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級高速護衛艇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

上海級(062)高速護衛艇,1962年服役,該艇先後建造了多種改型,現已部分退役。上海級快艇一共外銷了一百多艘,其中以亞洲、中東及非洲國家海軍為主,羅馬尼亞並獲得生產許可,共建造了25艘,阿爾巴尼亞亦擁有8艘上海級快艇。“上海”級高速護衛艇還將擔當起巡邏、警戒、搜尋、偵察、護航、護漁等繁重的戰鬥勤務,繼續活躍在中國海軍的序列中。

基本信息

建造原因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上海級高速護衛艇

中國人民海軍成立於1949年4月,當時的名稱是華東軍區海軍。隨後,華東軍區海軍以海軍學校第5、第6大隊為基礎,在南京組建了第1、第2艦艇大隊,擁有20艘艦艇,但都是渡江戰役後接收、徵用的艦艇。新成立的我人民海軍的裝備十分簡陋,且艦型不一,多為抗戰期間遺留下來的老式艦艇,部分新艦艇也是從蘇聯進口的一些過時淘汰的艦艇

中國人民海軍創建時的艦艇主要是繳獲國民黨軍和從蘇聯購買的老舊艦艇。建國初期的中國海軍快艇部隊中,最早大量裝備的是繳獲國民黨軍的25噸型炮艇,這種艇本為日本海軍建造的內河炮艇,裝備25毫米炮、機槍各一座。少量“先鋒”號炮艇原為日本驅潛艇,木製甲板,速度慢,火力弱,並不是設計進行海戰的,但是對於初創的人民海軍來說,這就是相當不錯的炮艇了。這種炮艇只裝備13毫米和7.7毫米機槍各一挺。

50年代中期,蘇聯援助中國一批艦艇,以便迅速在沿海形成一定的防衛能力。其中P-4是第一批援助的魚雷快艇,標準排水量19.3噸,滿載22.4噸,長19.5米,寬3.7米,吃水1米,主機為2台柴油機,共2400馬力,最高航速46節,最大航程700千米,定員12人,配備兩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艦載武器為2座14.5毫米雙在線上槍。1955年,中國人民海軍自蘇聯購買了39艘P-6魚雷艇,並且開始自行仿製。P-6艇標準排水量56噸,滿載排水量67噸,長25.4米,寬6.2米,吃水1.2米,採用4台柴油機,共4800馬力,最高航速45節,最大航程800千米,定員20人,兩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艇載武器為2座25毫米雙聯艦炮。

隨後,中國又自行設計建造了一批艦艇,以便在對台海戰中形成數量上的優勢。53甲“黃埔”型炮艇,滿載排水量50噸,長27米,寬4米,吃水深1.5米,動力600馬力,最高航速11.5節,最大航程347.5海里,戰鬥員25人,於1952年服役,艦上主要武器為25毫米雙管火炮2門和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2挺。55甲“汕頭”級炮艇,1955年服役,艦上火力為37毫米雙管火炮2門,14.5毫米雙在線上槍2挺,滿載排水量80噸,長25.5米,寬5.8米,吃水2米,動力為3000馬力,最高航速22.5節,最大航程434.4海里,戰鬥定員17人。但是這幾類艦艇不但火力弱,而且速度慢,很難適應當時的海戰。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

1949年國民黨逃台時,其海軍總兵力為5.4萬人,擁有各型艦艇369艘,其中機械化登入艇和車輛人員登入艇193艘,總噸位11.28萬噸。1952年,國民黨當局改編海軍編制,意在仿照美國海軍編制。1955年上半年又加強了建制,以適應“反攻大陸”的需要。至1956年,台海軍總兵力約5.2萬人,各型艦艇159艘,噸位約10萬噸。1959年12月-1961年5月,國民黨海軍第三次改編。此次整編目的在於加強部隊指揮體系建設,做好“反攻大陸”準備。1962年整編後的台海軍主要實力為:艦隊7個,各型艦99艘,約10.4萬噸;艇隊6個,各型艇277艘,計9663噸;陸戰師、旅各一個,約2.6萬人;海軍總兵力約5.8萬人。

相比台灣國民黨當局的海軍,我人民海軍少有大型艦艇,只有少量的中小型艦艇,所以在海戰中經常吃虧。由於我海軍艦艇多裝備老舊式雷達,甚至一些艦艇上根本沒有配備雷達,所以我軍往往很難發現敵海軍艦艇,即使發現了也很難趕上對方,使國民黨海軍更加有恃無恐。

