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中戰役

陝中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進軍陝西省中部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追擊戰與反擊戰。

基本信息

簡介

1949年4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突破國民黨軍長江防線,占領南京,以此為標誌,開始丁全國規模的對國民黨軍的戰略追擊。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集團,懾於被殲,實行戰略退卻,從銅川、蒲城、龍陽鎮地區南撤,企圖與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馬步芳、馬鴻逵部相配合,以陝中,隴東為防禦重點,阻止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西進,情況不利時再退守陝南、川北。至5月中旬,胡宗南集團除第90、第17軍分別位於涇陽、西安外,第36、第38、第57、第65、第69軍分別別至戒陽、醴泉(今禮泉)、永壽、乾縣、藍田等地,第1軍撤至寶雞。

5月11日,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為打亂胡宗南集團的撤退計畫,決心乘機進軍陝中。其部署是。:以第1軍向臨平鎮、岐山之間,第2軍向鹹陽、武功,第6軍向西安攻擊前進;第4軍向乾縣及其以西地區攻擊前進,並作右翼警戒,準備打擊“二馬”集團的增援;第3軍為預備隊。15日,各部隊在野戰軍副司令員張宗遜、趙壽山指揮下開始進軍陝中。至19日,第2軍在涇陽、成陽等地殲滅國民黨軍第90軍及騎兵第2旅各一部,俘2200餘人,進占鹹陽、興平、武功、扶風、岐山等地。20日,第6軍在成陽以東搶渡渭河,解放西安,殲守軍第17軍一部及暫編第2旅大部共2000餘人;第1、第3軍進至臨平鎮地區;第4軍攻克醴泉,進占乾縣。22日,第1、第4軍密切協一同,在風翔縣城以北姚家淘地區殲第57軍及第30師,俘8000餘人;第2軍攻克鳳翔、郡縣(今眉縣)等城。與此同時,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部隊一部先後進占潼關、華陰、華縣、渭南、臨潼等地。至5月底,第一野戰軍控制了虢鎮以東、渭河南北廣大地區,胡宗南集團撤至寶雞及秦嶺西段布防。

背景

1949年4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突破長江防線,占領南京;位於西安的綏靖公署決定進行戰略轉移,胡宗南集結馬步芳、馬鴻逵部相配合,以陝中、隴東為防禦重點,阻止解放軍第一野戰軍西進。五月,胡宗南調令國軍第90軍、國軍第17軍分別鎮守涇陽、西安,其他國軍第36、第38、第57、第65、第69軍分別撤至鹹陽、醴泉(今禮泉)、永壽、乾縣、藍田等地,國軍第一軍撤至寶雞。

而此時第一野戰軍總司令彭德懷輔助華北解放軍徐向前進行太原戰役的最後攻堅戰,意圖戰後調令部隊進入陝西。

內容

至寶雞及秦嶺西段布防。6月10日起,馬步芳、馬雞逵以所屬隴東兵團第82、第129軍及1個騎兵旅,隴南兵團第119軍及1個師和由第11、第128軍及9個保全團組成的寧夏援陝兵團,會同胡宗南集團第18兵團等部,共30多個師(旅)20餘萬人,分別由長武、邠縣(今彬縣k靈台、汧陽(今千陽)和寶雞地區向第一野戰軍反撲。第一野戰軍主力在涇陽、成陽、鄂縣(今戶縣)以西地區採取運動防禦,遲滯敵之進攻,掩護剛改隸第一野戰軍建制的第18、第19兵團等部由晉入陝,並為爾後集中兵力與敵決戰創造條件。至12日,第3、第4、第6軍在永壽以南、乾縣以北殲敵一部後,分別撤至雲陽鎮、涇陽、石橋鎮地區;第1、第2軍轉移至鄂縣、蓋匪(今周至)、酈縣地區;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先頭部隊第61軍到達西安後,即扼守成陽、西安等地,阻擊“二馬”集團的進攻。國民黨軍發現第一野戰軍轉移,遂尾隨其後向東向南繼續進攻。13日,隴東兵團第82軍進至成陽以北,並向鹹陽發起猛烈攻擊。第61軍一部頑強抗擊,經10餘小時激戰,打退了進攻,斃傷其2000餘人。同日,胡宗南集團第36軍(欠1個師)出斜峪關,沿渭河南岸東進。第2軍於金渠鎮地區將其包圍,並殲其第165師大部。l4日,國民黨軍沿渭河兩岸及隴海鐵路(今蘭州一連雲港)向東推進。16日,分別進至鹹陽、興平、鄂縣以西及西安以南地區,並再次向鹹陽、西安發起進攻,均被第6l軍擊退。在進攻受挫、傷亡嚴重的情況下,國民黨軍於16~19日分路回撤。第一野戰軍各部隊就地轉入休整。

殲滅人數

是役,第一野戰軍共殲滅國民黨軍4萬餘人,解放了西安以及陝西省中部廣大地區,為爾後進軍西北創造了有利條件。

國共內戰戰爭列表

上黨戰役| 綏遠戰役| 邯鄲戰役| 熱河戰役| 四平戰役| 中原突圍| 蘇中戰役| 大同集寧戰役| 如黃戰役| 定陶戰役| 張家口戰役| 新開嶺戰役| 滑縣戰役| 宿北戰役|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 鉅金魚戰役| 魯南戰役| 萊蕪戰役| 青化砭戰役| 豫北戰役| 正太戰役| 羊馬河戰役| 娘子關戰鬥| 蟠龍戰役| 東北夏季攻勢| 孟良崮戰役| 四平戰役| 魯西南戰役| 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戰役| 挺進大別山戰役| 沙家店戰役| 豫西戰役| 沙土集戰役| 膠東戰役|東北秋季攻勢| 清風店戰役| 高山鋪戰役| 郟縣戰役| 石家莊戰役| 大別山反清剿戰役| 萊陽戰役| 平漢隴海路破擊戰役| 彰武戰役| 淶水戰役| 東北冬季攻勢| 公主屯戰役| 宜瓦戰役| 四平戰役| 臨汾戰役|洛陽戰役| 長春戰役| 膠濟路中段戰役| 西府隴東戰役| 冀熱察戰役| 晉中戰役| 豫東戰役| 兗州戰役| 襄樊戰役|察綏戰役| 遼瀋戰役| 濟南戰役| 太原戰役| 荔北戰役| 錦州戰役| 塔山戰役| 黑山戰役| 遼西戰役| 瀋陽戰役| 徐蚌會戰| 碾莊戰役| 九連山戰鬥| 西北冬季攻勢| 雙堆集戰役| 平津戰役| 張家口戰役| 陳官莊戰役| 新保全戰役| 天津戰役| 安新戰役| 渡江戰役| 郎廣戰役| 中南剿匪| 上海戰役| 漢潯間渡江戰役| 華東剿匪| 陝中戰役| 宜沙戰役| 扶郿戰役| 福州戰役| 蘭州戰役| 舟山群島戰役| 翠微峰戰鬥| 寧夏戰役| 河西戰役| 漳廈金戰役| 大別山剿匪| 西北剿匪| 衡寶戰役| 廣東戰役| 陽明山戰鬥| 陽江戰役| 金門戰役| 鄂西戰役| 西南戰役| 廣西戰役| 南川縣北戰役| 博白戰役| 成都戰役| 劍門關戰鬥| 昆明戰役| 滇南戰役| 西藏戰役| 西南剿匪| 八面山戰鬥| 天全保衛戰| 海南島戰役| 西昌戰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