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事全國四所旅遊高等院校之一。主要為廣西及中國中西南地區培養適應旅遊事業發展的高等套用性旅遊人才。學校位於著名的風景和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桂林優越的旅遊資源和旅遊設施為學校發展提 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又稱桂林旅專。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和國家旅遊局重點建設的全國4所旅遊高等院校之一,它是國內唯一的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重點支持單位及其教育委員會附屬成員單位。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創辦於1985年,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培養適應旅遊事業發展的高等套用型人才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承擔廣西及全國其它省、市、自治區旅遊套用型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工作。也是我國最早開辦的旅遊高等院校之一。學校位於著名的風景和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桂林優越的旅遊資源和旅遊設施為學校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學校始稱桂林旅遊專科學校,1994年正式定名為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校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國際旅遊名城和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桂林市。地理位置優越,如今有驂鸞、雁山兩個校區,占地76.81萬平方米。其中,驂鸞校區占地面積8.2萬平方米,雁山校區占地面積68.61萬平方米。學校設有旅遊與休閒管理系、酒店管理系、旅遊外語系、導遊系、商務系、視覺藝術系、藝術表演系、旅遊交通運營與服務系、基礎部、社科部、公共外語部、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等8系3部,46個專業(含方向),另設有維伯國際教育合作部、成人繼續教育學院及國際教育交流學院,面向全國大陸地區31個省市招生及其港澳台地區。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40萬冊,電子圖書48萬冊,中外文期刊1000餘種;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4000萬元,學校建有導遊模擬實驗室等44個實驗室,其中33個為專業實驗室,一些實驗室在西南地區甚至全國都處於領先地位。設有旅行社與導遊文化研究所、大學生生涯發展指導與研究中心等研究所和桂旅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天地人旅遊商品研究所、青蔥歲月旅行社等校辦產業;是國家旅遊局在西南地區設立的第一家旅遊飯店及旅行社總經理、部門經理崗位資格考試定點單位、中國大學生棒壘球訓練基地、廣西-東協旅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廣西旅遊人才培訓基地、廣西中職師資培訓基地;是自治區首批職業教育攻堅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重點支持單位及其教育委員會附屬成員單位。2007年在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

學校建設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為實現辦學條件的跨越式發展,學校投資建設了占地1905畝的雁山校區,總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計畫分三期工程實施。新建成的雁山校區將是校園與景區高度融合,教學與實踐雙向互動,集學習、科研、培訓、實踐等功能為一體的園林景區式校園。學校圖書館、運動場、學生公寓(網路接口、內置衛生間、冷熱水)、大型商務中心、食堂等設施齊全、配套完善。校內有公車直達市中心。規範化的物業管理為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提供貼心服務。
學校擁有行政大樓、教學大樓、酒店實訓大樓、導遊實訓大樓、維伯國際教育中心、表演系實訓中心、視覺系實訓中心等教學實訓基礎設施,都配有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語音室、會議室、舞蹈房、鋼琴房等教學硬體設施
在"十二五"期間,學校將立足桂林、服務廣西、面向全國、輻射東協,強化辦學特色,努力打造旅遊教育品牌,把學校建成特色鮮明、專業體系相對完整、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國內知名旅遊高等院校。

現任領導

校長、校黨委副書記:楊傑教授
校黨委書記:林娜教授
副校長:陳貴超副教授
副校長:黃國良教授
副校長:謝明研究館員
校黨委副書記、校紀委書記、校工會主席:蔣偉教授
總會計師:李建林高級經濟師
校長助理:周江林教授

師資力量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有專任教師287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2人、副高級職稱77人,副高級職稱及以上教師所占專任教師比例達31.01%;研究生及以上學歷11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5.22%。融本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旅遊實踐經驗為一體的雙師素質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0.65%。其中,教育部高職高專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名;自治區級教學名師1名;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名;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骨幹教師5名;廣西西部計畫出國留學特別項目資助2人;廣西財政資助出國留學1人;2人獲得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畫

