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

江陰

江陰市,簡稱澄,因地處“大江之陰”而得名,是一座濱江港口花園城市。2017年江陰市成為江蘇省唯一的縣級集成改革試點城市探索縣域發展新路徑。江陰枕山負水,襟帶三吳,有“延陵古邑”“春申舊封”“芙蓉城”“忠義之邦”之稱。江陰市轄澄江街道等3個街道、10個鎮、2個經濟開發區、1個國家高新區。市政府設于澄江中路9號。江陰市民營經濟發達,是“中國製造業第一縣”,領航中國縣域經濟。江陰譽為“中國資本第一縣”,有47家上市公司。先後獲150多項全國性榮譽,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中連續14年蟬聯榜首。江陰有濱江要塞旅遊區(鵝鼻嘴公園、黃山湖公園、江陰外灘)、學政文化旅遊區(江蘇學政衙署、中山公園)、華西村、徐霞客故居、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嘉茂花鳥園、長涇古鎮、雙涇生態園、顧山紅豆、敔山灣等旅遊景點。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史前文明

澄江夜景澄江夜景

從周莊陶城、青陽南樓、長山煙墩、石莊高城墩、山觀望海墩、顧山西坡、西郊璜塘河及市區北護城河畔等文化遺址中,相繼出土屬青蓮崗文化、良渚文化的石錛、石斧、夾砂灰陶、紅陶、黑陶、鹿角鎬、玉器琮壁和炭化稻穀,說明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已在境內聚成村落,繁衍生息,從事漁獵和農耕,開始種植水稻,並掌握了制陶、織麻、琢玉等手工業技術。

夏商周春秋戰國

末,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南奔,建立勾吳。3000多年前,這裡的土著文化與中原文化相融合,成為先進的吳文化組成部分。

澄江街道澄江街道

江陰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多年。在春秋時期,這裡地屬吳國延陵,曾是吳公子季札的封地,季札避耕於申港南舜過山下,名動古中原的延陵季子葬於今江陰申港。季札與孔子同時代而年長,孔子對這位前輩推崇備至,根據現有資料,孔子一生至少有四次盛讚季札,並且親手立下了著名的延陵季子碑。

戰國時為楚春申君黃歇采邑。《江陰縣誌》載“黃田港在澄江門外,春申君開以灌田,故名”“貫城闉···為江潮出入之總匯”。故有“延陵古邑”、“春申舊封”之稱。君山突兀平野,俯臨大江,舊名“瞰江山”。

秦漢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為延陵鄉,屬會稽郡。漢高帝五年(前202年)為毗陵縣暨陽鄉,屬會稽郡。東漢永建四年(135年)至三國為毗陵縣暨陽鄉,屬吳郡。

三國

江陰江陰

孫權之母吳國太在砂山南麓建太清觀,是為今華士鎮泰清寺。

晉朝

西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陽縣,為江陰建置之始,縣治江陰東南,一說縣置楊舍鎮(今屬張家港),境內有古暨陽湖(舊址今位於張家港)而名,屬毗陵郡。

東晉鹹康七年(341年),暨陽縣治搬到黃田港口澄江鎮(今江陰市澄江街道)。暨陽縣東部福山、妙橋一帶置南沙縣。

相傳酒聖杜康偕同好友劉伶隱居於江陰城東,釀造黑杜酒,有“江陰黑酒飲三碗,醉倒劉伶整三天”的故事。

南朝

步行街步行街

南朝梁紹泰元年(555年)廢暨陽縣置江陰郡,郡治君山之麓(今江陰市澄江街道),因地處大江之陰(山之北水之南為陰),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始。暨陽縣改名為江陰縣屬之,暨陽西置利城縣,另置梁豐縣於暨陽故地。江陰郡與吳郡、毗陵郡(晉陵郡)、信義郡並列。

江陰郡下轄江陰、利城、梁豐(治今張家港市楊舍鎮)三縣。

江陰(暨陽)建立之初,轄境大約是今天的江陰市、張家港市(限主城區等大部)、靖江市三市地理面積總和。

陳永定元年(557年),陳霸先奪梁敬帝蕭方智王位,封梁主為江陰王,以江陰郡建江陰國。

隋唐

江陰城江陰城

隋開皇九年(589年),江陰國除,廢江陰郡,將梁豐縣和利城縣併入江陰縣,屬蘇州。

武德三年(620年),升江陰縣置暨州,以梁豐故地復置暨陽縣。暨州下轄江陰、暨陽、利城三縣。

武德九年(626年),恢復江陰縣建置,暨陽縣和利城縣併入江陰縣。江陰縣改隸江南道—江南東道—常州。

五代十國屬南唐國,始置江陰軍,領江陰一縣。

宋朝

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江陰廢軍為江陰縣,屬兩浙路常州。

淳化三年(993年)復置江陰軍。熙寧四年(1071年)廢軍為縣。

南宋時期,江陰設立江陰軍(1127年-1157年,1161年-1277年)。“軍”相當於“州”級別,江陰軍為獨立建制,是兩浙路十四州二軍之一。

南宋是江陰史上行政級別較高的時代,浙東上八府:越婺衢明台處嚴溫,浙西下八府:蘇松常潤杭嘉湖和江陰軍。

南宋紹興年間,江陰設立“市舶司”。宋代設定市舶司或

古代江陰市舶司和現代江陰港古代江陰市舶司和現代江陰港

市舶務機構的,有廣州、杭州、明州(今寧波)、泉州、密州(今山東膠縣)、秀州(今松江)、江陰、溫州八處,若包括設定市舶場的澉浦(今浙江海鹽)在內,實際上共有九處之多。宋代市舶司是外貿行政管理機構、外貿稅收機構、外貿經營機構、經濟仲裁機構、外交接待機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四之二八云:“兩浙路惟臨安府、明州、秀州、溫州、江陰軍五處有市舶”。江陰軍“邊臨大江,正是下流…最為控扼”,“順江而縱者,朝江海而夕毗陵”。江陰有黃田港等有名大港。宋廷在江陰設“市舶務”的基礎動因應是江陰軍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其帶來的繁榮商貿。

南宋韓世忠曾引軍退守江陰軍,在砂山留下藏軍洞。岳飛亦曾駐守江

江陰城建江陰城建江陰城建

陰。辛棄疾在江陰任簽判期間,負責起草書寫來往公文,協助知軍處理地方政務。

宋代江陰紡織業發達,周莊、華士一帶家家農戶都有織布機,始稱江南布碼頭。

元朝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設江陰軍為江陰路總管府,江陰路總管府與平江路總管府(蘇州)、常州路總管府並列。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降江陰路為江浙行省江陰州,屬常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改名為連洋州,未幾復名江陰州。

至正二十七年

(1367年),降江陰州為江陰縣,屬常州府。

明朝

明初設“江陰衛”水師炮台,至明中期沿海一帶倭寇橫行,崇禎八年在江陰大、小石灣配置紅夷大炮11座,防備倭寇。

明朝初年,江陰縣(今江陰市、靖江市、張家港市楊舍鎮/金港鎮/大新鎮等)與武進縣、無錫縣(今無錫市)、宜興縣(今宜興市及溧陽市上黃鎮)四縣同屬於南直隸常州府。

今靖江地區本為江陰陰沙(馬馱沙),相當於上海的崇明島,因江潮沖刷和地轉偏向力而與對岸接壤,使用吳語。明成化七年(1471年),應天巡撫滕昭上書朝廷,以“居長江下游,扼江海門戶,捍衛全吳,足稱重鎮”為由奏分江陰之馬馱沙,成化帝同意設縣,置靖江縣。

