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區

中原區

中原區位於鄭州市區西部,鄭州市人民政府位於中原區中原路上,中原區東起嵩山路與二七區為鄰;西與滎陽市廿鋪鄉接壤;南和二七區的馬寨鎮搭界;北與金水區和惠濟區的古滎鄉相鄰,是鄭州市最早的建成區之一,素有“鄭州西大門”之稱。“鄭州西大門”之稱。轄區全年日照時數為2385.3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54%。全年無霜期平均為227天。氣候特點:春旱多風,冷暖無常;夏炎多雨,水熱同期;秋涼晴爽,日照充足;冬寒乾燥,風多雪少。一年四季分明,主要受地理緯度、大氣環流、崎嶇地形等因素所影響。流經轄區河流有賈魯河、金水河、須水河、索河、索須河。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中原區解放前,中原區城區範圍南部歸屬鄭縣第二區(齊禮鄉),北部歸屬鄭縣第四區(五權鄉)。1948年10月22日,鄭州市解放。中共鄭州市工委廢除了舊的鎮、保、甲組織形式,於1948年10月27日前後成立鄭州市第一、二、三區。一區為現管城回族區,二區為現二七區,三區就是中原區的前身。市委派設中共三區工作委員會(簡稱工委),區民主政府,轄15個街公所。
中原區中原區

1949年12月撤銷三區工委、民主政府,區街政權由區公安分局及其派出所代替。1951年9月,成立中共鄭州市三區委員會、區人民政府。翌年12月,組建喬家門、小趙寨、二馬路、銘功路、蜜蜂張5個街政府。1954年8月,增設崗位杜街政府。1955年2月將街政府改為街道辦事處,10月將三區人民政府改為建設區人民委員會。1955年、1956年分別增設建設路、三官廟街道辦事處。1958年8月,城市人民公社化,建設區改稱建設區人民公社,下轄街道辦事處改名為人民公社。1960年5月,改為中原人民公社,下轄7個分社。
1961年8月,城市恢復區、街建置,中原人民公社改為中原區人民委員會,時轄建設路、三官廟等6個街道辦事處,一
個農業公社。1962年5月增設秦嶺路街道辦事處。1968年2月,成立中原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4月,成立中原區人民政府。1985年11月,增設
汝河路街道辦事處。
1987年3月,鄭州市進行區劃調整,撤銷郊區、金海區,將須水、光趙、石佛、大崗劉鄉劃歸中原區管轄。調整後,中原區轄8個街道辦事處、5個鄉。
2003年9月,將石佛鎮、溝趙鄉交由鄭州高新區管委會代管。鄭州高新區面積由18.6平方千米擴展到67.7平方
千米。2004年,中原區轄8個街道、1個鎮、2個鄉。2005年中原區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大崗劉鄉,設立航海西路街道辦事處。截至2013年9月24
日,中原區轄12個街道:汝河路街道、棉紡路街道、綠東村街道、秦嶺路街道、建設路街道、林山寨、三官廟街道街道、桐柏路街道、中原西路街道、航海西路街
道、須水街道、西流湖街道。2

行政區劃

中原區轄12個街道:林山寨街道、建設路街道、棉紡路街道、秦嶺路街道、桐柏路街道、三官廟街道、綠東村街道、汝河路街道、中原西路街道、航海西路街道、須水街道、西流湖街道。其中,石佛鎮、溝趙鄉委託鄭州高新區管委會管理。轄區面積97.1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24平方公里。
名稱
地區代碼
所轄區域
林山寨街道
410102001
轄12個社區:郵電院社區、碧沙崗社區、互助路社區、伊河路社區、文化宮路社區、潁河路社區、工業高專社區、一中社區、工程學院社區、技工學校社區、百花社區、林山寨社區
建設路街道
410102002
轄7個社區:省五建社區、前進路社區、中心醫院社區、計畫路社區、紡校社區、學院社區、市場街社區
棉紡路街道
410102003
轄3個社區:三廠社區、四廠社區、五廠社區
秦嶺路街道
410102004
轄5個社區:一廠社區、六廠棉紡西路社區、六廠前街社區、建西社區、電新街社區
桐柏路街道
410102005
轄15個社區:西站東社區、西站西社區、河南送變電社區、西十里舖南社區、煤倉街社區、鄭工集團社區、西十里舖北社區、電廠路社區、鋁業公司社區、機械化施工公社區、電廠南路社區、中原製藥廠社區、化工廠社區、嵩岳社區、開元社區
三官廟街道
410102006
中原區中原區