學科設定

學校學科設定以商科、人文科學為主,社會科學、農科為輔,集旅遊服務業為核心的多種相關專業為一體,現有酒店管理系、旅遊外語系、導遊系、商務系、視覺藝術系、藝術表演系、旅遊與休閒管理系、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基礎部、社科部、公共外語部等11個教學部門,開設了酒店管理、旅遊管理、旅遊英語、裝飾藝術設計、導遊服務與管理、旅遊藝術表演與策劃等共46個專業(含方向),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在校生9000餘人。

教學改革

學校積極深入探索教學改革,開展以學科專業建設為龍頭,以重點學科、品牌和特色專業建設為核心的教學改革。酒店管理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及自治區級精品專業,旅遊工藝品設計專業、導遊服務與管理等2個專業被確定為自治區示範專業,《旅遊概論》課程被評為自治區精品課程。校堅持科研強校戰略,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現有廣西旅遊科學研究所、桂旅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旅行社與導遊文化研究所、大學生生涯發展指導與研究中心等4家研究所。學校主辦的《旅遊論壇》(原《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為省級優秀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收錄,為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和《全國報刊索引》核心期刊,在國內旅遊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中具有較大影響

院系專業

旅遊與休閒管理系

旅遊與休閒管理系是在原旅遊管理系基礎上,經專業最佳化組建的在校生規模最大的教學系部,在校生1800餘人。該系專業建設緊跟旅遊、休閒時代潮流,接軌行業發展人才需求,現設旅遊管理、旅遊管理(會所運營管理)、景區開發與管理、休閒服務與管理(高爾夫經營管理與服務)等專業,師生和諧,充滿活力。

酒店管理系

2008年在原旅遊管理系的基礎上,通過整合優質教學資源組建了酒店管理系,現開設酒店管理、餐飲管理與服務兩個專業,在校生1600人。2003年酒店管理專業被確定為教育部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和首批自治區精品專業;2006年,酒店管理專業、餐飲管理與服務專業被認定為自治區優質專業。

旅遊外語系

旅遊外語系成立於1985年,是學校成立最早的系部,現有在校生1300餘人。以“外語+旅遊、商務、翻譯、文秘”為特色,開設旅遊英語、商務英語、套用英語(翻譯)、文秘(涉外文秘)、旅遊日語、商務日語、套用法語和套用西班牙語八個專業,其中旅遊英語、商務英語、旅遊日語為自治區級優質專業。

導遊系

導遊系成立於2002年,在校生1400餘人,下設導遊、導遊(戶外導遊)、導遊(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外旅遊(出境領隊)、旅行社經營管理、套用韓語、套用泰國語、高鐵乘務、遊輪乘務等專業及方向。其中,導遊、旅行社經營管理為自治區級優質專業。

商務系

商務系成立於2005年6月,是學校為適應旅遊產業多元化發展對高級商務人才的需求而設立的教學部門。現設有電子商務、市場行銷、會展策劃與管理、國際商務、會計五個專業,其中電子商務專業為自治區優質專業

視覺藝術系

視覺藝術系(原工藝美術系)創建於1988年,2005年更名為視覺藝術系。開設有裝飾藝術設計(首飾設計、旅遊工藝品設計、工藝美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藝術設計)、影視動畫、多媒體設計與製作、藝術設計(壁畫藝術設計、城市公共藝術設計)等10個專業(方向),其中裝飾藝術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被認定為“十五”期間首批廣西高等學校優質專業(試點)。裝飾藝術設計(旅遊工藝品設計)2003年成為自治區級教學改革示範專業,2009年成為自治區級重點支持專業。全系在校學生近800人。所開設的專業套用性強、適應性廣,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每年的就業率都在90%以上。

藝術表演系

藝術表演系成立於2003年,現開設音樂表演(旅遊藝術表演與策劃)、舞蹈表演、音像技術(音響工程)、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等四個專業。
專任教師中,副教授以上職稱占教師隊伍的20%;教師隊伍中(含在讀)博士、研究生學歷人數占教師隊伍44%,“雙師型”教師占60%。主持1門自治區級教改課題立項。該系青年教師曾參加日本東京國際聲樂比賽、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金鐘獎聲樂比賽、廣西民樂大賽等均取得優異成績。

