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創辦於1942年,其前身是國家級重點中專廣西農業學校,2002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一所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和首批自治區職業教育攻堅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是廣西唯一一所以農牧類專業為主的高等職業院校。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學院位於南寧市大學東路176號,占地面積46公頃,建築面積23.4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86億元,在校生10600多人(不含校外實習生)。學院設有生物技術系、園藝工程系、動物科學技術系、食品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商貿外語管理系、電子信息工程系、7個教學系,開設有農林牧漁、生化與藥品、土建、製造、電子信息、輕紡食品、財經、文化教育等8個專業大類,共43個專業(含方向),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多人,其中農林牧漁大類專業數占42%,農類專業學生數超過在校生數的50%,是全國保持涉農專業比例及涉農專業在校生比例較高的農業高職院校之一。校園內綠樹成蔭,芳草如茵,百花爭妍,環境優雅,景色宜人。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擁有畜牧獸醫、食品加工技術、種子生產與經營、電子商務、工商企業管理5個自治區級優質專業;種子生產與經營、園藝技術、畜牧獸醫、食品加工技術、市場行銷、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6個專業和12門主幹課程被確定為自治區特色專業和一體化課程建設項目,其中種子生產與經營、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2個專業獲“教育部、財政部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立項建設。畜牧獸醫、園藝技術、種子生產與經營、食品加工技術、市場行銷、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6大優勢特色專業及專業群覆蓋廣西農業生產產前、產中及產後加工、農產品流通領域。擁有《果樹生產技術》、《養豬與豬病防治》、《食品工程操作單元》3門國家精品課程和《果樹生產技術》、《養豬與豬病防治》、《食品工程操作單元》、《食品工藝》、《管理學基礎》、《植物細胞工程》、《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食品分離純化技術》、《植物與植物生理》9門廣西高校精品課程。
學院建設有現代園區示範型、有限公司經營型、教學工場研髮型、基本技能訓練型等多種模式的教學實訓基地總計18個。校內實訓基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建設思路與套用特點。有6個自治區級示範性實訓基地,4箇中央財政資金支持的高職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建設有集引種試驗、生產示範、技術推廣、教學實習、科普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的現代化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八桂田園),學院在校內建立了4個有限責任公司,既為教師開展科技服務、也為學生開展頂崗實習提供良好的實訓場所。學院與105家農業龍頭企業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成為學院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牽頭組建由39家企事業單位參加的廣西農業職業教育集團。與區內外龍頭農業企業合作共建了14個學生社團。實行“二內三外製”、“三階段四循環”、“三方向四輪動”、“四段式三平台兩融合”等校企結合、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拓寬了辦學空間與途徑。

師資力量

院現有在職教職工453人,其中專任教師312人,博士3人,研究生127人;正高職稱15人,副高職稱73人,“雙師型”教師120人。有3個自治區級教學團隊,1個專業獲自治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並記集體二等功,獲“廣西高校教學名師獎”1人,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獎”2人,廣西先進工作者1人,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

辦學特色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堅持為“三農”服務的辦學宗旨,以培養農業第一線套用型人才為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專業結構,以職業能力為根本最佳化人才培養方案,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準則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先後制訂出台了73項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積極開展教學競賽、評教評學、教學檢查以及教學科研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學院主動發揮服務社會的辦學功能,以校政(政府)合作、校地(地方)合作、校企(企業)合作、校校(大中專院校)合作等方式,開展各類培訓。學院被確定為全國農業科普示範基地、全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廣西扶貧培訓基地、廣西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基地、廣西中等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承擔國家農業部、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扶貧辦、自治區婦聯、自治區農業廳等部門下達的培訓任務,並與地方政府合作開展扶貧培訓,共培訓各級各類農村基層幹部12000多人,培訓農業技術人員、軍人、農民等20多萬人次,獲評為“廣西百萬農民黨員和千萬農民大培訓工作先進單位”。在開展“三對創新行動計畫”中,學院2007~2009年連續三年獲“全區高校三對創新行動計畫先進集體”稱號,是廣西高職高專院校中唯一一所連續三年獲此殊榮的學校。

科研成果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科研成果顯著,共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33項。其中,“秈型雜交稻研究利用”獲國家科委授予的特等發明獎,“全國野生稻資源的普查、考察和蒐集”獲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學校培育的玉米良種南校8號、11號、花單1號,在我區大面積推廣種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承擔了省部級科研項目9個,地廳級科研項目9個。2002年以來,我院教師承擔科研項目達67項,取得科研成果27項,育成的玉米優良品種“南校15號”、“南校18號”、“南校968”、“南校9665”等深受農民歡迎,呈現出巨大的推廣潛力與發展前景。由覃國森副教授主持的《關於農業職業院校產學研結合問題的研究》教改項目2005年榮獲全國農業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特等獎。
2002年升格以來,學院承擔省部級項目102項,其中自然科學研究與技術推廣項目27項,在玉米、水稻、西甜瓜類育種及農產品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多,水平處於廣西前列;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人文社科項目共75項。學院作為成果獨立完成單位獲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作為成果參與單位獲廣西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教師參與外單位項目獲廣西科技進步二、三等獎4項;通過省級審定玉米新品種10個、水稻新品種3個、西甜瓜品種3個,獲國家農業部植物新品種權3個,作為獨立承擔或第一單位完成的《高產、優質、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南99”的選育與套用》、《香蕉果酒加工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等5項成果,以及作為參與單位完成的4項成果通過廣西科技成果鑑定;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項,發明專利申請受理2項。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獲廣西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1項,其它教學成果獎40項;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其它課件獎28項。教師公開發表論文1395篇,其中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90篇,被SCI收錄6篇,EI收錄2篇,ISTP收錄1篇;全國性論文評比獲獎45篇。教師擔任副主編以上出版教材、著作136部,其中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選題6部,《畜牧獸醫綜合技能》獲廣西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生物分離技術》等3部教材獲二、三等獎,獲學會教材獎勵8部。2012年11月學院被自治區科技廳認定為第二批自治區農業良種培育中心“廣西玉米良種培育中心”。

