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縣

睢縣

睢縣古稱襄邑、拱州、睢州,是商丘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東部,東與寧陵縣相接,西連杞縣,南接柘城縣、太康[河南省下轄縣]縣,北鄰民權縣,2017年底,全縣總面積9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66.85萬人。睢縣是河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紅色革命老區。粟裕將軍在此指揮睢杞戰役。有承匡故城、宋襄公墓、恆山漢墓群、無憂寺塔、聖壽寺塔、袁家山、湯斌祠、袁尚書墓、睢杞戰役紀念館等眾多名勝古蹟。睢縣是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健康宜居小城、河南省園林城市、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的產糧大縣,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棉油生產百強縣、生豬調出大縣和重要的農產品產區,重要的製鞋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AAAA級景區睢縣北湖曾舉辦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河南省青少年划船運動會、全國青年皮划艇錦標賽、全國皮划艇錦標賽,是河南省皮划艇訓練基地。初步統計,2017年,睢縣生產總值(GDP)169.2億元,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212億元,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2億元,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2億元,增長7.9%;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5億元,增長16.3%。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

睢縣承匡古城女媧誕生地睢縣承匡古城女媧誕生地
龍山文化、仰韶文化時期,睢縣周龍崗就有以原始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生產工具以磨製石器為主的史前古文化遺址。

西周時期

周公分封諸侯國,於滑邑(今河南睢縣西北)建立姬姓滑國,爵位為伯爵。[8]公元前691年至公元前678年之間徙都於費(今河南偃師市西南)。之後,此地分屬宋國、陳國,戰國末期屬魏國大宋郡(郡治睢陽縣)。

秦漢時期

睢縣宋襄公陵睢縣宋襄公陵
朝實行郡縣制,因宋襄公陵在此而置襄邑縣,屬碭郡(郡治睢陽縣)。

西漢時,襄邑縣改屬兗州刺史部陳留郡。

王莽改稱襄平。東漢因襲前制不變。

魏晉南北朝時期

曹魏至西晉時,襄邑縣屬兗州陳留國。

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等政權據有。南北朝時一度為劉宋政權占據,劃歸譙郡(郡治商丘市梁園區蒙縣故城)。

北魏仍置襄邑縣,屬徐州梁郡(今商丘)管轄。

北齊時改屬陽夏郡,後廢除。

隋唐宋時期

睢縣睢縣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襄邑縣,屬宋州。

唐朝初年唐高祖年間,短暫屬杞州。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屬宋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宋州為睢陽郡,仍以縣屬之。

五代宋時期

睢縣睢縣
北宋建立後,劃歸京畿路開封府;崇寧四年(1105年)升襄邑縣為拱州,稱東輔;大觀四年(1110年)置四輔,廢除拱州,復以襄邑縣隸屬開封府;政和四年(1114年)襄邑縣復為拱州,仍稱東輔;宣和二年(1120年)再罷四輔,拱州改屬京東西路應天府。

五代時期襄邑縣屬開封府。

北宋時期,襄邑短暫升為拱州,並設保慶軍節度,屬京畿路,下轄考城、太康、寧陵、柘城五縣,後被廢,由南京應天府(今商丘)管轄。

金元時期

金朝天德三年(1151年),因睢水澤被此地,改拱州保慶軍名為睢州,襄邑縣為州治所在地,屬南京路。

元朝因襲金制,政區建制不變,屬河南行省汴梁路。

明清時期

明朝初,襄邑縣省入睢州,睢州屬北京開封府。洪武十年(1377年),降睢州為睢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升為睢州,為直隸州,下轄考城縣,柘城縣兩縣。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睢州由直隸州降為散州,歸德州升為歸德府(今商丘),睢州及所轄的襄邑縣、考城縣,柘城縣三縣改屬歸德府。

