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戰役

郟縣戰役

1947年11月3日晚,晉冀魯豫野戰軍陳(賡)謝(富治)兵團第4縱隊10旅向郟縣國民黨軍整編第 15師師部發起進攻。戰至5日上午10時許,殲滅大部敵軍,但殘敵仍在古廟核心陣地頑抗。

基本信息

戰役簡介

1947年7月至1948年6月,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人民解放軍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部署,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殲滅敵軍,創建解放區。1947年8月,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陳毅、粟裕挺進豫皖蘇相策應,陳賡謝富治則強渡黃河,挺進豫西,開闢豫陝鄂解放區。三軍呈“品”字形狀,互為犄角,在中原地區展開戰略進攻。
郟縣之戰發生於1947年11月4日,是陳賡、謝富治兵團開闢豫陝鄂解放區的局部戰鬥。陳謝兵團4縱10旅包圍郟縣縣城,在9倍於我軍兵力的敵援軍即將趕到之時,旅長周希漢當機立斷,將守城敵軍趕進郟縣縣城北部一座寺廟內,20分鐘後活捉敵軍師長武庭麟。郟縣圍殲戰,我軍以傷亡300人的代價,斃傷敵兵500餘人,活捉包括一個師長、兩個副師長在內的敵軍3700多人。

戰役過程

溫泉邊部署戰鬥

在郟縣縣城北部的郟縣烈士陵園,安息著141位革命烈士。這141位烈士是1947年11月4日為解放郟縣而光榮犧牲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無名英雄,留下姓名的只有10個人。
擔任解放郟縣任務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4縱隊10旅30團、29團,戰鬥由旅長周希漢親自指揮。周希漢解放後擔任海軍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當時是陳賡的部下。陳賡在1945年10月擔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二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政治委員為謝富治。1947年7月,中央軍委將陳謝的第四縱隊、秦基偉的第九縱隊、收編國民黨第38軍及121旅,組成一個集團軍,統歸陳賡、謝富治指揮。

1947年8月,陳謝兵團強渡黃河、腰斬隴海鐵路,解放縣城10餘座,殲敵4萬餘人,意在豫西創建豫陝鄂根據地,以協助陝甘寧我軍擊破胡宗南的進攻,並配合劉鄧大軍“大舉出擊,經略中原”。
1947年初冬,陳賡率部行至洛陽伊川溫泉鎮(今屬汝州市)後,決定停止前進,短暫休息並邀10旅旅長周希漢、11旅旅長李成芳、13旅旅長陳康等人,一起洗溫泉。
陳賡生性活潑開朗,視部下如手足,部下即使開玩笑也無傷大雅。然而,從溫泉里出來的陳賡卻獨躺在焦黃的草地上,沉默不語。
陳賡已決定襲擊盤踞在周邊幾個縣城的敵軍民團,但這個仗怎么打卻要費些思量。其實,對我正規軍來說,搞掉幾個土包子民團,還不易如反掌?問題是,國民黨軍已意識到我軍在中原的行動,盤踞在陝西潼關的裴會昌、洛陽的李鐵
軍都有可能尾隨我軍而來,我軍在豫西的行動尤其要防備李鐵軍。李鐵軍兵團屬蔣軍中原戰場的機動兵團,下轄3個整編師,兵力近5萬,絕不能等閒視之,如果我軍進攻不利,被敵軍前後夾擊,作戰難度將大幅提高。
“鬍子又在琢磨什麼?”周希漢對另兩位旅長小聲說。他們在背後稱呼陳賡為“鬍子”。
周希漢話音剛落,陳賡就轉過頭嚴肅地說:“現在敵人擰在一起了,這個仗不好打。”即招呼3位旅長過來商議作戰方案。
陳賡認為,以我軍一個旅的兵力奇襲臨汝(今汝州)、郟縣,威逼許昌,造成聲勢,將李鐵軍吸引過來,兵團主力可趁機轉移到魯山、南召、方城進行休整,在那裡發動民眾,創建根據地。這個作戰方案的要點是快!如果襲擊臨汝、郟縣的軍隊被李鐵軍摸著屁股,勢必有一場惡戰。領受襲擊任務的周希漢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我是老虎的屁股,李鐵軍不敢摸!”