明朝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遊記》作者游聖徐霞客生於江陰。

在江陰漫長的歷史中,湧現了大

江陰南門江陰南門

批愛國民族英雄。明代正德初宦官劉瑾擅政誤國,在朝的三位江陰人——主事黃昭、御史貢安甫、史良佐,或以挽死諫,或以奏章忤。李詡在《戒庵老人漫筆》中稱之為“江陰一時三忠”。還有勇斗閹官魏忠賢,慷慨赴獄、死於酷刑、被列入“東林後七君子”的繆昌期、李應升。

清朝

江陰城因血戰清兵八十一天而譽為“忠義之邦”。1645年,江陰本已降清,但“剃髮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頒布激怒了江陰人。抵制剃髮令的抗清守城戰,江陰全城百姓在抗清三公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的帶領下獨守孤城八十一天,殺死清兵七萬五千餘人。江陰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者七萬五千餘人,城中僅存五十三人。全城殉

江陰江陰

節,無一人投降。史稱“江陰八十一日”。清初狀元韓菼作《江陰城守紀》記錄江陰抗清之戰。

明末乙酉後,獲“義城”之名。江陰人立“忠邦峰”,懷念保邦死難者。狀元、江蘇學政、戶部侍郎姚文田於1799年為江陰題“忠義之邦”四個大字,道光年間摹作南門門額光前裕後。

街景街景

清代分南直隸為江蘇和安徽。江陰為江蘇學政衙署所在,是江蘇省八府三州考秀才之地。

清朝,江陰縣與靖江縣、無錫縣(金匱縣)、宜興縣(荊溪縣)、武進縣(陽湖縣)同屬於江蘇省常州府。

楊舍堡城建於明嘉靖三十七年,清乾隆三年(1738年)在江陰知縣主持下由江陰東鄉六鎮楊舍、馬嘶、顧山、華墅、周莊、章卿共同出資維修。清代江陰是江蘇省唯一一個擁有雙城(澂江縣城和楊舍堡城)的強縣。

明清江南衣被天下,江陰有雷溝大布。江陰

近現代近現代

土布有“日產萬匹,遠銷南洋”之盛。

近現代

民國時期,孫中山留下了“叫全國的文明,從江陰發起“的倡言。

抗日戰爭時期長江江陰段是江陰海戰主戰場,江陰保衛戰是抗戰時唯一一次海軍戰役。

1937年冬日本侵略軍炮擊江陰,南門“義之”二字毀。1947年蔣介石為江陰手書“忠義之邦”四字,今刻於南門。江陰“人心齊,民性剛”的城市精神源於此。

1949年4月23日,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

1953年

江陰老地圖。1471年分馬馱沙立靖江,1962年分楊舍等地立張家港。江陰老地圖。1471年分馬馱沙立靖江,1962年分楊舍等地立張家港。

改屬蘇州地區。

1957年,國務院批覆同意江陰東部分出一部分與常熟西北部的一部分組成新的城市沙洲縣(今張家港市)。江陰劃出楊舍、後塍、塘市、德積、大新、中興、晨陽、泗港、南沙。江陰與張家港市區同根同源。

1962年,沙洲縣成立。江陰縣與沙洲縣、無錫縣、常熟縣等同屬蘇州地區。

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代管。

1987年4月23日,國務院批覆撤銷江陰縣設立江陰市。設10個鎮20個鄉。

城市建設城市建設

2001年6月,江陰市28個鎮合為20個鎮。2005年,江陰市20個鎮合為16個鎮。2007年撤澄江鎮建澄江街道。2009年撤南閘鎮雲亭鎮設街道辦。2013年成5街道10鎮。

江陰市江陰市
街景街景
江陰市江陰市

2017年7月13日,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陰市縣級集成改革試點總體方案》,決定實現市縣同權,除法律法規規章明確規定必須由設區市行使的職權外,賦予江陰與設區市同等的經濟社會和行政管理許可權,賦予江陰的鎮、街道部分縣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2018年4月26日,《江陰市縣級集成改革試點賦權清單》通過,無錫市行使的282項權力放至江陰市。

行政區劃

江陰地圖(2015年)江陰地圖(2015年)

陰市轄澄江街道、南閘街道、雲亭街道3個街道,1個國家高新區(城東街道),1個臨港經濟開發區(夏港街道、申港街道、利港街道);璜土鎮、月城鎮、青陽鎮、徐霞客鎮、華士鎮、周莊鎮、新橋鎮、長涇鎮、顧山鎮、祝塘鎮10個鎮;1個合作經濟開發區(江陰-靖江園區)。

江陰澄江街道江陰澄江街道

澄江街道

中國·江陰中國·江陰
澄江街道地處江陰市核心城區,是江陰市委、市政府所在地。面積124平方公里,人口50萬。轄6個管理區(50個社區居委會)。
江陰市江陰市
江陰市江陰市

雲亭街道

雲亭街道位於江陰城區東南部,面積40平方公里,街道轄6個村和2個社區,本地人口4.3萬,外來人口4.2萬。四面環山出白雲,十里長亭居其中。

南閘街道

南閘街道位於江陰城區西南部,面積45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含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4.8萬,外來人口2.5萬。建水利設施下閘而得名。

璜土鎮

璜土鎮位於江陰西部邊緣,面積64.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3萬人,外來人口4.08萬人,耕地面積1492公頃,轄12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有萬安橋又稱黃土橋,因橋名,宋時設黃土急遞鋪,後改名璜土寓意土美如玉。

澄江澄江
澄江澄江

石莊鎮為沿港交易而立樁供泊靠,始稱石樁後改稱石莊。

月城鎮

月城鎮位於江陰市西南部,面積38.54平方公里,人口4.3萬,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是久負盛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南朝為護衛江陰郡治夏城而築艦浦城,建月牙形城堡故名。

南閘南閘

青陽鎮

青陽鎮地處江陰市南端,面積67.56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和4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7.8萬。晉道教淨明祖師許遜號青暘,於此建寺布道,地因人名青暘後改青陽。

桐岐鎮為古芙蓉湖一隅,唐宋間村落名峒錡後改名桐岐。

徐霞客鎮

霞客鎮位於江陰市南部,面積11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2萬,常住人口18萬。

馬鎮是徐霞客的故鄉,改名霞客鎮,宋慶元間江陰設驛道、建急遞鋪,以為往返馬匹駐歇地,遂成馬鎮。

峭岐鎮宋元時名蕭岐,後更名峭岐。

璜塘鎮相傳有鳳棲於慈雲寺,遂取金鳳鄉名,域內有黃溪河時名黃塘後改名璜塘。

華士鎮

華士鎮位於江陰市東部,是“天下第一村”華西村所在鎮,面積74.58平方公里,其中常住人口9萬,外來人口10萬,轄27個行政村、2個居委。古稱花墅後名華墅,宋元間為江南棉花交易集散中心稱花市,因集鎮位於白龍山砂山南麓,別稱龍砂。

陸橋鎮曾建陸觀舍橋,地因橋名。

江陰周莊江陰周莊

周莊鎮

周莊鎮位於江陰市東部,面積78.9平方公里,轄15個村、1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20萬,其中外來人口10萬。明時成市集,曾為周姓莊園遂稱現名。

長壽鎮古稱安阜、永安,宋時名長壽,設巡檢司駐此。

江陰新橋江陰新橋

新橋鎮

新橋鎮地處江陰市東南,是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工業基地,面積19.3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其中戶籍人口2.4萬。古湖堰塞成原,聚民建村,宋元時稱新橋里,明時蔡港河建南新橋,兩岸漸成市集,地因橋名。

江陰長涇江陰長涇

長涇鎮

長涇鎮位於江陰市東南,面積54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總人口9.3萬人,其中常住人口5.6萬人,外來人口3.7萬人。長涇古為東舜城域,境內有涇里河及東、西涇河,域因水名“三涇里”,宋元間形成市集,後建置為長涇鎮。

