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戰役

成都戰役

成都戰役是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的一次戰役,發生於1949年12月,通過此次戰役,劉伯承、鄧小平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在成都平原殲滅胡宗南所率領的國軍30餘萬人,和平進占成都。通過成都戰役,解放軍基本殲滅了退往西南地區的國軍主力,國軍在成都戰役後不久最終退出大陸,蔣介石自成都飛往台北後,終生沒有再回到大陸。

基本信息

戰役簡介

解放軍大軍入城,與民眾一起熱烈歡呼成都的新生解放軍大軍入城,與民眾一起熱烈歡呼成都的新生
成都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在第一、第四野戰軍各一部的配合下,在解放祖國大陸作戰中最後一次大規模戰役,此役徹底殲滅了胡宗南集團和川境國民黨軍,打破了蔣介石割據西南的美夢。
成都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戰略追擊階段進軍西南時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殲滅戰戰役,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妄圖在西南大陸負隅頑抗和保持一個反革命基地的計畫。1949年12月,蔣介石從成都逃往台灣。1949年12月27日成都宣布和平解放。3天后,人民解放軍舉行了隆重的入城儀式。賀龍乘軍用吉普車率領解放軍浩浩蕩蕩開進成都。從此,成都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詳細過程

解放軍在解放四川的行軍途中。解放軍在解放四川的行軍途中。
8日,第二野戰軍主力進抵(四)川東萬縣、廣安,川南銅梁、榮縣一線,並解放了名城重慶;第四野戰軍已殲滅了逃往廣西境內的白崇禧集團(參見廣西戰役)。此時,蔣介石授權川陝甘邊區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指揮川西所有國民黨軍在成都地區組織抵抗。在此情況下,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即以第3兵團主力由川東前出成都以東,並搶占成都以西的邛崍、大邑;以第5兵團主力及第10軍由川南經樂山向成都以南挺進;第18兵團由陝南、隴南前出川北,以求聚殲國民黨軍於成都地區。11日,第3、第5兵團開始西進。第16軍於19日在峨眉縣金口河俘川湘鄂邊綏靖公署主任宋希濂。至20日,第16軍、第10軍、第18軍分別進占浦江、丹稜和眉山;第11軍、第12軍進占雙流、新津以東及彭山。第18兵團在第7軍、第19軍配合下,自7日分3路猛迫由秦嶺南撤的胡宗南部。至11日,第62軍進占武都,爭取國民黨第119軍起義,第60軍、第61軍等部進占略陽、勉縣、城固、漢中。隨後,第7、第19軍留置隴南和陝南,第18兵團越過摩天嶺、米倉山向川北疾進,先後前出到江油、綿陽、巴中一線,至此完成了對成都地區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包圍。
21日,劉鄧指示各兵團:追擊階段已結束,對被圍敵軍,仍先打弱點和集中兵力各個殲滅,並大力瓦解敵軍。當日,國民黨軍第16兵團在金堂地區宣布起義。22日,胡宗南決定以主力分路向西昌方向突圍。24日,其第5兵團由崇慶、新津分兩路向南突圍,當即遭到解放軍的阻擊。戰至26日,第5兵團司令以下官兵5萬餘人被俘。少數逃往西昌。在此前後,由於解放軍的有力爭取和形勢所迫,國民黨軍第15、第20、第7、第18兵團,先後於什邡、彭縣、德陽與成都東南地區宣布起義。27日,解放軍解放成都。至此,國民黨軍在大陸上最後一支主力戰略集團數10萬人宣告覆滅。

