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教育學院

廣西教育學院

廣西教育學院創建於1953年,是自治區直屬的本科高等院校,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區中心。該院主要承擔本、專科學歷教育和廣西全區教師教育非學歷培訓和指導任務。現有中文系、教育管理系、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外語系、政治經濟系、旅遊與環境學系、現代教育技術系、藝術系、文化與傳播學系等9個從事學歷教育的教學系;8個普通本科專業和23個普通專科專業(含專業方向);45個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專業,涵蓋了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其校訓是“勵志、敬業、修身、育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廣西教育學院廣西教育學院

學院創建於1953年10月27日,前身為廣西省中等學校教師進修學院。

1954年更名為廣西省教師進修學院,1958年更名為廣西教師進修學院,從成立之日起,六十多年來一直把教師職後教育作為學院的主要職能,成為全區教師教育的中堅力量,做出了巨大貢獻。

1963年12月廣西教育學院舉辦了首期教育幹部輪訓班。

1972年3月14日教育廳廣西教育行政幹部培訓部(簡稱“乾訓部”)正式成立,掛靠學院。培訓部主任由當時的教育廳副廳長兼任。乾訓部幾十年來一直承擔廣西縣(市)級主管教育的副縣(市)長、縣(市)教育局長、中國小校長(書記)、副校長的培訓任務,負責縣(市)級教育督導幹部和中等師範學校及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的培訓工作,是省級中國小校長培訓基地。

1999年2月廣西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成立。中心隸屬廣西教育學院,業務上接受自治區教育廳領導,主要任務是為全區中國小教師校長及教育行政幹部的繼續教育提供技術諮詢、業務指導和督導評估,統籌協調全區各級培訓機構教研部門和電教部門,共同開展繼續教育工作並承擔繼續教育課題研究和培訓實施。

2009年7月成立了項目管理辦公室和研修中心,負責管理協調學院承擔的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或有關部門下達的教師培訓、校長培訓和其他管理人員繼續教育的任務,同時面向社會承接各類研修任務。

2011年4月,廣西教育學院整合廣西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教育學院項目管理辦公室和研修中心等三個部門,組建廣西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2014年6月廣西教育學院整合校內資源,專門成立了培訓學院,隨後又組建了社會服務領導小組,下設社會服務辦公室。培訓學院的成立,增強了學校培訓工作的規範性、專業性,實施了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構建了學校培訓工作的新格局,逐步形成了培訓工作的新常態。

2015年4月,培訓學院完成了培訓工作的整體布局,出台了相關管理辦法,搭建了諸如“崇左市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等大型社會服務平台,培訓工作開創了新局面,邁上了新台階。

辦學規模

廣西教育學院廣西教育學院
校園風光之教學樓校園風光之教學樓
校園風光之教學樓校園風光之教學樓

學院占地4.7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39萬平方米,運動場地4101平方米,綠化用地1.62萬平方米。截至2010年10月,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324.92萬元,擁有教學科研用計算機880台,語音實驗室座位120個,多媒體教室座位2100個。館藏一般圖書34.7萬冊,數字資源量1.13萬GB。

2010年,學院有各類在校生5220人,其中普通專科生2968人,成人本科生1547人,成人專科生692人,留學生13人。

2010年,學院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廣西新發展”為載體,以學院的合併改制為契機,全面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和群團建設,繼續深化教學改革,加大科研及學科專業建設的力度,為推動學院順利轉型改制,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10年,學院與廣西政法幹部管理學院合併改制為普通政法類本科院校正式啟動。一年來,學院黨委和行政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學院工作,緊緊抓住合併改制這一工作重心,狠抓內涵建設,著力提升學院核心競爭力,使學院辦學條件、人才培養、教學及科研等邁上新台階,促進學院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兩院合併改製得到了自治區政法委、教育廳、司法廳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成立了兩院合併改制工作領導小組及籌備委員會。

同時,廣西教育學院和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相應成立籌備委員會,合併改制的相關工作正有序推進。

