等人皆被削去官職,貶黜為民,並且遷徙李佐到瀛州。又因薛真度與他的堂兄薛安都有獻彭城而投降北魏之功,保留他的爵位和荊州刺史之職,其餘官職皆罷免,孝文帝就此而特作說明:“如此處理,進則足以表明他的功勞,退則足以彰示他的過罪。”

2、甲戌(初六),北魏孝文帝到達滑台;

3、丙子(初八),北魏孝文帝下榻於石濟。

4、庚申,太子出迎孝文帝於平桃城。

5、癸未(十五日),北魏孝文帝駕還洛陽,在太廟中向祖先報告。

6、甲申(十六日),孝文帝詔令減去散官的俸祿,以便資助軍隊開支。

7、乙酉(十七日),孝文帝在太廟舉行飲酒儀式,對南伐有功之人論功而行賞。

8、甲午(二十六日),北魏皇太子在太廟舉行了加冠之禮。

6月

1、六月己亥(初二),孝文帝下令:“在朝廷中不得講鮮卑語,違背者免去所任官職。”

2、癸卯(初六),北魏孝文帝派遣太子到平城參加太師馮熙的喪禮。

3、癸丑(十六日),北魏孝文帝發布詔令,搜求民間藏書,凡是朝廷秘閣中所無而又有益於時用的書,獻者加以賞賜。

4、丙辰(十九日),孝文帝詔令:“遷移到洛陽的人死後,葬於河南,不得送回北邊安葬。”於是,從代京遷居到洛陽的人全部成為河南洛陽人。

5、戊午(二十一日),北魏改用長尺、大斗,其度量法度依照《漢書》中的記載制定。

6、壬戌(二十五日),明帝游賞華林園,宴席結束之時,明帝留下了蕭諶將其殺死,他的弟弟蕭誄也被殺。明帝又派遣黃門郎蕭衍為司州別駕,去司州拘捕蕭誕,並殺害了他。蕭諶愛好術數,吳興人沈文猷經常對他說:“您的命相不亞於高帝。”蕭諶死後,沈文猷也被誅死。蕭諶被殺害的那天,明帝又殺害了西陽王蕭子明、南海王蕭子罕、邵陵王蕭子貞。

7、乙丑(二十八日),南齊任命右衛將軍蕭坦之為領軍將軍。

7月

秋季,七月辛卯(二十四日),南齊任命楊馥之為北秦州刺史,並封他為仇池公。

8月

八月乙巳(初九),北魏選拔勇猛的武士十五萬人擔任羽林、虎賁,以充實皇宮宿衛。

9月

1、九月,庚午(初四),北魏皇帝的后妃、夫人、嬪御等以及內外文武百官全部遷於洛陽

2、丙戌(二十日),北魏孝文帝到達鄴地。孝文帝多次來到相州刺史高閭的官舍,讚美他治理本州的成績,並且給予特別豐厚的賞賜。

3、己丑(二十三日),南齊調遷南平王蕭寶攸為邵陵王、蜀郡王蕭子文為西陽王、廣漢王蕭子峻為衡陽王、臨海王蕭昭秀為巴陵王、永嘉王蕭昭粲為桂陽王。

4、乙未(二十九日),北魏孝文帝從鄴返還洛陽。

10月

1、冬季,十月,丙辰(二十一日),北魏孝文帝到達洛陽。

2、壬戌(二十七日),北魏孝文帝詔令:“各州認真考察官員們的政績,根據得失,分為三等,上報朝廷。”又詔令:“徐、兗、光、南青、荊、洛六州,應當加強戰備,隨時待命,一旦令下,應立即赴召。”

11月

1、十一月丁卯(初二),南齊明帝詔令罷除文惠太子修治的東田,並拆毀興光樓。

2、已卯(十四日),南齊明帝為太子納妃子褚氏,大赦天下。太子的妃子是褚澄的女兒。

3、庚午(初五),北魏孝文帝到達委粟山,測定祭天的圜丘。已卯(十四日),孝文帝召集群儒商議祭天之禮,秘書令李彪建議說:“古代魯國人如果有事要祈告上帝,必定先在學宮中祈禱,所以請提前一日祭告於太廟。”孝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甲申(十九日),孝文帝祭天於圜丘,大赦天下。

12月

1、十二月乙未朔(初一),北魏孝文帝在光極堂接見群臣,宣布在官員中實行九品之制,即將開始大選群臣。

2、丁酉(初三),明帝詔令修繕晉代諸位皇帝的陵墓,並且增置了守護陵墓的衛士。

3、甲子(三十日),北魏孝文帝在光極堂召見群臣百官,給他們頒賜冠服,以易去胡服。

大事件

(圖)少林寺——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少林寺——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

1、北魏的金墉宮修建完畢,並且在洛陽設立國子、太學、四門國小

2、北魏任命光城的蠻人首領田益光為南司州刺史,所屬的郡守縣令,聽任他自己設定、詮選。後來又在新蔡設立東豫州,任命田益光為刺史。

3、公元495年建少林寺,是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建於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之譽;位於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屬於嵩山的核心景區之一。
4、公元495年,北魏軍隊大舉進攻南齊,蕭衍奉命率偏師開往前線,增援司州刺史蕭誕。大軍離作戰地點還有百餘里的時候,主帥聽說北魏軍隊兵強馬壯,竟然被嚇得舉步不前。無論蕭衍如何勸說,主帥死活不動。於是蕭衍派部將攻占賢首山,不想魏軍很快切斷通往賢首山的糧道,眾將們沒有一個敢前去解圍。無奈蕭衍主動要求充當先鋒,帶領主帥撥給他的一部分精兵和自己的一些部下,趁黑夜登上賢首山,打退了魏軍的進攻後,利用反間計,使魏軍發生內耗,就在敵軍士氣低靡之際,蕭衍決定發起反攻,他的動員令是:“望麾而進,聽鼓而動。”為了激勵士氣,他親自揮舞大旗,鼓聲震天動地,士氣大振,蕭誕的守軍也趁勢開城迎敵。魏軍受到前後夾擊,很快潰不成軍大敗而逃。

逝世

1、北魏太師京兆武公馮熙在平城去世。

2、氐族首領楊炅去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