江陰月城江陰月城

河塘鎮明代建何宕橋,後易名河塘橋,地因橋名。

江陰霞客江陰霞客

顧山鎮

顧山鎮是江南古鎮、紅豆故鄉,地處江陰市東南部,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5.4萬。境內一山,俗稱三界石,又名龜山、孤山,南梁成市集,山名顧山,地因山名。

江陰華士江陰華士

北漍鎮古為暨陽湖一隅堰塞而成,宋元間形成村落,明中期成市集名北角市,清初易名北漍。

祝塘鎮

祝塘鎮位於江陰市東南部,面積59.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9711人,外來人口54256人,下轄12個村(社區)。域內水網密布,宋時圍塘築堤成市集,故名築塘,後易築為祝。

文林鎮古為西舜城域,宋時村落名門村,鄉民好學因“文人如林”而得名。

江陰青陽江陰青陽
江陰祝塘江陰祝塘

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

江蘇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由東向西是夏港街道、申港街道、利港街道。

江陰顧山江陰顧山

夏港面積29.9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人口3.51萬人。古稱夏浦,相傳禹跡所經故名。

申港面積39平方公里。人口4.61萬人。古稱申浦,因黃歇開鑿申浦河而名。江陰國家綜合保稅區位於申港。

江陰璜土江陰璜土

利港面積59.4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8萬,總人口8萬多。原稱漁浦,因漁港得利而名。

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

江蘇省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是江陰、靖江兩市跨市跨江聯合投資開發的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位於靖江市南部,面積45平方公里。

江陰國家高新區

江陰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前身為1992年創建的江陰經濟開發區。2002年,省委、省政府賦予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經濟審批權和行政級別。2012年6月15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同意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區占地53平方公里。江陰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僅有的兩家在縣級市設立的國家高新區之一。高新區位於城東街道,原山觀鎮,山觀原名三官,因有三官殿而得名。山觀西以白屈港與原要塞鎮相接,北東南三面蟠龍山、鳳凰山、香山、稷山、定山、耙齒山、售山(壽山)眾山毗連。

地理環境

區位境域

江陰市位於蘇南沿江,總面積987.53平方公

圖
里,其中陸地面積8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8平方公里,水域面積中長江水面56.7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線長達35公里。城市建成區為96.2平方公里。江陰位於北緯31°40′34″至31°57′36″,東經119°59′至120°34′30″。江陰北枕長江,有江陰大橋(G2京滬線)與靖江市相連,南近太湖,有同三高速公路與無錫相接,沿江高速東接張家港、常熟、太倉至上海,西連常州、鎮江至南京。從江陰到上海、南京各148公里,到無錫、常州各38公里。江陰和市區的山丘總體上呈北東走向,其高度由西南往東北逐級下降。

自然環境

江陰地處太湖水網平原北端,長江南部沖積平原,全境地勢平緩,平均

自然環境自然環境
海拔6米左右,西南邊緣地勢偏低,中部、東北部有零星低丘散布其間,地勢較高亢。中部山丘多在海拔200米左右,以定山273.8米為最高,東北部黃山海拔91.7米。濱臨長江,全境有乾、支河流550餘條。江陰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7℃,年降雨量1040.7毫米。四季分明,冬季陰冷潮濕,夏季較炎熱,春秋季節氣候宜人,是長江下游小麥、水稻等梁作物的重要產地之一。江陰境內主要用材林有竹、松、杉,優良用材的樹種有杉木、檫樹、樟樹、紫楠、紅楠、麻櫟、錐栗、榆樹等。藥用植物400多種。鳥類有170多種;魚類為90多種,太湖中的銀魚,長江中的刀魚、鰣魚、河豚是名貴魚類;獸類有30多種,主要有華南兔、穿山甲、豹貓、黃鼬等。長江江陰斷段水質處於Ⅱ~Ⅲ類水。

濱江港口

濱江港口濱江港口

長江江陰段江面最為狹窄,故江陰自古就為扼守長江咽喉的“第一要塞”。明清兩代都在江陰築有大量炮台等重要的防禦工事。

長江江陰段最窄江面僅1200多米,萬里長江到此驟然緊束、隨後呈喇叭狀放開,古往今來,守江必守江陰,是為軍事重地,戰時要塞,江陰要塞是吳淞口後的第二道由海入江的江防咽喉,素稱為“鎖航要道”。江陰地處江尾海頭,境內35公里長江深水岸線是為“黃金水道”黃金地段。通過長江江陰
老照片老照片
段的黃金水道,江輪可從上海市直達重慶市。盛唐起,江陰就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埠。宋代王安石曾賦詩讚曰:“黃田港口水如天,萬里風檣看賈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間魚蟹不論錢。”
老照片老照片
1992年5月,江陰港被國務院批准為一類對外開放口,可直通海外。江陰口岸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等獨立查驗機構以及長江引航中心、外輪代理、外輪
航拍航拍
供應等服務機構配套齊全,各類碼頭泊位建成45個,其中萬噸級19個,形成由石化產品、貨櫃、件雜貨、煤炭、糧食五大支柱貨源構成的港口群,建成了長江中下游最大的石化儲運基地和國家糧食儲備庫。2000年江陰市港口吞吐量超過1000萬噸,2009年12月8日江陰市港口吞吐量超過一億噸,江陰港成為全國第五個億噸級內河港。

自然資源

土地

江陰市土地總面積148.2萬畝,折合988平方公里。2001
土地土地
年末耕地面積767892畝,其中園地面積7574畝,林地面積30154畝,牧草地166畝,城鎮及工礦用地305987畝,交通用地58883畝,水域面積292312畝,未利用土地18334畝。江陰市人均耕地面積僅0.68畝。複種指數1.5。

光熱太陽年輻射總量115.7千卡/平方厘米。一年中太陽輻射月總量以7月和8月最多,分別為13.5千卡/平方厘米和13.7千卡/平方厘米;12月和1月最少,

水
均為6.3千卡/平方厘米。

江陰市地表水豐富,外來水源充足。境內的河、溝、渠、塘等,總水量為4734萬立方米。長江江陰段區間水量一般為13.1億立方米,年大氣降水補給9.84億立方米,江陰市沿江水閘總引水能力為927立方米/秒,通江水閘及涵洞年總引水量為11.05億立方米。地下水量豐富,總水量為1.21億立方米。地下水類型分為:第四系鬆散岩類孔隙水含水層,分布於境內除低山以外的廣大地區,為地下水主要開採區;碳酸鹽岩類裂隙-溶洞水含水層,主要分布在西郊-山觀、周莊-月城、祝塘-新橋,含水層主要為二疊系青龍組灰岩;基岩裂隙水含水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含水岩性以泥盆系砂岩為主,富水性不均勻。

生物江陰市境內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植物資源主要有五大類:糧油農作物類(水稻、小麥、大麥、油菜等);蔬菜類(番茄、蔥、蒜等上百種);瓜果類(葡萄、桃子、梨、西瓜等);林木花卉類(茶葉、竹、杉、松、杜鵑、夾竹桃等);野生植物類(多種草、木)。動物資源主要有家畜(豬、牛、兔等)、家禽(雞、鴨、鵪鶉等)、水產類(除魚、蝦、珠蚌等外,長江河豚、刀魚也常在境內繁衍後代)、昆蟲類等四大類;微生物類以真菌類為主(平菇、蘑菇、草菇)。