艦艇誕生

1958年,根據當時東南沿海對敵鬥爭的形勢和需要,針對原有炮艇航速較低、不能和魚雷快艇協同作戰的弱點,中國人民海軍提出了建造一批高速護衛艇的構想,對這種艇的航速、武備和噸位也提出了初步構想和要求。在當時“大躍進”的形勢下,海軍各艦隊和基地均自行研製了多種護衛艇,像東海艦隊的0109型、旅順基地的0105型、青島基地的0108型、南海艦隊的0110型。

1959年4月,中國海軍在上海召開了“高速護衛艇設計建造經驗現場交流會”。根據中國海軍和有關院所提供的設計方案,大連造船廠完成了施工圖紙。9月,中國海軍艦船修造部又在吸取各艦隊基地自行研製的護衛艇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新型護衛艇設計方案,新艇被命名為0111型護衛艇。0111型試驗艇於1960年在大連造船廠建造,1961年11月建成。經過一年的試航後,1962年被海軍選中,開始批量生產。“上海”級高速護衛艇誕生。

設計特點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上海級高速護衛艇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代大型高速護衛艇,艇長38.03米,寬5.4米,吃水1.7米,標準排水量113噸,滿載排水量134噸,動力為4台柴油發動機共4200馬力,最高航速30節,最大航程1200千米,續航能力700海里/17節,戰鬥定員38人。武器配備有雙管37毫米艦炮兩門,雙管25毫米艦炮兩門,深水炸彈投放器兩座,可攜帶8枚深水炸彈和10枚水雷。其中,61式37毫米雙管艦炮是全自動火炮,是中國自行研製成功的第一種小口徑艦炮系統,採用ZPJ-4型機電式指揮儀和“谷燈”炮瞄雷達制導,有效射程3800米,是中國裝備數量最多的一種艦載防空火炮。61式雙聯25毫米艦炮是一種小口徑半自動艦炮,用於對空、對海和岸上目標射擊,曾大量生產,並廣泛裝備中國海軍飛彈艇、護衛艇等各種艦艇。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之所以裝備兩座雙聯37毫米炮和兩座雙聯25毫米炮,是因為其本身噸位小,艦載火炮也相對要求體積小、輕便,而且適合當時的國情,便於生產和維修。由於當時我方海軍的雷達裝備尚處於落後階段,所以高速護衛艇採用的是蘇聯設計的“罐頂”對海搜尋雷達,工作在I波段,搜尋範圍37千米。該艇沒有配備對空搜尋雷達,對空觀察需要目視。

作戰實例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戰例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戰例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對國民黨海軍的牽製作用60年代初期,台灣國民黨趁中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之機,經常派出小型艦艇襲擾中國東南沿海,在遭到我接二連三的沉重打擊後,又改用中型以上軍艦在海上進行搗亂破壞。

1965年4月30日21時,中國東海艦隊雷達站在台山149度、距離18.7海里處發現一艘可疑船隻,經反覆識別後確認為國民黨海軍“江”字號獵潛艦。當時這艘軍艦正沿大陸海岸向北航行,航速12節,形跡相當奇怪。由於這一時期國民黨海軍的艦隻經常組織所謂“心戰特遣隊”對大陸沿岸地區和近海船隻進行騷擾,所以中國東海艦隊福建基地值班指揮員判斷認為,該艦的目的可能是向大陸沿岸派遣登入特務或者策應其他小股特務活動。

但實際上,這艘“東江”艦的任務是從澎湖馬公港駛往東引島,但在航行中因雷達故障而迷航,闖入中國台山海域。接到福建基地的報告後,福州軍區司令部立即下達備戰命令。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中將下達命令:“100噸高速護衛艇高速出擊,於北驦方位100度領海線附近攔擊敵艦,‘南昌’艦和沙埕巡防區75噸護衛艇2艘向台山以南接敵”。

據此,東海艦隊福建基地決心以裝備四艘“上海”級高速護衛艇的29大隊5中隊向東引島以北10海裏海域出擊,殲滅“東江”號;75噸級55甲型護衛艇在西引島附近海域活動,吸引東引、馬祖守敵的注意,策應5中隊作戰。國民黨海軍的美制PC461型獵潛艦是中國海軍小型艦艇的主要對手。62型高速護衛艇服役後,才逐步形成對這種獵潛艦的優勢。

此次作戰,中國軍隊共投入護衛艦一艘、“上海”級護衛艇四艘、55甲型護衛艇四艘,總計各種艦艇九艘,實際參戰艦艇則只有東海艦隊福建基地所屬的護衛艇29大隊的兩艘“上海”級艇。就這一點來說,台灣方面所說的“東江艦遭八艘共艇圍攻”的說法應該說是也對也不對,與1958年八二四海戰中的“共軍魚雷艇三十餘艘、炮艇十餘艘、武裝機帆船四十餘艘圍攻247艦”的誇張說法相比,總算不是太離譜。

