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縣

魯山縣

魯山縣位於河南省中部,伏牛山東麓,沙河上游。屬平頂山市。面積2407平方千米,人口81.46萬。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7°C,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無霜期為209天。區內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經濟作物主要有芝麻、花生等。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位於河南省中部,伏牛山東麓,沙河上游。屬平頂山市。魯山縣位於東徑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在河南省中部偏西,伏牛山東麓,淮河水系的沙河上游,地勢西高東低,西、南、北三面環山,東與黃淮平原相連,最高海拔2153.1米,最低海拔90.1米。全縣轄5鎮15鄉,558個行政村,總人口85萬人,縣境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44公里,總面積2432.32平方公里,縣城位於縣域中部偏東位置。2006年,全縣財政收入首次突破2億元大關,達到2.26億元,在河南省108個縣(市)排序中由2003年的96位躍升到40位。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6300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050元,增速連續數年居平頂山市前列。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7°C,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無霜期為209天。區內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經濟作物主要有芝麻、花生等。土特產有魯山綢張良姜黑木耳、核桃、中華獼猴桃等。柞蠶絲為傳統出口產品。石人山風景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旅遊景點有邱公城、龍山文化及漢城池遺址、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撰文並書丹的元次山墓碑

基礎建設

魯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城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2006年,開展了以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為目標的“雙城聯創”活動,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功能,加強城市道路、綠化、公共照明、環境衛生等方面建設,為人民民眾創造了寬敞、明亮、乾淨、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城市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目前,已經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城市幹道交通體系,擁有城市主幹道4縱5橫,道路總長度30餘公里,總面積90萬餘平方米;建交通環島5座,總面積2萬餘平方米;城區防洪排污體系完備,排水管網暢通,對南北城壕進行了治理,治理長度達1萬餘米;城區綠化水平不斷提高,現有公共綠化面積3.5萬平方米,其中街頭遊園6座,總面積1.6萬平方米,公共綠地2.5萬平方米,綠籬3.2萬米,面積6.5萬平方米,建大型苗圃2座,總面積30餘畝,培育各類苗木10萬餘株,花卉2萬餘株;城市公共衛生設施逐步完善,有高標準水沖式公廁6座,移動式公廁5座,垃圾中轉站14座,垃圾箱155隻;城市主次幹道亮燈率100%,總計安裝照明路燈3000餘盞;建大型商貿廣場9座,總面積1萬平方米,基本滿足了市民日常生活需要。

旅遊

魯山屬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縣,旅遊資源豐富,景區景點眾多。旅遊資源單體2378個,涉及8個主類,29個亞類,133個基本類型,
魯山縣魯山縣
占平頂山市旅遊資源單體數量的56.6%,占全省旅遊資源單體數量的6%,且分布相對集中,品位較高。先後投資開發了石人山、昭平湖、佛泉寺畫眉谷、十八垛、六羊山6大景區,300多個景點,發展農家樂旅遊服務區22處。旅行社3家,導遊22人,講解員37人。旅遊經營定點賓館、飯店17家,其中二星級賓館3家(魯山賓館、石人山天力賓館陽光大廈大酒店)。形成了“一山一水三條線”獨具特色的旅遊格局(一山指石人山景區,一水指昭平湖景區,三條線是指航空展覽館和秘洞山莊為主線的軍事文化旅遊線,以佛泉寺、文殊寺和農家樂民俗旅遊為主題的民俗風情旅遊線,以上湯、中湯、下湯為核心的溫泉沐浴旅遊線)。
目前,以石人山為龍頭的魯山旅遊業已成為中原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旅遊熱線。客源市場拓寬到全國25個省市和地區,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5000多萬元,旅遊總收入2.5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石人山景區先後被評為全省“十佳風景名勝區”、“十佳旅遊好去處”和“河南最美的地方”;2002年,石人山景區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昭平湖景區被國家水利部批准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魯山縣榮獲“中國老區旅遊資源開發縣”的稱號;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4A級景區。

