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向陽紅系列海洋調查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海洋局下屬的海洋科學考察船隊,該系列船隻先後建造了十餘艘,噸位從千噸級到萬噸級不等。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1964年2月,國家海洋局成立。為適應海洋事業的發展,開始了海洋調查船的引進、研製和建造。在國家海洋局海洋科學考察船隊中,向陽紅系列,從千噸級到萬噸級的兄弟姊妹船有十餘艘。

命名

海洋調查船的命名,像單位、機構命名一樣,要履行嚴格的報批程式。船隻出廠前基本上已把船名選好,出廠後辦理命名手續,並向有關部門進行船籍登記備案。由於國家海洋局當時由海軍代管,海洋調查船的命名、船體顏色、字型書寫等都由海洋局提出意見,報海軍審批,並向總參和國務院辦公室備案。1969年3月28日,海軍司令部對國家海洋局船舶命名作了如下批覆:國家海洋局1000噸以上的海洋調查船命名為“向陽紅”,1000噸以下的命名為“曙光”,並以出廠先后冠以順序號。

外觀標準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1970年10月18日,海軍司令部對國家海洋局船體顏色、懸掛標誌性旗子等作了如下批覆:國家海洋局所有海洋調查船一律懸掛國旗,不掛軍旗;船體由水線至主甲板塗淡灰色,主甲板以上建築物(除煙囪為淡灰色外)均為白色,鐵質甲板為草綠色,煙囪標記部位塗白底色,中間為加黃色邊線的紅色五星,五星兩側為4條寶藍色波浪線;船名一律用黑色仿宋體書寫;1976年9月8日,國務院批准國家海洋局遠洋調查船船員證上刊印國徽,其式樣和尺寸與交通部海員證相同。向陽紅序列海洋調查船,

功能序列

大部分是新建的調查船,按承擔的任務和噸位的不同,分屬於三個序列:

一是1000噸級的調查船,主要進行水文氣象和斷面調查;

二是3000噸級的調查船,主要進行遠海和綜合調查;

三是萬噸級以上的調查船,主要進行遠洋調查、極地調查和大洋考察。

主要艦船

向陽紅一號船是國家海洋局建造的第一艘水文氣象船,也是我國第一艘噸位比較大的氣象船。在海洋局向陽紅船系列中,向陽紅一號船排行第一,是老大哥;排水量才1000多噸,向陽紅一號船排水量最小。向陽紅一號船於1970年1月由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歸東海分局建制。向陽紅一號船名號的寫法、字型、顏色等備受全體船員的關注。大家向領導提議,毛主席是我們心中的紅太陽,建議用紅色寫船名號,最好用毛體,這一提議得到了領導的肯定。最後定為用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向”字,“陽”字是在毛主席詩詞中找到的,“紅旗”雜誌的紅字。“向陽紅”三個大字字高約一米。後來向陽紅系列船號都統一為黑色字型了。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向陽紅五號船原名長寧輪,是當時中國交通部運輸公司中船齡最短、性能最優越的船舶。這艘由波蘭巴黎公社船廠建造、1966年下水的運輸輪,有15000噸級的載重量,每小時16海里的速度,有當時國內時最為先進的導航儀器。周總理親筆批示,將長寧輪從交通部廣州遠洋公司調到國家海洋局,承擔“718”工程中的海上靶場調查任務。國家海洋局把這艘船改名為向陽紅五號。
向陽紅09船是海洋綜合調查船,屬國家第四個五年計畫小批試製項目,由國家海洋局委託708所設計,滬東造船廠建造的首制產品。於1977年10月開工,1978年10月竣工,並於1978年12月服役。艦首船名“向陽紅09”(即“V350”、“南調350”)。船上設有國內首制的萬米測深儀和當時國內最先進和最完備的氣象設備、通訊設備、導航設備、海洋科學調查設備,可在各海域從事海洋水文、物理、海洋氣象、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地貌、生物等科學研究工作,為國防建設經濟建設提供海洋科學資料。後又為國家海洋局建造兩艘同型船:向陽紅14,向陽紅16;並以其為母型建造了813電子技術偵察船(向陽紅21號)。向陽紅09船滿載排水量:4435噸,航速:18.20節,自持力:60天,定員:150人。
向陽紅10號科學考察船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科學考察船。1979年11月由上海江南造船廠建成並交付國家海洋局使用。“向陽紅10號”雙槳雙舵,並且在舵上還帶有螺鏇槳,船中舭部有防搖鰭,船的操縱性和適航性能極好。在12級風中可以堅持航行,在任何兩艙進水的情況下,不致下沉。“向陽紅10號”主要承擔大洋的海洋水文、氣象、水聲、物理化學、地球物理、地質地貌、海洋生物等調查研究,為發展海洋科學和開發海洋資源服務。曾參加中國首次發射運載火箭、同步通信衛星等重大科研試驗任務,1984年11月參加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開赴南大洋、南極洲執行科學考察任務,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99年,向陽紅10號由江陰澄西船舶修造廠改裝。主要對航天測量、航海氣象、通信導航、船體結構、動力裝置、甲板機械及房艙進行了重大改造。1999年7月完成中修技術改裝,正式交付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海上測控部使用,更名為“遠望”4號航天測量船。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向陽紅16號是1981年由上海滬東船廠建造的遠洋科學考察船。1988年對動力系統和電子系統進行了大規模改裝,1992年11月~1993年4月為執行大洋多金屬結核調查任務,再次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裝,新增了先進的調查儀器設備。該船系鋼質結構,雙層連續甲板,採用雙柴油機推進,雙槳可調,雙舵,並具首部側推裝置。滿載排水量4440噸,最大航速18.47節(34公里/小時),續航力10000海里,抗風力12級。1993年5月2日凌晨前往太平洋執行多金屬結核礦產資源調查任務時,向陽紅16號在東海海域與賽普勒斯籍銀角號貨輪相撞沉沒,全船110人,107人獲救,3人遇難。這是中國海洋地質調查史上首次重大海難事故。
總之,向陽紅系列船隻為海洋事業的發展立了大功,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為海洋建設立了大功。