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國際教育交流學院是我校為適應國際化辦學發展設立的教學部門,2008年以來,先後與加拿大、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泰國等國家的大學進行合作辦學,共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市場急需專業人才。
與其他系相比,國際教育交流學院不同之處在於通過國際化專業水準的教學和管理團隊、漸進式雙語教學等方式,向學生提供一流的國際化教學與創新的學習服務,培養具備良好外語能力、國際競爭意識的管理類和商務類高級人才。學院的教師多數具有國際教育和工作背景,分別是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歸國人員以及教學經驗豐富的外教。

旅遊交通運營與服務系

旅遊交通運營與服務系將從其他系調配開設三個專業,包括:原屬旅遊與休閒管理系空中乘務、原屬導遊系高速鐵路動車乘務和原屬導遊系國際郵輪乘務專業。
其中空中乘務專業由旅專與金通航空培訓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開辦。旅專負責專業基礎課程教學,保證學生基礎知識、綜合素質的系統培養;金通航空培訓服務有限公司利用其豐富的空中乘務專業教學經驗及其眾多的航空業界資源,提供專業的教學硬體設施、配備空乘服務專業師資、負責學生實習及就業推介等。通過校企資源整合,充分發揮雙方優勢,聯合培養與行業需求高度吻合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繼續教育學院

秉承學校“加快發展,創特色名校;強化管理,育旅遊能人”的辦學理念和“修身、立志、敬業、創新”的校訓,以桂林這個旅遊文化名城為依託,以桂林旅專優秀的師資隊伍為基礎,大力發展高層次、高質量、高品位和國際化的繼續教育項目,引領亞洲東協、全國高端教育培訓市場。繼續教育學院在社會上已引起廣泛關注和重視,成為旅專服務社會、服務行業、展現教育形象的一個重要視窗。

特色專業

學校主動適應旅遊業的發展需要,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並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教改成果。學校有教育部教改試點專業1個,自治區級精品專業1個,自治區級教改試點專業2個,自治區級優質專業1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9門,自治區示範性實訓基地3個,形成了與旅遊業產業結構相匹配、緊貼行業需要的專業體系。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較高的比例,用人單位的區域不斷擴大,範圍不斷延伸,開闢了境外就業渠道。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自治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旅遊教育

中國已成為世界旅遊業的引擎,帶動世界旅遊業發展,影響著國際旅遊業的格局變化。
但是,我國對旅遊高等教育的認識和設定卻落後於發達國家。幾乎所有的旅遊已開發國家都有獨立設定的旅遊本科院校,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荷蘭海牙酒店管理學院、日本大阪旅遊大學等等。在辦學層次的提高上,也給我國很多的啟示和警示,像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建校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從事專科層次的教育,但從1998年開始出現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我國學科分類仍將“旅遊管理”僅僅作為“工商管理”二級學科下的一個專業,旅遊教育處於“大產業、小專業”的境地,學科地位低下,這顯然與世界旅遊高等教育發展趨勢脫節。
多年來,桂林旅專人以投身旅遊、研究旅遊、發展旅遊為己任,利用後發優勢,以國際化視野和競爭發展精神主動推進旅遊高等教育的改革創新,加強了旅遊教育學科和專業的國際交流合作,充分借鑑世界旅遊教育的成功經驗,主動融入旅遊教育的國際化大環境。積極申報設定桂林旅遊學院,就是為了打造廣西旅遊高等教育特色品牌,辦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教育名校,培養國際和業界高度認可的套用型旅遊高級人才,助力中國旅遊高等教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打造特色

