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級飛彈艇

河谷級飛彈艇

“河谷”級飛彈艇,從原蘇聯的“蚊”式改進而來,有較好的快速性與耐波力。

設計建造

河谷級飛彈艇河谷級飛彈艇

首艇由蕪湖造船廠製造,1966年4月開工,8月下水,12月服役,命名為66型小型飛彈艇。因為“文革”影響,直到1975年2月才定型,由蕪湖造船廠和上海求新造船廠生產。1980年至1982年,701所與海軍4805廠將4枚C-801型多用途飛彈改裝到一艘024艇上,攻擊力大大加強。海軍還在該型艇上進行C-101超音速反艦飛彈的試驗工作。

防禦系統

從外形上來看,該艇的設計系統於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製,為降低成本、簡化後勤,和雙37系統一樣,採用了俄羅斯AK-630上的現成炮管,但數量有所增加,為7管,速度達到了5800發/分,其反應速度快、可靠性好、命中精度高、威力大,整體性能超過了目前各國海軍普遍使用的“密集陣”、“守門員”等近程防禦系統,具有很強的反導能力。

伺服系統採用運算發達器,功率放大採用數字脈寬調製系統,並首次套用閉回電路的射控技術,可休整彈著偏差,推動系統為交流電式。與“守門員”不同的是,該炮沒有搜尋雷達,缺乏跟蹤掃描多目標追蹤能力,其1/K波段都卜勒追蹤雷達可以自動切換來消除鏡象反應,而ODF-730光點追蹤儀反時間應低於3秒,測量精度0.3米位。而採用一前一後布置的方式也使得兩炮能在危急時刻進行協同作戰,以提高毀傷機率。

技術指標

河谷級飛彈艇河谷級飛彈艇
排水量:標準68噸,滿載79噸
主尺度:長27米,寬6.3米,吃水1.3米
動力:4台柴油機/4800馬力
航速:37.5節
續航力:700公里
編制:17人
武備:“上游-1/2”雙聯裝反艦飛彈1座,25毫米/60雙聯艦炮1座

盤點世界各國的飛彈艇

飛彈艇是以反艦飛彈為主要攻擊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戰鬥艇,主要用於近海攻擊和防禦作戰,在其他兵力的協同下,以編隊或單艇對敵方大、中型水面艦艇實施飛彈攻擊,也可用於巡邏、警戒、反潛、布雷等。它具有噸位小,靈活機動、火力強和效費比高的特點,是海戰武器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的作戰樣式中,它也是以小艦對大艦進行島鏈作戰的重要手段。

在國外大出風頭的中國武器

中國的軍用武器從最初的蘇聯援助,到仿蘇武器,到自立更生研製,再到現在的擁有中國自主產權的尖端武器,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雨。目前我國的武器已經出口到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以質量可靠、價格低廉獲得了出口國的好評。在世界軍火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想進口中國的武器裝備。
FC-1梟龍殲擊機| 中國殲-7戰鬥機| 殲-6| K8型教練機| 初教6型教練機| 強5型強擊機| 轟-6轟炸機| 江湖級護衛艦 | 納來頌恩級護衛艦 | 勝利級港口巡邏艇| 河谷級飛彈艇| R級潛艇| 上海級巡邏艇| 海南級獵潛艇| 59式坦克 | 69式坦克| 中國85式主戰坦克| 63式水陸坦克| 86式步兵戰車| 中國85式裝甲車| 63式裝甲車| 63式107MM火箭炮| PLZ45式155MM| 1956年式衝鋒鎗 | 海鷹系列反艦飛彈 | C801反艦飛彈 | 紅旗2型防空飛彈 | 凱山1號防空飛彈 | 紅箭-9型反坦克飛彈 | M族彈道飛彈 | 東風3型彈道飛彈

中國現役軍艦

驅逐艦現代級驅逐艦 旅海級驅逐艦 旅護級驅逐艦 旅大級驅逐艦
護衛艦江衛Ⅱ級護衛艦 江衛級護衛艦 江湖級護衛艦 江東級護衛艦 江南級護衛艦 成都級護衛艦
潛艇夏級核潛艇 漢級核潛艇 G級潛艇 K級潛艇 武漢級潛艇 明級潛艇 宋級潛艇 R級潛艇 W級潛艇
飛彈艇紅箭級飛彈艇 紅星級飛彈艇 河島級飛彈艇 河馬級飛彈艇 河拉級飛彈艇 黃蜂級飛彈艇 河谷級飛彈艇 P29B飛彈艇
魚雷快艇湖州級魚雷艇 湖川級魚雷艇 P6魚雷艇 P4魚雷艇
護衛艇上海級高速護衛艇 海南級反潛護衛艇 海鳩級反潛護衛艇 海青級反潛護衛艇
登入艦玉亭級坦克登入艦 玉康級坦克登入艦 玉登級中型登入艦 玉島級中型登入艦 玉連級中型登入艦 玉海級中型登入艦瓊沙級步兵運輸艦 玉南級小型登入艇 玉青級小型登入艇 271機械化登入艇 大沽級氣墊登入艇 德薩拉氣墊登入艇
布掃雷艦wolei級布雷艦 T43級掃雷艦 連雲級掃雷艇 撫順級掃雷艇 延寬級掃雷艇 武昌級掃雷艇 312型遙控掃雷艇
後勤艦船鄭和訓練艦 世昌國防動員艦 南倉級遠洋綜合補給船 福建級遠洋油水補給船 大運級遠洋補給船 大江級遠洋打撈救生船 大志級潛艇支援艦 滬東級潛艇支援艦 大浪級潛艇支援艦 大東級潛艇支援艦 大周級潛艇支援艦 瓊沙級醫院船 遠望級遠洋測量船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興豐山電子監測船 北調電子監測船 世監級電子監測船 延來級測量船 贛珠級測量船 贛揚級測量船 T43級測量船 綜合試驗艦 延冰級破冰船 延哈級破冰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