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惠明茶

景寧惠明茶

景寧惠明茶產於唐鹹通二年(861)惠明和尚主持建築的惠明寺山地,茶以僧名。今存一株苦白茶,樹齡已逾千年,為稀罕茶樹之一,葉子乳白帶淡黃,沖泡後呈白色,人謂“仙茶”。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起,惠明茶列為貢品,並多次獲得國內、國際金獎。

基本信息

生態環境

景寧惠明茶生態環境

浙江傳統名茶,古稱“白茶”。又稱景寧惠明,產於景寧縣張村鄉的赤木山腰。茶園多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坡上,土質肥沃,雨量充沛,該縣位於浙南甌江上游,屬山區及半山區,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年均氣溫17.6℃,年均降水量1868毫米,無霜期達268天。土壤以酸性砂質黃壤土香灰土為主,土質而潤澤。

山中古柏老松,滋雲蓄霧,煙霞經月不散。山上林木蔥蘢,常年雲霧瀰漫。尤以惠明寺及際頭村兩地居赤木山山腰,海拔約六七百米,所產茶葉最佳。雲霧繚繞,茶樹生長土質肥沃,雨量充沛,環境得天獨厚。所產茶葉最佳。

品質特徵

景寧惠明茶景寧惠明茶

惠明茶外形細緊,稍捲曲,色綠潤,具有回味甜醇、濃而不苦、滋味鮮爽、耐於沖泡、香氣持久等特點,是名茶中的珍品

製作工序

景寧惠明茶景寧惠明茶
製作景寧惠明茶所用鮮葉為芽頭肥大、葉張幼嫩、芽長於葉的一芽一葉。

製作時先將芽葉於銅鍋炒青,至適度時起鍋攤涼並輕輕搓揉,然後用焙籠烘焙至八成以上乾度,再入鍋整形翻炒足乾。成茶條索緊縮壯實,顆粒飽滿,色澤翠綠光潤,全芽披毫,茶味鮮爽甘醇,帶有蘭花香,湯色清澈明綠。

秀似魚鉤,銀毫顯露。茶味鮮爽甘醇,帶有蘭花香,湯色清澈明綠,葉底黃綠明亮。曾於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又稱金獎惠明。唐朝時期惠明寺周圍已闢地種茶,但因交通閉塞,罕為人知。

鹹豐年間,始漸有名氣,獲獎後方聞名世界民國後期,茶園荒蕪,製作技藝失傳。1979年恢復生產。1982、1986年被評為全國名茶,是名茶中的珍品。

茶藝欣品鑑

景寧惠明茶景寧惠明茶
茶量:一分茶
茶形:短條彎曲細緊披毫
水品:自煎水火甌恆溫85度許
茶點:乾果水果甜點
乾香:清幽
瀹法:下投
濕香:香較顯
湯色:翠綠襯葉清沏透明
一水:入口順滑香甘淡稍余後氣
二水:香氣清略走蘭意稍余後氣
三水:香微露輕發稍余後氣稍回甘
余水:水味重茶味輕棄之不飲
葉底:葉芽狀較為完整個別葉稍見紅
沉浮:或沉或懸數水之後盡沉

惠明茶獨特品味與悠久名茶文化相結合,給惠明茶文化譜寫了新的篇章。清代鹹豐年間詩人嚴用光《惠明茶歌》云:

景寧惠明茶景寧惠明茶
敕木峰高插蒼穹,山中茶樹殊超倫,
棲真庵接惠明寺,嫩芽初出含清真,
采焙穀雨趁芳辰,……
旗槍一一相排列,滿甌色味良精醇,……
二公不到南泉地,坐令異卉嗟沉淪。

嘆惜唐代茶聖陸羽和頗有風識的盧公(即仝)沒到過偏僻的惠明寺,未將茶葉精品記入詩文。當代著名書法家姜東舒先生品飲惠明茶後題詞曰:“余嗜茶,特喜惠明茶,因其湯色碧綠,滋味甘醇爽口,數沖不淡故也。”山青茶香泉水佳,赤木山周圍有數十眼泉水,其中最著名的為“南泉”水,清冽甘醇,用南泉水泡惠明茶,倍增香甘爽適的飲茶感受,使人心曠神怡。

歷史淵源

景寧惠明茶景寧惠明茶

《景寧縣誌》記載:唐大中年間(847-859),景寧已種植茶樹。鹹通二年(861),惠明和尚建寺於南泉山(今鶴溪鎮惠明寺村,寺因僧名,村以寺名),並在寺周圍栽植茶樹。此處所產茶葉品質優異,亦因僧名稱惠明茶,明成化十八年(1482),惠明茶列為貢品,年貢芽茶兩斤。迄今已有1100餘年的種植歷史。現在寺右尚有一株古茶。此茶葉芽乳白帶淡黃,沖泡後又呈白色,色、香、味俱佳,人稱“白茶”、“仙茶”“蘭花茶”。
金獎惠明茶是浙江省八大名茶之一,也是全國重點茶之一。產地景寧敕木山,在張春鄉境內,主峰四周,雲山霧海,適宜茶葉生長。景寧縣誌稱:唐鹹通二年,惠明和尚建寺山中,和畲民在寺周圍闢地種茶,茶因僧名。至今已歷一千一百餘年,歷代列為“貢茶”。

