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馬

附馬

駙馬專指皇帝女婿,因駙馬都尉得名。駙馬都尉,漢武帝始置,本為近侍之官。駙,即副。駙馬都尉,掌副車之馬,即主管皇帝的隨從車馬。魏、晉以後,常以此官授帝婿,而不任其職,簡稱駙馬。以後遂用以稱帝婿。清代稱額駙。

駙馬的由來


相傳,楚漢相爭時期,漢高祖劉邦在與楚霸王轉戰疆場的歲月里,專門坐在一輛由兩人駕駛的馬車裡,衝鋒陷陣,指揮戰鬥。馬車上共有三個座位,前面設兩個座位,為車夫所坐,後 面為劉邦所坐,駕駛馬車的車夫分為“正馬”與“副馬”,一正一副,輪流駕駛馬車。
有一日,劉邦項羽在徐州豐縣與沛縣搭界處鏖戰,激戰三天三夜,最後,劉邦大敗,落荒而逃。項羽乘勝追擊,窮追不放。此時,劉邦左右只剩下了一個車夫和十幾名將士,眼看項羽的兵馬就要追趕上,這時,正馬不幸被亂箭射中,當場陣亡,副馬隨即頂替了正馬的位子 ,駕駛馬車繼續向前奔跑,在這危急關頭,副馬頓生一計,他把自己的紅袍脫下,與劉邦的黃袍對換了一下,馬車行至一條拐彎處時,劉邦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副馬繼續揮舞馬鞭,向前方奔去。項羽的將士,一直把穿黃袍的當作劉邦,拚命追趕,當趕上馬車時,車上已空無一人,只留 下了一件黃袍。副馬在另一處拐彎的地方也跳車逃跑了。
後來,劉邦做了皇帝,為了報答副馬的救命之恩,到處張貼皇榜尋找副馬。副馬找到後,官封都尉,劉邦將小女許配於他,人稱“副馬都尉”,因“副馬”不雅,人們便喚成“駙馬都尉”。後來,人們把“都尉”二字也去掉了,簡稱“駙馬”,自此,駙馬便成了歷代皇婿的代稱了。

女附馬的詞

附馬

為救李郎離家園,
誰料黃榜中狀元,
中狀元著紅袍,
帽插宮花好新鮮。
我也曾赴過瓊林宴,
我也曾打馬御街前。
人人誇我潘安貌,
官戴紗帽罩罩嬋娟。
我考狀元不為把名顯,
我考狀元不為做高官。
為了多情李公子,
夫妻恩愛花好月兒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