首次遠洋科學調查

1976年7月5日,我國萬噸遠洋科學調查船“向陽五號”和“向陽十一號”,最近在太平洋成功地進行了我國第一次遠洋科學調查,取得大量的、多學科的第一手資料,為發展我國海洋科學事業作出了貢獻。

中國現役軍艦

驅逐艦現代級驅逐艦 旅海級驅逐艦 旅護級驅逐艦 旅大級驅逐艦
護衛艦江衛Ⅱ級護衛艦 江衛級護衛艦 江湖級護衛艦 江東級護衛艦 江南級護衛艦 成都級護衛艦
潛艇夏級核潛艇 漢級核潛艇 G級潛艇 K級潛艇 武漢級潛艇 明級潛艇 宋級潛艇 R級潛艇 W級潛艇
飛彈艇紅箭級飛彈艇 紅星級飛彈艇 河島級飛彈艇 河馬級飛彈艇 河拉級飛彈艇 黃蜂級飛彈艇 河谷級飛彈艇 P29B飛彈艇
魚雷快艇湖州級魚雷艇 湖川級魚雷艇 P6魚雷艇 P4魚雷艇
護衛艇上海級高速護衛艇 海南級反潛護衛艇 海鳩級反潛護衛艇 海青級反潛護衛艇
登入艦玉亭級坦克登入艦 玉康級坦克登入艦 玉登級中型登入艦 玉島級中型登入艦 玉連級中型登入艦 玉海級中型登入艦瓊沙級步兵運輸艦 玉南級小型登入艇 玉青級小型登入艇 271機械化登入艇 大沽級氣墊登入艇 德薩拉氣墊登入艇
布掃雷艦wolei級布雷艦 T43級掃雷艦 連雲級掃雷艇 撫順級掃雷艇 延寬級掃雷艇 武昌級掃雷艇 312型遙控掃雷艇
後勤艦船鄭和訓練艦 世昌國防動員艦 南倉級遠洋綜合補給船 福建級遠洋油水補給船 大運級遠洋補給船 大江級遠洋打撈救生船 大志級潛艇支援艦 滬東級潛艇支援艦 大浪級潛艇支援艦 大東級潛艇支援艦 大周級潛艇支援艦 瓊沙級醫院船 遠望級遠洋測量船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興豐山電子監測船 北調電子監測船 世監級電子監測船 延來級測量船 贛珠級測量船 贛揚級測量船 T43級測量船 綜合試驗艦 延冰級破冰船 延哈級破冰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