轄13個社區:伏牛路北社區、三官廟社區、共和新街社區、鄭上路社區、工農路社區、省紡機社區、鄭煤機社區、華山路社區、中原中路一社區、中原中路二社區、電業新村社區、西環路社區、湖光苑社區
綠東村街道
410102007
轄6個社區:二砂社區、電纜廠社區、綠原社區、伏牛南社區、桐柏路社區、華西社區
汝河路街道
410102008
轄9個社區:金京花苑社區、淮河路電力社區、汝河路市社區、汝河小區社區、桐淮社區、淮西社區、航海西路社區、華淮社區、金苑小區社區
航海西路街道
410102009
轄10個村委會:小崗劉村、馮灣村、段莊村、道李村、郭廠村、石羊寺村、閆垌村、密垌村、後河盧村、李江溝村
中原西路街道
410102010
轄14個村委會:朱屯村、周新莊村、南陳伍寨村、冉屯村、羅莊村、後牛莊村、北陳伍寨村、洛達廟村、崗坡村、董砦村、林山寨新村、旮旯王村、三官廟村、牛砦村
須水鎮
410102100
轄22個村委會:須水村、孫莊村、鐵爐村、天王寺村、小李莊村、丁莊村、付莊村、三十里舖村、廟王村、白寨村、馬莊村、三王莊村、桐樹王村、址劉村、刁溝村、大李村、常莊村、西崗村、趙坡村、柿園村、二砂村、趙仙垌村
石佛鎮
410102160
轄17個村委會:陳莊村、大里村、秦莊村、窪劉村、瓦屋李村、南流村、老倆河村、歡河村、北里村、岳崗村、石佛村、關莊村、蘭砦村、葛寨村、百爐屯村、孫莊村、五龍口村;高新區
溝趙鄉
410102360
轄22個村委會:堂李村、榆林村、郭村村、莊王村、西連河村、東連河村、溝趙村、大謝村、東史馬村、丁樓村、師新莊村、棗陳村、崗崔村、朱砦村、任砦村、牛砦村、水牛張村、祥營村、張五砦村、趙村村、賈莊村、郭莊村

地理環境


原區位於北緯34°42′30″至34°51′30″,東經113°27′30″至113°37′30″之間。南北長約17公里,東西寬約16公里。轄區
除西南部為侵蝕、削蝕淺山丘陵地區外,余則為黃土狀傾斜平原。整個地勢是西部高,東部低,西南高,東北低,即西南——東北傾斜,或局部南北向傾斜。最高海
拔149.2米,最低海拔98米。土壤種類以地帶性褐土類中的立黃土、潮黃土、砂立土、褐土化沙土為主,適應農作物生長。地表水量缺乏,地下水位下降快

交通

中原區交通便利,隴海鐵路、310國道、中原夜景鄭少高速、繞城高等級公路等
穿境而過,建設路、中原西路、嵩山路、桐柏路等構建市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國道G045、G310線2條總計21.3公里,省道S314線1條總計
10.6公里,縣道X007、X009、X024線3條總計12.173公里,鄉道Y001、Y002——Y037、Y046線等42條總計
156.278公里,村道23條總計33.942公里。公路通鄉率100%,通行政村率100%。中原區公路上共有橋樑18座(含國、省道上橋樑),公路
里程達到234.293公里(含國、省道公路里程),其中二級以上(含二級)公路里程55.377公里,公路密度達121公里/百平方公里。
中原區建成小遊園11個;高標準整治了中原路、嵩山路、建設路3條精品街和桐柏路、工人路、伊河路3條重點景觀示範路,改造背街小巷36條,完成了中原西路、防汛路西延工程,長江路、天下路、朱屯東路拆遷工作全部完成,桐柏路拓寬拆遷任務完成90%。

人口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中原區總人口578400人,其中:林山寨街道79095人、建設路街道31242人、棉紡路街道37768人、秦嶺路街道
27033人、桐柏路街道68813人、三官廟街道47628人、綠東村街道55473人、汝河路街道58009人、須水鎮67460人、石佛鎮
44250人、溝趙鄉41616人、大崗劉鄉18220人、中原鄉1811人

政治

區長:王東亮區長王東亮
副區長:袁聚平
副區長:成小波
副區長:王宏軍
副區長:王泰峰
副區長:徐衛東
副區長:陳耀宗
副區長:邵春雨
副區長:楊洋

經濟

農業


原區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稻子、玉米、紅薯、黃豆、綠豆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油菜、西瓜、甜瓜、酥瓜等。蔬菜主要有:白菜、芹菜、包
菜、韭菜、蘿蔔、豆角、大蔥、大蒜、番茄、茄子、土豆、蓮菜、冬瓜、南瓜、黃瓜、豆芽等。果樹主要有:桃、蘋果、葡萄、梨等。
中原區中原區