清朝,仍置睢州,仍以睢州屬歸德府管轄。

民國時期

睢縣睢縣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由睢州降為睢縣,屬商丘管轄。

民國三年(1914年),睢縣劃歸開封道管轄。

民國二十年(1932年),睢縣劃歸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駐地商丘縣)管轄。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4月),改屬河南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區(駐地蘭封縣),後劃歸商丘專區管轄。

新中國時期

睢縣睢縣
1958年12月,撤銷商丘專員公署,睢縣改屬開封專區。

1960年,恢復商丘專員公署。1961年12月,睢縣改屬商丘專員公署。

1968年,商丘專員公署改稱為商丘地區行政公署,睢縣屬商丘地區行政公署領導。

1997年6月,商丘地區行政公署、商丘市和商丘縣撤併為地級商丘市,睢縣屬之。

行政區劃

睢縣睢縣
至2014年末,睢縣轄8個鎮、12個鄉及睢縣產業集聚區:城關鎮、平崗鎮、長崗鎮、潮莊鎮、西陵寺鎮、周堂鎮、蓼堤鎮、尚屯鎮、城郊鄉、匡城鄉、後台鄉、河集鄉、白樓鄉、河堤鄉、白廟鄉、胡堂鄉、尤吉屯鄉、董店鄉、澗崗鄉、孫聚寨鄉。

睢縣產業集聚區:位於睢縣縣城北部,是紙製品加工、製鞋製衣為主導,以電子電器、農副產品加工為支撐的產業體系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睢縣是商丘市下轄縣,位於華北平原南端、豫東平原東部,西距省會鄭州市160公里,東距京九、隴海兩大鐵路交匯處商丘市區60公里,東鄰寧陵縣,南接柘城縣、太康縣,西毗杞縣,北靠民權縣,東西寬約33公里,南北長約41公里,總面積9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0.3萬畝。

地形

睢縣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發展農業條件優越。

水文

睢縣北湖睢縣北湖
睢縣屬淮河流域,水資源豐富,多年平均可開發水資源總量為2.928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采量為1.4267億立方米,地表水年降水總量為6.2324億立方米,徑流總量可達0.8538億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惠濟河、通惠渠、蔣河、祁河、小溫河、澗崗溝、申家溝等,主要湖泊有城湖,面積達266.7公頃。

氣候

睢縣睢縣
睢縣氣候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4℃,年降水量701毫米,年光照2236小時。春季溫暖多風,夏季炎熱雨集中,秋季涼爽日照長,冬季寒冷少雨雪,是氣候的主要特點。

睢縣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風恆定,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7月份氣溫最高,平均氣溫為27.1攝氏度,歷史極端最高氣溫為42.3攝氏度,1月份氣溫最低,平均氣溫為-0.7攝氏度。

經濟

綜述

睢縣睢縣
初步統計,2017年,睢縣生產總值(GDP)169.2億元,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212億元,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2億元,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2億元,增長7.9%;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5億元,增長16.3%;稅收4.6億元,增長24.7%,增速全市第三;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0元,增長10%;各項存款餘額181.9億元,增長14%;新增各類企業86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53戶、個體工商戶5137戶。

第一產業

睢縣有耕地100.3萬畝,農業人口占全縣人口的85%以上。全縣形成了以糧、棉、蔬菜、花生為主,水果、菸葉為輔的農作物種植新格局,糧食生產連年攀升,棉花和油料生產躍入中國百強縣行列。林木資源豐富,全縣有林地面積18215公頃,林木總株數達3150萬株,活立木蓄積量18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19.8%。活立木株數、立木蓄積量、森林覆蓋率均居商丘市前列。是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的產糧大縣,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

全縣種植小麥88.74萬畝,總產達42.24萬噸,增長2.2%,夏糧生產實現“十二”連增。農業人口占全縣人口的85%以上。全縣形成了以糧、棉、蔬菜、花生為主,水果、菸葉為輔的農作物種植新格局,糧食生產連年攀升,棉花和油料生產躍入全國百強縣行列。全縣土地流轉9.36萬畝,培育家庭農場55家,發展一村一品專業村41個,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51戶,發展無公害認證農產品14個,新增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建成各類養殖場(區)178個。