社會事業

教育

魯山縣魯山縣---十八垛
全縣有高級中學4所,在校學生13826人;職業高中1所,在校學生1365人;完全中學1所,國中35所,在校學生42575人;國小221所(含學點245個),在校學生75236人;聾啞學校1所。全縣共有教職工7158名,其中高中教師547名,國中教師2307名,國小教師4071名,幼稚園教師50名,特殊教育教師35名,進修學校教師45名,中心校103人。
衛生:
全縣有醫療衛生機構30個,縣城有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第三人民醫院、魯山中醫院、魯山縣愛心醫院等。其中:縣級醫療機構8個,鄉鎮衛生院22個,全縣開設病床1300張,村級衛生所557個。在職醫務人員1557名;其中高級職稱21人;中級職稱191人;初級職稱713人。全縣萬元以上大型醫療設備292件。醫院科學化、規範化建設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全縣有7家醫院達到“一級甲等醫院”標準,9家醫院通過“愛嬰醫院”評審。瓦屋衛生院、張良衛生院、堯山衛生院、下湯衛生院、辛集衛生院、張官營衛生院、趙村衛生院被省衛生廳確定為河南省農村中心衛生院建設單位。全縣已形成了縣、鄉、村三級醫療保健網.

電業

魯山縣電業局管轄110KV變電站2座,總變容量114500KVA;35KV變電站14座,總變容量71350KVA;110KV變電站2座,總變容量114500KVA;35KV變電站14座,總變容量71350KVA;110KVA輸變線路一條,長24.04公里;35KV線路18條,全長224.7公里;6--10KV線路全長1309公里,配電變壓器1293台,總容量79540KVA。

行政區劃

魯山縣轄4個街道、5個鎮、14個鄉:露峰街道琴台街道魯陽街道匯源街道、下湯鎮、梁窪鎮、張官營鎮、張良鎮、堯山鎮、趙村鄉、四棵樹鄉、團城鄉、熊背鄉、瀼河鄉、瓦屋鄉、觀音寺鄉、昭平台庫區鄉、背孜鄉、倉頭鄉、董周鄉、張店鄉、辛集鄉、磙子營鄉、馬樓鄉

露峰街道、琴台街道、魯陽街道、匯源街道
撤銷魯陽鎮,調整張店鄉、董周鄉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露峰琴台魯陽匯源4個街道辦事處;將原魯陽鎮所轄區域以及張店鄉的詹營、董周鄉的五裡頭等22個行政村劃入城區。
原 魯陽鎮 代碼:410423100 2006年,轄4居委會、10個村:建設街居委會、曙光街居委會、新峰街居委會、友誼街居委會、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四街村、五街村、六街村、七街村、八街村、九街村、十街村。
下湯鎮 代碼:410423101 
2006年,轄22個村:新街村、亂石盤村、岳莊村、紅義嶺村、王畫莊村、松垛溝村、王莊村、尹和莊村、紅石寺村、楊家莊村、十畝地窪村、袁莊村、松樹莊村、社樓村、西張莊村、和尚嶺村、林樓村、西許莊村、竹園溝村、龍潭村、老街
梁窪鎮 代碼:410423102 
2006年,轄17個村:東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楝樹店村、許坊村、泉上村、北郎店村、南郎店村、八里坪村、張相公村、郎墳村、段店村、半坡羊村、連溝村、保障村、鵓鴿吳村

張官營鎮 代碼:410423103 
2006年,轄45個村:營東村、營西村、營南村、營北村、營中村、大賈莊村、前城村、後城村、紫金城村、小營村、楊孫莊村、耿堂村、安寨村、韭菜里村、李柴莊村、劉寨村、吳營村、南閆莊村、東張莊村、東土樓村、魏寨村、陳營村、西施寨村、洪營村、梁官營村、梁朱莊村、南王莊村、肖營村、黃庵村、白杜孫村、胡樓村、臨河村、棠樹村、李樂莊村、小常村、惠堂村、亢莊村、坡寺村、楝樹村、南丁莊村、榆樹灣村、康莊村、玉皇店村、大吳營村、南楊莊村