桂林旅專以“服務社會進步、服務旅遊行業、服務地方經濟”為辦學宗旨,銳意改革創新,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緊貼行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植根旅遊行業沃土,以專業建設為龍頭,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了以實踐教學體系為主線、以國際合作辦學為平台、以人文素質教育為內涵的“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先後建立起57個覆蓋技能訓練型、拓展創造型、仿真實戰型的專業實踐教學場所;職業技能鑑定工種達46個;建立了“青蔥歲月旅行社”、“天地人旅遊商品研究所”等校內生產性實踐基地;與130多家企業共同建立了長期的校外實踐基地。學校根據旅遊新業態發展,與企業行業開展更加廣泛、深度的合作,先後開辦了“金通班”、“美葆班”等,由企業提供教學設備、專業師資和實習就業資源,取得了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效果。
學校獲國家高職高專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及自治區精品專業各1個,自治區優質專業1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自治區精品課程15門;自治區示範性實訓基地6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2個;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在2009——2011年連續三屆全國旅遊院校服務技能大賽上,學校共12人參賽,獲得11項個人一等獎、1項團體一等獎。
搭建國際化合作辦學平台
學校積極吸納國際優質旅遊教育資源,成功融入國際旅遊教育大循環之中。學校被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確定為重點支持單位和該組織教育委員會附屬成員單位。與世界旅遊組織合作,在香港理工大學支持下開展了酒店管理專業的全方位教學改革和師資培訓,通過了旅遊教育國際質量認證。開展學生海外實習、就業和交換項目,學校教學質量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
2007年12月,雙方又成功舉辦了首屆旅遊教育國際論壇
2009年5月新上任的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塔勒布·瑞法依專程到校演講,對學校的辦學成就和學生素質給予了高度讚揚。
2011年,學校有6個專業通過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教育質量國際認證。
2011年11月,學校承辦了第四屆中俄旅遊教育論壇。
近5年,學校已與加拿大喬治布朗學院等15所境外院校開展聯合辦學和其它合作項目,有多批教師、學生赴境外進修、實習和深造。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前任秘書長弗朗加利先生稱與桂林旅專的“合作關係逐步發展壯大,有助於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成為中國和亞洲地區旅遊教育和培訓中心”。
成效突出的社會服務能力
學校堅持科研強校戰略,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和科技創新。現有廣西旅遊科學研究所等4家研究所。教師發表學術論文917篇,其中核心期刊197篇;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等70部,4部教材獲廣西重點教材立項,9部教材獲得廣西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項;教師主持或參與省部級縱向課題50項,市廳級縱向課題77項;獲市廳級以上各項科研成果獎26項,其中省部級成果獎15項;國家級獲獎作品9項,省部級獲獎作品19項;獲國家專利4項。《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在旅遊業界享有盛譽,影響因子居廣西高校學報榜首,2008年遴選為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和《全國報刊索引》核心期刊,先後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和廣西高校十佳學報。學校緊貼社會和行業需要,積極開展科技服務和成果轉化,主動服務於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和桂林國家旅遊綜合改革實驗區建設。承擔了“桂林旅遊信息決策系統建設”(國家旅遊發展基金項目)等重要橫向課題41項,為社會和行業培訓各類旅遊人才5萬多人次;舉辦了6屆東協旅遊人才培訓班,為越南、寮國、高棉等東協國家進行了導遊、出境領隊以及高級旅遊行政管理人才的培訓,取得了突出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主一結合”的校園文化模式
學校長期以來堅持校園文化育人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以系部、團組織、學生會、學生社團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能力與素質培養為主線,與專業結合緊密的校園文化模式,打造了一系列享譽校內外的社團文化活動品牌。如外文戲劇節、旅遊禮賓禮儀風采大賽、酒店服務技能大賽、導遊風采大賽、藝術設計大賽、淘寶節等。學校各級學生組織舉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創業文化節、大學生辯論賽、“馬踏飛燕”演講比賽,以及匯集國內外知名學者和業界知名人士不定期開展的“旅專講壇”等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優越的文化育人環境,促進了學生“四種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獲得各類獎項近300項。學校棒壘球多次蟬聯全國大學生棒壘球冠軍,多次承辦全國性棒壘球賽事。2009年、2010年學校連續榮獲廣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園稱號