第二產業

2013年,睢縣始終堅持工業主導,以產業集聚區為抓手,著力培育支柱產業、骨幹企業,工業經濟呈現出數量增多、效益增強、貢獻增大的局面。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59家,用電量增長51.3%,企業用工新增近萬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6.4億元,增長22.1%;實現利潤8.4億元,增長27.4%;重點企業入庫稅金8260萬元,增長18%。富士康實訓工廠、安踏集團嘉鴻鞋業、新浩紙業、龍源紙業、睢州酒業、安琪酵母、諾爾斯服飾等企業為經濟成長做出了貢獻。

第三產業

睢縣故城睢縣故城
睢縣長霞廣場睢縣長霞廣場
睢縣以帶動服務業發展、提升城市現代化水平為主要載體,堅持集聚、特色、融合,以商務樓宇、特色商業街、綜合商業設施和現代專業市場建設為重點,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集群。突出商務中心區生產性服務功能,注重企業總部集中布局,引導商務服務業集聚發展,形成區域綜合商務服務平台。突出特色商業街生活性服務功能,注重差異化、集群化發展,促進商業、旅遊、文化及休閒功能融合。我們積極發展電子商務,2014年阿里巴巴·商丘產業帶入駐企業53家,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上億元。

睢縣是中國中西部地區連線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中轉站,東部沿毗鄰華東、連線沿海,具備“中部的成本、東部的優勢”,是我國中西部地區連線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的中轉站,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向中西部地區產業轉移的橋頭堡,具有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東臨京九鐵路,北倚隴海鐵路、310國道、連霍高速和在建的鄭徐高鐵,豫S211、S214、S325、S327等4條省道和商登高速、規劃中的河南濮陽至湖北陽新的高速貫穿全境,10分鐘可上連霍高速、隴海鐵路,1小時到達新鄭機場,4小時到達連雲港 。

歷史文化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麒麟舞

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夾弦、皮影戲

姓氏

睢縣是褚、睢、滑、匡、席等姓氏的發源地。

節日文化

睢縣北湖旅遊文化節

河南省旅遊局、商丘市人民政府承辦,睢縣人民政府主辦的“2009·中原水城(睢縣)首屆北湖旅遊文化節”在景色秀美的北湖景區開幕。旅遊文化節吸引了來自省內外的100多家旅行社,省內各市(縣、區)及周邊省區的100餘個代表團及社會各界民眾共2萬餘人參加。

睢縣冬泳文化節

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
睢縣冬泳文化節比賽項目主要有200米男女混合團體接力游泳、50米踩水頂球、男女混合抓鴨子、水中拔河、100米水中托游、鐵人兩項、潛泳等。世界冬泳名將、多項吉尼斯紀錄創造者、中國冰人王剛義,國內著名的冬泳救援英雄、商丘冬泳水上義務救助大隊大隊長黃偉等,共有54個代表團隊、700多位中國各地泳友參會。會間,展示了冬泳詩詞、書畫、攝影、視頻、剪紙、歌舞、冬泳表演等多姿多彩的冬泳文化作品和項目。這次文化節由中國冬泳網和著名的“中原水城”睢縣聯合舉辦。

宋繡

睢縣是中國古代絲織的中心,襄邑縣以“出產文繡”著稱。“文繡”是指刺繡異彩花紋的絲織品或衣服。《國語齊語》載:“昔吾先君襄公……唯女是從,六妃九嬪,陣妾數百,食必梁肉,衣必文繡。”人們掌握了養蠶抽絲技術,用絲織成絹、綾、羅等絲織品。在作坊中做工的達數千人。時襄邑有“濯錦池”,“蓋邑之善織錦者環池而居,故得名焉。濯錦池,即是漢代專門催造天子、公侯、大夫、九卿們的衣裳、五佩、備章、郊廟御服的作坊。西漢末期,這裡已使用提花織機。皇帝的衣裳由手工刺繡而成,公卿大臣的衣裳由織機織成。織成的製作禮服用的錦繡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京師,以滿足宮廷和官僚貴族的需要。漢代大詞賦家楊雄在《五都賦》中稱讚:“錦繡襄邑,羅綺朝歌。”

