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生物學名詞]

變異[生物學名詞]

親子之間以及子代個體之間性狀表現存在差異的現象稱為變異(variation)。可分為基因重組﹑基因突變與染色體畸變。

基本信息

概述

變異變異

變異是指生物體子代與親代之間遺傳基因發生改變的現象。變異分兩大類,即可遺傳變異與不可遺傳變異。現代遺傳學表明,不可遺傳變異與進化無關,與進化有關的是可遺傳變異,前者是由於環境變化而造成,不會遺傳給後代,如由於水肥不足而造成的植株瘦弱矮小;後一變異是由於遺傳物質的改變所致,其方式有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與基因重組。
同種生物世代之間或同代生物不同個體之間在形態特徵、生理特徵等方面所表現的差異。

遺傳變異

變異變異
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相似和不相似的現象。相同的基因規定著生物體發育相同的性狀,於是表現為遺傳,體現了生物界的穩定性。但這種穩定性是相對的,因為基因在世代延綿的長期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在此時或彼時發生結構的改變。結構改變了的基因使生物體發育不同於改變前的性狀,於是出現了變異(可遺傳變異)。可遺傳變異使遺傳有了新的內容,也使生物的漫長生命連續系統得以持續的發展、進化。沒有遺傳,不可能保持性狀和物種的相對穩定性;沒有變異,不會產生新的性狀,也就不可能有物種的進化和新品種的選育。

生物體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的個體之間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這就是生物的變異現象。生物的變異有些是可遺傳的,有些是不可遺傳的。可遺傳的變異是指生物體能遺傳給後代的變異。這種變異是由遺傳物質發生變化而引起的。不可遺傳的變異是由外界因素如光照、水源等造成的變異,不會遺傳給後代的。
可遺傳的變異來源主要有3個: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基因重組

變異變異

是指非等位基因間的重新組合。能產生大量的變異類型,但只產生新的基因型,不產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組的細胞學基礎是性原細胞的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彼此分裂的時候,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自由組合和同源染色體的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基因重組是雜交育種的理論基礎。

基因突變

變異變異

是指基因的分子結構的改變,即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發生了改變,從而導致遺傳信息的改變。基因突變的頻率很低,但能產生新的基因,對生物的進化有重要意義。發生基因突變的原因是DNA在複製時因受內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發生差錯。典型實例是鐮刀形細胞貧血症。基因突變是誘變育種的理論基礎。

染色體變異

變異變異

是指染色體的數目或結構發生改變。重點是數目的變化。染色體組的概念重在理解。一個染色體組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沒有等位基因,但一個染色體組中所包含的遺傳信息是一套個體發育所需要的完整的遺傳信息,即常說的一個基因組。對二倍體生物來說,配子中的所有染色體就是一個染色體組。染色體組數是偶數的個體一般都具有生育能力,但染色體組數是奇數的個體是高度不孕的,如一倍體和三倍體等。

非遺傳性變異

變異變異

遺傳性變異在非遺傳性變異中發生最多的是巨酶形式,所謂巨酶是血中的酶由於自身聚合或與血中其他成分結合所形成的高分子量複合物。巨酶,包括巨乳酸脫氫酶(巨LDH)、巨澱粉酶(巨Amy)、巨鹼性磷酸酶(巨ALP)、巨肌酸激酶(巨CK)、巨穀草轉氨酶(巨AST)等,對非遺傳性變異可用免疫鑑定法檢驗是否為LDH結合免疫球蛋白複合物。

進化

變異。變異。

指一切生命形態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進化”一詞來源於拉丁文evolution,原義為“展開”,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漸變化、

地球上的生命,從最原始的無細胞結構生物進化為有細胞結構的原核生物,從原核生物進化為真核單細胞生物,然後按照不同方向發展,出現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植物界從藻類到裸蕨植物再到蕨類植物裸子植物,最後出現了被子植物。動物界從原始鞭毛蟲到多細胞動物,從原始多細胞動物到出現脊索動物,進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動物──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中的魚類又演化到兩棲類再到爬行類,從中分化出哺乳類和鳥類,哺乳類中的一支進一步發展為高等智慧生物,這就是人。
一般說來,進化過程的進步具有如下特徵:
①在生物界的前進運動中,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形態結構的逐步複雜化和完善化;與此相應,生理功能也愈益專門化,效能亦逐步增高。
②從總體上看,遺傳信息量隨著生物的進化而逐步增加。
③內環境調控的不斷完善及對環境分析能力和反應方式的發展,加強了機體對外界環境的自主性,擴大了活動範圍。
除進步性發展外,生物界中還存在特化和退化現象。特化不同於全面的生物學的完善化,它是生物對某種環境條件的特異適應。這種進化方向有利於一個方面的發展卻減少了其他方面的適應性,如馬由多趾演變為適於奔跑的單蹄。當環境條件變化時,高度特化的生物類型往往由於不能適應而滅絕,如愛爾蘭鹿,由於過分發達的角對生存弊多利少,以至終於滅絕。對寄生或固著生活方式的適應,也可使機體某些器官和生理功能趨向退化。如有一種深海寄生魚,雄體寄生在雌體上,雄體消化器官退化,唯有精巢特別膨大,以保證種族繁衍。
變異

