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效應

環境效應

環境效應(environmental effect)自然過程或人類活動過程所引起的環境系統結構和功能的相應變化。有正效應,也有負效應。按形成原因,分自然環境效應、環境化學效應和環境物理效應。多為綜合{效應,如大量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可使水體的物理上化學上生物條件發生變化,導致水生生物種類、種群變化,並對人類產生影響。環境保護和環境建設的基本任務,就是設法添加環境系統的正效應,降低環境系統的負效應,從而改善生態環境的質量。

基本信息

簡介

圖

環境效應是指由環境變化而產生的環境效果。環境變化可以是自然過程,也可以是人為活動影響所引起環境系統結構和功能的變異。環境效應可分為環境生物效應、環境物理效應和環境化學效應。人們最熟知的溫室效應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導致氣溫升高、氣候變暖的現象。城市及工業區,因大量燃燒石化燃料,放出大量的熱量,加之城市建築群及道路的熱輻射,引起局地氣溫高於周圍地區,稱為熱島效應。煙塵增加在大氣空間形成煙雲覆蓋,遮擋了陽光,致使光照減弱的現象稱為陽傘效應。一些地區氣候乾燥、植被減少、風沙瀰漫、土地沙化、沙漠地帶不斷擴大,稱為沙漠化。植被破壞,大量水土流失,大片岩石裸露,甚至寸草不生,形成了石漠化。城市工礦區地下水的過量開採,長期得不到補給,導致局部地面下沉或塌陷。一些化學元素的減少或增加可以引起各種病變,如低氟區的齲齒、高氟區的氟骨症、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大,甲基汞所致的水俁病,鎘污染引起的骨痛病等。太陽活動、行星運行對地球環境經常產生重大影響,如誘發地震、海嘯、暴雨、乾旱等。環境效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其因果關係的研究,有助於防患於未然,為人類消災造福。環境變化可以是自然過程,也可以是人為活動影響所引起環境系統結構和功能的變異。環境效應是在環境諸要素綜合影響下,物質之間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作用所產生的環境效果。

分類簡介

簡介

環境效應一般可以分為自然環境效應和人為環境效應。環境效應按其產生的機理還可分為環境生物效應,環境化學效應和環境物理效應。

自然環境效應

自然環境效應自然環境效應

自然環境效應是以地能和太陽能為主要動力來源.環境中的物質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環境效果;人為環境效應則是由於人類活動而引起的環境質量變化和生態變異的效果。這兩種環境效應都伴隨有物理效應、化學效應和生物效應。

環境生物效應

環境生物效應環境生物效應

環境生物效應是環境諸要素變化而導致生態系統變化的效果。這種效應的許多例子是大家所熟悉的,如現代大型水利工程,使魚、蝦、蟹等水生生物的繁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另外,工業廢水大量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也會使貝類水生生物受到嚴重危害。還有,對森林的濫砍濫伐,不僅會造成水土流失、增加乾旱、風沙等災害,從而使農業減產、城市受害,而且還會使鳥類的棲息場所縮減,影響類繁衍,增多害等等。
各種環境因素變化而導致變異的效果。中生代恐龍的突然滅絕,就是當時氣候變化引起的生物效應。現代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切斷了魚、蝦、蟹的回遊途徑,使這些水生生物的繁殖受到影響。大量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改變了水體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條件,致使魚類受害,數量減少;甚至滅絕。森林的砍伐,一方面引起,降低土地的肥力,產生乾旱、風沙等災害使農業減產;另一方面使鳥類的棲息場所縮減;鳥類減少;蟲害增多。致畸、致癌物質的污染引起畸形者和癌症患者增多。這些都是人們熟知的環境生物效應的例證。生物效應按引起的後果有時間和程度上的差異,分為急性的環境生物效應和慢性的環境生物效應。前者如某種細菌傳播引起疾病的流行。後者如日本引起的和引起的都是經過幾十年才出現的。環境生物效應關係到人和生物的生存和發展,因此,人們高度重視對這種效應的機理及其反應過程的研究,如進行各種污染物的毒性、毒理、吸收、分布和積累的研究;各種污染物的拮抗作用和協同作用的研究;生物解毒酶的種類、數量以及對各種污染物的解毒作用的研究等。

環境化學效應

環境化學效應 環境化學效應

環境化學效應是在環境條件的影響下,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所引起的環境效果。環境化學效應也有大家比較了解的例子,如環境的酸化和環境的鹽鹼化等。環境酸化主要是酸雨造成的地面的水體和土壤的酸度增大,使農業和漁業減產。環境鹽鹼化主要是由於大量的可溶性鹽、鹼類物質在水體和土壤中長期積累而造成的,這種效應能使農作物因生長受阻而造成減產,還會導致土壤和地下水的質量降低。
在各種環境條件的影響下,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所引起的環境效果,如環境的酸化、土壤的鹽鹼化、地下水硬度的升高、的發生。環境酸化主要是造成的地面水體和土壤的酸度增大。環境酸化會降低土地肥力,侵蝕石刻雕像、大理石建築、金屬屋頂、橋樑、鐵路,使下降。與環境酸化相反的環境化學效應是環境鹼化。環境鹼化是由於大量的可溶性鹽、鹼類物質在水體和土壤中長期積累,或者受到海水的長期浸漬造成的。長期利用含鹽鹼成分的工業廢水灌溉農田也會造成土壤鹼化。土壤鹼化使作物生長受阻,農業減產。地下水硬度升高的現象,在中國北方一些大城市如北京、西安、瀋陽等地普遍存在。北京西南郊某些地區,近20年來地下水硬度升高10度左右,平均每年升高0.5度左右。這是需氧有機物和酸、鹼、鹽等污染物與一定的環境條件綜合作用引起的環境化學效應。土壤和第四紀沉積物中的碳酸鹽礦物和大量的交換性鈣、鎂離子在需氧有機物的降解產物──二氧化碳、酸、鹼、鹽等污染物的酸解作用和鹽效應的影響下,一方面促進碳酸鹽礦物的溶解,另一方面某些污染物中的各種陽離子(主要是鈉離子)與土壤中的鈣、鎂離子進行交換,從而增加了地下水的硬度。水硬度的升高增加了水處理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光化學煙霧是大氣光化學效應的產物,它會惡化大氣環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和生物的生長。