夯實辦學

桂林旅專多年來一直通過加強科學謀劃能力、強有力的可持續競爭力、一流的設施等條件構建的發展旅遊高等教育辦學基礎。
優良的辦學環境和條件
校園占地面積1885畝(其中雁山校區占地1856畝);校舍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000多萬元。學校圖書藏量137.9萬冊。電子圖書信息管理系統及計算機校園網路已建成並在不斷完善。學校二期建設工程正在實施,現代化體育館、高爾夫球場、五星級實訓酒店、旅遊文化博物館、旅遊文化大道、園林式校園景觀建設等將陸續開工或完成。“一年一變樣、三年上台階、五年創輝煌”的口號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1.5%,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0.59%。學校積極打造雙師素質教師,引進了一批來自行業的優秀師資,培養了一批綜合實力較強的教學團隊,其中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團隊、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團隊和裝飾藝術(旅遊工藝品)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學校創建了“後備梯隊、校際外聘、實訓教師”3個人才庫,還長期聘任了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教師。
完善的學科和專業體系
學校現開設專業50個(含專業方向),涵蓋了管理學、文學門類,涉及旅遊策劃、旅遊規劃、旅遊經營管理、旅遊工藝品設計、旅遊環境藝術設計、旅遊表演等旅遊產業領域,形成了與旅遊業產業結構相匹配的學科和專業體系。酒店管理專業被列為教育部教改試點專業、自治區級精品專業,旅遊工藝品設計與製作、導遊被列為自治區級教改試點專業,旅遊管理等12個專業被評為自治區級優質專業,優質專業覆蓋率在全區同類院校中位居前列,會展策劃與管理等5個專業被確定為自治區急需、特色、優勢專業建設點。酒店管理、導遊和旅遊工藝品設計等6個實訓基地是自治區高等職業教育示範性實訓基地;酒店管理(旅遊綜合)專業實訓基地和裝飾藝術(旅遊工藝品)設計專業實訓基地是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
科學規範嚴格有序的管理
學校不斷加強管理機構的效能化、管理隊伍的專業化、管理環節的程式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管理質量的標準化、質量監控的全程化建設,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軌道。學校制定完善了60多項教學科研規章制度和9大質量標準,為升格本科院校提供了堅實的管理基礎。由6人組成的堅實有力的領導班子中,有4人具有正高專業技術職稱。

改革創新

桂林旅專正在努力爭創桂林旅遊學院,規劃至2015年,將學校建設為中國一流旅遊高等院校、東南亞知名旅遊高等院校和有一定國際影響的旅遊高等院校。普通全日制在校生總規模穩定在12000人左右。學科建設以管理學、文學門類為主,涵蓋管理學、文學、農學和教育學等學科門類。提高專任教師數量和質量,高級職稱比例提高到36%,具有博士學位教師達到5%,具有碩士學位教師達到60%。強化科研在學科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向旅遊業主戰場,增強科研的社會服務功能。把學校建成我國特別是西部地區不可或缺的旅遊創新人才培養、旅遊研究和成果轉化、高層次旅遊決策諮詢的重要基地。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到5000萬元,館藏圖書總量達到120萬冊,並進一步完善圖書資源管理和利用。
踏著昨天堅實的基礎,桂林旅專進入科學發展的嶄新時期。桂林旅專人對未來充滿信心,無論成功,無論挫折,桂林旅專將永不停止鏗鏘的腳步;無論光榮,無論艱辛,他們堅信:眾志成城定能托起明天的太陽!

校園社團

學校擁有校團委、學生會、國旗禮儀隊、青年志願者協會和社團聯合會這5大校內組織,校社團聯合會下設:大學生創業協會、導遊協會、韓語協會、高爾夫俱樂部、會所運營協會、吉他協會、酒店實踐交流協會、旅遊與資源開發協會、靈雪旅遊文化交流協會、茗香茶藝社、閩南語協會、烹飪協會、球類協會(桌球部、籃球部、羽毛球部)、日語協會、書畫協會、手語協會、攝影協會、跆拳道協會、舞蹈協會、英語協會、音樂協會、羽毛球協會、粵語協會、曦苑文學社等32個社團(以上社團按首字拼音順序排列),在冊會員至4,000多人。社團活動眾多,每年舉辦各類學生社團活動近100多個,實現活動經費約260,000元,參與人數近22,000多人次。