中國軍隊兩艘護衛艇實際發射57毫米炮彈209發,37毫米炮彈824發,575艇被命中20毫米炮彈兩發,人員無傷亡,最大的損失是577艇被撞成重傷。國民黨海軍的損失則是“東江”艦重傷被拖回東引,全艦被打出大小彈洞154個,主機、輔機、戰勤室全毀,亡副艦長姚振方等4人,傷艦長何德崇等36人,失蹤1人。

發展現狀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上海級高速護衛艇

“上海”級護衛艇在大連造船廠、黃埔造船廠和桂江造船廠先後建造了391艘(其中包括出口93艘),是中國海軍裝備數量最大的艦艇,也是中國對外軍售中最受歡迎和數量最多的海軍艦艇。70年代,羅馬尼亞還購買了該艇的全套圖紙資料,稍作設計修改後自行建造了27艘。“上海”級的設計是比較成功的,它既可作為突襲型的武器,依託島岸,與對手的中小型艦艇作戰;又可以掩護魚雷艇進攻;平常則可擔任沿海巡邏、護漁、護航任務,還可執行反潛和布雷等任務。作為60、70年代海軍的重要艦種,“上海”級擔負了東海南海的主要巡邏戰鬥任務。

目前,早期的五型“上海”級護衛艇已退出現役或轉為預備役,少部分隨著80年代裁軍被轉到公安武警邊防部隊和海關緝私部門。海軍現役的“上海”級為1987年開始建造的“上海”-1G型。“上海”-1G型加裝了減搖鰭,改善了艇員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條件;在露天艦橋加裝了擋風玻璃窗,改善了指揮台的工作環境;桅頂上裝有一部新型平面搜尋雷達。鑒於成本和出勤率優勢,“上海”級護衛艇還將擔當起巡邏、警戒、搜尋、偵察、護航、護漁等繁重的戰鬥勤務,繼續活躍在中國海軍的序列中。

“上海”級高速護衛艇可對台灣的中小型艦艇形成威脅,並能直接攻擊對方,它的服役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海軍對付台灣國民黨海軍的能力。以前我海軍的魚雷艇大多速度慢,很難單獨對台灣國民黨海軍的大中型艦艇產生威脅,而且也無適合的艦艇進行護航,而“上海”級高速護衛艇的服役則將此狀況大大改觀。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上海”級高速護衛艇成了這一階段台海戰場的“明星”,在五一海戰、八六海戰、崇武以東海戰、打擊特務船中殺出了威風。

中國現役軍艦

驅逐艦現代級驅逐艦 旅海級驅逐艦 旅護級驅逐艦 旅大級驅逐艦
護衛艦江衛Ⅱ級護衛艦 江衛級護衛艦 江湖級護衛艦 江東級護衛艦 江南級護衛艦 成都級護衛艦
潛艇夏級核潛艇 漢級核潛艇 G級潛艇 K級潛艇 武漢級潛艇 明級潛艇 宋級潛艇 R級潛艇 W級潛艇
飛彈艇紅箭級飛彈艇 紅星級飛彈艇 河島級飛彈艇 河馬級飛彈艇 河拉級飛彈艇 黃蜂級飛彈艇 河谷級飛彈艇 P29B飛彈艇
魚雷快艇湖州級魚雷艇 湖川級魚雷艇 P6魚雷艇 P4魚雷艇
護衛艇上海級高速護衛艇 海南級反潛護衛艇 海鳩級反潛護衛艇 海青級反潛護衛艇
登入艦玉亭級坦克登入艦 玉康級坦克登入艦 玉登級中型登入艦 玉島級中型登入艦 玉連級中型登入艦 玉海級中型登入艦瓊沙級步兵運輸艦 玉南級小型登入艇 玉青級小型登入艇 271機械化登入艇 大沽級氣墊登入艇 德薩拉氣墊登入艇
布掃雷艦wolei級布雷艦 T43級掃雷艦 連雲級掃雷艇 撫順級掃雷艇 延寬級掃雷艇 武昌級掃雷艇 312型遙控掃雷艇
後勤艦船鄭和訓練艦 世昌國防動員艦 南倉級遠洋綜合補給船 福建級遠洋油水補給船 大運級遠洋補給船 大江級遠洋打撈救生船 大志級潛艇支援艦 滬東級潛艇支援艦 大浪級潛艇支援艦 大東級潛艇支援艦 大周級潛艇支援艦 瓊沙級醫院船 遠望級遠洋測量船 向陽紅遠洋調查船 興豐山電子監測船 北調電子監測船 世監級電子監測船 延來級測量船 贛珠級測量船 贛揚級測量船 T43級測量船 綜合試驗艦 延冰級破冰船 延哈級破冰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