環境物理效應

環境物理效應 環境物理效應

環境物理效應是物理作用引起的環境效果,如噪聲、振動、地面下沉等。噪聲與振動主要是由工礦企業的機器和交通道路的車輛造成的。噪聲與振動不僅會干擾人的思維活動和工作休息,而且還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另外,地處平原的大城市,由於過量開採地下水,就會引起地面下沉。
是物理作用引起的環境效果,如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城市和工業區因燃料的燃燒,放出大量的熱量,加上建築群和街道的輻射熱量,致使城市的氣溫高於周圍地帶,產生熱島效應。大氣中二氧化碳量不斷增加,產生所謂溫室效應。工業煙塵和風沙的增加,引起大氣混濁度增大和能見度降低,進而和二氧化碳一起影響城區輻射的平衡。大氣中顆粒物的大量存在增加了雲霧的凝結核,致使城市降水量增加。美國對八個城市1901~1970年的氣象資料進行分析,發現有六個城市暖季降水量增加了10%到20%,雷暴增加了20%到30%,冰雹增加了100%到400%。工礦區的機器和城市的交通車輛產生的噪聲,影響人們的思維能力,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危害人體健康。建在沖積平原上的大城市過量開採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這些也都是環境物理效應。

主要危害

最熟知的溫室效應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導致氣溫升高、氣候變暖的現象。城市及工業區,因大量燃燒石化燃料,放出大量的熱量,加之城市建築群及道路的熱輻射,引起局地氣溫高於周圍地區,稱為熱島效應。煙塵增加在大氣空間形成煙雲覆蓋,遮擋了陽光,致使光照減弱的現象稱為陽傘效應。一些地區氣候乾燥、植被減少、風沙瀰漫、土地沙化、沙漠地帶不斷擴大,稱為沙漠化。植被破壞,大量水土流失,大片岩石裸露,甚至寸草不生,形成了石漠化。城市工礦區地下水的過量開採,長期得不到補給,導致局部地面下沉或塌陷。一些化學元素的減少或增加可以引起各種病變,如低氟區的齲齒、高氟區的氟骨症、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大,甲基汞所致的水俁病,鎘污染引起的骨痛病等。太陽活動、行星運行對地球環境經常產生重大影響,如誘發地震海嘯暴雨乾旱等。環境效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其因果關係的研究,有助於防患於未然,為人類消災造福。

環境效應與人和生物的生存及發展關係密切。因此,人類應該高度重視研究這些效應的機理及其反應過程。

主要危害

危害危害

人們最熟知的溫室效應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導致氣溫升高、氣候變暖的現象。城市及工業區,因大量燃燒石化燃料,放出大量的熱量,加之城市建築群及道路的熱輻射,引起局地氣溫高於周圍地區,稱為熱島效應。煙塵增加在大氣空間形成煙雲覆蓋,遮擋了陽光,致使光照減弱的現象稱為陽傘效應。一些地區氣候乾燥、植被減少、風沙瀰漫、土地沙化、沙漠地帶不斷擴大,稱為沙漠化。植被破壞,大量水土流失,大片岩石裸露,甚至寸草不生,形成了石漠化。城市工礦區地下水的過量開採,長期得不到補給,導致局部地面下沉或塌陷。一些化學元素的減少或增加可以引起各種病變,如低氟區的齲齒、高氟區的氟骨症、缺碘引起的甲狀腺腫大,甲基汞所致的水俁病,鎘污染引起的骨痛病等。太陽活動、行星運行對地球環境經常產生重大影響,如誘發地震、海嘯、暴雨、乾旱等。環境效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其因果關係的研究,有助於防患於未然,為人類消災造福。
環境效應與人和生物的生存及發展關係密切。因此,人類應該高度重視研究這些效應的機理及其反應過程。

主要學者

研究“環境效應”相關問題的主要學者
李銳、萬國江、程國棟、楊元根、秦勇、張國平、傅伯傑楊勤科王文峰、張福鎖

全球問題

目前,全球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和損耗、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壞、水資源危機和海洋環境破壞、酸雨污染等。

全球氣候變化

全球氣候變化全球氣候變化

在地質歷史上,地球的氣候發生過顯著的變化。近年來,世界各國出現了幾百年來歷史上最熱的天氣,厄爾尼諾現象也頻繁發生,給各國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開發中國家抗災能力弱,受害最為嚴重,已開發國家也未能幸免於難,1995年芝加哥的熱浪引起5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國一場颶風就造成400億美元的損失。80年代,保險業同氣候有關的索賠是140億美元,1990到1995年間就幾乎達500億美元。這些情況顯示出人類對氣候變化,特別是氣候變暖所導致的氣象災害的適應能力是相當弱的,需要採取行動防範。按現在的一些發展趨勢,科學家預測有可能出現的影響和危害有:一是海平面上升;二是影響農業和自然生態系統;三是加劇洪澇、乾旱及其他氣象災害;四是影響人類健康;五是氣候變化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臭氧層破壞和損耗

