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鎮[海口市]

三江鎮[海口市]
三江鎮[海口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江鎮位於市境東南部,距市府29公里。三江鎮位於海南省海口市東部,地處北緯19°53’;東經110°36’。東臨東寨港和國營三江農場,北接演豐鎮,西依瓊山區的雲龍鎮和紅旗鎮,南靠大致坡鎮。土地總面積70.9平方公里,轄9個村(居)委會,102個自然村,轄區人口24717人(含三江農場9951人)。2011年,工農業總產值達20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675元。

基本信息

簡介

三江鎮面積74平方公里,人口1.2萬。羅(牛山)文(昌)公路、羅(牛山)羅(豆)公路在此交會。轄三江、江源、眼鏡塘、蘇尋三、上雲、茄南、茄丙、道學8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農具修造、制煉香茅油、燒石灰等。農業主產水稻。沿海村莊以漁業及手工業為主。打刻石碑較為出名。

名字的由來

三江鎮位於海口市東部。三江,因其境內有三條河流而得名。南部一條叫演洲河,流經三江的河段叫美敏溪,與大致坡鎮以河為界。北邊一條叫演豐東河,流經三江的河段叫羅牛溪,與演豐鎮以河為界。中間一條叫紅化溪,流經上雲.三江.茄南村委會進入東寨港。3條河流由南.北.中自西向東橫穿全境流入東寨港,故此地歷史上取名“三江”。

產業結構

產業優勢主要有花卉種植:現有基地27個,面積2880畝。其中海南繽紛園藝公司三江花木場占地1000多畝,是全省最大的花卉基地之一,產品遠銷各省市.港澳及東南亞部分國家。熱作種植:以橡膠為主,現有種植面積5507畝,年產乾膠230噸。

水果種植:現有100畝以上的水果基地25個,面積8490畝。其中荔枝1988畝,香蕉4000多畝。海水養殖:以放養蝦.蟹.牡蠣.生蚝為主,面積達3300畝,是沿海農民的支拄產業。

石料加工:依靠石資源優勢,石料加工業蓬勃發展,現有石料加工場42個,產品遠銷國內外。外引內聯結碩果:現有外引內聯企業47家,總投資額達2.5億人民幣。其中紅牛飲料廠、江島化肥廠、繽紛花卉場、美頓養豬場等較大型的企業,對全鎮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

鎮政府

鎮委鎮政府所駐地——三江墟,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之中心。初級中學,中心國小各一所,幼稚園三所;05年末建起三江農業技術“110”服務站,是科技服務“三農”理想平台。新建起鎮文化辦公樓,三江木偶戲已獲海南省非物質遺產,盅盤舞,舞獅是具有三江地區特色文化。三江鎮解放前是革命老蘇區,不少革命先輩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而流血犧牲,豎立三江境內靈文加線公路16公路處的烈士亭,是後世人緬懷革命先烈的見證。

成就

改革前進中的三江,科學發展中的三江。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三江人民又取得新的成就,瓊州第一個文明生態就誕生於我們三江鎮的大湖村。在大湖文明生態村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如今全省的文明生態村建設已遍地開花結果。“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到三江來投資.開發,合作,觀光。我們三江人民將團結在胡錦濤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改革開放,在三江鎮委鎮政府的領導下,艱苦奮鬥,與時俱進,建設一個繁榮.穩定.和諧的三江。

海南海口行政區劃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於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颱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全年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小時以上,太陽輻射量可達到11到12萬卡;年平均氣溫23.8℃,最高平均氣溫28℃左右,最低平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發量1834毫米,平均相對濕度85%。常年以東北風和東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4米/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