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耳

茶耳

茶耳是生長在油茶樹上的一種葉子,伴生幾率較低,由於整棵油茶有的枝幹吸收營養無法返還到每個葉片中就集中在這幾片上,可食用,有些較薄微紅,吃起來帶點澀,有點酸,有的較厚偏白,吃起來微甜,鬆脆,爽口,飽含植物胺基酸。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長得(粉)白嫩晶亮,胖乎乎的,是生在茶樹新枝上,一般以樹腰上的新枝為多,較厚,一般厚度可達1.5MM左右,較薄時微紅,厚時白胖。

茶耳 茶耳

生長環境

陽光較充足,在長江中下游就可以滿足這些條件。茶樹換新葉時雨水特別多,而且這時茶片也還很小,整棵油茶有的枝幹吸收營養無法返還到每個葉片中就集中在這幾片上,形成茶耳。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

山西管涔山(4396,4401);吉林長白山(HMAS 29603);安徽黃山(HMAS 24057);福建三明(1631);江西安福(MHSU 127);湖北保康(2056,HMAS 44045),房縣(2098,2107, 2145),天門(1779),神農架(4037);湖南莽山(1130, 1700, 3825),綏寧(1415, 2674),紫雲山(2689, 2694),大圍山(2662);廣東樂昌(1394);海南黎母山(HMAS 29600),吊羅山(1341),尖峰嶺(1377,HMAS 29602);廣西大明山(1821),金秀(HMAS 44044),東蘭(HMAS 24055),隆林(HMAS 24056);四川大涼山(2394),雅江(HMAS 46637),貢嘎山(HMAS 51060);貴州遵義(1993);雲南西雙版納(HMAs 29601);陝西太白山(2561);青海民和(HMAS 26394);貴州天柱。

世界分布

大洋洲、中國、北美洲、亞洲、歐洲(模式產地)、南美洲。

主要價值

該葉片可以食用,飽含植物胺基酸,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品種分類

茶耳 茶耳

地方名:茶片(湖南)、紅木耳、紫木耳(雲南)、紅耳、血耳(湖北,保康)。

茶耳又稱茶掛。茶掛顧名思義是長在油茶樹上的一種葉子。

茶耳應該是茶樹葉的異生體,色白(有的微紅)形狀像油茶樹葉,但特別厚,味甜,鬆脆,很爽口。

生長在油茶樹上的一種嫩葉。它長得白嫩晶亮,胖乎乎的,是生在茶樹新枝上,一般以樹腰上的新枝為多。可以吃。以湖南耒陽茶豐的茶掛(茶耳)最有名。

其形成條件有幾個,一是須有新葉(或新果),二是須有充足水分,三是陽光較充足,在長江中下游就可以滿足這些條件。茶樹換新葉時雨水特別多,而且這時茶果也還很小,由營養過剩引起的異常生長,開成茶耳(茶苞)。會分解本身的一些纖維素,變為糖,所以吃起來有點甜,但這些西生命不會很長。

盤點銀耳目花耳目的真菌(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