臭氧層破壞和損耗臭氧層破壞和損耗

大氣中的臭氧含量僅一億分之一,但在離地面20至30公里的平流層中,存在著臭氧層,其中臭氧的含量占這一高度空氣總量的十萬分之一。臭氧層的臭氧含量雖然極其微少,卻具有非常強烈的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可以吸收太陽光紫外線中對生物有害的部分。由於臭氧層有效地擋住了來自太陽紫外線的侵襲,才使得人類和地球上各種生命能夠存在、繁衍和發展。1985年,英國科學家觀測到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並證實其同氟利昂(CFCs)分解產生的氯原子有直接關係。這一訊息震驚了全世界。到“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壞面積已達2400萬平方公里,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薄,歐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嚴重得多。
臭氧層破壞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如果平流層的臭氧總量減少1%,預計到達地面的有害紫外線將增加2%。有害紫外線的增加,會產生以下一些危害:一是使皮膚癌和白內障患者增加,損壞人的免疫力,使傳染病的發病率增加;二是破壞生態系統;三是引起新的環境問題。另外,臭氧層還將減少數千萬人患皮膚癌和上億人患白內障的可能性。這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臭氧層破壞的危害性。

生物多樣性減少

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

恐龍滅絕以來,當前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減少的速度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快,鳥類和哺乳動物現在的滅絕速度或許是它們在未受干擾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在1600-1950年間,已知的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滅絕速度增加了4倍。自1600年以來,大約有113種鳥類和83種哺乳動物已經消失。在1850到1950年間,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滅絕速度平均每年增加一種。據科學家估計,按照每年砍伐1700萬公頃的速度,在今後30年內,物種極其豐富的熱帶森林可能要毀在當代人手裡,大約5%-10%的熱帶森林物種可能面臨滅絕。總體來看,大陸上66%的陸生脊椎動物已成為瀕危種和漸危種。海洋和淡水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也在不斷喪失和嚴重退化,其中受到最嚴重衝擊的是處於相對封閉環境中的淡水生態系統。
當前大量物種滅絕或瀕臨滅絕,生物多樣性不斷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各種活動造成的:一是大面積森林受到採伐、火燒和農墾,草地遭受過度放牧和墾殖,導致了生境的大量喪失,保留下來的生境也支離破碎,對野生物種造成了毀滅性影響;二是對生物物種的強度捕獵和採集等過度利用活動,使野生物種難以正常繁衍;三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占用了大面積土地,破壞了大量天然植被,並造成大面積污染;四是外來物種的大量引人或侵入,大大改變了原有的生態系統,使原生的物種受到嚴重威脅;五是無控制的旅遊,對一些尚未受到人類影響的自然生態系統受到破壞;六是土壤、水和空氣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別是對相對封閉的水生生態系統帶來毀滅性影響;七是全球變暖,導致氣候形態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發生較大變化,使自然生態系統無法適應,可能改變生物群落的邊界。尤其嚴重的是,各種破壞和干擾會累加起來,會對生物物種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在乾旱、半乾旱和某些半濕潤、濕潤地區,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各種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經濟生產潛力減少,甚至基本喪失。荒漠化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環境與社會經濟問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曾三次系統評估了全球荒漠化狀況。從1991年底為聯合國環發大會所準備報告的評估結果來看,全球荒漠化面積已從1984年的34.75億公頃增加到1991年的35.92億公頃,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4,已影響到了全世界1/6的人口(約9億人),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估計,在全球35億公頃受到荒漠化影響的土地中,水澆地有2700萬公頃,旱地有1.73億公頃,牧場有30.71億公頃。從荒漠化的擴展速度來看,全球每年有600萬公頃的土地變為荒漠,其中320萬公頃是牧場,250萬公頃是旱地,12.5萬公頃是水澆地。另外還有2100萬公頃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長穀物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綜合作用的結果。自然因素主要是指異常的氣候條件,特別是嚴重的乾旱條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風蝕加快,引起荒漠化。人為因素主要指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開墾草地並進行連續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壞,地表裸露,加快風蝕或雨蝕。就全世界而言,過度放牧和不適當的旱作農業是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發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同樣,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用水管理不善,引起大面積土地鹽鹼化,也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從亞太地區人類活動對土地退化的影響構成來看,植被破壞占37%,過度放牧占33%,不可持續農業耕種占25%,基礎設施建設過度開發占5%。非洲的情況與亞洲類似,過度放牧、過度耕作和大量砍伐薪材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荒漠化的主要影響是土地生產力的下降和隨之而來的農牧業減產,相應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一系列社會惡果,在極為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造成大量生態難民。在1984-1985年的非洲大饑荒中,至少有3000萬人處於極度飢餓狀態,1000萬人成了難民。從各大洲損失比較來看,亞洲損失最大,其次是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歐洲。從土地類型來看,放牧土地退化面積最大,損失也最大,灌溉土地和雨澆地受損失情況大致相同。從1980年和1990年所作估算的比較來看,由於世界各國防治土地荒漠化的進展甚微,在1978-1991年間,全世界的直接損失約為3000億-6000億美元。這尚不包括荒漠化地區以外的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

森林植被破壞

森林植被破壞森林植被破壞

森林是陸地生態的主體,在維持全球生態平衡、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減少洪澇等自然災害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各種林產品也有著廣泛的經濟用途。但從全球來看,森林破壞仍然是許多開發中國家所面臨的嚴重問題,所導致的一系列環境惡果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
森林減少的主要原因包括砍伐林木、開墾林地、採集薪材、大規模放牧、空氣污染等。一是砍伐林木。溫帶森林的砍伐歷史很長,在工業化過程中,歐洲、北美等地的溫帶森林有1/3被砍伐掉了。二是開墾林地。為了滿足人口增長對糧食的需求,在開發中國家開墾了大量的林地,特別是農民非法燒荒耕作,刀耕火種,造成了對森林的嚴重破壞。據估計,熱帶地區半數以上的森林採伐是燒荒開墾造成的。三是採集薪材。全世界約有一半人口用薪柴作炊事的主要燃料,每年有1億多立方米的林木從熱帶森林中運出用作燃料。隨著人口的增長,對薪材的需求量也相應增長,採伐林木的壓力越來越大。四是大規模放牧。五是空氣污染。在歐美等國,空氣污染對森林退化也產生了顯著影響。據1994年歐洲委員會對32個國家的調查,由於空氣污染等原因,歐洲大陸有26.4%的森林有中等或嚴重的落葉
森林的不斷減少,將給人類和社會帶來很大的危害:一是產生氣候異常;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三是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性減少;四是加劇水土侵蝕;五是減少水源涵養,加劇洪澇災害。

