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Ⅱ級飛彈艇

戰士Ⅱ級飛彈艇

戰士Ⅱ級飛彈艇,另譯“鬥士”Ⅱ級飛彈艇,是西方飛彈艇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型。

簡介

戰士Ⅱ級飛彈艇(另譯鬥士Ⅱ級飛彈艇)是西方飛彈艇建造數量最多的一型,它是在:“戰士”l 型的基上改進的,法國海軍未裝備,主要供出口,各國的名稱各不相同,武器各也不一樣。

法國“戰士”級飛彈艇簡介

“戰士”級是法國在1964~1981 年先後建造的飛彈艇。它是目前建造數量最多的一級飛彈艇。它分1 型、Ⅱ型和Ⅲ 型。

戰士”l 級飛彈艇簡介

“戰士”l 型首艇於1964 年3 月建成,僅作為法國海軍的對艦飛彈系統的試驗平台。艦體由膠合板和塑膠構成;動力裝置為2 台1600 馬力柴油機,航速僅23 節,續航力2000 海里/12 節;武備原為1 座30 毫米炮和S-11M 飛彈,1966~1967 年改裝SS-12 飛彈,1970 年裝設試驗用的“飛魚”飛彈發射裝置。

各國戰士Ⅱ級飛彈艇介紹

馬來西亞有4 艘(“柏達那”型),伊朗有12 艘(“石弩”型),希臘有4 艘(“已特西斯”型),此外,原西德有20 艘(148 級),以色列有12艘(“米夫塔奇”級和“雷謝夫”級)。
1971 年初,馬來西亞向法國諾曼第機械製造公司訂購4 艘“戰士”Ⅱ型艇,首艇“柏達那”號於1972 年5 月下水,同年12 月建成服役。其餘3 於1973 年建成服役,“柏達那”型標準排水量為234 噸,滿載排水量為265噸,最大航速為36.5 節,續航力為800 海里/25 節。該級艇的動力裝置與原西德148 級艇一樣,採用4 台柴油機,4 軸,總功率14000 馬力。主要武器有在艇的尾部裝2 座單裝“飛魚”MM38 飛彈發射裝置,l 座40 毫米博福斯炮,首部裝:座57 毫米高平兩用“博福斯”炮,還設有“織女星”火控系統。
伊朗法制戰士Ⅱ型伊朗另名“石弩”型伊朗法制戰士Ⅱ型伊朗另名“石弩”型
1974 年2 月,伊朗海軍向法國訂購12 艘“戰士”Ⅱ型。首艇“石弩”號於1975 年2 月開始建造,1976 年下水,1977 年8 月建成服役。前9艘到1978 年9 月都建成服役,後3 艘因故在法國拖至1981 年8 月才交貨服役。該級艇長47 米,寬7.1 米,吃水1.9 米,標準排水量234 噸,滿載排水量275 噸,航速34.5 節,續航力2000 海里/15 節,艇員31 名,“石弩”級艇主機為4 台MTUI6V538TB91 型柴油機,總功率為14400馬力。4軸,4 槳,武器主要有1 座76 毫米炮,1 座40 毫米炮,4 座單裝“捕鯨叉”艦對艦飛彈發射裝置。
1969 年,希臘海軍向法國諾曼第機械公司訂購4 艘“戰士”Ⅱ型飛彈艇。首艇“巴特西斯”號於1970 年開工。1971 年4 月下水,同年12 月服役,其餘3 艘在首艇開工3 個月後陸續開工,於1972 年陸續建成服役。該級艇長47 米,寬7.1 米,吃水2.5 米,標準排水量234 噸,滿載排水量255 噸,航逮36.5 節,續航力850 海里/25節,艇員40 名。該級艇的主要武器有2 門雙35 毫米厄利孔炮,4 座單管“飛魚”艦對艦飛彈發射裝置,2 具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

盤點世界各國的飛彈艇

飛彈艇是以反艦飛彈為主要攻擊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戰鬥艇,主要用於近海攻擊和防禦作戰,在其他兵力的協同下,以編隊或單艇對敵方大、中型水面艦艇實施飛彈攻擊,也可用於巡邏、警戒、反潛、布雷等。它具有噸位小,靈活機動、火力強和效費比高的特點,是海戰武器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的作戰樣式中,它也是以小艦對大艦進行島鏈作戰的重要手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