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史話

北魏的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將中國石窟寺推向了漢民族化的軌道。 北朝晚期與隋代石窟寺藝術的發展,為初唐佛教藝術高峰的來臨準備了充足的條件。 通過《石窟寺史話》的系統介紹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石窟寺藝術發展的脈絡,從而可以更好地了解佛教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過程。

內容介紹

《石窟寺史話》由常青編著的,較為系統地介紹了石窟寺產生、發展的過程:東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後,石窟寺首先在新疆地區發展起來,具有濃厚的古代龜茲民族風格。十六國時期,以北涼國的涼州為中心,興起了河西走廊早期的石窟藝術。北魏的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將中國石窟寺推向了漢民族化的軌道。北朝晚期與隋代石窟寺藝術的發展,為初唐佛教藝術高峰的來臨準備了充足的條件。盛唐以後,中國石窟寺開始走向衰落,逐步趨於世俗化。元代以後的藏傳喇嘛教藝術,給漢地佛教注入了新鮮血液。通過《石窟寺史話》的系統介紹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石窟寺藝術發展的脈絡,從而可以更好地了解佛教藝術在中國的發展過程。

作品目錄

目錄
引 言1
一 石窟藝術的源頭6
1.佛教文化與希臘文化的撞擊6
2.印度——石窟寺的誕生地9
二 浩瀚戈壁沙灘中的佛國妙境——西域的早期石窟寺13
1.蔥嶺以東的佛光初照13
2.沙漠南沿的湮廢佛寺16
3.龜茲古國峭壁間的天宮樓閣23
三 梵音迴蕩在河西走廊——十六國時代的石窟寺33
1.祁連山下的淨土34
2.鬼窟里的“仙影”41
四 宏偉壯觀的功德畫卷——大同雲岡石窟寺48
1.帝王就是當今如來49
2.真容巨壯煙寺相望52
3.佛陀穿上了隱逸者的服裝60
五 洛陽龍門——民族風格的集散地66
1.古陽洞——琳琅滿目的雕刻藝術寶庫67
2.莊嚴的岩中佛殿71
3.佛的體型開始豐滿了76
4.鞏縣塔廟的華麗佛雕80
5.龍門靈光遍照北方82
六 從東西對立走向南北融匯85
1.東魏、北齊的幽僻梵宇85
2.西魏、北周的天國香雲94
3.兼容南北,承前啟後——隋代的石窟寺104
4.大教再度勃興的曙光111
七 蓬勃發展的盛世風貌氣勢磅礴的藝術巨製——初唐的石窟寺116
1.長安——唐風佛教藝術的發祥地116
2.東都洛陽的盧舍那佛之光121
3.武則天——下生人間的彌勒佛126
4.繁榮的藝術,燦爛的群星131
5.奇妙神秘的偶像——密宗造像的起源132
八 富貴超凡的世尊風貌——盛、中、晚唐的石窟寺138
1.濃麗豐肥的姿容雍容華貴的氣派139
2.西蜀招祥的來世樂土142
九 從彼岸天國到世俗人間149
1.黃土坡上的藝術奇葩151
2.構思奇巧的寶頂道場155
十 寶剎暮鼓晚霞映輝160
1.點綴杭州風景的梵式神祇161
2.最後的浪潮167
結束語173
參考書目17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