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橋鎮[海口市]

龍橋鎮[海口市]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海口市龍橋鎮,有8個村委會,38個村民小組,41個自然村,總人口20630人。

基本信息

簡介

海口市龍橋鎮,有8個村委會,38個村民小組,41個自然村,總人口20630人。2003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國民生產總值1.37億元,農業總產值6672萬元,鄉鎮企業產值5828萬元,畜牧業產值789萬元,財政收入12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743元。龍橋鎮地處海口市近郊,東與龍塘鎮交界,西鄰永興鎮,南與龍泉鎮交界,北接府城鎮,總面積49.5平方公里。鎮府駐龍橋墟,東線高速公路從旁邊穿過,龍橋高速路口距府城鎮7.9公里,繞城公路橫穿龍橋鎮挺豐昌學村,交通十分方便。全鎮共有8個村委會,38個經濟社,41個自然村,總人口21267人。
龍橋鎮處於羊山地區,西部丘陵區占總面積60%;南部、東南部為小丘陵區,占總面積的20%,海拔35—50米;北部、東北部有小丘陵和小平原交錯,占總面積的20%。區內多山多石,西部尤多。土壤屬石礫土,土層淺薄,肥沃而疏鬆。盛產甘蔗、黑豆、芝麻、木薯等農作物和荔枝、龍眼、鳳梨蜜、黃皮、柑桔、石榴等,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多彩。龍橋鎮手工業發達。全鎮有個體戶885個。行業既有傳統的鐵器、木器、建築、椰雕、編織等,也有新興的資料製品、電鍍、油漆等,從業人數近萬人。
龍橋鎮投資環境良好。龍橋鎮近幾年的發展是可喜的,特別是海口區劃調整後,創建文明生態村的春風吹遍龍橋鎮各個角落,村容村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思想觀念轉變迅速,對外商投資有濃厚的興趣,經濟發展前景非常樂觀。

特點

龍橋鎮,古稱“乾橋”,位於羊山地區腹地,東鄰龍塘鎮,西接永興鎮,南依龍泉鎮,北靠城西鎮,是海口市中心城區——龍華區拓展發展空間的首選地。
——交通四通八達。總的區城面積4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515畝(水田945畝,旱田1033畝,坡地11537畝),有3.6萬畝荒山荒坡,高速公路貫穿鎮中心,兩側可利用土地有1.5萬畝。
——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有10000多畝天然火山岩式的羊山森林,多種熱帶植物品種近1000個,動物珍禽異獸200多種。4000多畝茂盛的荔枝。
——有豐富的石料資源,是建設輕型石材加工的好地方。
——地方風俗特色的文化多彩多樣。舞獅表演飲譽省內外,八音彈奏、排球競技更值得一賞,是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
——鄉鎮企業更具特色有鐵器加工、木器加工、竹編制製作、古家俱製作等多個專業村莊,不少能人巧匠手藝堪為一絕,有豐富的富餘勞動人才資源,是投資辦廠搞加工的好去處。

基本情況

一、基層組織情況:全鎮有8個村民委員會,38個村民小組,41個自然村,19個機關事業單位,19個黨支部,有黨員535名,其中女黨員60名。
二、戶、人口、勞力:全鎮有總人口20630人,非農人口1073人;總戶數4088戶,五保戶90戶;勞動力8268人,其中男勞動力4528人,女勞動力3854人。
三、土地:全鎮轄區49.5平方公里,土地面積59.5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3515畝,水旱田1978畝,水田945畝,旱田地1033畝,旱地11537畝。
四、農作物播種面積和產量:總播種面積21780畝,其中:早稻1100畝,晚稻1530畝,坡稻950;憊薯3850畝,黑豆1650畝,花生900畝,芝麻4200畝,糖蔗3500畝,產量10500噸,蔬菜2200畝,木薯1900畝,本地香蕉400畝,柑桔橙850畝,傳統荔枝4000畝,傳統椰子220畝。
五、畜牧業:黃牛年末存欄2440頭;生豬年末存欄4700頭;山羊末存欄7900頭;年末雞存欄63100隻,鴨1100隻,鵝500隻,肉鴿2800隻,養蜂4000箱。
六、2002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國民生產總值1.75億元,農業總產值6768.8萬元,鄉鎮企業產值4727萬元,工業產值3162萬元,畜牧業產值332.8萬元,財政收入9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236元。
七、教育:龍橋中學有在校學生868人,教職工60人,教學班20個;龍橋學區有在校學生3050人(含學前班),教師153人,11間完全國小,6間分校,78個教學班。

海南海口行政區劃

海口市地處低緯度熱帶北緣,屬於熱帶海洋氣候,春季溫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多颱風暴雨,冬季冷氣流侵襲時有陣寒。全年日照時間長,輻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時數2000小時以上,太陽輻射量可達到11到12萬卡;年平均氣溫23.8℃,最高平均氣溫28℃左右,最低平均氣溫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發量1834毫米,平均相對濕度85%。常年以東北風和東風為主,年平均風速3.4米/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