水資源和海洋資源危機

隨著全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類對全球淡水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對陸地水域與海洋也施加了越來越大的環境壓力。淡水短缺、水生資源破壞和陸地水域與海洋污染已成為國際社會當前所關注的重大環境問題。

水資源危機和海洋資源破壞水資源危機和海洋資源破壞

(1)水資源污染
由於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所導致的人均用水量的增加,在過去的三個世紀裡,人類提取的淡水資源量增加了35倍,1970年達到了3500平方公里。本世紀的後半葉,淡水提取量每年增加4%-8%,其中農業灌溉和工業用水占了增長的主要部分,特別是本世紀70年代“綠色革命”期間,灌溉用水翻了一番。與淡水資源短缺相對應的是水資源的大量浪費。農業消耗了全球用水量的70%左右,但農業灌溉用水效率普遍比較低,許多灌溉系統60%以上的水在澆灌莊稼前就滲漏蒸發掉了,並帶來土壤鹽漬化。水污染有三個主要來源,生活廢水、工業廢水和含有農業污染物的地面徑流。另外,固體廢物滲漏和大氣污染物沉降也造成對水體的交叉污染。化肥和農藥需求的日益增長和不合理使用,使農業的地表徑流污染也發展成為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成為湖泊等地表水體富營養化的一個重要來源。
(2)海洋資源破壞和環境污染
海洋生物資源過度利用。世界漁業生產由海洋捕撈、內陸捕撈和水產養殖(包括淡水和海水養殖)所組成。海洋污染。人類活動產生的大部分廢物和污染物最終都進入了海洋,海洋污染越來越趨於嚴重。目前,每年都有數十億噸的淤泥、污水、工業垃圾和化工廢物等直接流入海洋,河流每年也將近百億噸的淤泥和廢物帶人沿海水域

酸雨污染

酸雨污染酸雨污染

空氣污染主要是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並主要分布在污染源集中的城市地區。酸雨的長距離輸送,則使酸雨污染髮展成為區域環境問題和跨國污染問題。酸雨問題首先出現在歐洲和北美洲,現在已出現在亞太的部分地區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地區。歐洲和北美已採取了防止酸雨跨界污染的國際行動。在東亞地區,酸雨的跨界污染已成為一個敏感的外交問題。
酸雨通常指PH值低於5.6的降水,但現在泛指酸性物質以濕沉降或乾沉降的形式從大氣轉移到地面上。酸雨中絕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來源於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60、7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礦物燃料消耗量的逐步增加,礦物燃料燃燒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總量也不斷增加,酸雨分布有擴大的趨勢。歐洲和北美洲東部是世界上最早發生酸雨的地區,但亞洲和拉丁美洲有後來居上的趨勢。酸雨污染可以發生在其排放地500-2000公里的範圍內,酸雨的長距離傳輸會造成典型的越境污染問題。
酸雨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損害生物和自然生態系統;二是腐蝕建築材料及金屬結構。酸雨腐蝕建築材料、金屬結構、油漆等。特別是許多以大理石和石灰石為材料的歷史建築物和藝術品,耐酸性差,容易受酸雨腐蝕變色