中原區加快農業和
農村經濟發展的步伐。大力發展花卉苗木業,花卉苗木種植面積發展到680公頃。無公害蔬菜343.07公頃,總產量5.3萬噸。千頭以上養豬場4個、
200隻以上養羊場1個、10頭以上養牛戶49個、1000隻以上蛋禽戶17個、3000隻以上肉雞戶23個,奶牛養殖小區2個,奶牛存欄達1465頭。
年肉類總產達2702噸,禽蛋產量達742噸,奶類產量達5033噸,分別增長26%、21﹒6%、36﹒7%。小麥種植1783公頃,總產859.1萬
公斤;秋糧1413.33公頃,總產754萬公斤。中原區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1440公頃。
中原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6.27公頃,新增旱澇保收田26.67公頃,新增地埋管1.32萬米,新打配機井8眼,更新改造機井9眼,完成小流域綜合治理6平方公里,坡耕地改造35.33公頃。完成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中原區段實物調查工作。中原區46個行政村免徵農業稅及取消農業特產稅,年免徵農業稅101萬元,共向18510戶種糧農民提供糧食直接補貼45萬元。

工業

中原區夜景中原區工業經
濟快速發展。2011年新上項目39個,投入資金18651萬元,開發新產品32個。工業企業共完成增加值7.5億元,比2010年增長16.1%,其中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億元、增長24%,產銷率達98%;實現銷售收入12.5億元、增長27%,實現利稅0.8億元、增長30%;出口創匯
1750萬美元,增長17.1%。限額以下工業企業及個體工業完成增加值3.5億元,增長8.8%。企業改制穩妥推進,完成國有集體企業改制14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2011年銷售收入超500萬元的非公有制企業達到60個。
中原區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鄭州市的主要工業區。轄區工業基礎雄厚,有白鴿集團、鄭纜集團、嵩岳集團等國有大中型企業70餘家,鄉鎮企業5000餘家,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53家,磨料磨具、機械製造、紡織印染、電線電纜等行業在省內舉足輕重。
2010年中原區生產總值完成235億元,與“十五”末相比(下同)增長77.4%,年均(下同)增長13.1%;
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5.16億元,是“十五”末的3.5倍,年均增長28.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1.6億元,增長102.3%,年均增長
16.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5億元,增長129.1%,年均增長19.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298.5億元,年均增長
38.1%。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0.5:44.2:55.3。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鄭州紡織產業園累計入駐項目34個,完成投入60多億元,一期
開發完成,開發面積達5平方公里;鄭州機械製造(加工)產業園進一步發展壯大。

第三產業

2011
年全年,中原區生產總值完成249.9億元,財政收入完成18.6億元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68.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34.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298.5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0.5:42.3:57.2,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新發展民營科技企業和技術貿易機構14個,完成技術契約成交額2253.95萬元,科工貿總產值3892.14萬元、總收入3955.67萬元,契約登記額128萬元。

社會事業

中原區科技力量集中,有各級科研機構20餘家,大中專院校8所,是中國科技工作示範區,具有較強的科研開發能力;引進和推廣新技術40項,完成列入省、市、區各類科技計畫和鑑定項目35個,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2個。市政

基礎設施

完備,水、電、氣、暖等公用設施配套齊全。基礎設施中原區對70個社區分類開展環境整治,共投入資金1.2億元,新建遊園15萬平方米,增加綠地21.2萬平方米,硬化路面21.9萬平方米,拆除違章建築7.53萬平方米,增添健身器材945件。70個社區有28個達到一類社區標準,316個小區(樓院)、156個單位(庭院)達到一類標準。

衛生


原區啟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統”,11個綜合醫院開通了傳染病疫情網路直報。開展大規模既往有償供血者人員普查工作,入戶調查144519個,
既往有償供血人員685人,採集血清577份,做到了“三個弄清,一個不漏”。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894人。企業養老保險參保職工10761人,年徵收
養老保險費1220萬元。2011年累計發放城市最低保障資金558萬元,發放農村特困戶救助資金28萬元,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教育