民國四年(1915年)為紀念巴拿馬運河出鑿成功,在美國舉辦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浙江省政府徵集各地著名絲綢織品,土特產等出國赴賽。在這次赴賽中唯有景寧的惠明茶獲得一等證書和金質獎章。從此,惠明茶名揚四海譽滿中華,景寧縣把這一光榮歷史載入《景寧縣續志》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畲族人民生活貧困,茶園荒蕪,名茶也就“凋花一現”。

景寧惠明茶景寧惠明茶
專家測定,惠明茶一般年景含游離胺基酸2.5-3.5%,高的年份達3.5-4.5%,甜鮮味游離胺基酸占總量75-90%,酸苦味占總量10-25%,脂型兒茶比例高,沖泡後有蘭花香味,水果甜味,還有“一杯鮮,二杯濃,三杯甘又醇,四杯五杯茶韻猶存”的特點。

民國4年(1915),由惠明寺村畲族婦女雷陳女炒制的惠明茶,被送到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通而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因品質特優,被認定為茶中珍品,榮獲金質獎章和一等證書。

惜在民國年間,一直處於農戶零星栽植、粗放製作狀態,僅為畲民兌換些許鹽布,沒有形成商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重視地方傳統名優特產的恢復和發展,從經濟技術上大力扶持惠明茶生產。1978年,《中國新聞》《人民畫報》《民族畫報》浙江電視台 《浙江日報》等傳播媒介向國內外介紹金獎惠明茶。中國茶葉研究所浙江農業大學、省農業廳有關教授專家通過現場考察調查,一致讚譽惠明茶“茶條肥壯緊結,色澤翠綠,銀毫顯露,湯色清澈明淨,旗槍朵朵相列,滋味甘鮮爽口,形色味俱佳”,評為省優質一等名茶,載入《中國名茶》

景寧惠明茶景寧惠明茶

1982年,在長沙舉行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惠明茶名列全國32種名茶前茅,國家商業部頒發榮譽證書。1986年,列入國家農業部名特優商品基地建設項目,再次評為全國名茶。1991年,在國家旅遊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國際茶文化節上,又評為“文化名茶”,獲“名茶新秀”稱號和榮譽證書、獎牌。

為了振興畲鄉這一歷史珍寶,使景寧惠明茶這一歷史名茶、地方名品成為符合現代市場經營要求的商品,奇爾茶業公司在縣人民政府的關心支持下,聘請專家,改良、開闢基地吸取傳統加工工藝精華,運用現代科技,進行創新,形成了特有的加工技術工藝,進行了規模化生。奇爾牌景寧惠明茶,取自己種植的茶葉,以自己特有的加工技術,用自己的專用包裝,根據茶葉品質奇特、令人稱奇的含義,註冊“奇爾”商標,為方便顧客購買提供商品標識,自覺接受廣大顧客的監督。眾多的顧客反映:奇爾牌景寧惠明茶,質量硬,信譽好,口味佳,越喝越愛。奇爾茶業公司在二000年還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保證體系認證,從而使惠明茶這一歷史名茶、民族珍寶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保健功能

景寧惠明茶景寧惠明茶
1.解渴作用。這是茶葉的最基本功能,最早也是這個功能的作用,使其成為了一種受大眾喜愛的天然飲品。 《本草拾遺》曾言﹕“止渴除疫﹐貴哉茶也。”

2.清利頭目作用。因其氣味輕薄,易於上達頭目,消散蒙上之熱,故可用於頭目昏花之症。

3.清熱作用。因其性涼,涼則可瀉其熱,故可用於發熱煩躁等熱性疾病

4.明目作用。因其氣輕盈,能循肝經達目,揚其障目之邪熱,故能療目疾。

5.利尿作用。因其味苦,其氣可下行膀胱,以助氣化行水,故能利尿。

6.消暑作用。因其氣輕浮發散,可發泄暑熱之邪,又能下瀉膀胱之水,以除暑濕,故可解暑。

7.解毒作用。茶的解毒作用主要是通過利水作用來完成的,利水瀉毒,淡化體內邪毒之濃度。此外其輕清之氣,也可揚散邪毒。這個功能是被神農氏在嘗百草時最先發現的。

8.防睡抗眠作用。因其性涼,清沁爽神,味又甘,可使其振興活躍起來之精神得以補益,神清持久而不欲睡,故有此功。

景寧惠明茶景寧惠明茶
9.消食積去肥膩作用。因其性飄逸,能升能降,能合胃氣之升降,促胃氣之運化,故能消食積去肥膩。

10.醒酒作用。飲酒過度﹑酒濕積於體內,郁而化熱,濕熱並煎,上蒙清陽,故頭目不清﹑語言不利。茶葉以其能升能降之功,輕輕散其熱,沉沉利其濕,濕去熱散﹐精神重見,酒醉自醒。

11.延年益壽。飲茶能延年益壽,真正的保健品茶葉,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

(1)由於茶葉能攻能補,既可攻其邪,又可補其虛,其氣在五臟六腑之中升降合度,有機地調整機體的功能,使其協調一致,故可使人健康長壽。

(2)茶葉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使人在品茶過程中情緒得以調理,性情怡和開朗,肝氣流暢,氣血和達,故可使人長命不衰。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防治動脈硬化、防治脂肪肝、增強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增生、消炎抑菌。

中國名茶1

茶葉是勞動生產物,是一種飲料。茶文化是以茶為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 ,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