校團委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校團委在校黨委和上級團委的領導下開展各項工作,是學校先進青年的民眾組織。作為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擔負著團結和教育廣大青年的學生、服務學校教育工作、執行黨的青年工作方針、創造性的開展各項工作和活動的重任。校團委充分發揮團組織的教學育人職能,緊緊圍繞學校黨委和行政中心工作,秉承“修身、立志、敬業、創新”的校訓,堅持“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優良傳統,結合廣大團員青年的特點,組織開展一系列以校園文化藝術節和社團文化節為核心活動的高品位、高素質的學生活動,並以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以高層次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努力開創我校共青團工作的新局面。
此外校團委下設8個分團委:旅遊與休閒管理系分團委、酒店管理系分團委、旅遊外語系分團委、導遊系分團委、商務系分團委、視覺藝術系分團委、藝術表演系分團委、維伯國際教育合作部分團委

校學生會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生會在共青團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委員會的指導下開展工作,以服務學校發展、服務同學、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為工作宗旨,堅持“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方針,通過開展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學習、創作、文體等活動,積極創造良好的學風、校風,引導全校學生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維護學校良好的教學秩序和學習、生活環境,並反映同學們的建議、意見和要求,促進學生和學校、學生和老師、同學之間的溝通了解。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校學生會下設辦公室、權益部、學術部、外聯部、文藝部、體育部、宣傳部7個部門。結合我校自身特色和學生需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如3.15大學生權益保護日、“求職之星”模擬招聘大賽、“夏之韻”校園十大歌手比賽、“籃、排、壘”三球聯賽、迎新晚會、“迎新杯”五人制足球賽、美食文化節等。
此外校學生會下設10個系學生會:旅遊與休閒管理系學生會、酒店管理系學生會、旅遊外語系學生會、導遊系學生會、商務系學生會、視覺藝術系學生會、藝術表演系學生會、維伯國際教育合作部學生會、旅遊交通運營與服務系學生會、繼續教育學院學生會。

校社團聯合會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社團聯合會成立於2003年3月7日,是在校團委指導下開展社團工作的學生組織。社團聯堅持以服務社團為主,引導、協調、監督社團為輔,服務與管理並舉,積極致力於學生社團健康、持續、穩定發展,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它領導下的近30個協會把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學組織起來,有計畫、有成效地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旨在加強各社團之間以及社團與同學之間的溝通,塑造青春健康、昂揚向上的社團文化,從而達到服務協會、服務廣大同學的目標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社團聯合會設辦公室、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宣傳部、網路部、編輯部、外聯部7個職能部門。各部門在社團聯主席團的領導下,努力搭建社團活動平台,為各社團創造有利的發展條件,為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奉獻力量。

校青年志願者協會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青年志願者協會自1998年12月27日成立以來,奉行“自願、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原則和“真誠奉獻社會、無私服務民眾”的工作宗旨。弘揚雷鋒精神,多層次、全方位、深入持久地開展了大量的校內外志願服務活動。青協是我校規模最大、會員最多的公益性社團組織。

校國旗禮儀隊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國旗禮儀隊成立於2000年,在校團委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具體負責組織每周例行及重大節日和活動的升旗儀式、每日升降國旗以及校內外各種重大會議、活動的禮儀服務工作。國旗禮儀隊全體隊員正在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己任,以“愛國旗、護國旗、敬國旗”為宗旨,力求展現當代大學生精明強幹,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就業形勢

學校的招生形勢良好,吉林、內蒙古、河北、河南、廣東、重慶、新疆、廣西等省、市、自治區
的考生人數高於招生計畫的5倍以上,其中廣西考生相當於計畫數的15倍以上;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較高比例,尤其是從1999年起連續六年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簽約率均超過90%,年度就業率達到100%,用人單位的區域不斷擴大,範圍不斷延伸。2004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為98.56%,高出廣西高校平均就業率近30個百分點,有30多位學生到境外就業,學校被評為自治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特別是近幾年來,我校學生畢業生的就業率越來越好,和國內外很有名氣的五星級高級酒店合作,為學生提供更美好的實習、就業前景。如出國去美、日、新、加、泰、阿聯、越、瑞、英等10個國家和地區實習、就業的人數達200人次。