農村環境污染

污染污染
環境問題環境問題
農村環境問題農村環境問題

農村環境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納方。長期以來,由於工業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較小、環境容量較為富餘,我國農村環境問題並不顯著。近年來,我國在城市環境日益改善的同時,農村污染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在工業化、城鎮化程度較高的東部發達地區的農村尤為突出。各種污染不僅影響了數億農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脅到他們的健康,甚至通過水、大氣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終影響到城市人口
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三類環境污染問題
根據近10年來的全國的環境統計年報、農業部環境監測中心農業環境質量監測資料庫資料及有關普查,可以將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污染問題總結為以下三類:
首先是現代化農業生產造成的各類污染。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的開發已接近極限,化肥、農藥的施用成為提高土地產出水平的重要途徑,加之化肥、農藥使用量大的蔬菜生產發展迅猛,使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使用化肥、農藥數量最大的國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萬噸,按播種面積計算,化肥使用量達40噸/平方公里,遠遠超過已開發國家為防止化肥對土壤和水體造成危害而設定的22.5噸/平方公里的安全上限。而且,在化肥施用中還存在各種肥之間結構不合理等現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還通過農田徑流造成了對水體的有機污染、富營養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目前,東部已有許多地區面源污染占污染負荷比例超過工業污染,對太湖、杭州灣富營養化的成因分析表明,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污染源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和農田的氮、磷流失。其中太湖面源污染物對TN的貢獻率已超過1/3,對TP的貢獻率接近1/3。農藥年使用量約130萬噸,只有約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進入了水體、土壤及農產品中,使全國9.3萬平方公里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並直接威脅到人群健康。2002年對16個省會城市蔬菜批發市場的監測表明?農藥總檢出率為20%~60%?總超標率為20%~45%,遠遠超出已開發國家的相應檢出率。這兩類污染在很多地區還直接破壞農業伴隨型生態系統,對魚類、兩棲類、水禽、獸類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脅。化肥和農藥已經使我國東部地區的水環境污染從常規的點源污染物轉向面源與點源結合的複合污染。
因為大棚農業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劇。近20年來,我國的地膜用量和覆蓋面積已居世界首位。2003年地膜用量超過60萬噸,在發達地區尤甚。據浙江省環保局的調查,被調查區地膜平均殘留量為3.78噸/平方公里,造成減產損失達到產值的1/5左右。隨著中西部農業現代化的進展,這類污染也在中西部糧食主產區普遍出現。
其次是由於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滯後產生的生活污染。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規模迅速擴大。但在“新鎮、新村、新房”建設中,規劃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未能跟上:大部分城鎮只重視編制城鎮總體建設規劃,忽視了與土地、環境、產業發展等規劃的有機聯繫,規劃之間缺位或不協調,農村聚居點則缺少規劃,使城鎮和農村聚居點或者沿公路發展,形成馬路和帶狀集鎮,或者與工業區混雜。小城鎮和農村聚居點的生活污染物則因為基礎設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邊環境中,造成嚴重的“髒亂差”現象。例如,每年產生量約為1.2億噸的農村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產生量超過2500萬噸的農村生活污水幾乎全部直排,使農村聚居點周圍的環境質量嚴重惡化。浙江省環保局2002年進行的調查表明,農村聚居點的環境質量除了大氣污染指標外,其餘已經顯著劣於城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農村現代化進程較快的地區,這種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管理落後於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水平的現象並沒有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對人群健康的威脅在與日俱增。
第三是鄉鎮企業布局不當、治理不夠產生的工業污染。
農村工業化是中國改革開放20年間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在縣域經濟發達的浙江、江蘇等東部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受鄉村自然經濟的深刻影響,這種工業化實際上是一種以低技術含量的粗放經營為特徵、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反積聚效應的工業化,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不僅造成污染治理困難,還導致污染危害直接。目前,我國鄉鎮企業廢水COD和固體廢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50%以上,而且鄉鎮企業布局不合理,污染物處理率也顯著低於工業污染物平均處理率。
與鄉鎮企業存在類似污染問題的是近些年來在人口密集地區尤其發達地區蓬勃發展起來的集約化畜禽養殖。居民消費能力強和農牧業的發展空間受到限制指必須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的產出率,使集約化畜禽養殖場快速發展。如對環境影響比較大的大中型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有80%分布在人口比較集中、水系較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和諸多大城市周圍,而整個西部地區僅占總量的1%左右據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對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的規模化畜禽養殖業污染情況調查。因為這些地區可資利用的環境容量小(沒有足夠的耕地消納畜禽糞便,生產地點離人的聚居點近或者處於同一個水資源循環體系中),加之其規模和布局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沒有注意避開人口聚居區和生態功能區,造成畜禽糞便還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同時,在污染排放強度上並不低於工業企業的集約化養殖場,其污染危害更加嚴重:不僅會帶來地表水的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污染以及大氣的惡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糞便中所含病原體也對人群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
另外,農村由於污水灌溉和堆置固體廢棄物,大量承受了工業污染的轉移,導致了土壤的重金屬污染以及延伸的食品污染。
由於我國農村污染治理體系尚未建立,環境污染不僅將迅速“小污”變“大污”,而且已經“小污”成“大害”,給作為弱勢產業的農業和弱勢群體的農民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中國農村有3億多人喝不上乾淨的水,其中超過60%是由於非自然因素導致的飲用水源水質不達標;中國農村人口中與環境污染密切相關的惡性腫瘤死亡率逐步上升,從1988年的0.0952‰上升到2000年的0.1126‰。對於基本排除在醫療保障制度之外的農民,這是極大的威脅。
總之,在農村現代化進程加快的今天,對農村環境污染,如果沒有及時採取相應對策,將嚴重阻礙農村的社會發展和農民的福利改善。
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本質和成因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是中國社會長期存在的二元社會結構的產物。所謂“二元社會結構”,是指在整個社會結構體系里,明顯並存著比較現代化的和相對非現代化的兩種社會形態,這是開發中國家現代化的一般特徵。在中國,由於長期存在的分割城鄉的戶籍制度以及“剪刀差”經濟發展戰略,二元社會結構的表現更為突出。在二元社會結構下,農村的環境保護長期受到忽視,環保政策、環保機構、環保人員以及環保基礎設施均供給不足。現代化進程中污染問題的加重,一方面是由於發展方式不當:過於注重經濟目標,因此在農業集約化生產、鄉鎮企業發展之初基本不考慮環境約束;另一方面是由於經濟與社會未能協調發展:社會發展落後於經濟成長,而農村包括基礎設施、管理體系等在內的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供給制度缺失,導致農村極易“小污成大污”和“小污成大害”。
具體來說,可以將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成因總結為以下四方面。
由於重視程度不夠,加之農村現代化的特點以及農村環境污染的特點,導致目前的環境管理體系及農技推廣體系難以應對污染問題。
我國的農村現代化進程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工業優先增長和依託工業的現代化農業快速發展,二是居民在空間分布上迅速集中。
工業優先增長和依託工業的現代化農業快速發展,使農村的產業結構從自然和諧型轉變成自然危害型,農村原有的具有強大環境自淨能力的自然循環被破壞;居民集中使得原本可以自然消納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環境自淨能力成害。
不僅如此,農村的各類環境污染也呈現出與城市污染迥異的特點。以農業生產導致的面源污染為例,其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排放主體的分散性和隱蔽性。與點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的特徵,它隨流域內土地利用狀況、地形地貌、水文特徵、氣候、天氣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間異質性和時間上的不均勻性。二是隨機性和不確定性。例如,農作物的生產會受到自然的影響(天氣等),因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溫度、濕度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化學製品(農藥、化肥等)對水體的污染情況。三是不易監測性。這是指對面源污染的管理存在成本過高,只能對受害地監測,很難監控排污源等情況。
我國的環境管理體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點源污染防治上的,對農村污染及其特點重視不夠,加之農村環境治理體系的發展滯後於農村現代化進程,導致其在解決農村環境問題上不僅力量薄弱而且適用性不強。目前,我國的農村環境管理體系呈現以下特點:環境立法缺位、農村環境管理機構匱乏、環境保護職責許可權分割並與污染的性質不匹配、基本沒有形成環境監測和統計工作體系。我國目前的諸多環境法規,如《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對農村環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體困難考慮不夠。例如,目前對污染物排放實行的總量控制制度只對點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對解決面源污染問題的意義不大;對諸多小型企業的污染監控,也由於成本過高而難以實現。而未建立農業和農村自然資源核算制度。資源家底不清,對自然這樣的利用動態缺乏真實的了解,不能不是我國生態環境趨於惡化的一個基本原因。
另外,農業技術的選擇缺乏環境政策制約機制,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幾乎失效: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的農業技術服務體系改革是以減少農技推廣經費和鼓勵自我創收為特點的。由於得不到足夠的財政撥款,農技推廣系統不得不從事與業務無關的經營活動以獲取收入,包括賣化肥和農藥等。由於激勵不相容,導致一些推廣人員對指導農民提高農藥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積極性,以致化肥、農藥不合理施用情況一直在加劇
財政渠道的資金來源不夠,導致污染治理不力。
必須注意到,城鄉分治戰略使城市和農村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公平現象。具體到環保領域,主要指城鄉地區在獲取資源、利益與承擔環保責任上嚴重不協調。長期以來,中國污染防治投資幾乎全部投到工業和城市。城市環境污染向農村擴散,而農村從財政渠道卻幾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環境管理能力建設資金,也難以申請到用於專項治理的排污費。由於農村土地等資源產權關係不明晰,致使農村的環境資源具有一定的“公共屬性”,造成幾乎沒有有效的經濟手段,對農業生產中社會收益大於私人收益的部分給予一定補償,對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的部分收取一定費用,實際上鼓勵了農村居民採用掠奪式生產方式。2003年後執行的新的排污費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沒有考慮農村污染的治理。
由於環境保護尤其農村環境保護本身是一項公共事業,屬於責任主體難以判別或責任主體太多、公益性很強、沒有投資回報或投資回報率較小的領域,對社會資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必須發揮主導投資作用。儘管國際上各種市場化的實踐很活躍,但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不發揮主導投資責任和作用。由於政府缺位,導致在農村聚居點的污染治理設施建設上存在一種悖論:根據亞當·斯密的“市場大小決定分工”理論,可以推出“市場大小決定具有公共物品屬性的基礎設施市場化建設和運營的最小規模”。農村聚居點和小城鎮由於單體市場規模小,其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難以進行市場化運作,因而必須依賴財政資金。而鄉鎮和村一級行政組織普遍財源不夠,連應付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都不夠,更難以估計污染治理基礎設施。這種悖論造成了農村聚居點污染日趨嚴重並將繼續嚴重。
扶持措施不力,導致農村污染治理的市場化機制難以建立。
我國對城市和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如排污費返還使用,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時征地低價或無償、運行中免稅免排污費,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還可以申請用財政資金對貸款貼息等。而對農村各類環境污染治理,卻沒有類似政策。由於農村污染治理的資金本來就匱乏,建立收費機制困難,又缺少扶持政策,導致農村污染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市場機制難以建立。
治理模式不適,導致農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農村的三類環境污染,套用解決城市污染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技術、經濟障礙。除了面源污染難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類污染用末端治理常會出現既治不起,也治不淨的情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污染治理由於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對的單一性和企業經營相對的大規模等特點,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數情況下是適用的甚至惟一的。而農村的生活污染、鄉鎮企業污染以及集約化畜禽養殖場污染,採用末端治理則會因為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的最小經濟規模限制以及高折舊率限制而不可行。