師資力量

現代教育技術和旅遊管理專業已分別被確定為教育部和自治區高職高專示範性建設試點專業。現在校學生已達萬人。

學院有專任教師226人,其中正高職稱及研究人員23人,副高職稱74人;博士學位12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101人;兼職博導1人、碩士生導師7人,廣西高校優秀人才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4人,高於全區高校平均水平。 其中,有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有"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獲得者,有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的榮譽獎章獲得者等。

教育資源

廣西教育學院廣西教育學院設施

該院具有52年的辦學歷史,積澱了豐富的辦學經驗,教育資源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教育基地

教育培訓資源豐富。我院是廣西中國小教師培訓、教育管理幹部培訓等方面的重要基地。廣西教育學會秘書處掛靠我院,"廣西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承擔廣西中國小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實驗任務的教研部設在我院,廣西中國小校長培訓、教師培訓、中國小教師資格認定等機構、廣西國語水平培訓和測試基地、首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指定語言文化培訓機構、廣西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委員會秘書處以及廣西高中畢業會考工作辦公室等均設在我院。

廣西教育學院廣西教育學院設施

2、科研成果

教育研究資源豐富。我院已取得各類科研成果總計1400多項。其中,有全國、自治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也有國家、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在獲獎成果中有全國"五個一工程"作品優秀劇本獎、 國家優秀圖書獎、廣西文藝創作"銅鼓獎"、全國優秀科研成果獎和全區優秀教學成果獎等。學院現有生態文化、人力資源、教育科學、思想政治教育等4個研究所。

3、專業刊物

我院還擁有《廣西教育學院學報》、《基礎教育研究》、《創新作文》、《國小教學參考》、《哲理》、《中學教學參考》等6個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專業性雜誌刊物。

辦學方針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發展進程中,廣西教育學院為廣西的經濟社會和民族教育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我院以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突出學生髮展為本、突出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整體最佳化,實行多樣、靈活、開放的人才培養模式。

我院採取多種方式與國內外高校聯合辦學。先後與美國英語學會、英國布萊德福德大學等科研機構及高校建立了學術交流和校際合作關係,並開展留學生教育。校際學術交流頻繁,天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名校的博士生導師多人受聘為我校的名譽或客座教授。

當前,學院正以嶄新的面貌和高昂的鬥志,抓住機遇,確立"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理念,為把廣西教育學院建設成為有鮮明教師教育特色的高等學校而努力奮鬥。

院系設定

學院設有中文系、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外語系、政治經濟系、教育管理系、旅遊與環境學系、信息科學與技術系、藝術系、文化傳播學系、教育科學系等10個系,共36個普通專科專業、23個成人本科專業和18個成人專科專業。一個國際交流學院。

中文系

廣西教育學院廣西教育學院景觀

中文系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設備完善。教師隊伍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現有教授、博士多名,副高以上職稱超過50%,治學精謹紮實,其中不乏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津貼、曾憲梓教育資金和自治區優秀教師稱號獲得者。中文系堅持教育教學改革,成果豐碩,其中多個項目獲自治區教育廳課題立項和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畢業生普遍獲得用人單位好評,成為各自崗位上的佼佼者,尤其在基礎教育領域,許多畢業生已成為我區各地語文教學和教育管理的骨幹。中文系生源質量高,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

漢語(普通專科,文史類)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漢語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中國小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文秘等方面實際工作的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到中國小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秘、管理、宣傳或公關工作;到文化宣傳部門、文化傳播媒體從事文案策劃、編輯和新聞采寫工作。

主要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唐詩宋詞(自治區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理論、基礎寫作、新聞採訪與寫作、邏輯等。

外語系

外語系成立於1984年,是廣西同類院校建系較早的教學部門,目前是學院三大教學系之一。開設有英語教育、套用英語和商務英語等3個專業,辦學層次分別是普通專科、成人專科、成人本科。擁有教學必備的微機室、語言實驗室、DVD視聽室等。全部教室均改裝為多媒教室,