所有的都是食肉動物,就連小巧可愛的虎斑貓也不例外。所有貓科動物都有向前的眼睛、銳利的牙齒和精瘦健壯的身軀,都來自於同一祖先“小古貓”。小古貓看起來有點像現在的松貂。現在你可以看到,整個貓的家族,隨著生活環境的多種多樣,貓的種類也品種繁多。
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挑戰,在某地特別繁盛的貓種,必定擁有適合此地生存的特別優勢,其大小、毛色、圖案和體型一定有不同之處。總之,一隻生活在沙漠裡的貓和生活在叢林裡的貓,或者是一隻生活在林帶邊界的貓和生活在寒冷山上的貓必定有不同的需求。
生活在北美落基山脈的山貓,耳朵和腳爪上都有一簇毛,尾巴較短,這些外形特徵能幫助它在漫長寒冷的冬日裡維持體溫,其足部厚厚的軟毛有如雪鞋,讓它能在雪地中行動。
美洲虎的長尾巴和強健的四肢,能使它在雨林環境中跳躍飛奔時保持平衡;不論是在地面上還是在樹杈間,它身上的斑點都能和陽光的光點混而為一,好讓它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靠近獵物。
撒哈拉沙漠中的沙貓,腳上也有一簇毛,使得它不會被熾熱的沙地灼傷,還可在沙地上迅速移動,不致下陷。它的大耳朵具有較大的表面積,不但能幫助散熱,還可敏銳地判斷出獵物的位置。
是非洲的另一種優秀狩獵者,這種貓科動物已進化出一種本領,能夠在捕獲獵物以後將其拖到樹上。一隻豹可以把相當於自身質量的羚羊拖到樹枝間,以免被其他的掠食者或食腐動物發現。
長腿的印度豹是惟一一種不能伸縮爪子的貓科動物,它的爪子和狗的趾甲比較相似,因此它在撲向獵物的時候有驚人的爆發力。印度豹將獵物撲倒在地以後,便以其強有力的下頜和鋒利的牙齒緊咬住獵物的喉嚨。
遼闊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著許多動物種群和神秘的獵食者,非洲獅便是其中之一。它們擁有強壯的肌肉、極具彈性的脊椎、銳利的爪子和牙齒,以便捕捉獵物。非洲獅還可以與它生活的黃褐色的環境融為一體,因此即使離獵物很近,也不容易被察覺。
雪豹身上厚厚的白色皮毛和灰色斑點,不但可以保護它隱身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而且具有保暖的作用。這種貓科動物的肺已發展得比較大,這使它能在空氣稀薄的喜馬拉雅山上獲取更多的氧氣,而其寬大的足部使其在跳躍時更加強壯有力,也幫它更容易穿越厚厚的雪地。
西伯利亞虎生活在中國北方茂密的森林地區,它身上的條紋能夠在獵食時幫助它進行偽裝。當這個掠食者在叢林中穿梭時,它身上的條紋會打斷樹林陰影映在它身上的輪廓,同時它的毛色也可以協助它在夜間進行偽裝。
由俄羅斯南部延伸至中國的這片廣闊、多石的草原,十分適合稀有的帕拉斯貓生存,它們嬌小的體型和長而濃密的皮毛,冬天能使它們保持溫暖,夏季讓它們免受曝曬;帕拉斯貓的頭部平坦,眼睛高高地長在頭骨上,這種外形能使其躲在岩石後尋找獵物時不至於被發現。

歷史考察

人類今天對生物變異現象及其內在機制的認識,是長期發展的結果生物機體存在變異,在中國先秦時期的典籍中就有不少記載。《莊子》一書中曾提到“種有幾”。北魏時期的賈思勰觀察到栽培中的大蒜與蕪菁的變異,但原因不明。他說:“大蒜瓣變小,蕪菁根變大,二事相反,其理難明”(《齊民要術·種蒜》)。明朝的張謙德在其《硃砂魚譜》中不僅看到家養金魚的大量變異,而且提出一套通過人工選擇培育新品種的方法,即:“蓄類貴廣,而選擇貴精”,日積月累,“自然奇品悉備”。這些都是零星的觀察。
19世紀英國生物學家C.R.達爾文系統地考察過生物的變異,指出變異是生物普遍存在的共同特徵。他對變異的類型、變異的規律以及變異與進化的關係都有系統的論述。但由於受當時自然科學條件的限制,他並未了解變異的具體原因。他自己也承認對每一對每一特殊變異的原因是茫然無知的。20世紀以來遺傳學的發展,才使人們對變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哲學意義

人類對生物變異的認識史,也是人類干預自然、改變自然的歷史。遺傳工程技術的興起,使人類擁有改造自然的新手段,開創了直接操作遺傳物質、改造舊生物和創造新生物的時代,從而使定向改造生物成為現實。分子生物學表明,鹼基對變化所引起的突變是隨機的、偶然的,突變的結果與突變的原因之間不相對應。有人由此作出哲學結論說,進化的根基是純粹偶然的。科學發展證明,進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它不僅在不同的環境下以不同的方式發生,而且是多層次結構下各種規律相互作用的結果。突變只為進化提供基礎,點突變的隨機性是否與整個系統相協調,還得由生物機體的調節裝置加以檢驗,而且“熱點”的存在也表明突變不完全是隨機的。突變型發生後進入群體,又受到群體生理規律的制約,在生態範圍內最後由自然選擇決定取捨。經過這種多層次的相互制約,不確定的偶然變異便納入一定方向。這一過程體現著偶然性與必然性的辯證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