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鎮[海口市]

東山鎮[海口市]

東山鎮位於海口市的西南邊,距海口市區僅27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東山鎮東山鎮

東山鎮,面積125.2平方公里,人口5.2萬。224國道經此。轄東星、儒萬、永華、東山墟、東山、東溪、光明、溪頭、馬坡、東蒼、雅德、建豐、文塘、紫羅、射釵、環湖、前進、東升、溪南、東城、城西、玉下22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農機、製糖、製革、磚瓦、澱粉、服裝加工等廠。農業主產水稻、紅薯、花生、瓜菜。瓜菜,遠銷港澳。草編織頗享盛名。古蹟有東山“鏡井”、鍾馬附馬墓等。

經濟

東山鎮,南渡江和海榆中線貫穿其中;轄有21個村委會、2個社區、1個鎮熱作場,以及104個自然村、307個經濟社;總面積131.2平方公里,人口7.3萬人。2004年,全鎮人均年收入3106元。

全鎮有耕地面積58289畝,林地面積66139畝。近兩年,該鎮綜合治理和引導,2.8萬畝的馬坡洋和6300多畝的射釵洋的各項功能日益完善,農民思想觀念發生質的變化,農業生產開始向集約化、規模化和無公害化發展。2004年,全鎮水稻、瓜菜的複種面積10.14萬畝,產量和總產值分別為14538噸、2326萬元和5.68萬噸、8671萬元;家禽出欄量61.3萬隻,產值1.52億元;肉豬年出籠量3.63萬隻,產值5019萬元;牛飼養量突破4673頭,產值1239萬元。以服裝加工業為主的鄉鎮企業已成為東山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全鎮現有大小服裝加工廠和家庭作坊65家,從業人員4000多人,年生產總值達2.2億元。

2005年,東山鎮第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提出:未來五年,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組織建設;緊緊圍繞“三農”問題,深化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三高”農業;以東山野生動植物園、北緯18°度假村和伊甸園為中心,發展旅遊經濟;搞好搞活鄉鎮企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拓展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增加農民收入。

海南海口行政區劃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於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颱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全年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小時以上,太陽輻射量可達到11到12萬卡;年平均氣溫23.8℃,最高平均氣溫28℃左右,最低平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發量1834毫米,平均相對濕度85%。常年以東北風和東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4米/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