礦產江陰市的地質條件決定了本區礦產資源種類少,

礦產礦產
分布範圍有限。江陰市主要礦產有:建築石料,遍布於境內所有山丘,為泥盆系砂岩和石英砂岩,其中部分石英砂岩可作為玻璃原料;白泥,分布在秦望山和觀山之間,為泥盆系茅山群砂岩的粘土夾層,質地較好;泥炭,分布範圍較廣,主要在峭岐鎮東南1公里處,埋藏於地表1米之下;煤,主要分布在南閘-山觀向斜、青陽-祝塘-北漍向斜的構造盆地中,含煤地層絕大部分為二疊系龍潭煤系,極個別為二疊系堰橋組;磚瓦粘土,廣泛分布,為第四系全新統地層。

城市人口

2017年年末江陰市常住人口165.0萬人,戶籍人口125.5萬人;人口出生率達9.76‰,死亡率達7.23‰,自然增長率達2.53‰。江陰市人均預期壽命達81.5歲。江陰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79元,增長8.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65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32元,增長8.3%,農民收入連續第十八年蟬聯全省同類城市第一。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29.0,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29.8。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30148元,增長4.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372元,增長8.4
江陰城江陰城
%。全年實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擴面新增6.4萬人,淨增2.6萬人;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繳費人數分別達56.1萬人、58.4萬人、47.3萬人、46.7萬人、47.3萬人,居民養老保險和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4.0萬人和54.0萬人。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被征地農民第四年齡段人員保養金標準分別提高至310元/月、760元/月;江陰市企業退休職工人均待遇達2024元/月。

政治情況

市委書記 市長
成強 許祖元
許祖元 吳新雄(江陰要塞貫莊村人)
翟懷新 貢培興
袁靜波 袁靜波
王偉成
王偉成(江陰璜土人) 姚建華
朱民陽 王錫南
蔣洪亮 沈建
周鐵根
陳金虎 蔡葉明

經濟發展

綜合實力

2017年,江陰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8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21.1萬元。

全年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41.6億元,下降7.0%;第二產業增加值1897.8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1548.8億元,增長8.2%。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1.2:54.4:44.4,三產增加值占GDP比重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全年提供就業崗位5.7萬個,本地勞動力實現就業4.7萬人,城鎮新增就業2.5萬人,城鎮困難人員再就業18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6%。扶持自主創業2788人,帶動就業1.45萬人,發放各類創業補貼455.9萬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400萬元。

年末擁有各類市場主體總數155164戶,增長17.3%。企業總數54470戶,增長15.1%,其中,國有及集體控股企業3172戶,外商投資企業1143戶,私營企業50155戶,當年新增各類企業9339戶。個體工商戶總數100694戶,增長18.5%,當年新增21381戶。

經濟構成

工業

江陰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5822.7億元,增長15.1%。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實現產值1805.3億元,增長10.5%;重工業實現產值4017.4億元,增長17.3%。在江陰市跟蹤統計的15種重點產品中,有11種產品的產量實現正增長。全年工業用電量228.2億千瓦時,增長6.4%。

江陰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46.1億元,增長13.1%;產品銷售率98.6%,比上年提升0.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359.5億元,增長8.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14.5%,比上年減少1.6個百分點,虧損額28.2億元,比上年增加12.7億元。

海瀾集團開票銷售超1000億元,成為江陰市首家開票銷售超千億的企業集團,興澄特鋼、澄星集團、三房巷集團等3家企業集團開票銷售超500億元,華西集團開票銷售超300億元,江陰市工業百強企業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921.0億元,實現利潤278.9億元,分別占江陰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67.1%和77.6%。

農業

農業農業

全年糧食總產量12.6萬噸,下降13.1%,其中穀物總產量12.2萬噸,下降12.2%;油料總產量2242噸,下降15.5%。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0.3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4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1千公頃,與上年持平;蔬菜種植面積12.7公頃,比上年減少0.5千公頃;水果種植面積3.1千公頃,比上年減少0.1千公頃。

主要畜產品中,肉類總產量3.2萬噸,下降20.0%,其中豬牛羊肉2.6萬噸,下降7.1%。奶牛存欄0.3萬頭,下降25.0%。全年水產品產量2.7萬噸,與上年持平。

建築業

全年實現建築業總產值83.5億元,下降15.0%。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153.0億元,增長1.8%。分產業投向:第一產業投資6.7億元,增長78.5%,第二產業投資562.9億元,增長13.6%,第三產業投資583.4億元,下降7.7%。分投資主體看:國有投資306.2億元,增長33.2%;民間投資749.6億元,下降0.5%;外商及港澳台投資97.2億元,下降35.1%。

房地產市場

全年實現房地產開發投資179.9億元,下降36.0%;商品房施工面積1418.8萬平方米,下降7.4%。商品房銷售面積318.2萬平方米,增長36.6%。商品房銷售成交總額256.6億元,增長51.6%。

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3.4億元,增長11.3%;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814.0億元,增長11.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9.4億元,增長8.3%。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31.7%,化妝品類增長26.6%,家具類增長20.5%,糧油及食品類增長16.6%。

開放型經濟
全年實現進出口211.0億美元,增長5.5%;其中出口122.2億美元,增長2.0%;進口88.9億美元,增長10.8%。31個出口品牌獲批“2017—2019年度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7家出口品牌企業獲批國際知名品牌領軍企業,獲批品牌數、企業數均列全省縣級市第一。

江陰市實現到位註冊外資9.5億美元,到位外資數繼續位居全省縣級市第一。江陰市新批外資項目43個,增資項目20個,協定外資超3000萬美元項目14個,總投資超億美元項目5個。

全年服務外包業務契約額21.1億美元,增長5.3%,執行額18億美元,增長10.5%;離岸業務契約額9.9億美元,下降0.8%,執行額8.3億美元,增長30.4%。

江陰市新批境外投資項目34個,中方協定投資額7.27億美元;中方協定投資額繼續位居全省縣級市第一。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項目11個,中方協定投資額1.32億美元。

交通、郵電和旅遊業
年末全社會擁有車輛50.1萬輛,其中汽車45.2萬輛,增

交通、郵電和旅遊業交通、郵電和旅遊業

長10.5%。私人汽車快速發展,年末達39.3萬輛,增長10.4%。

全年實現客運量6727.8萬人次,下降2.8%;實現貨運量4520.9萬噸,增長9.8%。港口貨物吞吐量15970.5萬噸,增長21.0%。

全年郵電業務總收入29.3億元,增長0.3%。在網手機用戶總量達到241.1萬戶。

全年國內旅遊人數1686.3萬人次,增長3.6%;入境過夜旅遊人數2.3萬人次,增長5.5%。全年旅遊總收入達290.8億元,增長12.0%。

財政和金融

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5.2億元,增長2.3%,其中稅收收入195.9億元,增長2.4%;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3.7億元,增長98.6%。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7.3億元,增長0.4%,其中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4.2億元,增長59.0%;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3億元。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存款餘額達3663.0億元,比年初增加38.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本外幣餘額1168.7億元,比年初增加77.8億元。各項本外幣貸款餘額達2965.6億元,比年初增加214.2億元。住戶貸款中人民幣中長期貸款318.0億元,比年初增加50.7億元。

年末證券交易開戶總數30.0萬戶,增長8.5%;證券機構交易金額6593.3億元,下降20.6%。全年實現保費收入71.57億元,增長17.3%。

上市公司

至2017年年末,江陰上市公司達47家(其

江陰上市公司名單(47家)江陰上市公司名單(47家)

中A股境內滬深32家,境外上市15家),其中主機板19家,中小板7家,創業板6家。

社會發展

科技發展

2017年全年獲批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省研究生工作站3家,企業新建院
科技發展科技發展
士工作站6家、江陰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2家。獲評國家級科學技術獎2項、省級科技進步獎5項、省級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
江陰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新口徑)達2088.8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35.9%;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達3%。新認定省高新技術企業93家、省民營科技企業133家,獲批省高新技術產品238隻。
江陰市專利申請量達7644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3019件,專利授權4221件,發明專利授權量達676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9.57件。2家企業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醫療衛生

