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刺皮耳

白粉刺皮耳

白粉刺皮耳是一種真菌,常呈白粉狀不規則地展生在基物上,頗似白堊,主要分布在湖北保康(2043,2044),房縣(2094)等地。

基本信息

白粉刺皮耳 - 基本資料

中文學名
白粉刺皮耳
拉丁學名
Heterochaete sanctae-catharinae Moller
參考文獻
Protobasid. p.8.1895.

白粉刺皮耳 - 同物異名

H.sanctae-catharinae Moller var. riograndensis Rick, Egatea 18:287.1933.
H.sanctae-catharinae Moller var. delicatula Rick, Egatea 18:287.1933.
H.livido-fusca Pat. var. grisea Rick, Egatea 18:286.1933.
H.livido-fusca Pat. var. echinospora Rick, Egatea 18:286.1933.

白粉刺皮耳 - 形態描述

擔子果多純白色,也有微灰或蒼白色,乾後顏色幾無變化,常呈白粉狀不規則地展生 在基物上,頗似白堊,達1-20×0.2-1cm。邊緣輪廓不清楚,無限型。刺柱白色,粗短, 圓筒形,突出部分70-100×30-50μm。切面厚50-100μm。在顯微鏡下,刺柱淡色, 其菌絲薄壁,對螢光桃紅著色。子實下層淡色至淡黃褐色,菌絲薄壁,膠質化。側絲稀少, 絲狀或偶見有分枝,直徑2-3μm。膠囊體缺或少見,形如膨大的側絲、 28×7μm。擔子 球形至卵球形,4細胞,(14-)15-20×10-14μm。上擔子圓筒形,彎曲,粗2-2.5μm。 孢子臘腸形,小尖明顯,14-20×5-7μm,萌發時產生再生孢子或萌發管

白粉刺皮耳 - 生態環境

在闊葉樹柏枝上群生。

中國分布

湖北保康(2043,2044),房縣(2094),神農架(2191,4115);四川峨眉山(2463,2475);陝西太白山(2581,2588);雲南西雙版納 (3406)。

世界分布

中國、巴西(模式產地)、古巴。

模式產地

巴西

白粉刺皮耳 - 討 論

此種在刺皮耳屬是一較易確定的種,粉白色的擔子果,大的球形擔子和長 達20μm的臘腸形孢子會使人首先聯想到它。僅就孢子來說,在刺皮耳屬中,具有長達 20μm的臘腸形孢子的種,除了此種以外,就只有H.delicata,H.nigerrima與H.fa- lcato-sporifera了,而這三個種與此種具有顯著的差異。

盤點銀耳目花耳目的真菌(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