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瀑布茶

餘姚瀑布茶

餘姚瀑布茶又名餘姚仙茗、香茗,產於浙江省餘姚四明山區的道士山,屬綠茶類。道士山在瀑布嶺山腰,海拔400多米,茶圓四周樹竹茂盛,溪流交錯,茶樹常年沉浴在雲蒸霞蔚之中,形成特有的天然品質。唐代陸羽在《茶經》中說,餘姚用大茶樹的芽葉製成的茶葉,品質特優,在唐代已負盛名,陸羽譽之為“仙茗”,所以有稱之為餘姚仙茗。

基本信息

簡介

餘姚瀑布茶餘姚瀑布茶 茶園
餘姚瀑布茶又稱餘姚仙茗、香茗,為浙江省的歷史名茶。唐代陸羽在《茶經》中說,餘姚用大茶樹的芽葉製成的茶葉,品質特優,稱之仙茗。
據宋《嘉泰會稽山志》(1201~1204年)載:“會稽茶唯臥龍與日鑄相亞,其次餘姚之化安瀑布茶。”餘姚瀑布茶,產自白水沖和產安化山。
白水沖瀑布茶始產於漢,盛產於唐,即陸羽命名過的“瀑布仙茗”,因茶樹根植于山上香灰土中,吸瀑布水氣,製成的茶葉色如翡翠,香高形美,品質特優。
化安山瀑布茶,在宋代時已非常有名。浙東史學家黃宗羲在《詠餘姚瀑布茶》詩中贊道:“檐溜松風方掃盡,輕陰正是採茶無,相邀直上孤峰頂,出市都爭穀雨前。
兩筥東西分梗葉,一燈兒女共團圓,炒青已到更闌後,猶試新分瀑布泉。”

發展歷史

歷史淵源

餘姚瀑布茶餘姚瀑布茶 成品
浙江餘姚歷史名茶瀑布仙茗歷史悠久,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轉引今已失傳的《神異記》關於西晉“虞洪獲大茗”的記載,先後在“四之器”、“七之事”、“八之出”中三處寫到瀑布仙茗。此後記載瀑布仙茗最著名的文獻,就是明代餘姚鄉賢、著名思想家、文學家黃宗羲的兩首茶詩——《餘姚瀑布茶》、《寄新茶與第四女》,而宋、元、清文獻似乎少有提及。在宋代詩人華鎮、王十朋的兩篇詩賦中查到瀑布仙茗的記載。
華鎮(1051—?),北宋著名詩人,字安仁,號雲溪居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神宗元豐二年(1079)進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軍事。平生好讀書,工詩文。有《揚子法言訓解》及《雲溪居士集》100卷、《會稽錄》等,大多散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雲溪居士集》30卷,其中詩12卷。
他在刊於《嘉泰會稽志》的茶詩《剡溪瀑布嶺仙茶》並序中,對瀑布仙茗作有熱情讚美:
在嵊縣西六十里,福善所集,蔚有靈氣,昔產仙茗。
春日雲崖晴杳杳,東風山溜曉泠泠。
煙霞密邇神仙府,草木微滋亦有靈。
詩人描繪了瀑布嶺煙霞密邇、雲霧氤氳、草木有靈的獨特環境,令人神往。瀑布嶺茶、仙茗、神仙府等特定名詞,指的應該即是今餘姚四明山道士山白水沖的瀑布仙茗,因為嵊縣(今嵊州)並無產瀑布仙茗的記載。四明山、剡溪流域橫跨餘姚、奉化、嵊縣(今嵊州)、新昌等市縣,詩題中的“剡溪瀑布嶺茶”可以泛指,但詩人在小序中寫到“在嵊縣西六十里”令人費解,因為瀑布嶺應該在嵊縣東面,並不在西面,不知是詩人筆誤還是其他原因。
該詩在《全宋詩》中詩題被改為《瀑布嶺》,題下注“《嘉泰會稽志》卷四作《剡溪瀑布嶺仙茶》”,去掉了小序。這一改法混淆了主題,容易讓讀者誤認為此詩詠的是瀑布嶺,因此一直未被收入茶詩之中,而實際上此詩是詠瀑布嶺仙茶的一首茶詩。因此改編者並不高明,違背了詩人的本意。
《餘姚縣誌》引元朝戴表元《焙茶詩》道:“山深不見焙茶人,霜入青研樹樹青,最有風情是岩水,味甘如乳色如銀。”
明朝黃宗羲《黎洲詠餘姚瀑布茶詩》中道:“檐溜松風方掃盡,輕陰正是採茶天。相要(邀)直上孤峰頂,出市都爭穀雨前。兩筥東西分梗葉,一燈兒女共團圓。炒青已到更闌後,猶試新分瀑布泉”。
由於餘姚在清代之前一直隸屬紹興或越州,相關歷史文獻也大多保存於紹興的史籍之中。目前餘姚及寧波對瀑布仙茗歷史文獻的發掘與研究還相當有限,也許應該從紹興的文獻資料或名家詩文中發掘這方面的史料,以便使這一不可多得的歷史名茶散發出更加引人的清香。
古老的瀑布茶失傳已久。1979年有關部門組織力量,成立研製名茶小組,對這一絕跡已久的歷史名茶進行試製,終於獲得成功。從此,這一古老名茶獲得了新生,1980年在浙江省名茶評比會上榮獲一類名茶稱號。

歷史記載

餘姚瀑布茶又名餘姚仙茗、香茗,產於浙江省餘姚四明山區的道士山,屬綠茶類。
道士山在瀑布嶺山腰,海拔400多米,茶圓四周樹竹茂盛,溪流交錯,茶樹常年沉浴在雲蒸霞蔚之中,形成特有的天然品質。
唐代陸羽在《茶經》中說,餘姚用大茶樹的芽葉製成的茶葉,品質特優,在唐代已負盛名,陸羽譽之為“仙茗”,所以有稱之為餘姚仙茗。
明代詩人黃宗羲還寫了一首名為《餘姚瀑布茶》的詩,“炒青已到更闌後,猶試新分瀑布泉”,就是其中的名句。