江陰市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8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4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家,開放床位8199張,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9945人。

教育事業

北宋初建
南菁書院南菁書院
學宮文廟,元代創辦江陰最早書院“澄江書院”,歷史上曾先後創辦書院10多所,清代所建南菁書院最負盛名。
宋代葛氏家族一門出進士33名,名震江南,有工部侍郎葛宮、吏部侍郎葛立方,朱熹等俱出其門下。
2017年年末各類學校教職員工數16744人,各類學校在校學生168378人。幼稚園在園幼兒44357人。
普通教育
國中:36所
高中:12所
四星級高中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 江陰市第一中學 江陰青陽高級中學
江陰市長涇中學 江陰市華士高級中學 江陰市成化高級中學 江陰市山觀中學
三星級高中 江陰市祝塘中學 江陰市澄西中學 江陰市要塞中學 江陰市第二中學
民辦藝術特色:天華藝校

體育事業

江陰市人均公共體育設施場地面積2.74平方米。累計承辦省級以上體育競賽8項15次,舉辦各級各類群體賽事活動530餘項。體彩銷量實現7.1億元,創全國縣級市銷量排名第一。

友好城市

巴西奧里藏特 日本藤岡 義大利托爾托納 俄羅斯弗拉基米爾 美國阿拉美達
德國哈勒 德國馬格德堡 南非馬洛迪 摩洛哥穆罕默迪亞 中國佳木斯市

慈善公益

2017年,慈善組織累計募集善款3853萬元。江陰公益慈善社會捐贈指數在全國所有城市中居第一。2014胡潤慈善榜上江陰企業家任元林以2.5億元捐贈總額位列第四。

環保綠化

江陰市PM2.5年均濃度較上年下降6.6%。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66.9%。
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5380.0公頃,綠地面積4968.75公頃,公園綠地面積554.97公頃。

交通概況

江陰是長江下游集公路、鐵路、水運於一體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市。

鐵路

高鐵線:蘇
鐵路鐵路

南沿江城際鐵路。經南京、句容、常州、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上海。
鐵路線:新長鐵路(新沂一長興),連結隴海、漸贛兩大鐵路大動脈。
火車站:江陰站、江陰北站

公路

京滬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2)
江陰長江公路大橋:江陰大橋是中國第一、世界第四的特大跨徑鋼懸索,溝通同三(黑龍江同江一海南三亞)和京滬兩大國道主幹線過江。
錫澄高速公路
滬寧高速公路
澄琴公路、澄巫公路

水路

江陰港、蘇南國際碼頭、錫澄運河(溝通長江、太湖)

航空

江陰華西直升機場
以江陰為圓心、半徑160公里範圍內有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常州奔牛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文化風俗

本地方言

江陰話,是
本地方言本地方言
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
江陰話擁有許多特有辭彙,是歷代江陰人語言文化結晶。江陰地處蘇常二府方言交界地區,兼具二者特徵。
江陰話保留全濁聲母,皮bi/同dong/橋d?iau/縫vong/習zih等;江陰話分尖團音,尖tsien/千ts?ien/小siau/象ziang/靜dzin等;江陰話有入聲韻,平上去入四聲齊,四聲因清濁而各分陰陽。
江陰話分為城裡、東鄉、南鄉、西鄉四大門派。江陰境內4種吳語口音分布:
1.澄要話:43萬人,澄江、夏港、南閘、雲亭、山觀、峭岐。江陰城裡話以“硬”著稱,剛鏘有力,吳儂硬語。城裡話疑問詞是刀樣、刀子、刀。29個聲母,43個韻母,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陰入、陽入7聲調。張家港南沙、港區、中興、後塍未計入。
2.澄東話:36萬人,周莊、長涇、祝塘、華士、新橋、顧山。典型翹舌音吳語,有高達34個聲母,比國語聲母多13個。張家港楊舍、泗港、塘市、閘上、後塍未計入。
3.澄南話:24萬人,月城、青陽、徐霞客、雲亭南、周莊南、祝塘南。語音優美。
4.澄西話:16萬人,申港、利港、璜土。你咕、我咕。
5.灘里話:2萬人,石莊和利港的江邊,江北話移民方言,屬江淮官話通泰片。

文化活動

電影節
(1)第十九屆金雞百花電影節
(2)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

地方風俗

江陰集場
江陰集場又稱“廟市”或“節場”。早期集場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後來集場成為中國市集。悠久的吳文化孕育了江陰深厚的文化底蘊,江陰廟會集場這一民俗傳統已有上千年歷史。
龍舟競渡
龍舟競渡是為預慶端陽,活動日在農曆三月十七、十八或者農曆四月初十、十一。一般兩天。
江陰月城每年端午節舉辦中華龍舟大賽。
春節風俗
江陰人過年從農曆十二月十七開始過年準備,一直到元宵節結束。十二月十七、十八日“撣檐塵”(即搞家庭衛生),江陰話說“十七、十八,越撣越發。”
到廿三日,送灶家菩薩,照規矩,還要為灶家菩薩供奉糖果。
廿四日是接灶日,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廿四夜飯”(小年夜飯)。
大年三十,市民在大門上貼春聯,至傍晚時分過節祭祖宗,送走祖宗之後吃團圓飯。
大年初一,開門放鞭炮,起得越早運氣越好。大年初一一清早就能聽見四周“噼里啪啦”爆竹聲。早餐吃紅湯糰圓,寓意團團圓圓、紅紅火火,還吃隔夜準備的年糕、餛飩、饅頭等。

相關詩詞

詩詞名 作者 句選
重九日宴江陰 杜審言(杜甫祖父,江陰縣丞、縣尉) 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大酺 杜審言 伐鼓撞鐘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
送王汶宰江陰 包何 郡北乘流去,花間竟日行。 海魚朝滿市,江鳥夜喧城。 止酒非關病,援琴不在聲。 應緣五斗米,數日滯淵明。
春申君祠 張繼 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陰陰石泉水。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芙蓉湖 杜牧 丹樹村邊煙火微,,碧波深處雁初飛。
送張惟貞少府之江陰 李中 相送煙汀畔,酒闌登小舟。
夫子篆 梅堯臣 季札墓傍碑,古稱尼父篆。 始沿春秋義,十字固莫剗。 磨敲任牧童,侵剝因野蘚。 嗟而後世人,萬言書不淺。
送江陰簽判晁太祝 梅堯臣 去無珠履為上賓,進船申浦憶春申。 江田插秧鵓鴣雨,絲網得魚雲母鱗。 青天折桂香未減,紫鼓煮蓴甘更新。 平時況可樂風月,吳物信美聊前陳。
予求守江陰未得酬昌叔憶江陰見及之作 王安石 黃田港口水如天,萬里風檣看賈船。 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間魚蟹不論錢。 高亭笑語如昨日,末路塵沙非少年。 強乞一官終未得,只君同病肯相憐。
送王郎中知江陰 王安石 持歸霄漢青綾被,去看吳都白馬潮。 疊鼓渡江寒浪伏,鳴鐃入境野雲飄。 魚穿楊柳夸鯨膾,人采芙蓉學細腰。 家有三槐為太守,弟兄誰似李文饒。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芙蓉城 蘇軾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丁。
菩薩蠻·贈張醫道服為別,且令餽河豚 辛棄疾(江陰簽判) 江頭楊柳路,馬踏春風去。
滿江紅·暮春 辛棄疾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
漢宮春·立春日 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
江城子·戲同官 辛棄疾 江國幽香,曾向雪中聞。
惜奴嬌·戲同官 辛棄疾 春江雪、一枝梅秀。
烏夜啼·戲贈籍中人 辛棄疾 江頭三月清明,柳風輕。[17]
寄王荊公憶江陰 朱明之 城上城隍古鏡中,城邊山色翠屏風。 魚是接海隨時足,稻米連湖逐歲豐。 太伯人民堪教育,春申溝港可疏通。 朱輪天使從君欲,異日能忘笑語同。
送暨陽同知 王冕 他年皂蓋下蓬萊,更與君侯作佳傳。
居竹軒 倪瓚 翠竹如雲江水春,結茅依竹住江濱。
過春申故宮 湯顯祖 迷迷春草幕江陰,黃歇宮開竹塢深。
題小香山梅花堂詩 徐弘祖(徐霞客) 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
閻應元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題江陰城牆 江陰一女子 雪胔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城未肯降。 寄語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秋山二首 顧炎武 昨日戰江口,今日戰山邊。
華墅 趙翼 近游百里覽郊原,柔櫓來過華墅村。
江陰好 胡山源 江陰好,山水氣勢雄。 三十三山羅四境,長江滾滾隱蛟龍。 四季景無窮。
夜過江陰履國防廢壘有作 陳毅 江陰天塹望無涯,廢壘猶存散似沙。 客過風興敵惶急,軍民游擊滿南華。

