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藍刺皮耳

暗藍刺皮耳是一種真菌,較厚的標本邊緣反卷,表面乾燥,具白粉、 淡赭淺黃色、粉紅淺黃色、粉紅肉掛色或肉桂色,主要分布在中國、巴西、古巴、厄瓜多(模式產地)、墨西哥。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暗藍刺皮耳 圖片 
拉丁學名
Heterochaetelivido-fuscaPat.
參考文獻
Bull.Soc.Myc.Fr.8:140.1892.

同物異名

H.livido-fuscaPat.var.flavo-stramineaRick,Egatea18:286.1933.(proparte).
HeterochaetellachorisiaeViegas,Bragantia5:252.1945.

形態描述

擔子果平伏,殼狀,頗厚(有時可達1mm),較厚的標本邊緣反卷,表面乾燥,具白粉、淡赭淺黃色、粉紅淺黃色、粉紅肉掛色或肉桂色。邊緣較中央部位暗、絮狀。刺柱散生,褐色至棕褐色,粗壯,200-230×40-80μm,突出部分達140μm。膠囊體稀少,呈彎曲圓筒形,40×6μm。子實下層黃褐色,菌絲粗3-3.5μm。側絲頗粗,常不分枝,直徑3-5μm,少數纖細分枝。原擔子大型近棒狀,下擔子四細胞,24-35×10-15μm,上擔子粗短圓筒形,20×3-5μm。孢子肥胖,腎形,(12-)14-19×-9μm,萌發時產生再生孢子或萌發管

生態環境

在闊葉樹枯枝上群生。

中國分布

浙江天目山(2935)。

世界分布

中國、巴西、古巴、厄瓜多(模式產地)、墨西哥。

模式產地

厄瓜多

盤點銀耳目花耳目的真菌(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