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畫報》

《山東畫報》

《山東畫報》期刊,山東畫報出版總社主辦。

基本信息

主要欄目

社會縱橫、現場目擊、名人報導、人間真情、都市時尚、風情新覽、環球一瞥、世象寫真、齊魯史記、名人近影、靚男倩女等。

專題報導

《山東畫報》《山東畫報》

2010年第9期《山東畫報》用28個頁碼,從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軍事、教育、科技體育各方面詳細介紹了齊文化,使我們知道了山東為什麼被稱為“齊魯”,也讓我們對山東這個齊魯之邦有了更新的認識。

先秦時期,在今天的山東大地上有兩個諸侯國,一個是齊國,一個是魯國。魯國出了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其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占據了重要地位,並對中國和世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
然而孔子說,他心目中的聖人有兩位,一位是周公,另一位是管仲。與二位相比,自己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沒有管仲,我們就該披散頭髮,裸露膀子,做野蠻人的奴隸了。
管仲是誰,真正知道的人不多。公元前685年,管仲為相執政四十年,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輔佐齊桓公完成了春秋首霸的宏偉大業,使得齊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體育諸方面都有著了不起的成就,為光輝燦爛的齊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還有姜太公、齊桓公、齊威王、晏嬰、孫武、孫臏、田單、淳于髡、魯仲連、左思、李成……眾多齊國歷史名人宛若群星,幾千年來閃耀在歷史的天空,雖歷經時光淘洗依然璀璨奪目。

專題報導頁面專題報導頁面

所謂齊文化,也就是齊人創造的、存在於特定歷史時空的物質文化、規範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
齊文化存在的時間,一般是從公元前1045年太公封齊建國開始,至公元前221年田齊為秦所滅結束。從文化淵源的角度,時間可上溯至距今8000多年的東夷文化時期;從文化影響的角度,可下延至西漢武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時止。
齊文化存在的空間,主要以春秋後期時的齊國疆域為主要範圍,包括今天的魯北、魯中及山東半島地區(也就是“海岱之間”的山東地區)。
從文化模式的角度觀照,在地理環境上,齊文化是半島瀕海型文化(非完全海洋文化);在經濟結構上,齊文化是農工商一體化的複合式經濟文化(非完全的工商經濟文化);在政治思想領域內,齊文化是以忠君愛民相統一、禮法結合、義利並重為特色的兼容式政治文化(非純愛民、法制文化);從文化發展的角度審視,齊文化又顯現出與其他先秦地域文化迥乎不同的變革性、開放性、多元性、務實性和智慧性。
齊地的政治文化、經濟文化、軍事文化、科技文化、考古文化、管子學、晏子學、稷下學、哲學宗教、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禮儀民俗、齊派經學……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了獨持的精神風貌和特點,更令人欽佩的是,齊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天下為公精神、創新精神、變革精神、開放精神、智謀性、務實性、兼容性等精神和特點,契合了幾千年後改革開放的當今中國社會。
遙望星空,回望歷史,進入21世紀的我們,站在這片當年齊國的土地上,看黃河匯千流納百川而入海,遙想當年齊人由重視海洋資源開發,進而創造了“惟官山海為可耳”的“海王之國”,怎能不感嘆齊國文化的思想之超前,經濟之強大,制度之先進,文化底蘊之深厚!怎能不為山東藍色經濟區、黃三角經濟圈再度在齊魯大地上崛起而振奮!

國內畫報

畫報是以刊登圖畫和照片為主的期刊或報紙,本期任務讓我們來盤點國內的這些畫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