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尾鷗

楔尾鷗

楔尾鷗(學名:Rhodostethia rosea)為鷗科楔尾鷗屬的鳥類。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遼寧等地。眼的下方有淡黑色斑點;頸上有黑色羽圈,體背灰青色;大覆羽先端白色,尾羽白色;下體白色,沾粉紅色。棲於沿海港灣。以甲殼類和小魚為食。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楔尾鷗楔尾鷗

楔尾鷗嘴細弱、尖端向下彎曲。第一枚初級飛羽不發達,長度較覆羽短,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外側次級飛羽短,尖端呈截形,其餘次級飛羽和第8或9枚初級飛羽長度相當。尾羽12枚。中央一枚尾羽稍微突出,尾呈楔形。脛下部裸出。前三趾間蹼徽向內凹。夏羽背、肩、翅上覆羽淡珠灰色;初級飛羽灰色,第2枚初級飛羽外嘞黑色,尖端灰色,第3枚初級飛羽以後尖端白色,次級飛羽淡珠灰色,尖端白色。頭、頸、腰、尾和整個下體白笛。綴有玫瑰色。頸下部有一窄的黑色頸圈。
冬羽和夏羽大致相似,但無黑色頸圈。頭頂、枕、後頸綴有灰色。腳顏色較淡,綴有橙色或灰色。
幼鳥上體褐色,被有黑色斑紋。下體白色,額和頭側也為白色,眼周較暗,外側初級飛羽黑色。次級飛羽白色。翅上覆羽和三級飛羽具黑色橫帶。尾白色,具寬闊的黑色端斑。嘴黑色,腳肉色。
虹膜褐色,眼瞼紅色,嘴黑色,腳紅色,幼鳥腳肉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為:體重200~250克,體長320—360毫米。嘴峰18—21毫米,翅250—273毫米;尾120—145毫米,跗跖30~34毫米。

分布區域

楔尾鷗繁殖於西伯利亞北部、阿拉斯加和格陵蘭島等近北極地區,越冬於繁殖地南部北冰洋和太平洋等開闊海洋,偶爾到法國和中國遼寧旅順。

生活習性

楔尾鷗楔尾鷗
楔尾鷗在繁殖期主要棲息於北極苔原或森林苔原地帶,洚其中特別喜歡生長有草本苔原植物的苔原湖泊和水塘。常在水中游泳或進行水浴。飛行也甚輕快敏捷。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靠近浮凍的開闊海洋上和冰上。冬季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海洋。

繁殖期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非繁殖期主要以甲殼類,軟體動物,小魚等水生動物為食。

生長繁殖

楔尾鷗的繁殖期為6—7月。常成小群在一起繁殖。營巢於湖邊或附近沼澤地中的土丘上。巢由枯草和苔蘚構成。巢的直徑通常為15—20厘米。每窩產卵多為3枚,有時少至2枚和1枚。也有多至4枚的。卵的顏色為褐色或橄欖綠色,被有黑褐色或栗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8—46×30一32毫米。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21天。

生存狀況

楔尾鷗在中國為偶見迷鳥,數量稀少,不常見,需要嚴格保護。 該物種分布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鳥綱鷗形目的所有種類

鷗形目是鳥綱的1目,嘴細而側扁;翅尖長;尾短圓或長而呈叉狀;腳短,前趾間具蹼,雄性不具交接器。世界有4科24屬115種,中國有4科15屬37種。多系海洋鳥類,有些見於內陸江河湖沼。本目鳥類食魚和其他水生動物。有的種(如賊鷗)掠奪其他海鳥的食物、甚至卵和幼雛。企鵝是賊鷗的最大受害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