大城市污染

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連續20多年保持高速增長,被稱為“中國奇蹟”。學者們在高度評價中國經濟發展成就的同時,也在反思高速增長的代價,特別是急劇推進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的城市環境污染代價。國家環保總局2005年6月公布的《中國城市環境保護》報告指出了我國城市環境保護工作面臨的三大新問題:一是城市環境污染邊緣化問題日益顯現;二是機動車污染問題更為嚴峻;三是城市生態失衡問題不斷嚴重。這三大環境問題在我國各級城市中都普遍存在,但大城市表現最為突出,急待解決。

環污染邊緣化

環境效應霧霾
污水污水
水質水質

大城市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需要不斷向周圍地區分散一部分產業功能和就業功能,而周邊地區在充分利用大城市的輻射功能作為自身發展原動力的同時,也更多地承擔著來自中心城區生產、生活所產生的污水、垃圾、工業廢氣等污染。
1.1中國大城市環境污染邊緣化的原因分析
1.1.1大城市低密度開發模式使城市周邊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

城市空間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兩方面:城市建成區向外擴展,以及與此同時發生的城市內部空間的重新組合。在政策因素、經濟因素和技術發展因素三個方面的作用下,中國大城市的空間變化以外部擴展為主。政策因素包括城市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建立,促使土地批租、土地置換和企業向郊區遷移,及住房制度改革和大規模市政建設和舊房改造帶來居住區的外遷;經濟因素是指國內外巨額建設投資為郊區化提供了資金;技術發展因素的作用是新的交通和設施通訊設施使郊區化成本大幅降低。表1顯示,1990~2003年中國31個超級大城市的建成區面積平均增長了近1倍,尤其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大城市規模急劇擴張更為迅速,如北京、廣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張了2倍以上。很明顯,中國大城市呈蔓延式擴張。
大城市低密的發展模式會加快城市周邊生態系統的惡化。因為在城市周邊主要是農田、綠地、林地等,它們在維持城市生態平衡和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受到破壞,就會迅速地降低城市和城市周邊地區環境的承載能力和污染的淨化能力。中國正處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時期,預計中國未來20年的平均城市化速度有可能保持在年增長0.8個百分點左右,每年新增城鎮人口1500萬人以上。如何為如此大規模的城市化提供足夠的土地供給,同時解決農田保護問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等等,將嚴峻地擺在大城市決策者面前。
1.1.2“退二進三”戰略將中心城市的工業污染轉移到城市周邊
由於歷史原因,相當一部分國有工業企業布局城市主城區,隨著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這些工業企業所占的地塊已成為城市的黃金地塊,有較高的級差地租,更適用於不同類型的商業開發。近些年,大多數大城市都在實施“退二進三”計畫,工業企業退出主城區,遷往周邊的工業園區。毫無疑問,這種舉措對國有企業長遠發展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都是有利的,企業出讓黃金地塊,獲得高額的級差地租補償,用於企業的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有助於國有企業走出困境和做強做大;對城市而言,既消除了主要污染源,又為引進效率更高的第三產業創造了條件。但是,“退二進三”戰略也存在明顯的負面效應,它將中心城區的工業污染轉移到了城市周邊。雖然國家制定了比較嚴格的環境管理制度,如排污收費、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證等,但因為企業廠內污染處理成本要遠高於現行排污費和超標排放費的標準,這些制度對企業減少污染排放量和自覺處理污染排放沒有形成有效的激勵作用。因而,出現了污染排放量在不斷增長,而工業企業污染設備運行效率卻達不到50%的現象
1.1.3大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迫使周邊地區更多地承擔來自中心城區的各種污染
近十幾年來,中國許多城市在環境基礎設施方面有了較大發展,但總體而言,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仍相當薄弱,欠賬很多,特別是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和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尤顯不足。由於城市污染物處理率低,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周邊的溪流、河流和湖泊,污染了地面和地下水質;未經處理的城市固體廢棄物基本上是填埋甚至堆放在城市周邊地區,完全不符合衛生填埋的要求,其滲透液污染了周圍的地下和地表水源,其危害更是長遠的。
1.2解決大城市環境污染邊緣化問題的主要措施
1.2.1遵循市場規律,構建緊湊型城市增長模式