實訓基地

建有現代農業技術展示中心、生物組織培養中心、玉米與水稻育種中心、科研食品廠、養殖示範場、亞熱帶果樹標本園、園林花卉苗圃、燎原農業科技開發服務公司等60個校內外實習基地,充分滿足各學科技能實訓需要。其中投資2700萬元與農業廳合作建成的廣西現代農業技術展示中心是廣西規模最大的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現已接待中外參觀者達30萬人次,成為集生產科研、教學實習、觀光旅遊於一體的廣西現代農業的展示基地。

學院榮譽

學院是自治區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首批自治區職業教育攻堅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是全國農業科普示範基地、全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廣西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基地、廣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廣西中等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基地、中國—東協農業培訓中心,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西高等學校教學改革與管理先進單位、全區農業科技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自治區文明單位、自治區級衛生優秀學校、廣西高等學校安全文明校園、第一批自治區“和諧學校”等數十項多項國家及自治區級榮譽稱號。

交流合作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東南亞各國建立起“東南亞農業職教交流網路”。先後派出20多名專業教師到日本美國、甘比亞、泰國澳大利亞等國進行留學、考察研修或技術指導,邀請外國專家到校講學、交流。1992年開始與越南農業部以及農業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發展友好關係,承擔國家農業部“農業科技教育走出去”戰略項目,先後為越南培訓農業技術人員37期715人次;與寮國農林部簽訂了《關於農業合作的協定》,並在寮國獲得了60公頃土地的20年無償開發權,開始建設中國果蔬新品種試種基地;在印度尼西亞的北蘇拉威西省TOMOHON市協助LOKON中學興建一所大專層次的農業職業院校。
2002年學院被國家農業部正式確定為“實施農業科教‘走出去’戰略試點工作”試點單位。分別在越南、印尼、寮國、緬甸等國家建立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基地。特別是在寮國建立的1000畝的中老合作農業試驗基地,深得寮國國家政府及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讚揚。2012年9月,我國農業部在這一基地的基礎上正式掛牌成立“中國-寮國合作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這是我國政府承諾援助東協國家20個農業試驗站中第一個掛牌成立的試驗站。學院自主培育的雜交玉米、水稻品種在越南、寮國、緬甸等國家大面積推廣種植,其中HK4雜交玉米品種是目前我國唯一進入越南國家農作物品種名錄的玉米品種。近3年先後承擔國家農業部、國家商務部、自治區政府與東南亞國家的農業合作、開發及支持項目,計有寮國百萬畝糧食開發、高棉百萬畝糧食開發、斐濟水稻支持等項目。此外,學院正在開展承擔國家商務部斐濟農業示範園區建設項目。學院還先後與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家8所大學建立了合作辦學關係,已派遣留學生1000多名。為東協各國和部分非洲國家舉辦政府官員、技術人員和院校教師培訓班100多期,培訓學員3000多人。2012年7月國家農業部在我院正式掛牌建立了“中國—東協農業培訓中心”,為學院與東協國家開展農業技術合作和技術人員培訓奠定了更好的基礎,也使學院創出的“東協特色”的辦學品牌和辦學亮點更加突顯,成為廣西乃至全國高職院校中實施國際開放辦學卓有成效的為數不多的學校之一,學院這一特色作為一個成功案例寫入了國家教育部發布的《2012年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報告》之中,使學院成為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典範。

招生就業

學院以廣西生源為主,面向全國招生。截止2005年7月,高職在校生4529人,其中三年制高職生3909人,3+2五年制高職生620人。學院的辦學水平與教學質量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讚譽,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2003年畢業生就業率為98.39%,2004年就業率為96.22%,2005年就業率為97.91%。
2002年以來,學院被批准為全國農業科普示範基地、全國農村科普示範基地、廣西扶貧培訓基地、廣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廣西中等職業教育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先後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全區農業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地理位置

學院地址:學院位於南寧市大學東路176號。
交通路線:4路、54路、55路、58路、66路、76路、83路、96路、204路、207路、222路、城環1線、城環2線、K1路、604路、605路、804路、捷運1號線(清川站下車步行830米到達學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一覽

廣西大學 | 廣西醫科大學 | 廣西民族大學 | 廣西中醫學院 | 廣西師範學院 | 廣西財經學院 | 廣西藝術學院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廣西師範大學 | 桂林工學院 | 桂林醫學院 | 廣西工學院 | 右江民族醫學院 | 百色學院 | 河池學院 | 玉林師範學院 | 欽州學院 | 賀州學院 | 梧州學院 |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 | 桂林工學院博文管理學院 | 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 | 廣西師範學院師園學院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 廣西中醫學院 | 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 北海宏源足球職業學院 | 北海藝術設計職業學院 | 北海職業學院 | 廣西城市職業學院 | 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東方外語職業學院 |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警管高等專科學校 |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輕工高級技工學校 | 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 | 廣西演藝職業學院 | 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 廣西邕江大學 | 廣西幼兒師範學校 |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 貴港職業學院 | 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 桂林山水職業學院 | 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河池職業學院 | 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柳州運輸職業技術學院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 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南 | 寧地區教育學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 | 桂林工學院南寧分院 | 百色職業學院 | 廣西教育學院 | 梧州職業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