國際合作

學校具有廣泛的國際聯繫,與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美國康奈爾大學酒店管理學院、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英國國際酒店管理學院、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越南河內旅遊學院、澳門旅遊學院、韓國大佛大學等全球的1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0所院校有緊密的合作和師生互派活動;在第3次東協與中、日、韓旅遊部門會議上,學校成為首批被列入東協旅遊教育培訓項目網路目錄的近15所旅遊院校之一。在世界旅遊組織已派出專家幫助學校籌建桂林旅遊學院,就校園設計、院系設定等一系列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創造條件使學校儘早成為世界旅遊組織旅遊教育培訓中心。現桂林旅專已經成為全國第二個世界旅遊組織的附屬成員。
學校堅持走國際化辦學道路,與境外旅遊組織和旅遊院校保持密切聯繫及合作關係。不斷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旅遊教育與國際接軌。與加拿大喬治布朗學院,香港理工大學、河內旅遊學院,澳門旅遊學院等境外高校保持密切聯繫。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以國際辦學的標準幫助學校對酒店管理專業進行全方位教學改革,儘快使學校成為中國及亞太地區一流的旅遊教育與培訓機構。2007年12月與香港理工大學成功承辦了由世界旅遊組織、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一屆旅遊教育國際論壇

學校成果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堅持科研強校戰略,積極開展教學科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現有廣西旅遊科學研究所、桂旅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旅行社與導遊文化研究所、天地人旅遊工藝品研究所等4家研究所。多年來,學校教師出版學術專著61部;主編或參編教材108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創作各類作品近千篇(件);獲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立項170項,獲科研成果獎勵122項,學校立項建設教改項目58項(其中自治區6項,校級52項),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自治區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比中,該校的《旅遊高職高專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獲2005年廣西高教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也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專科學校;學校主辦的《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被廣西壯族自治區評為省級優秀期刊,同時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收錄,在國內旅遊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中具有較大影響。
學校積極開展職業培訓服務,是是中國旅遊協會旅遊教育分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單位、國家旅遊局在西南地區唯一的全國旅遊飯店及旅行社總經理、部門經理崗位資格考試定點單位,也是自治區旅遊局導遊資格考試培訓基地和教材編寫單位。多年來,進行了全國旅遊飯店總經理、部門經理崗位培訓、旅行社經理資格考試培訓及導遊人員的培訓,培訓人員達419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第三次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產學研結合經驗交流會受到了教育部周濟部長的表揚。

旅專校歌

象山秀,
灕水清,
山水間跳動著火熱的心。
學海無涯立壯志,
馬踏飛燕伴我行。
理想從這裡升起,
知識在這裡更新。
桂林旅專培育了我,
悠悠歲月都是情。
象山秀,灕水清,
山水間跳動著火熱的心
教書育人五彩路,
馬踏飛燕伴我行。
理想從這裡升起
成果在這裡延伸。
桂林旅專滋潤了我,
桃李芬芳都是春,
修身、立志,敬業、創新,育旅遊能人
特色名校校訓精神激勵我前進。

校園文化

下屬有大學生創業協會、酒店管理協會、導遊協會、英語協會、韓語協會、音樂協會、靈雪旅遊文化交流協會、吉他協會、旅遊資源開發協會、閩南語協會、粵語協會、攝影協會、日語協會、舞蹈協會等近30多個學生社團組織,在冊會員近4000人。學校文化活動眾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淘寶節、美食節、校園“10大”青年歌手大賽、元旦晚會等,各校園文化活動及晚會次數近100多個,參與人數近2萬人次。各個社團組織和校外的文化交流也很密切,如櫻花節、潑水節、外文戲劇節等。還有與桂林其他的8大高校的學生組織的文化交流也很頻繁。

