掄才書院

掄才書院

掄才書院建於光緒四年(1878年),坐落在張家口市堡子里書院巷,由察哈爾都統穆圖善和萬全知縣尹開先邀請集滿漢紳商捐資面建,是惟一保存完整的近代書院。

簡介

掄才書院坐落在張家口市堡子里書院巷,據《萬全縣誌》記載,掄才書院建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由察哈爾都統穆圖善和萬全知縣(當時張家口屬萬全縣轄)尹開先邀請集滿漢紳商捐資面建,是惟一保存完整的近代書院。掄才書院現由張家口掄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管理經營,網址:www.zjklcsy1878.com
掄才書院
掄才書院

歷史文化

“掄”是挑選,“才”是人才。掄才,即為維護清王朝的統治而培養和選拔人才。清末廢科舉,興學校,掄才書院遂改為學校.光緒三十三年(1906年)叫初級師範學堂而皇之,光緒三十四年(1907)年叫自治學社,宣統元年(1909年)叫高等學堂.辛亥革命後,興辦新式學校.

建築特色

掄才書院坐北朝南,內有房50多間,兩側有跨院,從院牆到每間屋都是青磚瓦頂,院內主體建築為正常,堂內供奉著孔子牌位.大門外兩側牆壁上鑲嵌著兩塊石碑,各寬約0.7米,高2米,碑頂有二龍戲珠,雕刻精緻,極為美觀。碑文均為楷書。左側石碑上首刻:“張家口新建掄才書院碑記”,上
面有650個字。右側石碑上刻:“掄才書院重約記”,碑文631字,均為規正秀麗的楷書。碑文敘述了書院曾盛極一時、遠近聞名的歷史。其辦學宗旨是讓學生們“朝夕而聚誦”,就是“說理論詩,闡明對賢精義”。任教者均為當時外流。與此同時,書院也成為學者、文人講經論道的場所,在這裡的任教者不乏名流。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當朝禮部右侍郎志銳(珍妃的哥哥)因彈劾李鴻章之流賣國求榮,被慈禧發配到塞外守邊,他路過張家口曾在掄才書院講學。1923年11月,近代改良派領袖康有為受朋友邀請到張家口遊覽賜兒山雲泉寺後,在掄才書院講演,聽講者上百人。康有為親手在掄才書院栽下了一株槐樹,以志紀念。歷史滄桑,時代變遷,古槐樹卻依然繁茂,每到夏天,槐花飄香,落英繽紛。在掄才書院任教的著名教師還有王澤民,筆名方白,解放後曾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一文學編輯室主任。

書院logo

掄才書院院徽是由王茜、誾琪佳、張丕琛三人設計製作。院徽整體呈圓形內置竹簡,竹簡上篆書“文”字,竹簡下方1878為建院時間,上緣刊“掄才書院”下緣刊“lUN CAI ACADEMY”院徽設計新穎獨特體現書院古典文化氛圍主體清晰,院徽設計中文字選用中國篆書同時以人奔跑的形象刻畫出來寓意文化的蓬勃發展,竹簡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文化傳播工具寓意文化的傳承。院徽的設計可謂獨具匠心。

當代書院

掄才書院文化交流會——張家口市掄才書院多角度打造張垣民間文化活動中心
為充分利用張家口堡掄才書院歷史悠久、環境優雅、文脈昶永等優勢,書院從十月下旬以來,在橋西區文體局等有關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成立了張家口堡掄才書院文化交流會組委會,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動,旨在將古書院打造成張家口市文人雅士交流的場所,學者專家提高的平台,歷史文化知識傳播的中心,以傳承張垣優秀文化傳統、豐富張家口市民眾的文化生活,並最終實現提升張家口堡名氣、聚集更多人氣、推動古城堡歷史文化旅遊業快速發展的目的。這是橋西區張家口堡文化旅遊節活動的延續,也是基層文化機構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切實舉措。開展的文化活動主要有:
一是引張家口民間收藏協會進駐書院。這是繼張家口歷史文化研究會、張家口堡歷史文化研究會之後進駐書院的第三家文化協會。張家口民間收藏協會是擁有一百多名會員的民間文化團體,他們在收藏曆朝歷代物品的同時,對中國傳統文化、文明有獨到的研究和深厚的造詣。協會和本市文物商業單位進駐掄才書院,使書院的文化氛圍更加濃郁。
二是定期舉辦民間收藏品交流鑑賞會。每周四、五兩天,張家口市的收藏愛好者及周邊城市:北京、天津、大同、保定、錫盟等地的收藏者們齊聚掄才書院進行各種各類的收藏品展示、鑑賞和交流,人氣旺盛。
三是舉公益講座和學術沙龍。
書院活動可參考天下泉源收藏網論壇書院專版

中國書院大全

“書院”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也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教育組織,在我國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獨特的地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五代時,由於戰爭的影響,官學衰廢,士子苦無就學之所,於是自動擇地讀書。一些學者在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下,也利用此時機,選擇景色優美、清雅靜謐的山林名勝之地,作為“群居講學之所”,出現了具有學校性質的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