郟縣守敵竟是正規軍

陳賡為此次戰鬥作了嚴密的部署:我軍無線電即時起保持靜默,將敵占各縣通往洛陽鄭州許昌、南陽的電話線全部截斷,迫使敵軍使用無線電或報話機聯絡,以便我軍收聽破譯。
周希漢命28團襲擊臨汝,他親率29團、30團進攻郟縣。1947年11月1日,28團閃電攻下臨汝,殘敵逃向郟縣、禹縣(今禹州市)方向,廖冠賢率28團尾追至神垕,監視禹縣、許昌之敵,並防郟縣之敵東逃。
1947年11月3日,30團、29團先後抵達郟縣縣城。30團進至縣城西郊即與敵兵展開激戰。兩個小時後,占領西關,隨即搭長梯攻城,然而兩次強攻均未奏效。小小的一個民團怎會如此麻煩?周希漢親往火線觀察,在重機槍的彈雨與迫擊炮的轟鳴中,他發現敵人在火力與工程配置上頗有章法,絕非一個縣城的民團力所能及,郟縣縣城裡一定增加了兵力,而且是國民黨正規部隊。
果然,許昌方向的偵察報告火速抵達:我偵察兵偵聽敵人電報得知,敵整編15師師長武庭麟率其64旅及125旅的一個營,於11月1日驅81輛汽車進入郟縣。
武庭麟是洛陽人,原本是豫西土霸王,在蔣介石消滅雜牌軍政策下被收編,繼而走上內戰火線,與人民為敵。1947年10月,武庭麟受命阻擋陳謝兵團南下,卻在洛陽新安縣鐵門鎮被我軍痛擊,他倉皇逃到臨汝,喘息未定,我4縱10旅28團又於11月1日襲擊臨汝,武庭麟又抱頭鼠竄至郟縣負隅頑抗。
如何對付武庭麟這隻過街老鼠,周希漢還未做具體作戰安排,偵察兵又破譯敵人電報:李鐵軍已離開洛陽南下,其先頭部隊已達伊川南,距郟縣不到60公里。
作戰形勢立刻改變。我軍由進攻竟轉入敵軍的夾擊之下,而且敵人的兩股兵力10倍於我。是打,是撤,由於遠離兵團主力,而且禁用無線電,10旅領導莫衷一是。
周希漢決定打!他認為,武庭麟善守拙攻,他為何向李鐵軍求救?顯然兩次遭受重創,他心有餘悸,鬥志衰落;李鐵軍則擁有重兵不敢急進,因為他摸不清我軍主力動向,擔心中了我軍圍城打援之計,不敢輕易冒進,正如陳賡對他的評價“謹慎有餘、果敢不足”。周希漢還認為,即使付出一定的代價,也不能讓李鐵軍拖住我兵團主力,從而打亂陳謝兵團的戰役部署。
周希漢即刻命令28團星夜向10旅主力靠攏,埋伏在郟縣縣城西三十里舖,李鐵軍來則阻擊之,若李不來,則視情況投入解放郟縣的戰鬥。

誤會不了,抓的就是你

敵人重兵把守郟縣西關,攻城司令部立刻由城西轉往城東,周希漢決定從守敵較薄弱的東關進攻。他命令:29團攜帶150公斤炸藥轟炸城東門,30團在城南門外設立一個營,防敵南逃,30團主力在西門佯攻,以配合29團由東門攻城。
1947年11月4日零時,郟縣縣城西門外槍聲驟起,聲西擊東的戰術開始了。東門一聲巨響,150公斤炸藥拉響了。意外的是,炸藥炸開的只是城郭,主牆未被傷及,但29團趁敵人暈頭轉向之際,火速在城牆上架起雲梯,29團2營5連連長郭建華、指導員蘇扶征帶領突擊連登上雲梯,從城門北側沖了上去,迅速占領城門樓,在城門南側,29團1營突了上來。29團2營副營長張詳帶領兩挺重機槍和小炮往裡走,並命兩名戰士拉下鐵索,將城門打開。29團主力從洞開的城門湧入,直插城中心,餘下兵力沿城牆搶占南門,接應埋伏在南門外的30團一個營入城。4日凌晨3點多,在西門佯攻的30團也有兩個連登上西門,與敵人肉搏。4點多,28團也急進趕來,請求接受任務;一個多小時後,28團分別從城東門突破口及北門入城,向城內西北方向前進,策應已入城的29團。
28團一營一連指導員王吉友帶領一個排在縣城南街搜尋。凌晨5時許,天還是黑的,前方200米處影影綽綽看到10來個人圍著一個高個子軍官大搖大擺地過來了,雙方還有不到10米的距離時,已經能聽到對方說話的聲音。這時,一個從敵軍15師投誠過來的戰士高雲清附耳對王吉友說:“指導員,過來的人是敵15師副師長楊天民。讓我騙他一下。”他站起來喊道:“那不是楊副師長嗎?”“是呀!是呀!不要誤會,是我副師長來了。”高個子軍官一邊回答一邊過來。王吉友帶領戰士一擁而上,一把捉住楊天民的胳膊。楊天民喊道:“不要誤會!不要誤會!”高雲清走上說:“副師長,沒有誤會,我是剛從15師過來的,認得你!誤會不了。”