師資力量雄厚,教師隊伍由專職英語教師、外籍專家組成。教師中有96%的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或正在攻讀研究生學歷,6人持有副教授的資格,7位教師具有留學和在海外任教的工作經歷,部分教師或兼職或應邀為廣西、南寧市各級政府擔任口頭和筆頭翻譯工作,多名教師受中國——東協博覽會、博覽局聘請擔任南博會期間商務翻譯工作,教學經驗和商務經驗十分豐富。我系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歷年來有優秀畢業生考取了區內外高校碩士研究生,多人次獲得全國或省級大學生英語競賽、英語演講比賽的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等各種獎項。各屆畢業生就業率高, 2007屆普通專科畢業生的歷年就業率達100%, 2008屆畢業生離校僅半個月就業率已超過90%。除學歷教育以外,我系還承擔各類型的教師1982年開始我系負責全區中學英語師資短期培訓,近年來又承擔了全區中學英語教師的繼續教育指導和培訓工作,僅在2001-2002年間就承擔了省(市)級繼續教育的培訓項目6個。

1990年至今,連續17次承擔了廣西教育廳與美國英語協會ELIC合作的英語教師培訓項目——廣西中學英語教師暑期培訓班,為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培訓骨幹英語教師逾千人。

政治經濟系

政治經濟系是我院老牌系之一,已有50多年的辦學歷史,在區內享有較高聲譽。擁有一支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在職教師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博士2名,碩士5名,研究生學歷4名,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占50%以上。開設有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教育、法學、行政管理等4個成人本科專業和行政管理、市場行銷國際貿易實務、國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歷史學等6個成人專科專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實務、市場行銷、國際貿易實務等4個高職高專專業。學院社科部掛靠我系,我系教師除承擔本系專業教學任務外,還承擔全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具有豐富的教學教育經驗。

近來,我系又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專業改造和課程體系建設,既注重理論教學,又重視實踐環節的訓練,建立了模擬法庭、模擬商務談判、證券與投資、法律諮詢中心等實訓基地,著力培養既有較高理論素養,又有較強實際工作能力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專門人才,辦學質量穩步提高。畢業生普遍得到各行業用人單位的好評,許多畢業生成為了教學和教育行政管理的骨幹及政府部門的領導幹部、企業業務精英和私企負責人。

近幾年來,我系畢業生就業前景看好,畢業生就業率較高,2007、2008年達到97%以上,位於學院的前列。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原名數學系,是學院最早設定的本科系之一。經過長期的建設,現設有數學與套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本科專業,數學教育、計算機套用技術、軟體技術、動漫設計與製作4個專科專業。另外還承擔中學數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數計系已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教育大系,並於95年正式更名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擁有一支年齡、職稱、學歷、知識結構較為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中高級職稱教師18人,其中副教授12人,講師6人。已獲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5人,攻讀碩士學位3人。學院學科帶頭人1人,學院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人,學院中青年骨幹教師4人。既有一批有豐富教學和實踐經驗的老教師,也有一批知識結構新、精力充沛的年輕教師。現有函式論教研室、代數幾何教研室、課程與教學論教研室、計算機軟體教研室和計算機硬體教研室。目前,我系有計算機硬體綜合實驗室1間、計算機網路實驗室1間、計算機網路機房四間、多媒體教室2間和學院網路管理中心,總面積達460平方米,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設備多套,各種類型的電腦200多台。目前在校學生人數已達800多人。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重視學科建設和教學研究,做到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促進教學。近年來在相關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承擔區教育廳科研項目2項、院級重點課程2項,院級重點學科1項。與此同時,數計系還與南寧市四職高,橫縣橫州一中、北海五中等中學有著密切的聯繫,建立了教育實驗實習基地,為學生了解中學、服務中學提供了條件。與南寧市平方軟體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建立計算機專業實訓基地,為學生了解掌握計算機的實用技能提供了條件。

20多年來,數計系通過脫產、函授等形式為國家培養了各類本、專科生數千人,這些畢業生大多數已成為當地教育戰線上的中堅力量,為我區的教育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也培養了大批IT業的精英。

在新的世紀裡,數計系將以更加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精神,用我們的聰明才智去開創更加輝煌的明天!

