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畫報》

《人民畫報》

《人民畫報》創刊於1950年,由當時的中央新聞攝影局主辦,是新中國出版的第一本面向世界的綜合性攝影畫報。新中國許多領導人曾為《人民畫報》題詞。《人民畫報》是新中國出版的第一本面向世界的綜合性攝影畫報。1950年6月,毛澤東主席為《人民畫報》題寫刊名。1950年7月20日,全國性的大型畫報《人民畫報》正式創刊,期印總數為4萬份,社址在北京府前街石碑胡同甲22號。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人民畫報》《人民畫報》

《人民畫報》,中國綜合性大型畫報。外文版和海外漢文版名《中國》畫報。1950年7月在北京創刊,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刊名。

《人民畫報》月刊。8開本。漢文版和所有外文版由人民畫報社編輯出版;少數民族文字版由人民畫報社編輯,民族出版社出版。以漢、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英、俄、法、日、西班牙、德、印地、阿拉伯瑞典、斯瓦希里、義大利、烏爾都、羅馬尼亞、泰等20種文字出版。發行到世界 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期發行量70萬份(1988),是中國對外發行量最大的期刊。內容包括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人民生活、自然風光、歷史文物等。報導方式主要以成組的圖片和簡明文字組成專題,曾以《大河上下》、《萬里長江》、《絲綢之路》為題,連載系列圖片,報導黃河、長江和千里絲綢之路的風貌。

雜誌榮譽

2001年底,《人民畫報》中文版入選由中宣部、新聞出版署評定的“中國期刊方陣”,並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效期刊”的稱號
2003年,在新聞出版總署進行的評比中,《人民畫報》中文版榮獲中國期刊最高獎——國家期刊獎(第二屆)
2005年,《人民畫報》中文版再次獲得第三屆國家期刊獎;《中國畫報》英文版也首次獲得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大事記

1950.6毛澤東主席為《人民畫報》題寫刊名。
1950.7全國性的大型畫報《人民畫報》正式創刊,期印總數為4萬份,社址在北京府前街石碑胡同甲22號。《人民畫報》是我國第一家大量使用彩色膠片和彩色印刷的期刊。
1951-58《人民畫報》英、俄、法、日、西班牙、德、印地、阿拉伯等文版相繼創刊,從此《人民畫報》以多文種面向世界發行至今。
1970.5.30周總理對人民畫報社送審稿件作具體批示。此後一段時間,周總理一直在百忙中親自審閱畫報稿件,為畫報改稿。
1966《人民畫報》繼續出版,與《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一起成為“文革”期間仍在發行的四種報刊。
1972期印總數突破100萬,創造了中國期刊發行的歷史之最。
1982.5人民畫報社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委託,編輯出版非貿易外宣品《中國一瞥》小冊子,以8種文字出版發行,總計編輯出版322期。
1990.7《人民畫報》創刊40周年。鄧小平、江澤民、鄧穎超、李鵬、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創刊40周年題詞。
1995《中國視野》創刊,在日本印刷發行,人民畫報社與日本製藥公司星火株式會社合作辦刊。
1999.1《人民畫報》中、外文版分版,全新改版的國內中文版畫報呈現在全國讀者面前。
2000.5《人民畫報》網站正式開通。
2001《人民畫報》入選由中宣部、新聞出版署評定的“中國期刊方陣”,並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效期刊”的稱號。
2002.12《人民畫報》韓文版正式創刊,在漢城出版發行。
2003.1《人民畫報》中文版榮獲中國期刊最高獎---第二屆國家期刊獎。
2005.1《人民畫報》中文版再次獲得第三屆國家期刊獎;《中國畫報》英文版首次獲得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2005.9人民畫報社與康泰納仕集團成功進行著作權合作,出版時尚生活類雜誌《服飾與美容VOGUE》,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常務副局長黃友義、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常務副局長方正輝、時任人民畫報社社長王景堂、康泰納仕國際出版集團總裁江紐灝、康泰納仕國際出版集團亞太區總裁簡武浩出席慶祝酒會。
2005.11俄文《中國》雜誌創刊,人民畫報社第一家駐外機構——莫斯科分社正式設立。12月21日,雜誌首發式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舉行。
2005.12.21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局長蔡名照在俄文《中國》雜誌首發式上致辭。
2007.12.20全國政協委員、人民畫報社英文專家沙博理來華60周年暨92壽辰招待會在北京釣魚台大酒店舉行。沙博理,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局長蔡名照和人民畫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徐步步入會場。
2008《人民畫報》確立“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刊物是根本、發行是生命、廣告是支柱、活動是品牌、技術是保障”。
2008.3《人民畫報》獨家首發的抗擊冰雪報導《溫總理的目光》得到總理辦公室稱讚,稿件被多家媒體轉載。
2008.4.30《人民畫報》韓文版成功轉型,改版為韓文《中國》商務雜誌,韓文《中國》商務雜誌創刊首發式在韓國首爾舉行,人民畫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徐步在儀式上致辭。
2008.5僅用96小時製作出版《人民畫報》“一切為了生命——汶川大地震特刊”。刊物作為精神食糧送到了災區前線,並在北京各報刊零售網點賑災義賣。
2008.6.7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同志觀看人民畫報社承辦的《一切為了生命---抗震救災眾志成城》大型圖片展,並給予高度評價。
2008.10.24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授予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常務副局長周明偉名譽教授儀式在北京舉行。該學院中國中心主任娜塔麗婭·別切里查為周明偉頒發名譽教授證書。
2008.12新聞出版總署對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抗震救災先進集體進行表彰,人民畫報社以其在抗震救災宣傳報導中的突出表現獲得此項殊榮,成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獲表彰的三家期刊社之一。
2008.12.11《人民畫報》被中國期刊協會評為“抗震救災宣傳報導先進期刊”、“全國百家期刊閱覽室活動公益大使”。
2008.12中國專題圖庫建成運營。
2009.4.24人民畫報社老專家魏璐詩墓地揭幕儀式在上海宋慶齡陵園舉行。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與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常務副局長周明偉、人民畫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徐步親切交談。
2009.4.24人民畫報社老專家魏璐詩墓地揭幕儀式在上海宋慶齡陵園舉行。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常務副局長周明偉和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曉渡為魏璐詩墓碑揭幕。
2009.5.13人民畫報社“蒼南籍美術、書法家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郭曉勇,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戰略部副部長毛新宇,中國國際出版集團總裁聶震寧共同出席展覽活動。
2009.12外文局和人民畫報社領導向老專家沙博理祝壽。