在漢王朝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支撐下,聞名中外的國際化貿易文化大通道——“絲綢之路”最終開闢。隨著中原絲織業的蓬勃發展,我國絲織品開始大量向外輸出,近如朝鮮等,遠如通過甘肅、新疆,越過蔥嶺,從眾所周知的“絲綢之路”輸往西亞和歐洲諸國。作為中國絲綢主產地之一,襄邑出產的絲綢,通過絲綢之路銷售到國外,成為漢代“絲綢外交”中原產地的璀璨明珠。[14]

教育

重點中學
睢縣高級中學 睢縣回族高級中學
睢縣第二中學 睢縣第三中學
城郊鄉阮樓中學 睢縣尤吉屯二中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睢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國家重點) 鄭州旅遊學校睢縣分校

特產

鴛鴦轉香壺

鴛鴦轉香壺始於漢代,它碧綠色、古樸典雅、精緻美觀、古色古香、龍鳳圖案令人神往,屬我國稀世珍品。1987年被收入《世界名牌產品》系列叢書。1988年7月獲準參加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第37屆尤里卡世界發明產品展覽會。曾榮獲部頒“中國優質產品”稱號,“中國工藝品百花獎一等獎”,“省優秀髮明獎”,“省科技成果獎”,“省工藝品金牌金雞獎”及省市級四十多項獎勵。

絲織掛毯

絲織掛毯是以彩色絲線為主要原料,用手工拴結編織的工藝品。絲毯織成後,經過片剪,花紋清晰,豐滿秀麗,光澤性好,富有立體感。毯面上的圖案像浮雕一樣鮮明突出,歷經百年不變質。商丘的絲織掛毯,早在1930年舊金山國際博覽會上,就以“做工精細、技藝超群、品質優良、式樣美觀、經久耐用”的特色一舉成名。

宋繡

宋繡以繡歷史名畫著稱,在中國刺繡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皇室成立了專門的刺繡作坊文繡院,各地選聘的繡工入院授藝,300餘名繡女雲集京師,刺繡之風一時遍及各地,民間繡戶也湧現出許多優秀工匠。據《東京夢華錄》(孟元老等著,記載北宋汴梁風土民俗的作品)記載,當時北宋國都開封的大相國寺外有一繡巷,“皆師姑繡作居住”,可謂是一個專業刺繡街,熠熠生輝的精美繡品從這裡源源不斷地走出,把開封城裝扮得美麗而又繁華,城內72家大酒樓和千家小酒店的牌額、望子都是繡制的,在燈紅灑綠中迎風招展,“街市酒店,彩樓相對,繡旗相招,掩翳天日”,“深街小巷,繡額珠簾,巧制新裝,竟夸華麗。”《清明上河圖》(北宋畫家張擇端繪製的汴梁長捲風俗畫)所描繪的北宋歷史風俗畫卷中,也有不少汴繡的風采。

垛子羊肉

垛子羊肉是睢縣回族傳統風味小吃,已有200多年歷史,椐清真《全羊食譜》記載,垛子羊肉是由回族宮庭御廚多次研究試製而成的一種清真 食品,隨著清王朝的滅亡,此配方流傳民間,睢縣垛子羊肉在傳統工藝的製作基礎上,精心研製、去粗求精,以本地一歲左右山羊肥中之瘦作為主料,佐以人參,老紫寇,當歸,香葉,草果,山奈等二十餘種中藥材,用現代工藝精製成補腎垛子羊肉,可氣血兩補,相得益彰,垛子羊肉有不腥、不膻、不膩、色、香、味、形俱佳等特點,經過藥膳食療專家鑑定,對糖尿病、高血壓、腎虛者有明顯食療作用。