美食特產

特色糕點:馬蹄酥、草鞋底、拖爐餅、粉鹽豆
刀魚刀魚

特色小吃:過橋鱔、刀魚面、刀魚餛飩
江陰美食江陰美食

特色水產:刀魚、河豚、鰣魚(合稱長江三鮮)
特色飲品:黑杜酒
江陰美食江陰美食

江陰河豚:江陰是首個吃河豚的地方,自古有“拚死吃河豚”之說。宋《夢溪筆談》“吳人嗜河豚魚”。宋《袖中錦》開篇“天下第一:監書、內酒、端硯……江陰縣河豚……”。蘇軾曾居住於常州府,有關於吃河豚的傳說。明《嘉靖江陰縣誌》是最早提到河豚的地方志。20世紀50年代,因吃河豚事故頻發,長江下游只有江陰燒的河豚能賣。20世紀90年代,其他城市廚師到江陰學燒河豚技藝。後來河豚規模化養殖,毒素大減。江陰是“中國河豚美食之鄉”,2009年“江陰河豚”成功申報全國唯一河豚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旅遊資源

江陰歷史遺存豐富,文物古蹟眾多。江陰有歷代各級各類文物遺存370餘處,各級文保單位95處。

旅遊景區

一、澄江及周邊
1.江陰市濱江要塞旅遊區(4A)
鵝鼻嘴公園:
江陰長江岸線美景江陰長江岸線美景

鵝洲覽勝、鵝洲神龜、鵝鼻洞、唐公碑、辛侯亭、霞客尋源碑、看雲聽潮亭、碑廊詠情、鵝山棧橋、江尾海頭、江陰大橋
黃山炮台:春秋吳國已在此築烽火台,南宋在此駐防,明朝配大炮11座防備倭寇
江陰炮台江陰炮台

黃山湖公園:樟林大道、涵春塢、秋水潭、煙雨廊橋、金沙灣、雲月橋、澄觀橋、銀珠港、大觀台
江陰外灘:船廠公園、長江、石灘、草地、步道
學政衙署學政衙署

軍事文化博物館、渡江戰役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館
2.江蘇學政文化旅遊區(4A)
江蘇學政衙署:清朝江蘇省科舉之地,歷292年,劉墉等曾於此主政江蘇學政。有“江南官署之冠”“江南第一衙署”之譽。
文廟文廟

中山公園:1300餘年歷史的紫藤、忠邦亭、心經碑、遊樂場
江陰文廟:建於北宋初年乾興、天聖年間,距今一千年。欞星門、泮橋、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兩廂、碑刻。
國民黨要塞司令部、廣濟古泉(為宋嘉祐六年廣福寺僧宗壽所鑿)、劉氏兄弟紀念館(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
3.興國塔
敔山灣敔山灣

澄江寶塔,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距今一千多年,塔頂受炮火擊中遂成鋼筆尖形。
4.君山寺
前身是江陰乾明廣福禪寺。該寺初為二院,一為唐乾貞時(927-928年)建,二為北宋至和(1054-1055年)時建,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並為一寺。殿閣崇嚴,規制宏敞。
5.贊園
贊園、巨贊法師故居及紀念館、佛教文化主題公園
6.敔山灣
雲亭敔山灣由敔山(耙齒山)、定山、羊頭山三山合圍而成,山體面積470公頃。
7.獅山湖
獅山湖獅山湖

南閘西面有三座山,南秦望山,北鳳凰山、西舜過山。三山之間,溝河穿境,山清水秀,田疇平整,村居散落,一派田園風光。獅子山是一座由於開山採石而形成的臥獅形狀的山,宕口則成了獅山湖。獅子山生態園有桃園百畝。
二、鄉鎮
1.華西村(華士)
華西村(華士)華西村(華士)

別墅群、華西金塔、華西農民公園、華西龍希國際大酒店
2.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新橋
馬術俱樂部馬術俱樂部

海瀾馬術俱樂部是國內首家集馬術訓練、表演、比賽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國際綜合馬術基地。創“世界上規模最大盛裝舞步”“世界上收藏馬匹品種最多的俱樂部”等4項金氏世界紀錄。引進世界優質名馬及珍稀馬匹品種320餘匹,國產良種半血馬40餘匹。
3.嘉茂花鳥園(青陽)
嘉茂花鳥園(青陽)嘉茂花鳥園(青陽)

江陰嘉茂國際花鳥園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是國內最大的花鳥培養和觀賞中心。[39]
4.徐霞客故居、徐霞客文化博覽園(霞客)
徐霞客文化博覽園(霞客)徐霞客文化博覽園(霞客)

故居、勝水橋、晴山堂石刻、仰聖園
5.顧山紅豆(顧山)
相傳為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在顧山文選樓選編《昭明文選》時手植,稱梁苑中物,距今1400餘年。顧山紅豆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紅豆樹。相傳王維留詩該樹。
6.長涇古鎮(長涇)(3A)
長涇古鎮長涇古鎮

長涇老街(明清千米石板街)、上官雲珠故居、張大烈故居、蠶種場,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7.雙涇生態園(月城)(3A)
顧山紅豆顧山紅豆

水鄉江南、荷花池
雙涇生態園(月城)(3A)雙涇生態園(月城)(3A)

8.悟空寺(青陽)
原名招隱院,始建於南朝梁,北宋初改名悟空寺。華藏塔於上世紀20年代倒塌,觀音化身僧伽大師舍利子於古塔地宮內發掘出土。江陰重修悟空寺。
梅花林(祝塘)梅花林(祝塘)

9.泰清寺(華士)
位於砂山西部南麓,向陽村境內。
10.季子文化公園(申港)
位於申浦河畔季子陵園原址,紀念吳地先賢季札。
11.梅花林(祝塘)
季子祠季子祠

“江陰八十一日”之後,祝塘印白和尚將城中屍體兩萬七千餘具運出葬於祝塘邱家巷村外。邑人徐德求撰寫《萬骨塋記》、沙張白寫有《澤枯庵記》。清代江蘇學政白鉿為萬骨塋牌坊題寫“毅魄同歸”四字。如今,埋葬江陰抗清先民的地區附近翻修了古鎮記憶公園,並造了五十畝地梅花林。