張良鎮 代碼:410423104 
2006年,轄41個村:張北村、張南村、姚吳程村、李法河村、三間房村、芹菜溝村、王崗村、麥川村、朱馬溝村、老莊村、黃五常村、郭溝村、楊李溝村、盆堯村、范莊村、張西村、張東村、東營村、前營村、王營村、辛莊村、東留莊村、陶莊村、石廟村、余莊村、段莊村、李莊村、周樓村、福林村、賈寨村、閆窪村、黃莊村、杜莊村、灣張村、營東村、營西村、營南村、紀營村、袁寨村、賀塘村、劉莊村。

堯山鎮 代碼:410423105 
2006年,轄22個村:堯山村、霍莊村、西竹園村、下坪村、四道河村、桃林村、上坪村、下溝村、賈店村、新莊村、木廟村、想馬河村、下河村、關帝廟村、坡根村、馬公店村、涼水泉村、灶君廟村、大莊村、東竹園村、營盤溝村、鐵匠爐村。
趙村鄉 代碼:410423200 
2006年,轄29個村:趙村、朱樓溝村、朱家墳村、大峰溝村、土峰溝村、大爬村、堂溝村、三岔口村、中湯村、溫湯村、小爾城村、寬步口村、李子峪村、雷偏村、國貝石村、閆莊村、三道庵村、白草坪村、寨子溝村、南陰村關岈村、東坪村、柳樹溝村、上湯村、桑盤村、河南村、火神廟村、後山村、下寺村。
四棵樹鄉 代碼:410423201 
2006年,轄12個村:街西村、黃溝村、張溝村、南營村、彭莊村、沃溝村、土樓村、柴溝村、代坪村、合莊村、車場村、平溝村。

團城鄉 代碼:410423202 
2006年,轄11個村:雞冢村、泰山廟村、小團城村、棗莊村、玉皇廟村、五道廟村、辣菜溝村、應山村、寺溝村、牛王廟村、花園溝村

熊背鄉 代碼:410423203 
2006年,轄20個村:熊北村、宿王店村、老廟莊村、李溝村、曬衣山村、大麥王村、南子營村、大年溝村、草店村、寶
讓河鄉 代碼:410423204 
2006年,轄26個村:讓東村、讓西村、東辛村、鄧西村、石佛寺村、余流村、馬圪塔村、老東村、鄧東村、趙樓村、袁寨村、老西村、頭道廟村、紅崗村、方山村、陳樓村、江寨村、陳圪塔村、尹村、平高城村、黑石頭村、鹼場村、賒溝村、江河村、北溝村、稻穀田村

瓦屋鄉 代碼:410423205 
2006年,轄19個村:瓦屋村、李老莊村、馬停村、土橋村、白土窯村、樓子河村耐莊村、水滴溝村、上竹園寺村、大潺寺村、臥羊坪村、馬老莊村、湯河村、刺坡嶺村長畛地村、劉相公村、紅石崖村、石門村、太平村。

觀音寺鄉 代碼:410423206 
2006年,轄11個村:觀音寺村、魯窯村、北三間房村、岳村、西陳莊村、馬三莊村、下孤山村、西桐樹莊村、竹園村、石坡頭村、太平堡村。
昭平台庫區鄉 代碼:410423207 
2006年,轄18個村:婆娑街村、西溝村、金溝村、明山村、曹樓村、搬走嶺村、權村、紙坊村、白溝村、王村、許莊村、韓灣村、黑虎石村、鐵溝村、桐樹莊村、栗村、張灣村、火石岈村。
背孜鄉 代碼:410423208 
2006年,轄19個村:背孜村、石板河村、鹽店村、井河口村、長河村、柳樹嶺村、上孤山村、郜溝村、葛花園村、東山村、土門村、老林村、武家莊村、廟莊村、候家莊村、焦山村、葉坪村、虎盤河村、構樹莊村

倉頭鄉 代碼:410423209 
2006年,轄19個村:上倉頭村、軍王村、李窯村、劉芳莊村、黃楝樹村、薄坪村、劉河村、孫灣村、下倉頭村、青古寺村、魏莊村、白窯村、堂上村、潘窯村、趙窯村、趙竹園村、井莊村、白河村、小寺溝村。