旅遊與環境學系

旅遊與環境學系原名地理系,成立於1984年,1998年,根據辦學專業的拓展,更名為旅遊與環境學系。自成立至今,本系已經走過了25年的辦學歷程,為國家培養了3000多名地理專業人才和1000多名旅遊專業人才。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1992年,本系開始籌備設立旅遊管理專業,並於1993年招收首屆旅遊管理專業學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最早設立旅遊專業的3個院系之一(另兩個分別是廣西旅遊專科學校和桂林工學院旅遊系),也是南寧市第一個開辦旅遊專業的高等院校。旅遊與環境學系從普通聯考和成人聯考中招收學生,設立有地理教育、旅遊管理、旅遊管理(東南亞)、旅遊英語等4個普通專科專業;地理科學(專升本)、旅遊管理(專科)、旅遊管理(專升本)等3個函授成人專業,以及旅遊管理(專科)、旅遊管理(本科)等2個全日製成人專業,在校全日制學生近500人。本系具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歷結構比較合理的教職工隊伍。全系有教職工15人,其中,專職教師12人。專職教師中,2人擁有博士學位,2人具有碩士學位,2人具有研究生學歷,6人為學士學歷。除此之外,還聘請了10多位在廣西旅遊行業內有較高知名度的專家學者擔任本系的客座教授。本系的地理、旅遊多功能實驗室正在建設之中。本系注重學生的職業規劃和就業競爭實力的培養,在新生入學時就聘請行業專家開設有關社會對專業人才的要求的講座,並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注重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的訓練,除了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打下紮實的理論基礎外,還通過短期和較長時間的專業實習,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畢業學生既具有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近年來,本系畢業學生的一次就業率都在95%以上,許多學生在“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工作,部分學生還跨出國門,在越南的有關企業中就業。

信息科學與技術系

信息科學與技術系是廣西教育學院具有現代色彩的系,是學習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教育技術等現代技術的理想場所,目前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專科層次有三個專業:計算機網路技術、現代教育技術(教育部及自治區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影視多媒體。本科層次有三個專業:現代教育技術、網路工程、電子商務。

本系擁有一支由博士、碩士、學士;教授、副教授、講師組成的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開放而先進的辦學理念是本系的最大特色。本系專業培養目標明確,緊緊把握住專業教學改革方向,堅持以改革為先導,以創新為核心,以質量為根基,以特色為重點,以人為本,培養出來的學生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信息科學與技術系教學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該系擁有3個多媒體、網路化的機房,配置150台高檔計算機,並全部接通寬頻網。還設有教育技術實驗室、多媒體軟體製作室、音像製作室、網路實驗室、硬體實驗室、常規媒體實驗室、攝影實驗室、信息資料室等。還有多媒體教室、閉路電視系統、衛星節目地面接收站、專業攝像機及非線性編輯系統等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施。

文化傳播學系

廣西教育學院文化傳播學系是為了充分利用廣西教育學院現有的行業優勢和師資力量,迎接科學技術發展給出版業帶來的嚴峻挑戰,為日益繁榮的文化產業培養急需人才而成立的。本系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先進,實習基地穩固,就業方向寬廣。擁有一支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高級職稱人數占教師總人數的68%,有博士、教授多名。所擁有的高配置的一流的全新的集教學、上機於一體的多媒體教室,既可充分體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又可讓學生得到全新的高科技享受。基於本系的廣西教育學院雜誌社,是一家擁有40多年辦刊歷史的出版單位,現出版面向全國發行的《中學教學參考》(原名《中學理科》)、《國小教學參考》、《創新作文》、《哲理》(原名《中學文科》)四大品牌期刊,既造就了一批可指導編輯出版發行工作實踐的資深的專業技術人才,又培育了書刊編輯出版實習基地。本系學生不僅能夠系統地學習編輯出版方面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能夠直接參與學院雜誌社的編輯出版發行工作實踐。畢業生既可在出版、新聞宣傳、文化教育等部門從事編輯、出版、發行業務與管理以及教學與科研工作,也可從事文秘方面的工作,還可自謀職業從事文字印刷、書刊銷售及其他行業的工作。

在短短的時間內,本系學生成立了“水天詩社”,並創辦了提升自身出版專業實踐能力的刊物《半坡人》(含詩刊和副刊),在廣西高校引起了積極的反響。這充分體現了本系實用型人才培養的辦學特色。

