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鎮[海口市]

石山鎮[海口市]
石山鎮[海口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山鎮位於海口市西北部,距海口市中心15公里,轄區面積120.74平方公里,全鎮管轄11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共84個自然村,86個經濟社,全鎮總人口約3.6萬。

基本信息

簡介

石山鎮石山鎮

石山鎮位於海口市西北部,距海口市中心15公里,東接永興鎮,東南部分與東山鎮接壤,西、南與澄邁老城鎮交界,北靠西秀鎮、長流鎮,轄區面積120.74平方公里,全鎮管轄11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共84個自然村,86個經濟社,全鎮總人口約3.6萬。交通便利,粵海鐵路重要貨物集散地一火車南站座落境內;繞城高速公路途經6個村(居)委會;綠色長廊連線南海大道直達西海岸;海榆中線距火山公園僅6公里。全鎮耕地面積水田12932畝,旱地22645畝,宜林宜果面積達6萬畝。

歷史沿革

(1)1933年,石山鎮屬瓊山縣第二區,1939~1950年4月屬第一區石山堂鄉。

(2)1951年屬第五區石山、道堂、石嶺、美嶺、美黨等5個鄉;1957年6月,屬第五區的石山鄉、道堂鄉。

(3)1958年9月和長流鄉新海鄉合併,成立長風人民公社;12月改稱長流人民公社。

(4)1959年4月份初成立石山人民公社,屬海口市管轄;10月劃規瓊山縣;1961年2月又劃歸海口市。

(5)1965年8月與美安公社合併,改稱石山公社,屬瓊山縣管轄。

(6)1983年9月改稱石山區公所;1987年3月改設為石山鎮。

(7)2002年8月與美安鎮和並為新石山鎮。

(8)2002年11月海口市區劃調整後屬秀英區管轄。

旅遊資源

石山鎮石山鎮

石山鎮旅遊資源優越,有豐富的具有開發價值的自然景觀,有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火山口遺蹟群,以千資百態的溶洞群,其中以馬鞍嶺、仙人洞、七十二洞最為出名,方圓108平方公里範圍被批為雷瓊世界地質公園海口園區,為海南名牌旅遊景點之一,還有儒符宋代石塔遺蹟,施茶古今聞名的邁寶仙井和修邱公樓;和平美鰲村的李氏古墓群;位於道堂、揚佳和北鋪交界處的瀧澍雙池;典讀村的白玉蟾古廟等一系列尚未開發的人文景觀。

經濟狀況

石山鎮經濟主要分為四個產業帶:一是以紅土片為主的1.5萬畝糖蔗基地;二是以火山口公園為龍頭髮展旅遊業帶動第三產業;三是以魁星農業觀光園、艾森乳業、環億養豬場為龍頭,帶動發展山區熱帶水果業以及山地牧業,石山壅羊、美安小黃牛名揚島內外;四是以美傲、美嶺青皮冬瓜基地帶動反季節瓜菜發展蔬菜生產。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強實施我鎮壓的“四大產業帶”發展戰略,不斷推進“一村一品”產業發展,逐步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農業基地。2007年完成國民生產總值29867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190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94元,文化娛樂設施日益完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為了更好的保護石山文化遺產,繼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傳統,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我鎮特向貴部申報“海南十大文化名鎮”。

海南海口行政區劃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於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颱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全年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小時以上,太陽輻射量可達到11到12萬卡;年平均氣溫23.8℃,最高平均氣溫28℃左右,最低平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發量1834毫米,平均相對濕度85%。常年以東北風和東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4米/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