董周鄉 代碼:410423210 
2006年,轄40個村:盆窯村、南張莊村、土樓王村、孔莊村、大袁莊村、殷莊村、八里村、七里村、賈王莊村、米章村、五里村、小賈莊村、武莊村、喬店村、十里村、小集村、楊樹底村、和莊村、常莊村、平安村、焦莊村、董村、沈溝村、群虎嶺村、西高村、閆河村、沈莊村、何家莊村、楊樹溝村、石峽溝村、場房村、郝溝村、龔莊村、蔡莊村、鐵家莊村、西馬樓村、黃背窪村、汪家莊村、雙廟村、興龍崗村。

張店鄉 代碼:410423211 
2006年,轄32個村:下窪村、上窪村、林王村、張店村、劉營村、宗莊村、馬窪村、余堂村、宋村、馬村、劉灣村、李村、白象店村、袁家溝村、郭莊村、王灣村、邢溝村、張爻村、崔溝村、雷趴村、界板溝村、白莊村、軍王村、大王莊村、尖營村、王瓜營村、申莊村、趙莊村、望城崗村、葉茂莊村、後營村、新華村。

辛集鄉 代碼:410423212 
2006年,轄35個村:辛集村、三西村、桃園村、核桃園村、鄧寨村、史莊村、馬莊村、三東村、東肖樓村、程西村、程東村、范店村、徐營村、孫義村、張莊村、湖裡王村、高村、肖老莊村、石廟王村、郝村、柴莊村、四山村、黃村、荊圪塔村、盆郭村、漫劉村、清水營村、蜂李村、小河李村、西羊石村、貫劉村、付嶺村、尚王村、白村、廟王村。

磙子營鄉 代碼:410423213 

魯山縣魯山縣----石人山

2006年,轄48個村:滾子營村、徐莊村、譚莊村、沽沱村、韓南村、韓東村、韓西村、韓北村、渠莊村、窪陳村、高莊村、劉八莊村、白煉堂村、寶林村、孫街村、田莊村、新孔莊村、馬頭趙村、小杜莊村、三官廟村、蕭河村、樸實頭村、東崗埠村、程趙莊村、柳林村、古塘莊村、白廟村、郭胡橋村、孫溝村、山劉莊村、石嶺村、魏沖村、里溝村、三山村、馬場村、楊南村、楊東村、楊北村、井泉村、韓莊村、董莊村、雙龍店村、平莊村、關西莊村、大尹莊村、東葛莊村、楊林村、新崗薛村。

馬樓鄉 代碼:410423214 
2006年,轄58個村:馬樓村、賈集村、釋寺村、梁莊村、商峪口村、庹村、堯場村、彭泉村、南坡村、丁樓村、吳窪村、宋口村、麥莊村、大程莊村、大趙樓村、小程莊村、良西莊村、冢留村、楊莊村、官莊村、陳莊村、倉房莊村、蘇莊村、雙柳樹村、高岸頭村、虎營村、老將莊村、郝樓村、周莊村、鐵寨垣村、宋莊村、牛蘭莊村、新韓莊村、關廟杜村、永樂莊村、薛寨村、綽樓村、孫莊村、湖泉店村、娘娘廟村、沙渚汪村、官店村、樓張東村、樓張西村、小莊村、馬塘莊村、甘樹里村、何寨村、燕樓村丁莊村、山岔口村、園盤村、許莊村、沙莊村、小石門村、碾盤莊村、里王莊村、董莊村。

歷史沿革

魯山,古稱魯陽。漢置魯陽縣,唐始名魯山。縣東北十八里有魯山。據《讀史方輿紀要》:“山高聳,回生群山,為一邑巨鎮,縣以此名。”
1999年,魯山縣轄5個鎮、17個鄉:魯陽鎮、下湯鎮、梁窪鎮、張良鎮、張官營鎮、二郎廟鄉、土門鄉、馬樓鄉、瓦屋鄉、倉頭鄉、四棵樹鄉、觀音寺鄉、雞冢鄉、辛集鄉、張店鄉、趙村鄉、背孜鄉、昭平台庫區鄉、董周鄉、熊背鄉、磙子營鄉、瀼河鄉


