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鎮[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

石山鎮[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
石山鎮[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山鎮位於海口市秀英區西南部,是全國重點鎮、海南省十大文化名鎮之一、海南省特色產業小鎮、海南省首個網際網路農業小鎮,總面積120.74平方公里,人口約4.2萬人,下轄1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共86個村民小組。距離海口市行政中心11公里,美蘭國際機場36公里,東西方向,繞城高速貫穿而過,北接火山口大道,與西海岸帶狀公園山海相連,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海口園區和美安科技新城坐落在鎮域內,是海口經濟核心輻射帶上的中軸樞紐,未來海口市城市空間拓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信息

概況

石山鎮是海口市秀英區下轄的鎮之一,位於海口市西北部,距海口市中心15公里,東接永興鎮,東南部分與東山鎮接壤,西、南與澄邁老城鎮交界,北靠西秀鎮、長流鎮,轄區面積120.74平方公里。東有海榆中線,西有粵海鐵路,繞城高速公路途經6個村(居)委會,綠色長廊連線南海大道直達西海岸,交通便利。下轄11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共84個自然村,86個經濟社,總人口約4.2萬。現有黨委1個,黨支部26個,其中農村黨支部11個,社區黨支部1個,機關黨支部9個,兩新組織4個,合作社黨支部1個,黨員1196名。全鎮現有編制102個,其中行政編制34個,事業編制68個。石山鎮旅遊資源優越,有豐富的、具有開發價值的自然景觀,雷瓊世界地質公園的火山口遺蹟群和千姿百態的溶洞群,其中以馬鞍嶺、仙人洞、七十二洞最為出名,為海南4A旅遊景點之一。儒符宋代石塔遺蹟、施茶邁寶仙井和修邱公樓、美鰲李氏古墓群、道教南宗五世祖——典讀白玉蟾古廟、古村落、古井、古亭、古牌坊等一系列人文景觀尚待開發。

歷史沿革

1961年瓊山縣美黨大隊和澄邁縣安仁大隊合併建美安公社。1987年置石山鎮、美安鎮。1997年,石山鎮位於瓊山市西部,距市政府17千米,面積65.5平方千米,人口2.1萬人,轄和平、楊堆、道堂、嶺西、施榮、石山6個村委會;美安鎮位於瓊山市西南部,距市政府22千米,面積53.4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轄安仁、福安、道育、美嶺、建新5個村委會。2002年美安鎮併入石山鎮,同年海口市與瓊山市合併,石山鎮由原瓊山市劃歸海口市秀英區管轄。

特色景點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

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離海口市區約20公里,園內有距今2.7萬年至100萬年間火山爆發所形成的休眠火山口群,周圍還有幾十個小的死火山口或死火山眼。如今的火山口已建造成一座具有火山文化、生態園林、特色 建築的主題公園。這裡的火山生態廣場、氣勢恢宏的登山道、千姿百態的古樹長廊、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口遺蹟,還有那純樸的鄉土風情、特色的手工藝品、山鄉美食等,已成為省城近郊的旅遊熱點,是海南省優秀旅遊景點之一。

仙人洞

仙人洞距馬鞍嶺火山口4公里,洞口玄武岩上有"石室仙蹤"石刻引人注目,該洞中又有洞,人們在50年代清理洞中泥沙時,發現類似斧鑿的磨光石器,可能曾經是人類祖先穴居的遺址。臥龍洞距仙人洞不到1公里,洞長3公里,高7米,寬10米,可容萬人。

工業園區

海口美安科技新城由新加坡裕廊國際顧問公司進行規劃編制,規劃面積約50平方公里,利用新拓空間土地連片優勢,將其打造成未來海口國家高新區的主體園區,擁有產業發展、創新創業、高端服務等綜合功能。以信息智慧型產業和航空航天產業為主導,其中信息智慧型產業包括海洋通訊為主的智慧型海洋領域,導航和位置服務為主的智慧型旅遊領域,智慧型家庭、智慧型交通和智慧型城市管理為主的智慧型城市領域和服務外包為主的智慧型服務領域。航空航天產業包括航空航天儀表設備、導航設備和通信設備。同時發展海洋科技產業中的海洋生物開發,並為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車製造、新材料和節能環保等產業預留備用地。最終建設成為帶動海口南部城市組團發展的未來新興科技城。

海南海口行政區劃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於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颱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全年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小時以上,太陽輻射量可達到11到12萬卡;年平均氣溫23.8℃,最高平均氣溫28℃左右,最低平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發量1834毫米,平均相對濕度85%。常年以東北風和東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4米/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