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銀耳

硃砂銀耳

硃砂銀耳是一種真菌,由數個稍具分枝的中空泡囊狀瓣片組成,瓣片扁平或分枝呈鈍齒狀至指狀,表面近平滑或有粗糙小疣,主要分布在福建三明等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文學名
真菌
真菌

硃砂銀耳(橙耳) 
拉丁學名
Tremellacinnabarina(Mont.)Pat.
參考文獻
EssaiTaxonom.20,21.1900;Olive,Bull.TorreyBot.Club85:99.1958.

同物異名

NaemateliacinnabarinaMont.,Ann.Sci.Nat.3,10:120.1937.Sacc.,Syll.Fung.6:894.1888.
TremelladahlianaHenn.inEngl.,Bot.Jahrb.25:496.1898.
TremellasamoensisLloyd,Myc.Writ.5:875.1919.

形態描述

擔子果橙黃至近硫磺色,或褪色至淡黃白色,柔軟膠質,長1-7cm,寬0.5-5cm,高1-4cm,由數個稍具分枝的中空泡囊狀瓣片組成,瓣片扁平或分枝呈鈍齒狀至指狀,表面近平滑或有粗糙小疣。菌絲直徑1.5-4μm,有鎖狀聯合。子實層遍生,形成一緊密的表層,菌絲頂生擔子,側面再育;下擔子廣橢圓形或倒卵形,十字形縱隔,10-16.5×8-12μm;上擔子的長度通常小於20μm,直徑2-4μm;上、下擔子均黃色,菌絲淺黃色。擔孢子廣卵形至近球形,6-8×4-6μm;萌發產生再生孢子或萌發管;未見到分生孢子。

生態環境

在闊葉林中闊葉樹倒木及枯枝上單生、散生。

中國分布

福建三明(2240,2331);湖南莽山(1743,3594,4199),紫雲山(2695),大圍山(2205);海南吊羅山(1443,1459);廣西大明山(1872,1871,1859),老山(880),荔浦(MHSU7558);四川樂山(MHSU1759);大涼山(2361,2389);雲南西雙版納(3285,3330,3468),思茅(3514)。
據張光亞《雲南食用菌》記載,在雲南元江、鎮沅、景東、雙柏、大理、巍山及努江、瀾滄江河谷一帶也有該種分布。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蘇聯、塔希提島(模式產地)、薩摩亞、菲律賓。

討 論

可食,營養豐富。張光亞在《雲南食用菌》上記載該種含胺基酸種類多達14種。

盤點銀耳目花耳目的真菌(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