江陰百景

江陰百景

遺址 祁頭山遺址 佘城遺址 高城墩良渚文化遺址 梁武堰遺址 江蘇學政衙署遺址
古建 舜過古井 千年文廟 廣濟古泉(四眼井) 黃山古炮台 興國塔
古建 古建
國民黨要塞司令部 南菁書院 適園(有王羲之書換鵝碑) 十方庵 蕭梁禪院(香山寺、文選樓)
宗教 君山寺 悟空佛光 泰清寺 九蓮禪寺 崇聖寺
宗教 宗教
基督教堂 南門天主教堂 青陽天主堂 贊園
古橋 萬安橋 五雲橋 月城雙橋 蘇墅古橋
古橋 古橋
古鎮 青陽古鎮 長涇古鎮 顧山古鎮
古鎮 古鎮
老街 忠義老街 北大街歷史文化街區 湖塘老街
老街 老街
故居 梧塍大宅 徐霞客故居 劉氏三兄弟故居 柳寶詒故居 曹穎甫故居
故居 故居
張大烈故居 趙宗藻故居 蘇光華故居 朱杏南故居 吳文藻故居
紀念館 渡江戰役烈士陵園 周水平烈士紀念館 繆荃孫紀念館 蒲墅 古鎮記憶公園
渡江戰役烈士陵園 渡江戰役烈士陵園
唐公祠 棠島 中共江陰一大會址
博物館 軍事文化博物館 傳澄襪子博物館 豐碩紫檀 徐霞客博覽園
墓葬 蒼山帝陵(梁敬帝墓) 季子文化公園(季札墓) 傘墩春秋(春秋吳王闔閭八子墓) 吳將凌統墓 徐霞客墓
村莊 華西村 長江村 三房巷 山泉村 河豚漁村
村莊 村莊
雲外水莊 賢莊村 魚水灰羅圩 朝陽山莊
五星公園 五星公園
植物 千年紅豆 桃塢春早
生態園 嘉茂花鳥園 璜土葡萄園 天華生態園 陽光生態園 神龍牡丹園
楊莊菜園 徐霞客濕地公園
黃山湖公園 黃山湖公園
公園 中山公園 黃山森林公園 鵝鼻嘴公園 黃山湖公園 芙蓉湖公園
鵝鼻嘴公園 鵝鼻嘴公園
大橋公園 江陰外灘 臨港中央公園 敔山灣 綺山森林公園
中山公園 中山公園
月城民生公園 凝秀湖公園 龍砂八景 秦望山 獅子山
大橋公園 大橋公園
天鶴公園​

天鶴公園 天鶴公園

贊園​
贊園 贊園
​適園
適園 適園
​芙蓉湖公園
芙蓉湖公園 芙蓉湖公園
地標 文明廣場 天華文化中心 歐韻海瀾 體育中心 萬達廣場
地標 地標
長江 長江與江陰大橋
長江 長江

地方名人

江陰自宋至清,出進士415名
外灘公園外灘公園
,武進士14名。江陰誕生近200名大學校長、40多位共和國將軍,60多名兩院院士和學科帶頭人。

古代名人

葛宮 宋·工部侍郎、中正軍掌書記,大中祥符壬子(1012)進士。
葛勝仲 宋·禮部員外郎、吏部員外郎、太常少卿、國子祭酒、大司成
葛立方 宋·吏部侍郎(江陰青陽葛氏望族,一門出33位進士,宋史立傳。[40])
葛密 宋·太常博士
葛邲 宋·國子監博士、刑部尚書、左丞相
徐霞客 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著有《徐霞客遊記》。
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 抗清三公
丘崈 抗金名將。宋隆興元年進士,殿試取一甲三名(探花)。
嚴本 明朝大臣
惠希孟 元朝學者
楊名時 清朝三朝元老
夏敬渠 小說家,通經史,旁及諸子百家、禮樂兵刑、天文算數之學。
屠紳 小說家
玉林通琇禪師 加封為“大覺普濟能仁國師”
上化下來和尚 禪宗溈仰宗第10代祖師,萬佛城首座,大悲寺首座和尚。
蔣春霖 清詞後七家之一.
李應升 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授南康推官。著有《落落齋集》
陸文圭 由宋入元的詩文作者。傳其精通醫道。
徐元獻 徐霞客太祖父,是梧塍徐氏以文才著稱的佼佼者。
徐麒 白衣應招,奉命出使西蜀,招撫羌人,功成身退,以一品朝服榮歸故里,徐霞客九世祖。
徐經 與唐寅最為莫逆,徐霞客高祖。
張端 授國史院大學士。卒,贈太子太保。
曹毓瑛 晚清大臣。歷官軍機章京、鴻臚寺少卿、同治初軍機大臣、兵部尚書。
楊名時 曾任雲貴總督、吏部尚書。抄錄編訂的《遊記》稿本是現《徐霞客遊記》的原版。
承天秀 明朝官吏,授錢塘知縣,“卓有政聲,惠及黎民,以民人詣闕乞留,連任九年。”
王蘇 清代詩人,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衛輝知府。
曹穎甫 醫學家
季芝昌 曾任閩浙總督,授禮部侍郎,督安徽學政。
金國琛 清朝將領,戰歿後加贈內閣學士。
繆昌期 東林黨早期人物,與徐霞客關係密切,其孫女嫁與徐霞客長子。
錢振標 曾任京滬特委軍委書記兼江陰縣委書記,於君山南麓陸家墳場英勇就義。
夏敬渠 撰有《野叟曝言》《浣玉軒集》等
王逢 著《梧溪集》七卷
周淑禧 明代女畫家
李應升 “東林後七君子”之一
李寄 明朝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之子
貢震 乾隆六年拔貢,歷任安徽知縣、知州。能文著述甚富,善書法。