藝術系

藝術系是廣西教育學院在新世紀按照最新的辦學理念籌建新校舍、添置新設備、組建教師隊伍而創辦的新的教學系(2001年10月成立)。面向中國小藝術教育和新今人才市場,藝術系勇於探索、大膽創新,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把本系的發展作為主題,把完善專業設定作為主線,把創新作為動力,把提高辦學能力作為出發點,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顯著成績。

藝術系現有美術、音樂、舞蹈三個專業,涵蓋普通本科和專科,成人本科和專科幾種專業發展類型,並且有全日制和業餘兩種培養模式。迄今已有5屆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

藝術系現有在編教師24人,其中半數以上擁有中、高級職稱,相當部分教師來自全區一線的文藝創作和表演團體,有豐富的藝術教學經驗、美術創作經驗和舞台表演經驗。藝術系還特聘了10多位區內知名專家、學者、教授為兼職教師,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結合,構成互補優勢,師資力量均衡、雄厚。

“十一五”期間,藝術系將以經濟建設和新今需求為導向,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藝術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為保證,強化科學管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大科研工作力度,立足廣西,面向西部,把學生培養成基礎紮實,具有創新精神和就業能力的套用型人才,把藝術系建成在區內有較大影響,在本部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學系。

現代教育技術系

現代教育技術系辦學特色鮮明,師資力量雄厚,既有經驗豐富的教授,又有銳意進取的青年講師;教學設備先進,擁有4個多媒體、網路化的機房,配置了接通寬頻網的170台高檔計算機,設有教育技術實驗室、多媒體軟體製作室、音像製作室、網路實驗室等,還有多媒體教室、閉路電視系統、衛星教學節目接收系統、專業攝像設備及非線性編輯系統等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施,是學習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教育技術等現代技術的理想場所。畢業學生優秀,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本系目前設定普高專業有: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影視多媒體技術、旅遊英語;成高專業有:計算機系統維護(高升專)、計算機網路技術(高升專)、現代教育技術(高升專)、網路工程(專升本)、教育技術學(專升本)、電子商務(專升本)。

文化標識

院標院標
(一)院標:

整個構圖取自廣西教育學院校徽中的綠色幼苗加以藝術創造變形而成,象徵著培訓學院是廣西教育學院的一個機構,葉代表著生長培訓的辦院理念:

1、大的綠色葉瓣上萌發出另一小的嫩葉芽,表達的是成長性的培訓理念。

2、兩瓣充滿生命活力的綠葉,寓意生命性的培訓理念。

3、綠色與葉芽象徵著培訓的育人性理念。

4、大葉片和葉芽一同生長,表達了學院“與您為伴,共生共長”的生長培訓辦院理念。

(二)印章:“生長培訓”

(三)代表色:雅藍色,代表著我們“理性——嚴謹——穩健——務實”的院風。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一覽

廣西大學 | 廣西醫科大學 | 廣西民族大學 | 廣西中醫學院 | 廣西師範學院 | 廣西財經學院 | 廣西藝術學院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廣西師範大學 | 桂林工學院 | 桂林醫學院 | 廣西工學院 | 右江民族醫學院 | 百色學院 | 河池學院 | 玉林師範學院 | 欽州學院 | 賀州學院 | 梧州學院 |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信息科技學院 | 桂林工學院博文管理學院 | 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 | 廣西師範學院師園學院 |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 廣西中醫學院 | 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 北海宏源足球職業學院 | 北海藝術設計職業學院 | 北海職業學院 | 廣西城市職業學院 | 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東方外語職業學院 |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 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警管高等專科學校 |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輕工高級技工學校 | 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 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 | 廣西演藝職業學院 | 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 | 廣西邕江大學 | 廣西幼兒師範學校 |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 | 貴港職業學院 | 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 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 桂林山水職業學院 | 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河池職業學院 | 柳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柳州運輸職業技術學院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 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南 | 寧地區教育學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 | 桂林工學院南寧分院 | 百色職業學院 | 廣西教育學院 | 梧州職業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