2000年,魯山縣轄6個鎮、1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822541人,其中:魯陽鎮 57452人、下湯鎮 32674人
魯山縣魯山縣
、梁窪鎮 36951人、張官營鎮 57017人、張良鎮 52591人、堯山鎮 19277人、趙村鄉 24889人、四棵樹鄉 15046人、雞冢鄉 13311人、熊北鄉 20924人、讓河鄉 46400人、瓦屋鄉 30147人、觀音寺鄉 23505人、土門鄉 8513人、背孜鄉 14718人、倉頭鄉 22317人、董周鄉 54500人、張店鄉 78552人、辛集鄉 47341人、滾子營鄉 64075人、馬樓鄉 80617人、昭平台庫區鄉 21724人。
2005年,魯山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土門鄉,併入背孜鄉管轄,背孜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05年12月31日,魯山縣轄6個鎮、15個鄉:魯陽鎮、下湯鎮、梁窪鎮、張良鎮、張官營鎮、堯山鎮;張店鄉、辛集鄉、熊背鄉、瀼河鄉、瓦屋鄉、趙村鄉、董周鄉、倉頭鄉、馬樓鄉、雞冢鄉、背孜鄉、磙子營鄉、觀音寺鄉、四棵樹鄉、昭平台庫區鄉。

魯山縣轄6個鎮、14個鄉:魯陽鎮、下湯鎮、梁窪鎮、張官營鎮、張良鎮、堯山鎮、趙村鄉、四棵樹鄉、雞冢鄉、熊背鄉、瀼河鄉、瓦屋鄉、背孜鄉、倉頭鄉、董周鄉、張店鄉、辛集鄉、磙子營鄉、馬樓鄉、昭平台庫區鄉

根據河南省民政廳《關於撤銷魯山縣魯陽鎮調整張店鄉董周鄉行政區劃設立露峰等四個街道辦事處的批覆》(豫民行批[2006]9號)和平頂山市人民政府的批覆精神,魯山縣政府決定撤銷魯陽鎮,調整張店鄉、董周鄉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露峰琴台魯陽、匯源4個街道辦事處;將原魯陽鎮所轄區域以及張店鄉的詹營、董周鄉的五裡頭等22個行政村劃入城區。

農業

魯山縣魯山縣
魯山縣地處中原腹地,土地面積2432.32平方公里,耕地54萬畝,總人口85萬人,農業人口76萬,人均耕地0.7畝,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山區縣。2004年以來,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105萬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2億公斤以上,農業總產值13.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1851.2元。全縣蔬菜瓜果面積10萬畝以上,其中保護地蔬菜3.3萬畝,日光溫室、塑膠大棚等高效種植面積1.5萬畝,畝產值達8000元以上。全縣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5%,優質糧面積40%,模式化栽培及配方施肥面積80萬畝,農田化學除草70萬畝。近年來,大力實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全縣已通過省級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基地8個,面積5萬畝,通過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3個,面積1萬畝,全縣糧經比64:36.
全縣有大型水庫一座,中型水庫二座,小型水庫35座,機井128眼,有效灌溉面積32萬畝,其中節水灌溉1.5萬畝。全縣 農用機械總動力109718.3馬力,其中聯合收割機240台,大中型拖拉機327台,全縣機耕面積29萬畝,機收面積28萬畝。
魯山縣位於河南省中部,伏牛山東麓,北依洛陽、南臨南陽、東接平頂山,總面積2432平方公里,轄6鎮15鄉,558個行政村,人口84萬,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魯山,古稱魯陽,漢置縣,唐始名魯山,現屬河南省平頂山市。
魯山縣氣候宜人,四季分明,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石人山昭平湖景區被列為國家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縣,旅遊、溫泉、荒山、礦產、水電、交通資源充足。工業以煤炭、化工、水泥鋼鐵、選礦、耐材、絲綢和花崗岩板材為主。林業、畜產品、蠶業及食用菌生產為河南省之冠。魯山絲綢歷史上被稱為“仙女織”。目前,魯山縣是我國蠶絲生產基地縣之一。張良姜、拳菜中華獼猴桃黑木耳全蠍等地方特產和物類都享有盛譽。近年來,自西向東已形成了生態旅遊開發區、荒山開發區、林果示範區、工業園區、綠色農業示範區。