很多大城市,不顧市場規律,一味通過限制容積率的方式來解決中心城區居住擁擠、交通堵塞和人口密度過高的問題。但事實上控制容積率的後果,一方面減少了中心城區住房的供應量,導致房價提高,更多的人無力買房不得不擁擠地住在一起,結果城區人口密度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提高了;另一方面刺激城市土地消費的橫向擴張,導致城市周邊的農地和生態用地被大量侵占。中國大城市的“城市問題”不是通過限制容積率就能解決的,需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如增加基礎設施投資、發展公共運輸、制定合理土地利用規劃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基礎上,通過適度合理規劃引導城市緊湊型增長,是有效保護城市周邊耕地、生態用地的有效方式。
1.2.2按照直接受益或間接受益原則建立大城市污染物處理收費制度
中國大城市廢氣、污水、固體廢棄物等處理設施薄弱、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在於城市廢氣、污水、固體廢棄物處理的收費標準太低,從而導致廢棄物排放量過大、城市環境質量下降和處理資金嚴重缺乏等問題。因此,在繼續發揮城市政府主導作用,加大環境投入的同時,有必要按照直接受益或間接受益的原則建立收費制度。對於污水排放的收費應該調整到足以支付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部處理成本,對城市固體廢棄物徵收的費用應等於廢棄物的收集、裝運和填埋的成本。只有政府和市場同時發揮作用的條件下才能真正地提高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水平。

機動車污染

工業工業
河流河流
乾旱乾旱

機動車排放的各種污染物的數量和濃度也在逐年增加,對城市環境的影響日趨嚴重,因此控制機動車污染已成為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舉措
2.1大城市機動車污染問題的原因分析
2.1.1機動車保有量高速增長是導致大城市空氣污染的直接原因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第三大生產國和第二大消費國,2006年汽車保有量約3800萬輛。機動車排放的大氣污染物主要包括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細顆粒物,這些成為很多大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有數據表明,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所占比例都在80%以上。機動車的排放的尾氣在日光作用下有可能形成二次污染,出現光化學煙霧,對人體危害較大,甚至造成生命危險。1943年,舉世聞名的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就是由汽車尾氣污染引發的。隨著我國機動車的快速發展,今後一些大城市發生光化學煙霧污染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2.1.2城市交通規劃和交通政策不合理是導致大城市機動車污染問題嚴重的間接原因
中國當前面臨的大城市機動車環境問題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機動車數量太多或增長太快。中國的汽車保有密度是世界上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目前,中國每千人擁有的汽車僅相當於已開發國家的1/50。中國大城市機動車污染問題有著自己的特殊性,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城市交通規劃與就業空間分布之間嚴重脫節
當前中國大城市所面臨的交通問題與已開發國家具有很大的不同。中國大城市沒有機會像倫敦、紐約、波士頓等城市那樣,有一個相對較緩慢的城市交通系統與汽車工業技術相互適應與進化的過程,更不可能出現像洛杉磯那種專為轎車化社會而設計的城市。所以,中國大城市的建設規劃突然面對一個完全成熟的現代跨國汽車工業以及小汽車迅速進入家庭的時代顯然缺乏足夠的預期和應對手段。因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為了最小化城市交通需求,中國大城市的交通規劃注重追求就業和住房在較小範圍內的平衡,而沒有像西方國家城市那樣,就業集中在商業中心,居住地在商業中心的外圍。在計畫經濟體制下,人口流動的情況很少見,平衡就業和住宅布局的模式基本上能達到最小交通需求的目的。城市住房制度、人事制度改革後,大城市勞動力的流動性明顯增強,就業者不可能只局限於居住地範圍找工作,結果是就業和住宅均勻布局不但沒有減少城市交通需求,反而造成了交通流量空間分布的無序,進而增加了機動車的出行距離和因交通擁擠造成的尾氣排放量。
(2)公共運輸優先政策沒有得到較好的執行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政府就提出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但是,由於缺乏足夠的支持,這一政策並沒有得到較好的貫徹實施。目前,中國大多數大城市公共運輸發展滯後,資金投入不足,經營管理不善,無法適應城市發展的需求,致使近年來計程車和私人汽車迅猛發展,使得有限的城市道路更加擁擠不堪。有些城市把公交優先等同於公共汽車優先,而對大容量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不夠重視,而且軌道項目建設的重點不是放在市區的捷運上,而是以修輕軌連線城區與郊外為主,甚至計畫用輕軌將幾個城市連線起來,這樣的發展思路,解決不了城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的“癥結”。在公共運輸結構上要的是立體化,使捷運在城區內四通八達,減少機動車數量和流量。
2.2解決大城市機動車污染問題的主要措施
2.2.1通過價格槓桿限制小汽車的使用