結局

成都戰役成都戰役
此戰,起義、投誠、被殲國民黨軍共40餘萬人,打破了國民黨蔣介石企圖盤踞川西,待機反攻的企圖。
具體戰鬥:
第11軍於15日解放簡陽後,相繼逼近雙流、新津地區。
15日,第12軍攻克仁壽。
至此,成都的外圍戰鬥已經打響。
此時,劉、鄧急電第12軍:部隊不得停留,火速前進,截斷敵軍想取道雅安向康、滇退卻的道路,協同友鄰各軍在成都盆地將胡宗南集團一網打盡。
果然,敵人開始行動了,胡宗南先頭部隊已抵達新津地區。為了爭取主動,12軍火速向邛崍方向前進。邛崍是成都戰役的關鍵,因為新津、蒲江一帶全是敵人。如果敵人先我占據邛崍,可打開退守西昌與雲南的道路。
12軍36師在12月19日下午趕到邛崍一帶阻擊敵人。同時第34師北進,協同36師實施鉗形突擊。19日下午,36師在邛崍發起阻擊戰鬥,隨即攻占了邛崍。
至此,胡宗南撤逃康、滇的退路已經被完全截斷了。成都地區東、南、西三面被團團包圍,剩下的只有北面了。而在這個方向上,賀龍的第18兵團正等著他。人民解放軍於11月中旬突破國民黨軍川湘鄂和黔東防線後,防守秦嶺地區的胡宗南集團即按蔣介石命令開始南撒。第一野戰軍第18兵團等部依據中央軍委指示,以既不過緊逼近敵人,以免其加速向滇、康收縮,也不與之距離過遠,以免其有充裕時間破壞道路橋樑的方針,緩緩地尾隨敵人前進。在劉伯承、鄧小平部署圍殲胡宗南之時,一向志大才疏的“川西決戰”總指揮官胡宗南,終於力拙才盡。12月23日,他在四面楚歌中,爬上了早已準備好的飛機逃往海南島。
胡宗南一溜,處在四面包圍中的國民黨軍更加混亂動搖了。解放軍乘機緊縮包圍圈,進行軍事攻擊,並繼續開展政治攻勢。前方各部隊分別向國民黨軍指揮官發出忠告、警告,勸告他們迅速回頭,不要錯過時機。在前沿直接作戰的二野各部隊,利用各種方式,向國民黨軍廣播、戰場喊話、送信、散發傳單。面對解放軍強大的軍事、政治壓力,走投無路的國民黨軍紛紛起義。二野各部隊迅速占領指定位置後,一面構築工事,積極阻擊逃竄之敵;一面開展政治攻勢,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12月21日,被圍的川鄂邊區綏署副主任董宋珩及16兵團副司令官曾元在金堂地區首先宣布起義,這是四川境內國民黨被包圍部隊瓦解的開始;24日,敵第15兵團司令官羅廣文、第20兵團司令官陳克非率殘部在郫縣、安德起義;25日,國民黨第7兵團司令官裴昌會率部在德陽起義;27日,國民黨第18兵團司令官李振也派出代表,到簡陽與解放軍商談投降事宜。這些將領的起義,使龜縮在成都地區的國民黨軍隊一片混亂,土崩瓦解。

國共內戰戰爭列表

上黨戰役| 綏遠戰役| 邯鄲戰役| 熱河戰役| 四平戰役| 中原突圍| 蘇中戰役| 大同集寧戰役| 如黃戰役| 定陶戰役| 張家口戰役| 新開嶺戰役| 滑縣戰役| 宿北戰役|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 鉅金魚戰役| 魯南戰役| 萊蕪戰役| 青化砭戰役| 豫北戰役| 正太戰役| 羊馬河戰役| 娘子關戰鬥| 蟠龍戰役| 東北夏季攻勢| 孟良崮戰役| 四平戰役| 魯西南戰役| 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戰役| 挺進大別山戰役| 沙家店戰役| 豫西戰役| 沙土集戰役| 膠東戰役|東北秋季攻勢| 清風店戰役| 高山鋪戰役| 郟縣戰役| 石家莊戰役| 大別山反清剿戰役| 萊陽戰役| 平漢隴海路破擊戰役| 彰武戰役| 淶水戰役| 東北冬季攻勢| 公主屯戰役| 宜瓦戰役| 四平戰役| 臨汾戰役|洛陽戰役| 長春戰役| 膠濟路中段戰役| 西府隴東戰役| 冀熱察戰役| 晉中戰役| 豫東戰役| 兗州戰役| 襄樊戰役|察綏戰役| 遼瀋戰役| 濟南戰役| 太原戰役| 荔北戰役| 錦州戰役| 塔山戰役| 黑山戰役| 遼西戰役| 瀋陽戰役| 徐蚌會戰| 碾莊戰役| 九連山戰鬥| 西北冬季攻勢| 雙堆集戰役| 平津戰役| 張家口戰役| 陳官莊戰役| 新保全戰役| 天津戰役| 安新戰役| 渡江戰役| 郎廣戰役| 中南剿匪| 上海戰役| 漢潯間渡江戰役| 華東剿匪| 陝中戰役| 宜沙戰役| 扶郿戰役| 福州戰役| 蘭州戰役| 舟山群島戰役| 翠微峰戰鬥| 寧夏戰役| 河西戰役| 漳廈金戰役| 大別山剿匪| 西北剿匪| 衡寶戰役| 廣東戰役| 陽明山戰鬥| 陽江戰役| 金門戰役| 鄂西戰役| 西南戰役| 廣西戰役| 南川縣北戰役| 博白戰役| 成都戰役| 劍門關戰鬥| 昆明戰役| 滇南戰役| 西藏戰役| 西南剿匪| 八面山戰鬥| 天全保衛戰| 海南島戰役| 西昌戰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