現代名人

政界高官
滕藤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委員、副主席
郭斌佳 歷史學家,外交家。1946年任安理會事務部首席司長。
朱穆之 曾任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新華社社長、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
劉述卿 原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
姜君辰 曾任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副秘書長、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副主任
吳研因 曾任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第一科科長
巨贊 中國佛教協會副主席
俞偉超 1961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曾任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
孫民治 中國籃球協會副主席
吳平 北京市九三學社常委,冰心和吳文藻之子
趙宗藻 版畫家。曾任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副院長,現為中國版畫協會副主席。
沈本瑛 現任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香港圖書文具業商會(有限公司)會長。
陳石珍 西北大學前代理校長、文學院院長。曾任教育部參事等。
陳鋼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
李進軍 中國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吳新雄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曾任江西省委副書記、省長。
周禹鵬 上海市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
金生官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吳仁寶 原江陰市華西村黨委老書記
鄧傳楷 中國教育家、作家、政治家、外交耆宿和奧運會先驅。
張慶孚 共產黨員。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副部長。
潘茹剛 國民黨員,黃埔七期。少將。
張豐胄 愛國民主人士、國務院參事
朱佛定 欽命獎給舉人,授職中書科中書
張慶孚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國民革命軍第35軍、第19軍師政治部主任。
陳虞孫 曾任中共地下上海市委文委書記
奚佐堯 國民革命軍北伐時任中共中央軍委技術書記
蔣雲 北伐軍進駐江陰,任國民黨江蘇省黨部特派員辦公室主任。
薛和 女,曾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司令部軍醫處醫政科科長,新四軍衛生部醫政科科長。
陳瑜 成都中央軍校上校戰術教官,後任國民政府總統府軍務局少將高參。
祝丹卿 江陰同盟會分部部長
文學藝術
沈鵬 書法家、美術評論家、詩人、編輯出版家,中國書法協會名譽主席。
劉天華 中國現代民族音樂一代宗師,二胡鼻祖,代表作《光明行》《良宵》
劉半農 近代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
劉北茂 現代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清末秀才劉寶珊之子,與詩人劉半農、音樂家劉天華是兄弟。
龐培 本名王芳。文學家,獲得1995年首屆“劉麗安”詩歌獎。
曹鵬 音樂指揮家。曾任上海樂團藝術總監、首席指揮。
姚澄 錫劇表演藝術家,姚派創始人
徐欣夫 近代導演
上官雲珠 話劇演員、電影演員
陳廷嘉 中國大陸女演員兼製片人
韋瑋 中國大陸女演員
陸鋒 華語流行男歌手、詞曲創作人、創意設計師、音樂製作人。
胡山源 作家、文學翻譯家。
張曼筠 女,上海書畫家張筱樓的次女,曾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擅畫。
趙曦明 撰有《桑梓見聞錄》《顏氏家訓注》等
金武祥 文學家
夏孫桐 近現代文學家
鄭覲文 字光裕,近、現代民族音樂家和古琴演湊家
革命烈士
劉金林 “江抗”三路五支隊支隊長,1939年8月13日對日作戰時犧牲。
吳秋岩 職工抗日協會會長
奚佐堯 中央軍委技術書記處書記兼中共上海區委軍事委員,1926年10月26日下午在上海英勇就義。
周水平 發動澄錫虞三縣邊區佃農進行抗租鬥爭,1926年1月17日被軍閥孫傳芳下令殺害
錢振標 江陰農民革命軍總司令,1928年11月25日,在江陰君山南麓壯烈犧牲。
張大烈 1911年出生於長涇鎮望族。1940年8月30日晚,被暗殺黨槍殺於長涇鎮龍園茶店。
蘇光華 抗日飛將軍,1937年參加“淞滬會戰”,1938年遠征日本本土,1940年犧牲。
朱松壽 蘇浙人民抗日自衛軍司令、“江抗”五路司令,被國民黨特務暗殺於蘇州陸墓。
教育文化
吳文藻 中國社會學民族學最早倡導者,冰心丈夫。
朱堅章 國內知名政治學、法學學者、教育家,堂姐夫空軍總司令陳衣凡上將。
王瑤琪 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
戴禮興 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德鈞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育熙 劉北茂之子,小提琴演奏家。現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顧銘洪 水稻遺傳育種學家。曾任揚州大學校長。
顧明遠 中國教育理論家。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中國教育學會會長。
梁曦東 2009年10月出任青海大學校長
張豐胄 愛國民主人士、國務院參事,曾任國民黨中央陸軍軍醫學校總校政治部少將主任。
吳青 教授,冰心和吳文藻之女
吳冰 曾任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煥新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張曉鋒 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祝彥 教授、博士生導師。日耳曼文學家。
吳新如 現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西泠書畫院特聘書畫師。
吳樹青 原北京大學校長
談鳳梁 原南京師範大學校長
社會名人
吳汀鷺 江陰近代實業先驅者、愛國民主人士
錢以湘 民國企業家
王國楨 為打破外商版紙公司壟斷,生產國產柏油紙,為中國造紙業填補了空白。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總裁。中國最大教育集團創始人。
張黎剛 愛康國賓集團董事長兼CEO
鄧仲和 三十年代工商業巨頭。
鄧之傑 民國上海美麗牌毛紡廠老闆,全國工商界十大巨頭之一,當選香港太平爵士。
陸克平 江蘇陽光集團總經理兼黨委書記
周建平 海瀾集團創始人,2014年江蘇首富
任元林 揚子江船廠董事長
張紀清 “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
體育名人
翁新芝 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國腳
陸億良 女足國少隊主教練,贏得2014年世界冠軍
陸春龍 獲得中國蹦床項目第一枚男子奧運金牌
龔彬 2004國際殘奧會坐式排球隊冠軍
將軍
陳章元 歷任國防大學組織部部長、總政組工部部長,現任國防大學副校長,中將
王立猛 南街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副院長,少將
陳慶季 南街人,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某艦隊副司令員,少將
吳炳興 華士鎮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某部政治委員,少將
陳德毅 中國人民解放軍山西省軍區政治委員,黨委書記,少將
包楚忠 文林包家灣人。退休前任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副院長,少將
周定標 解放軍總醫院全軍神經外科中心主任,文職將軍,一級,正軍職
孟忠明 申港塘頭裡村人,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政委(副軍職),少將
陸錫良 長涇人,第二炮兵黨委委員,少將
鄭洪濤 華士鎮人,1993年調任某基地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少將
楊千里 曾任總參謀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少將
王普豐 歷任軍事科學院軍事研究員、戰略部部長等職,少將
吳湘慶 曾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少將
徐俊寶 曾任濟南軍區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少將
繆國亮 申港繆家店人,歷任副部長、部長、省軍區副政委、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少將
郭嘉誠 軍事科學院軍事運籌分析研究所研究員。1999年7月晉升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唐鼎襄 先後任參謀、副所長、所長,現任二炮五十五基地總工程師,少將
徐阿文 哈工大計算機工程系畢業,海軍北海艦隊某基地參謀長,海軍試驗基地副司令員
崔秉書 國防科工委第23基地(遠洋測量船基地)參謀長,司令員。少將
劉宏寶 總後勤部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少將
李愛平 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政委,歷任總裝第二十九基地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少將
鄭堯興 總裝備部某基地司令員,少將
徐超 歷任空軍學院副院長等職,副兵團職將領。
邱巍高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北京衛戍區原副司令員。
科學院士
繆荃孫 中國近代圖書館之父,中國近代藏書家、校勘家、教育家、目錄學家、史學家、方誌學家、金石家
承淡安 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爾灝 氣象學家,是中國大氣物理學的奠基人
曹鶴蓀 空氣動力學家
曹湘洪 油化工專家,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任中國石化高級副總裁。
承淡安 近代針灸學家
方成 天體物理學家,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
蔣新松 機器人、工業控制專家。譽為“中國機器人之父”。
錢保功 高分子化學家
吳中偉 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家。中國混凝土科學技術的奠基人。
張大煜 物理化學家。中國催化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趙承嘏 植物化學家、藥物學家。藥用植物化學的先驅者。
周義剛 中國鈦合金高溫鍛造科技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陳斌 微雕大師、書畫篆刻家
杜雨蒼 生物化學家。中國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主要研究人員之一。
王杲 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理化工程研究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委,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史維浚 核工業總公司鈾礦地質教材委員會委員
施望雞 郵電部設計院郵政處總工程師
楊汝清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機器人設計專家,博士
陳坤基 研究領域:非晶、納米晶半導體;低維半導體量子結構及介觀物理
華祖林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環境水力學與污染物質遷移摻混規律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
周惠興 在冶金工業部鞍山熱能研究院任高級工程師、教授級高工、研究所所長、開發公司經理
徐福松 全國名老中醫,全國中醫男科學家,現代中醫男科學創始人和奠基人之一。
吳蘊瑞 體育家,在教學過程中開闢了中國運動生物力學的研究領域
方成星 天文學家,在太陽物理方面的研究造詣深厚。天體物理學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副主席。
繆銓生 原鎮江師專校長,現宿遷學院副院長。獲得第一顆核子彈成功爆炸榮譽證書。
王鶴亭 農田水利專家,新疆現代水利事業的開拓者。中國環境水力學會副理事長。
沈璿 天文學家、數學家
張理剛 同位素地球化學家

城市榮譽

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
江陰江陰

力排名“十四連冠”。
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市。
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市“四連冠”。
全國首個“信息化示範市”(縣級)。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數字城市服務示範市。
“中國人居環境獎”。
江陰江陰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首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七星級獎”。
建國60周年中國全面小康傑出貢獻城市。
國家生態市。
中國最佳經濟活力魅力城市。
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市)。
聯合國人居環境獎。
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文明城市。

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1。
2018全國綜合實力、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