既然機動車數量的過快增長是中國大城市空氣污染的直接原因,那么限制機動車的使用就是減輕城市環境問題最有效的辦法,而且中國現有大城市的密度也不適合大規模發展小汽車交通。限制機動車可以適度運用行政手段,如對牌照數量發放的限制,但更應該注重發揮價格槓桿的作用,這一點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一是油價特別高,幾乎是我國的兩倍,機動車的使用成本很高;二是在交通高峰期加收機動車城市擁擠費,如新加坡倫敦都在施行;三是在城郊交通軌道旁修建大型的免費停車場,而市區停車場則要徵收高昂的停車費,以減少機動車進入市區。
2.2.2對公共運輸實行更高程度的傾斜政策
以下三個方面的傾斜政策有助於加快交通出行模式向公共運輸轉化:一是道路資源的分配上給公共運輸傾斜,即城市政府把有限的道路資源首先滿足公共運輸的出行,而不是考慮機動車的出行,尤其是在車流量比較大的時段和機動車比較擁堵的路段。二是財政投入上對公共運輸傾斜。過去,汽車工業作為一些大城市的支柱產業,為了加快其發展,我國的投資政策、財政政策方面都傾向於機動車,對公共運輸方面的力度明顯不夠,現在則應向公共運輸轉移更多一些。三是對公交事業相關產業政策的傾斜,採用如注入資本金、財政貼息、發行債券、減免稅收等手段來支持公交事業企業的發展。
2.2.3協調城市交通、土地利用與就業三者間的關係
調整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和城市土地開發密度的關係,利用市場規律,提高城市交通的運載能力,以適應由於地價升高而產生的高密度需求;合理規劃就業中心,提高就業中心的就業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的空間均質性,從而使城市交通流空間更加有序。

生態失衡

破壞破壞

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複合人工生態系統。由於城市消費者對能量和物質的消耗量以及廢棄物的排放量遠大於城市自然生態系統的產出量及淨化能力,城市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生態足跡”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反映大城市的生態承載力及其發展對自然生態環境產生的壓力和影響程度。以中國最大的三個城市上海、北京、廣州為例,2003年上海人均生態足跡為3.36ha/人,生態承載力為0.46ha/人,生態足跡是生態承載力的7.3倍;2002年北京人均生態足跡為2.91ha/人,生態承載力為0.12ha/人,生態足跡是生態承載力的24倍;2000年廣州市生態足跡為2.5ha/人,生態承載力為0.2ha/人,生態足跡是生態承載力的12.5倍。顯然,我國大城市存在很高的生態赤字,隨著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生態失衡問題將進一步加劇。
面對著失衡的城市生態問題,人類開始反思並否定傳統的城市發展模式,轉而關注城市生態的修復和重建,以及生態城市的創建。城市生態化發展的主要途徑,除了適度控制城市人口規模、加強產業生態化和提高公眾生態意識外,更重要的是城市綠地系統建設,包括城市園林綠地建設、城郊森林斑塊建設和城市綠色廊道(綠色隔離帶)建設。
城市園林綠地被稱為“城市的腎臟”,在維持城市人居環境的生態平衡,樹立城市良好形象,滿足居民休閒、遊憩生活的需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它能通過物理化學反應達到淨化水質、空氣,吸附粉塵,防風固沙的功能。
城郊森林斑塊一般是在城市外圍建設的面積較大的綠色斑塊,如防護林、森林公園、自然山林保護區等。除了淨化空氣,它一方面可以為野生動植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有利於生物種類的遷徙與生存繁殖;另一方面可作為城市園林物種的種源,是增加城市生物多樣性的良性生態庫。
城市綠色廊道可以將孤立園林綠色斑塊、城郊森林綠色斑塊,提高物種、群落和生態過程的連續性。綠色廊道建設還起到了通風引道的作用,將城郊綠地系統形成的新鮮空氣輸入城市,改善市區環境質量。
綠地系統建設在提高人居環境水平,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方面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在建設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些大城市對綠地的規劃和建設缺乏從系統、生態角度進行綜合考慮,過於突出綠化對城市的裝飾美化作用,片面追求視覺景觀效果。如在城市中心建立大面積單物種的草坪花卉圖案、以城市幾何形態而不是以環境價值為依據建設綠化隔離帶。類似這樣的綠化建設不但對減少城市環境污染、提高城市自然生態承載能力的效果不明顯,反而導致土地低密度開發而使房價上漲,以及城市蛙跳式蔓延而增加交通出行距離與時間。

貿易環境效應

貿易環境效應貿易環境效應

貿易與環境的關係是當今國際經濟學界的研究熱點,從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研究,到現今國內外學者基於巨觀與微觀層面對可持續發展的解讀,使得對外貿易的環境效應倍受關注。文章在對中外學者有關該問題的研究進行綜述的基礎上,建立計量回歸模型,以二氧化硫(SO2)的排放量作為環境污染指標,採用1991-2004年的相關經濟數據,對我國貿易開放的環境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樣本期間內,貿易自由化的規模效應及結構效應為負,技術效應為正;而綜合環境效應是積極的,即規模、結構和技術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可以減少污染排放量,有利於我國環境狀況的改善。總體來說,要規避貿易對環境影響的負效應,增加正效應的積極作用,避免“向環境標準底線”賽跑的困境。

文獻期刊

出版“環境效應”相關文獻的期刊

地理學報水土保持研究城市環境與城市生中國農學通報農業環境科學學報地學前緣水土保持學報礦物岩石地球化學

千奇百怪的效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