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級飛彈艇

蚊子級飛彈艇在世界海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67年10月21日,以色列海軍最大的埃拉特號驅逐艦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游弋於蘇伊士運河北端的魯馬拉灣。17時該艦行駛到塞得港以北13海里,被埃及海岸雷達發現,塞得港內待機已久的3艘蚊子級飛彈艇立即出動,在剛剛駛出防波堤時就發射出首枚飛彈,隨後又發射了3枚,最後4發3中,“埃拉特”在10分鐘後沉沒。 

概要

圖片圖片

20世紀50年代末,前蘇聯列寧格勒-彼得洛夫斯基造船廠將P-6級魚雷艇改制成蚊子級飛彈艇,裝備冥河型艦對艦飛彈。它是蘇聯建造的第一種飛彈快艇,也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飛彈艇。它的排水量約70噸,航速40節,艇長26.8米,寬6.1米,吃水1.5米,續航力為600海里/16節,艇員19名。主要武器裝備有1座雙聯裝SS-N-2冥河式反艦飛彈發射器、1門雙管25毫米半自動火炮。 


歷史意義

蚊子級飛彈艇在世界海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67年10月21日,以色列海軍最大的埃拉特號驅逐艦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游弋於蘇伊士運河北端的魯馬拉灣。17時該艦行駛到塞得港以北13海里,被埃及海岸雷達發現,塞得港內待機已久的3艘蚊子級飛彈艇立即出動,在剛剛駛出防波堤時就發射出首枚飛彈,隨後又發射了3枚,最後4發3中,“埃拉特”在10分鐘後沉沒。 

當時西方大國普遍不重視反艦飛彈的研製,美國甚至在1964年還特地建造了新型炮艦。因為在火炮和魚雷主導大海的時代,海戰的默認規則是勝負取決於軍艦的大小,也就是大艦與小艦戰鬥時,大艦必定獲勝。然而蚊子級飛彈艇的出現徹底顛覆了該規則,小艦完全有能力擊沉大型軍艦。這不僅使得西方海軍一貫的作戰思想和戰術有過時的危險,還有可能動搖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從此以後已開發國家才紛紛研製反艦飛彈,並積極發展反導技術。可以說蚊子級飛彈艇和冥河式飛彈改變了一個時代。

發展改進

圖片圖片

“蚊子”級排水量約70噸,航速40節,一共建造了80艘。與此同時,一型較大的新飛彈艇已設計完成,亦在建造之中,這就是西方所“黃蜂”級,它在六十年代初服役。此艇滿載排水量210噸,航速38節,裝四枚“冥河”飛彈。同時,還裝有兩座配備雷達、火控系統的聯30毫米自動炮,發射率高達每分鐘1000發,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該級艇長26.8米,寬6.1米,吃水1.5米,標準排水量75噸,滿載排水量85噸,最大航速40節,續航力600海里/16節(400海里/30節),艇員19人。
該級艇為尖舭型、無斷級滑行艇。

該級艇首部甲板布有錨和1座雙聯裝25毫米炮,中部有封閉的駕駛室及露天駕駛台和高大的四腳衍架桅;桅桿上有雷達和電台等,在桅桿中部有一信號平台,作瞭望和打信號用。甲板中部到後部兩舷各有一座“冥河”艦對艦飛彈發射裝置,由於甲板寬度不夠,在兩舷各伸出了一個平台,以便布置發射裝置並對發射裝置進行維護和操作。尾部還布置有煙幕筒。

該級艇由7個水密隔壁把艇體劃分為8個水密隔艙。
製造者:前蘇聯列寧格勒彼得洛夫斯基造船廠
質地:該級艇艇體為木質膠合結構

盤點世界各國的飛彈艇

飛彈艇是以反艦飛彈為主要攻擊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戰鬥艇,主要用於近海攻擊和防禦作戰,在其他兵力的協同下,以編隊或單艇對敵方大、中型水面艦艇實施飛彈攻擊,也可用於巡邏、警戒、反潛、布雷等。它具有噸位小,靈活機動、火力強和效費比高的特點,是海戰武器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的作戰樣式中,它也是以小艦對大艦進行島鏈作戰的重要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