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榮

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位於山西省最北端,地處北緯40°07′一40°24′,東經112°52′一113°′之間。北部、西北部以長城為界與內蒙古自治區的豐鎮市和涼城縣毗連,東與本省陽高縣、東南與大同縣、西與左雲縣接壤,南與大同市南郊區為鄰。新榮區現有人口106966人。在所轄11個鄉(鎮)中,人口最多的是新榮鎮,達20860人;人口最少的是戶部鄉,4584人。全區人口中絕大多數是漢族,另有滿、蒙、回、藏四個少數民族。

山西省大同市新榮區位於山西省最北端,地處北緯40°07′一40°24′,東經112°52′一113°′之間。北部、西北部以長城為界與內蒙古自治區的豐鎮市和涼城縣毗連,東與本省陽高縣、東南與大同縣、西與左雲縣接壤,南與大同市南郊區為鄰。本區是內蒙古通往山西的咽喉,也是北京和華北平原的側背,自古以來戰略、經濟位置十分重要。新榮區還素有“大同後花園”之說。因為這裡山川秀麗,空氣清新,人文歷史旅遊資源豐富。

地形地貌

新榮區屬黃土丘陵區,山脈呈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山脈有:采涼山、馬頭山、雷公山、彌駝山等。季節性河流主要有:北部的涓子河,中部橫貫東西的淤泥河,東部縱貫南北的飲馬河、萬泉河。境內的破魯、堡子灣和郭東盆地,平均海拔1178一1724米,是本區的主要產糧區。全區東西橫跨53公里,南北縱越31公里,總面積1018平方公里。

自然氣候

新榮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短暫較熱,秋季溫潤涼爽,冬季漫長寒冷而少雪。光照充足,溫差較大,年降水量為400毫米左右,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0%,年均無霜期115天左右。因無霜期短,農作物主要以穀子莜麥豆類山藥等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菜籽等。近幾年來,隨著日光溫室、暖棚的建立,本區的黃瓜西紅柿等蔬菜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畜牧業主要以飼養、雞為主。

自然資源

新榮區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已探明儲量的有石墨玄武岩輝綠岩紫砂頁岩石英砂等。其中煤田面積達82平方公里,劃歸我區的地質儲量為2.09億噸,可采儲量為0.9億噸,是山西省重點產煤縣(區)之一。全區土地資源豐厚,總面積為150.94萬畝,其中耕地面積為50萬畝,林地面積為47.9萬畝,草地面積為20萬畝。全區水資源比較貧乏,且分布不均。工業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化工、建材、加工和運輸業為主的五大支柱產業。全區擁有各類企業7965個。其中,區營企業27個,鄉(鎮)企業7938個,投資億元左右的大型企業有上深澗煤炭集運站、工農化肥廠、水泥廠等。全區主要工業產品有53種。

歷史沿革

新榮區是山西省建制歷史較短的縣(區)之一。建國初期,本區分屬大同市和左雲縣,歸屬察哈爾省。1952年11月察哈爾省撤銷,大同市、左雲縣改歸山西省。本區仍分屬大同市、左雲縣。屬大同市所轄部分後歸大仁縣管轄。1958年,除郭家窯、東勝莊、破魯三個鄉外,其餘區域劃歸大同市郊區。1960年,本區屬古城區。1964年復歸大同縣管轄。1970年成立大同市北郊區,轄雲崗、高山、古店和由大同縣劃歸的新榮、鎮虜(今戶部)、西村、上深澗、得勝(今堡子灣)、拒牆共九個人民公社。1972年1月10日,原左雲縣所轄的郭家窯、東勝莊、破魯及原大同縣所轄的花園屯、鎮川5個公社劃歸本區,雲岡、高山、古店3個公社劃歸南郊區,4月更名為大同市新榮區。1984年2月27日,得勝人民公社更名為堡子灣人民公社,鎮虜人民公社更名為戶部人民公社。同年10月18日經省批准,新榮人民公社更名為新榮鎮,其餘10個公社更名為鄉。現在,全區轄10鄉1鎮,167個行政村,173個自然村。

人口與民族

新榮區現有人口106966人。在所轄11個鄉(鎮)中,人口最多的是新榮鎮,達20860人;人口最少的是戶部鄉,4584人。全區人口中絕大多數是漢族,另有滿四個少數民族。

相關詞條

煤 石墨 玄武岩 輝綠岩 紫砂頁岩 石英砂

參考文獻

http://tieba.baidu.com/f?kw=%B4%F3%CD%AC%D0%C2%C8%D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