主要欄目

《人民畫報》欄目主要包括《本期聚焦》、《特別報導》、《天下》、《環球專遞》、《人物》、《觀察》、《財富故事》、《圖片故事》、《藝術》等。

出版發行

60年來,《人民畫報》用大量真實生動的圖片和文字,見證中國的發展和變化,用中文以及其他多種外文出版,(對外稱“中國畫報”)。發行範圍包括國內各省市、自治區、香港和澳門特區及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得到國內外廣大讀者的喜愛。如今,《人民畫報》的業務機構正在不斷擴大,幾經變遷後現除有《人民畫報》中文版(紙質版)、《中國畫報》英文版(紙質版)、《中國》韓文版(紙質版),及俄文《中國》(紙質版)、《服飾與美容》期刊外,還兼有《人民畫報》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德文、義大利文、日文、阿拉伯文八個文種的網路版(http://www.rmhb.com.cn)。

《人民畫報》是我國第一家大量使用彩色膠片和實現彩色印刷的期刊。《人民畫報》是我國第一家大量使用彩色膠片和實現彩色印刷的期刊。

雜誌封面

1950年7月創刊號1950年7月創刊號

1950年7月創刊號

1950年8月號1950年8月號

1950年8月號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1950年,新聞攝影局記者王純德深入國營農場採訪時拍攝了這張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的封面照片。照片中的梁軍年僅19歲,是黑龍江省德都縣萌芽鄉機械農場的女拖拉手。

1950年12月號1950年12月號

1950年12月號民兵英雄黃小旦——民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都有過光榮的戰鬥歷史,黃小旦就是這一時期湧現出的民兵英雄。抗日戰爭時期,黃小旦參加大小戰鬥100餘次,個人先後擊斃日軍30多人,活捉偽軍、漢奸50多人。

1951年第3期1951年第3期

1951年第3期:撫順煤礦工人——1948年3月9日,撫順解放,過著暗無天日、牛馬不如生活的礦工們翻身做了主人。他們從低矮的小屋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有了自己的夜校、俱樂部、療養院,子女也走入了學堂。生活的改善、地位的提高,極大地激發了礦工們的生產熱情,他們通過開展各種勞動競賽,加班加點多出煤、出好煤,為新中國建設添磚加瓦。解放後,撫順礦區經過50多年的改造、調整和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如今已躋身全國500強企業。

1952年第4期1952年第4期

1952年第4期:天津鋼廠線材部工人劉長福——建國初期,為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給即將到來的大規模工業化建設做好充分的物質準備,黨中央號召全國人民必須加倍努力,增加生產,厲行節約,於是,一場大規模的增產節約運動在全國開展起來。在增產節約運動中,天津鋼廠線材部於1952年2月份創造了27項新紀錄,產品一級品率達到百分之百,超過了當時國家鋼鐵工業局規定的標準。線材部工人劉長福領導的小組,因超額完成增產節約計畫成績突出而登上《人民畫報》1952年第4期封面。

國內畫報

畫報是以刊登圖畫和照片為主的期刊或報紙,本期任務讓我們來盤點國內的這些畫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