活捉武庭麟

武庭麟大勢已去,但仍幻想李鐵軍前來救援,他帶領殘兵1500多人,龜縮進縣城北部的一座寺廟——高寺,設立據點,負隅頑抗。我軍偵聽敵人電報得知:武庭麟驚恐萬狀,頻頻呼救,李鐵軍則令其鎮靜死守,安慰他援軍很快就到。
果然,30團3營的一個連在城西10多公里的薛店與敵軍交上了火。周希漢即令30團2營、29團一營在城西十里舖阻擊敵人,28團2營前去城西五里堡,設立阻擊的第二道戰線。周希漢親率其他部隊進攻高寺。
記者今年8月21日採訪時,高寺國小已更名為郟縣北街回族學校,學校北面也不見有城牆,而是一個大坑。但在1947年,高寺不但地勢高,寺牆外又新築護牆,護牆周圍有碉堡及未竣工的戰壕。
1947年11月4日中午12時,我軍信號彈升空,高寺立刻籠罩在硝煙之中。28團一營擔任主攻,一營2連率先由炮手打開的破口沖入,但遭到寺門口兩側的暗堡火力射擊,爆破手當場犧牲,連長身負重傷。危急時刻,通訊員衛小堂從犧牲的戰友手中提起炸藥包,投出兩顆手榴彈,乘敵人火力瞬間中斷時,沖向寺牆根拉響炸藥。一聲巨響,寺牆被炸開,我攻寺部隊沖了進去。
在敵兵的鬼哭狼嚎中,廟堂里出現了一面小白旗。機槍手常明禮瞅準一個軍官模樣的胖子,一把拉住說:“師長在哪裡?”旁邊有人說:“這就是姚副師長。”常明禮放開副師長姚北辰,繼續往裡走,緊接著看到幾個人攙扶著一個肥胖的軍官走了出來,他猜想這是師長武庭麟,就走過去說:“報告師長,我把你解放了。”武庭麟渾身發抖,話都說不出來了。

郟縣戰役郟縣戰役

國共內戰戰爭列表

上黨戰役| 綏遠戰役| 邯鄲戰役| 熱河戰役| 四平戰役| 中原突圍| 蘇中戰役| 大同集寧戰役| 如黃戰役| 定陶戰役| 張家口戰役| 新開嶺戰役| 滑縣戰役| 宿北戰役|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 鉅金魚戰役| 魯南戰役| 萊蕪戰役| 青化砭戰役| 豫北戰役| 正太戰役| 羊馬河戰役| 娘子關戰鬥| 蟠龍戰役| 東北夏季攻勢| 孟良崮戰役| 四平戰役| 魯西南戰役| 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戰役| 挺進大別山戰役| 沙家店戰役| 豫西戰役| 沙土集戰役| 膠東戰役|東北秋季攻勢| 清風店戰役| 高山鋪戰役| 郟縣戰役| 石家莊戰役| 大別山反清剿戰役| 萊陽戰役| 平漢隴海路破擊戰役| 彰武戰役| 淶水戰役| 東北冬季攻勢| 公主屯戰役| 宜瓦戰役| 四平戰役| 臨汾戰役|洛陽戰役| 長春戰役| 膠濟路中段戰役| 西府隴東戰役| 冀熱察戰役| 晉中戰役| 豫東戰役| 兗州戰役| 襄樊戰役|察綏戰役| 遼瀋戰役| 濟南戰役| 太原戰役| 荔北戰役| 錦州戰役| 塔山戰役| 黑山戰役| 遼西戰役| 瀋陽戰役| 徐蚌會戰| 碾莊戰役| 九連山戰鬥| 西北冬季攻勢| 雙堆集戰役| 平津戰役| 張家口戰役| 陳官莊戰役| 新保全戰役| 天津戰役| 安新戰役| 渡江戰役| 郎廣戰役| 中南剿匪| 上海戰役| 漢潯間渡江戰役| 華東剿匪| 陝中戰役| 宜沙戰役| 扶郿戰役| 福州戰役| 蘭州戰役| 舟山群島戰役| 翠微峰戰鬥| 寧夏戰役| 河西戰役| 漳廈金戰役| 大別山剿匪| 西北剿匪| 衡寶戰役| 廣東戰役| 陽明山戰鬥| 陽江戰役| 金門戰役| 鄂西戰役| 西南戰役| 廣西戰役| 南川縣北戰役| 博白戰役| 成都戰役| 劍門關戰鬥| 昆明戰役| 滇南戰役| 西藏戰役| 西南剿匪| 八面山戰鬥| 天全保衛戰| 海南島戰役| 西昌戰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