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納級飛彈艇

哈密納級飛彈艇

哈密納級飛彈艇是芬蘭現正服役中的飛彈艇,它是一種隱身飛彈艇,滿載排水量為270噸,裝雙聯裝RBSl5 SF反艦飛彈與反潛火箭等。

簡介

芬蘭現有3級飛彈艇服役,其中4艘“哈密納”級先後在1998-2002年服役。它是一種隱身飛彈艇,滿載排水量為270噸,裝雙聯裝RBSl5SF反艦飛彈與反潛火箭等。1990—1992年服役的4艘“勞瑪”(Rauma)級也是較新的艦艇,性能與1981~1986年服役的4艘“赫爾辛基”(Helsinki)級飛彈艇相當,最大航速為30節,武器配置組合很靈活,配有拖曳式陣列聲納。

飛彈艇是以反艦飛彈為主要攻擊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戰鬥艇,主要用於近海攻擊和防禦作戰,在其他兵力的協同下,以編隊或單艇對敵方大、中型水面艦艇實施飛彈攻擊,也可用於巡邏、警戒、反潛、布雷等。它具有噸位小,靈活機動、火力強和效費比高的特點,是海戰武器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的作戰樣式中,它也是以小艦對大艦進行島鏈作戰的重要手段。

裝備亮點

南非矛-IR艦空飛彈南非矛-IR艦空飛彈

在芬蘭海軍先進的“哈密納”高速飛彈艇上,人們驚奇地發現它裝備的主要防空武器不是芬蘭或歐洲產品,而是南非的“矛”-IR艦空飛彈。這顯然是人們未曾料到的選擇。

南非推出的先進武器不斷在國際軍火市場閃亮。人們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事實:曾長期遭受過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的南非並沒有因此而遲滯對先進武器的開發腳步,反而被逼著研製出了很有自己特色的武器裝備。

“矛”-IR艦空飛彈其實是南非SAHV-IR地空飛彈的改進型。SAHV是“高速防空飛彈”的英文縮寫。最早的SAHV產自“遭受制裁和禁運時期”。那時為了應付安哥拉的蘇式戰機,南非研製出了V3c“敏快長矛”空空飛彈。“敏快長矛”以雙波段被動紅外導引頭制導,具有全向攻擊能力。其戰鬥部重17公斤,內含大量鎢合金殺傷破片,增大了殺傷力,能夠有效摧毀目標。“敏快長矛”還採用自動目標截獲和鎖定系統、高精度導航等多項新技術。它飛行速度可達650米/秒,飛彈最大射程為5公里,最小射程300米。V3C“敏快長矛”的良好性能也引起了南非防空飛彈專家的興趣。

SAHV-IR地空飛彈採用V3C“敏快長矛”雙波段紅外導引頭,具有自動掃描、重新鎖定目標的能力。它彈長3.28米,彈徑180毫米,戰鬥部重22公斤。SAHV-IR最大射程10公里,可攔截飛行高度10~6500米之間的高速機動目標。

當南非海軍購得4艘德國梅科-200(MEKO-200)護衛艦時,南非艦隊防空專家們便建議將SAHV-IR地空飛彈改造成艦空飛彈,既支持本國先進技術,又節約重新開發經費。這個建議獲得南非國防部的大力支持。於是,SAHV-IR很快變成了“矛”-IR,成為南非“勇猛”級(梅科-200改稱)護衛艦的主要防空武器。

“矛”-IR艦空飛彈在飛行中採取慣性制導方式,由照射雷達提供數據更新;在飛行末段使用紅外製導方式。它像SAHV-IR似的具有發射前鎖定目標和發射後鎖定目標兩種工作模式。它的彈體末段安裝了帶推力矢量裝置的火箭發動機,縮短應急反應時間,確保飛彈迎向來襲目標。“矛”-IR艦空飛彈全長3.32米,彈徑180毫米,發射重量130公斤;它的戰鬥部重23公斤,採用主動雷達近炸引信。平時,“矛”-IR存放在長3.8米的容器內,每個容器存放4枚。每艘“勇猛”級護衛艦配備16枚“矛”-IR艦空飛彈。

“矛”-IR的防空火力性能比SAHV-IR有很大提升。它最大射程12公里,最大飛行馬赫數2.5,可攔截高度10米~1萬米的空中來襲目標。“矛”-IR的優異性能也讓芬蘭海軍著迷了,於是“矛”-IR登上了“哈密納”。

盤點世界各國的飛彈艇

飛彈艇是以反艦飛彈為主要攻擊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戰鬥艇,主要用於近海攻擊和防禦作戰,在其他兵力的協同下,以編隊或單艇對敵方大、中型水面艦艇實施飛彈攻擊,也可用於巡邏、警戒、反潛、布雷等。它具有噸位小,靈活機動、火力強和效費比高的特點,是海戰武器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的作戰樣式中,它也是以小艦對大艦進行島鏈作戰的重要手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