林業

魯山縣是河南省二十五個以林為主的山區縣之一,全縣總面積365萬畝,有林地面積195萬畝,活立木蓄積1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2.3%,林業產值2.5億元。有國家級保護植物水杉、銀杏、連香、華榛、杜仲、秦嶺冷杉、垂直冷杉、青檀、領春木、金錢槭等13種;省級保護植物鐵杉、青線柳楸皮楊、大葉三七等19種;中藥材和菌類種類繁多,有人參天麻石斛辛荑、杜仲等近500種;有陸棲脊椎動物125種以上,國家級保護的珍貴動物有金錢豹、艾葉豹、麝、大鯢、金雕、羚羊、紅腹錦雞、豪豬紅腳隼、大靈貓等17種;省級保護的有狐貉、青鼬、豹貓、飛鼠、水獺、啄木鳥畫眉、雙斑錦蛇等14種;魯山有古樹名木千餘株,有全國罕見的千年古銀杏群,有彰顯悠久人文歷史的古柏,有昭示歲月蒼桑的柿樹王,有蘊含著美麗傳說的老櫟樹等。
魯山縣林副產品豐富,年產量達8000多萬公斤,辛荑以質量優、產量高為中華之最,核桃、杜仲、柿子、板栗、花椒芋肉,桃等果品銷往全國各地,是廣大農民民眾一大經濟支柱。

交通

魯山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焦枝鐵路自東北向西南穿越縣境,設辛集、魯山、讓河、草店、交界5個車站,從魯山乘火車,可直達北京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成都,從而打通了魯山通往全國的大門,成為中原通往全國的主要交通樞紐。公路四通八達,可直抵鄭州開封洛陽南陽、漯河、周口、商丘、許昌項城、欒川、臨汝葉縣方城嵩縣等市縣,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2237.36公里。其中國道2條(G311線、G207線),省道2條(S242線、S231線),總里程275.68公里,縣鄉等級公路通車總里程1961.68公里.全縣22個鄉(鎮)、辦事處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558個行政村有433個行政村通水泥路,通達率達79%。到2007年底,太澳、鄭石高速公路即將開通,屆時將形成以高速公路為連線,以幹線公路為支架,縣鄉公路為依託的全部通油路或水泥路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魯山縣是河南省二十五個以林為主的山區縣之一,全縣總面積365萬畝,有林地面積195萬畝,活立木蓄積1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2.3%,林業產值2.5億元。有國家級保護植物水杉、銀杏、連香、華榛、杜仲、秦嶺冷杉、垂直冷杉、青檀、領春木、金錢槭等13種;省級保護植物鐵杉、青線柳、楸皮楊、大葉三七等19種;中藥材和菌類種類繁多,有人參、天麻、石斛、辛荑、杜仲等近500種;有陸棲脊椎動物125種以上,國家級保護的珍貴動物有金錢豹、艾葉豹、麝、大鯢、金雕、羚羊、紅腹錦雞、豪豬、紅腳隼、大靈貓等17種;省級保護的有狐貉、青鼬、豹貓、飛鼠、水獺、啄木鳥、畫眉、雙斑錦蛇等14種;魯山有古樹名木千餘株,有全國罕見的千年古銀杏群,有彰顯悠久人文歷史的古柏,有昭示歲月蒼桑的柿樹王,有蘊含著美麗傳說的老櫟樹等。