品質特點

外形緊密,苗秀略扁,色澤綠潤,香氣清鮮,滋味鮮醇,湯色綠二明亮,葉底嫩勻成朵。
明代後曾失傳,新中國建立後,於1979年恢復生產。1980年榮獲浙江省一類名茶稱號。

製作工序

餘姚瀑布茶餘姚瀑布茶
由於歷史久遠,古老的瀑布仙茗加工工藝已無從考證,也有人認為已經失傳。
但梁弄白水沖村仍有民間傳統的制茶工藝保留著。
瀑布茶在穀雨前採摘,每斤約2萬芽,瀑布茶的採摘標準為一芽一、二葉,加工工藝分殺青、輕揉、二青理條、炒乾4道工序,主要有手工拋、抖、理、按、搓、截、抓、翻、甩等。
二青理條是瀑布茶炒制過程的關鍵工序,通過理條做形達到纖細苗秀的外形。

茶樹管理

餘姚瀑布茶餘姚瀑布茶 茶園
茶樹修剪是在茶園土、肥、水綜合管理的基礎上,根據各地自然條件、樹齡、品種生長習性,對茶樹樹體營養物質的分配和運轉進行適當的控制和調節,使養分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分配的一種措施。
但必須與肥水管理密切配合,與采留葉相結合,並注意病蟲害防治,才能使茶樹修剪後恢復快、生長好。
定型修剪:幼齡茶樹的第一次定型修剪,其高度和枝條粗度,對以後分枝強弱、分枝多少關係密切。
依照灌木型茶樹分枝習性,二足齡茶樹苗高在30厘米以上、主莖粗3~4毫米、有1~2個分枝時,即可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以離地面15~20厘米為宜。
生長較差的茶樹,雖有二足齡,但長勢未達到標準,應推遲進行定型修剪。
部分土層深厚、管理水平較好的茶樹,在一足齡時已達標準,也可提前一年進行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型修剪必須仔細,只剪主枝,不剪側枝,剪位應離下位葉較近,不可留樁太長,剪口向內側傾斜,儘量保留外側的芽位。
經第一次定型修剪後,要加強管理,使茶樹儘快抽發旺盛的新枝。第二次定型修剪高度可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
第三次定型修剪高度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厘米左右。這樣通過連續3次的定型修剪,茶樹骨架枝高度就可達到50厘米,連同主莖形成4~5層分枝,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輕修剪,結合打頂輕采,進一步培養茶樹樹冠和採摘面。

貢茶產區

餘姚瀑布茶餘姚瀑布茶
餘姚全市茶園面積占8萬多畝,年產量達6000噸左右,茶葉生產已成為餘姚農業八大產業之一。此外,餘姚還盛產諸多國家級名茶,如產於陸埠三女山山麓、皇帝御筆親題、列為貢品的“四明十二雷”,產於河姆渡的“河姆渡野茶”和產於十五岙化安山的“化安雙瀑茶”等。
現如今,由於大品牌戰略的實施,三朝貢品“四明十二雷”也加入到瀑布仙茗的大家庭當中來了,成為大品牌裡面最具影響力的產品。

保健功能

餘姚瀑布茶餘姚瀑布茶 製作
野生於四明山上,又名仙茗、香茗,為歷史名茶。茶葉汲瀑布水氣,浴雲霞霧靄,色、香、味俱佳,含有較多的茶素、咖啡鹼、芳香油、維生素。不僅有解乏提神、止渴利尿之功,而且對高血壓、肝炎、腎炎等慢性疾病有一定抑制、療效作用。
瀑布茶內含成份豐富,茶多酚咖啡鹼以及各種維生素含量較高,經醫學鑑定證明,瀑布茶對高血壓、腎臟病、痢疾等疾病均有一定療效。
外賓品嘗瀑布茶後稱讚道:“本是千年益壽物,今朝復得傳美談。”此茶絕跡百年後又恢復生產。

茶藝鑑賞

餘姚瀑布茶餘姚瀑布茶
1.備具:壺、公道杯、品茗杯、聞香杯放在茶盤上,茶道、茶樣罐放在茶盤左側,燒水壺放在茶盤右側。
2.賞茶:打開茶樣罐,讓來客欣賞餘姚瀑布茶的色和形。
3.燙杯熱罐:將開水倒入水壺中,然後將水倒入公道杯,接著倒入品茗杯中。
4.投茶:按1:18的比例把餘姚瀑布茶放入壺中。5.洗茶:右手提壺加水,用左手拿蓋颳去泡沫,左手將蓋蓋好,將茶水倒入聞香杯中。
6.第一泡:將開水加入壺中,泡一分鐘,趁機洗杯,將水倒掉,右手拿壺將茶水倒入公道杯中,再從公道杯斟入聞香杯,只斟七分滿。
7.鯉魚跳龍門:用右手將品茗杯反過來蓋在聞香杯上,右手大拇指放在品茗杯杯底上,食指放在聞香杯杯底,翻轉一圈。
8.遊山玩水:左手扶住品茗杯杯底,右手將聞香杯從品茗杯中提起,並沿杯口轉一圈。
9.喜聞幽香:將聞香杯放在左手掌,杯口朝下,鏇轉90度,杯口對著自己,用大拇指捂著杯口,放在鼻子下方,細聞幽香。
10.品啜甘茗:三個口是一個品,要做三口喝,仔細品嘗,探知茶中甘味。
11.第二泡、第三泡:操作同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