中原區基礎教育發達,市區現有中國小33所,鄭州外國語中學、鄭州一中、
享譽全省,是中國“兩基”工作先進區。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國小生輟學率為零;國中適齡少年入學率99.21%以上,國中學生鞏固率、畢
業率均達99%以上。農村國中學生輟學率控制在1.5%左右,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喪失學習能力者除外)入學率達89.3%以上。
中原區完善教育基礎設施,2011年綠都城國小、帝湖國小建成投入使用,中原新城中學主樓開工建設,須水鎮寄宿制中
心中學宿舍樓和食堂主體竣工;實施校舍安全工程,改造教學樓危房6900平方米。積極開展教育協作區辦學,探索“教育聯盟”、“強校託管”等發展模式,與
鄭州師範學院聯合創辦了鄭州師範學院第二附屬中學;加大城鄉教師交流力度,城鄉、校際教育差距逐步縮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新選聘中國小教師89名;實施
名師培養工程,4名教師被評為“河南省名師”,5名教師被評為“鄭州市名師”,2名教師榮獲“鄭州市首屆傑出教師”稱號。加強校園安全防範,為區屬中國小
校配備專職保全120名,營造了安全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
中原區2013年開展暑期宣傳教育活動56餘場,社會實踐活動96餘次,志願服務活動105餘次,累計參與青少年數
近5000餘人,使廣大青少年度過了一個“安全、健康、文明、快樂”的假期。三官廟街道暑教辦為豐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舉辦了“我的中國夢”青少年書法繪
畫展,孩子們各自揮舞著手中的畫筆,在畫紙上勾勒著自己心中的“中國夢”。
有的孩子畫出了夢想做一名飛行員、太空人、城市設計師;有的夢想祖國更漂亮、夢想中國龍的騰飛、夢想未來的美好家園;有的畫出了自己的心愿:要過一個休閒
快樂的暑假、要去看看海底世界等等

文化藝術

中原愛樂輕音樂團
中原區文化館接連舉辦中原區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歡樂中原”民眾文化藝術節、慶祝建國64周年書畫展和攝影展等一系列民眾文化活動。
2013年10月,中原區圖書館被國家文化部評定國家二級圖書館;同年,搭建起圖書館公共網路服務平台;建立中原方
志館,收藏中原地區地方文獻2萬餘冊;設立中原區圖書館機關分館、鄭州警備區干休所分館、萬達社區分館、鄭州兒童福利院圖書流通站、常莊圖書流通站、鄭州
社會福利院流通站等6個圖書流通站。
成立中原愛樂輕音樂團,舉辦了“中秋音樂會”、“走進校園”、“走進社區”、“關愛孤殘兒童”等專題音樂會,深受各界民眾好評。
成立中原區攝影家協會,舉辦了聚焦“三大戰場”和“重溫記憶”攝影展。

旅遊

編輯西流湖公園中原區風景區有一個西流湖公園。西流湖城市生態公園北起化工路,南至中原西路,總占地面積3.2平方公里。公園劃分為城市界面景觀區、生態密林景觀區、疏林草地景觀區、濱水特色景觀區和濕地生態景觀區。
茅廬生態園源於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茅廬,乃大澤潛龍,蓄勢騰飛,至身茅廬,心觀天下之意。位於中原區西馮灣村賈魯河畔,生態園依山傍水而建,占地200多畝,總投資達500多萬人民幣,已建成為一個集休閒、餐飲、垂釣於一體的生態園區。生態園以農家感受為主,體現休閒的農家生活!
天下漁倉地處碧波蕩漾的常莊水庫東岸,占地面積70畝,建有餐廳、草棚,有魚塘30畝,築堤壩數百米。漁倉以農家樂的形式,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郊遊、餐飲、垂釣的休閒去處。整個園區免費參觀,餐飲垂釣價格實惠。
每年六、七月鄭州市約有三分之二的鮮桃都是採摘於常莊的桃園,主要品種有雨花露、霞暉、松森、久保、北京二六等,這裡的鮮桃個個白裡透紅,味鮮汁甜,棵棵都結幾百斤。
馮灣梨園村生態園位於中原區西馮灣村賈魯河畔,南接尖崗水庫,西聯常莊水庫、賈魯河,即將開通的南水北調大運河在馮灣村東北斜穿而過。
常莊水庫位於賈魯河支河賈峪河下游,壩址在鄭州市西南中原區須水鎮王垌村東,水庫控制流域面積82平方公里,總庫容174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714萬立方米。常莊水庫庫區涉及須水鎮、馬砦鎮、大崗劉鄉三個鄉鎮及刁溝、灣劉、道李、常莊4個行政村。

城市榮譽

中原區先後被評為中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區、中國民政工作先進區、省級文明城區、市“雙擁”工作模範區等。

河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河南省全省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鞏義市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 中牟縣
開封市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濬縣 | 淇縣
新鄉市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范縣
許昌市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臥龍區 | 宛城區 | 鄧州市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
商丘市梁園區 | 睢陽區 | 永城市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
信陽市溮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固始縣 |羅山縣 | 光山縣
周口市川匯區 | 項城市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省直轄濟源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