水資源

全縣有大型水庫一座,中型水庫二座,小型水庫35座,機井128眼。

歷史名人

徐玉諾
(1883—1958)原名徐言信,筆名紅蠖,魯山人,早年在開封讀初級師範。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被選為河南省學聯理事,積極從事學生運動。
牛皋
牛皋(gāo)(1187—1147)南宋抗金將領。字伯遠,汝州魯山人(今屬河南魯山縣熊背鄉石碑溝村人)。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後隸歸岳飛,為其推重,對金作戰中屢立戰功。曾參加鎮壓楊么起義。岳飛被害後,因始終反對宋金議和,被秦檜害死。牛皋是南宋將領,出身射世,精通武功。
任應岐
字瑞周,1892年生於河南魯山縣倉頭鄉劉河村人。任應歧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曾與吉鴻昌、宣俠父、南漢宸聯絡抗日人士成立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後與吉鴻昌一同被國民黨以“擾亂治安、加入共黨、危害民國”罪槍殺。1934年5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任應岐等人組織成立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聯合全國抗日反蔣力量,組織抗日武裝。1934年11月9日夜,任應岐在天津國民飯店二樓四十五號接待李宗仁的代表劉少南時,軍統特務突然闖入,連開數槍,劉當場被打死,任、吉受傷被俘,後轉押到北平陸軍監獄。在獄中,任應岐堅貞不屈。1934年11月24日就義。臨刑前,他態度從容,談笑自若,遺書“大丈夫有志不能申,有國不能報,痛哉”!

地方特產

攬鍋菜
魯山攬鍋菜是古老與現代精湛烹調技術相結合、精工細做“雜燴菜”,系河南省地方名吃之一。據傳,起源於明朝洪武年間,後經楊氏幾代人的潛心研究,結合當地人酷愛鹹鮮、滑嫩、香軟的特點製作而成。
主料:精細豬肉;配料:豬肉丸子、蕨菜、時令蔬菜、油燜豆腐、粉條等;調料:豆瓣醬、五香大料等精心配製。豬肉選料考究,經過燜炒,色澤美觀,易於機體消化吸收。
豆腐過油燜,黃里透白,軟硬適度。粉條精選上乘好粉,柔細綿長,肉筋外滑。丸子用油炸過,黃澄澄、香酥酥。攙雜蒜苔、金針、當地蕨菜、時令青菜等。再加上數十種中草藥配製的特等香料,使該菜鮮香軟嫩、鹹辣適口,色形兼備。
集中國八大菜系之精華與魯山風味於一體,是享譽省內外的美味快餐。來魯山遊人既飽覽石人勝景,又品嘗攬鍋菜美味,乘興而來,盡興而去,並把攬鍋菜美名傳到四面八方。
魯山攬鍋菜被河南省烹飪協會授予“獨特風味攬鍋菜”名店名吃稱號,只要來魯山就可吃到攬鍋菜,尤其是人民路西段“獨特風味攬鍋菜”最為出名。
絲綢
魯山絲綢源始於山東,後來逐漸傳入河南省的豫西、豫南地區。魯山絲綢是用當地柞蠶絲紡織而成。過去多採用手工繅絲,手工綢要經過選絲、絡絲、整經、打緯、織綢等多道工序。這種手工紡織出的柞綢,手感爽滑,柔而有骨。染色後,色澤鮮艷柔和,光彩奪目。用它製做服裝,穿著輕盈、涼爽,尤其製作裙裝,裊娜秀麗。相傳,英國女王伊莉莎白每逢加冕或舉行盛大宴會,總愛穿上魯山綢做的禮服,以示高雅。具有拉力強、伸度大、易染色、耐高溫、抗酸、抗鹼、絕緣、吸濕性強等特點。1914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萬國商品賽會上,魯山絲綢被稱為“仙女織”。
魯山獼猴桃
形如梨,色如桃,俗稱陽桃。含維生素C較多,味甘而略酸。
魯山張良姜
芳香爽口,味辣質脆,能發汗、止嘔、解毒、健胃。又系菜餚的好佐料。
梁窪陶瓷
造型美觀、色彩光亮、質優耐用。暢銷省內外。

河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河南省全省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鞏義市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 中牟縣
開封市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濬縣 | 淇縣
新鄉市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范縣
許昌市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臥龍區 | 宛城區 | 鄧州市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
商丘市梁園區 | 睢陽區 | 永城市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
信陽市溮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固始縣 |羅山縣 | 光山縣
周口市川匯區 | 項城市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省直轄濟源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