取得成就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是我國最早建立的獨立建制的旅遊院校,也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旅遊院校,被業界稱譽為中國旅遊院校的“黃埔軍校”。在26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在全國旅遊院校中,在校生人數最多、校園面積最大、專業最齊全、實訓條件最完善;
科研水平和實力在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是中國5所最有名旅遊院校“五星聯盟”的發起院校;
學校學報在旅遊業界享有盛譽,影響因子居廣西高校學報榜首;
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在中國大陸惟一重點支持的旅遊院校,兩屆秘書長都蒞臨學校訪問並發表演講
是廣西旅遊科學研究所、廣西東協旅遊人才培訓基地;
學校“升本”被列為桂林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標誌性發展規劃任務之一;
連續10年被評為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先進單位,畢業生遍及全國各地,並已實現國外就業的批量化;
在最佳東方·邁點網主辦的2010年“酒店人最喜愛的十大品牌”評選中,名列“十大國內旅遊院校”榜首。
……
自2002年以來的10年間,桂林旅專勵精圖治、奮鬥不已,立志爭創中國獨立建制的旅遊本科院校,並力求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旅遊教育。

發展戰略

桂林旅專人始終認為,旅遊高等教育的建設發展,必須要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主動服務於國家發展戰略。
加快發展旅遊本科教育,是國家發展戰略和實現我國旅遊強國目標的迫切需要,是區域發展戰略和實現廣西旅遊強區目標的迫切需要。
國家旅遊局《中國旅遊業“十二五”人才發展規劃》預測:到2015年,本科以上旅遊人才約占93.3萬人。而《中國旅遊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的數據表明,2006——2009年期間全國設定旅遊專業的高等院校為行業培養的本科畢業生在總量、質量和結構方面都遠未能滿足旅遊業提升發展的急迫需求。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人才發展規劃》統計,到2015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平均每年需要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旅遊從業人員6000多人,而廣西全區旅遊類本科專業年畢業生人數供給嚴重不平衡。面對這種狀況,桂林旅專人能不熱血沸騰、奮勇爭先嗎?
而今,全校師生正乘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的東風,努力踐行“高起點謀劃,建設高水平旅遊院校;高標準定位,打造廣西旅遊教育人才高地”的歷史承諾。

地理位置

學校位於
中國華南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
隸屬桂林市管轄區域,
擁有驂鸞(老校區)、
雁山(新校區)2個校區。
驂鸞校區:位於桂林市三里店驂鸞路;
雁山校區:位於桂林市雁山區良豐路。
雁山校區距離市區12km,可以乘坐公交5、96、97、98路車在旅專校區站下,同時可以乘坐愚自樂園、六塘、會仙、四塘、南邊山、永福、陽朔等等班車在旅專門口下即可。學校臨近G321國道,距離G65高速公路2km,交通便利。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一覽

廣西大學 | 廣西醫科大學 | 廣西民族大學 | 廣西中醫學院 | 廣西師範學院 | 廣西財經學院 | 廣西藝術學院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廣西師範大學 | 桂林工學院 | 桂林醫學院 | 廣西工學院 | 右江民族醫學院 | 百色學院 | 河池學院 | 玉林師範學院 | 欽州學院 | 賀州學院 | 梧州學院 |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 | 桂林工學院博文管理學院 | 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 | 廣西師範學院師園學院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 廣西中醫學院 | 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 北海宏源足球職業學院 | 北海藝術設計職業學院 | 北海職業學院 | 廣西城市職業學院 | 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東方外語職業學院 |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警管高等專科學校 |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輕工高級技工學校 | 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 | 廣西演藝職業學院 | 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 廣西邕江大學 | 廣西幼兒師範學校 |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 貴港職業學院 | 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 桂林山水職業學院 | 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河池職業學院 | 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柳州運輸職業技術學院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 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南 | 寧地區教育學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 | 桂林工學院南寧分院 | 百色職業學院 | 廣西教育學院 | 梧州職業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