北湖糟魚

北湖糟魚是睢縣最具特色的地方名吃食品之一,已有200餘年歷史,清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北湖糟魚選擇睢縣北湖特產200克左右重的肥嫩鯽魚為原料,整魚不去鱗片,剖腹去內臟,經醃製、油炸,放入多種佐料精工燜制而成。其色金黃微帶赤,香味濃郁而醇正,骨酥刺爛形不變,魚肉鮮美營養高。特別適合脾胃氣虛引起的乏力、產後乳少以及頭暈患者的調補,如產婦、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

焦咯炸

焦咯炸是睢縣的獨特菜餚。其原料“扎卷”,系精良綠豆、小米泡製磨漿,入鍋灘成薄葉,然後疊扎而成。將扎卷切丁過油即為焦咯炸,或淡、或甜、或鹹、或糖燒、或醋溜、或袋裝,口味不一,用途多擇。淡者下湯,其餘均作拼盤用之。拼盤時,可擺成各種優美的造型,味鮮可口,清香酥脆,嚼後無渣,清熱解毒,色澤金黃透亮。

襄邑抹豬

今日傳世名菜“東坡肉”即由“襄邑抹豬”演變而來。蘇軾曾與襄邑結下不解之緣,他把“襄邑抹豬”推崇為天下美食之最,蘇東坡曾作詩介紹他的烹調經驗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襄邑抹豬肉色澤紅潤,肥而不膩。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

金絲兔肉

金絲兔肉是睢縣最具特色的地方傳統名特產品之一。金絲兔肉色澤紅亮,肉質軟爛,香味撲鼻,無草腥味,鹹香發脆,清淡利口,鮮香不膩,留味綿長。金絲兔肉是選用1.5公斤以上的野兔製作,工藝獨特,滷製精良。該產品富含硒、鐵等微量元素,具有滋補、保健功能,更具有美容、健體、延年、益壽之功效。

羅陽豆腐乾

羅陽豆腐乾是睢縣龍王店(集)張家祖傳,又稱“張家豆腐乾”。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順治年間,張家豆腐乾的創始人因生活所迫,外出謀生,學會做豆腐乾,歸里後集百家之長,精心研製配料製作工藝,逐步形成獨特風味,方圓百里聞名。相傳康熙皇帝下白雲寺時,主持大和尚佛定特意做道羅陽豆腐乾菜。在上百道菜中,康熙唯獨連聲贊羅陽豆腐乾“美哉、妙哉!”,每餐必點羅陽豆腐乾作為御膳菜。至此,羅陽豆腐乾被列入朝廷御餐年年進貢,名聲遠揚。張家豆腐乾做工精細,純香味美。成品呈深褐色,軟硬適口,五香俱全,鮮美可口,營養豐富,取而食之,嘴嚼起來筋而不硬,愈嚼愈香,回味無窮。成品可存放半年,且味色不變,是饋贈親友之佳品。

特色農產品

花生

明末清初,睢縣開始種花生。花生果既是一種重要的油米作物,也是人們喜愛的副食品。睢縣北部多為沙壤性土地,是花生的主要產區。。花生仁營養豐富,滋味香美,可製成各種糕點、糖果和醬類。它既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也是一種重要的出口創匯物資。睢縣所產花生仁,粒大,色艷,品質優良,在國際市場上信譽很高。睢縣辦起了不少小型花生製品廠,所生產的花生製品走俏國內外市場。

芝麻

睢縣盛產芝麻,出小磨香油,在歷史上享有盛譽。芝麻在國計民生和種植業中歷來是占有優勢地位的經濟作物,用芝麻為原料生產的小磨香油,水份低、香度濃、味純正、色香味俱佳,含飽和脂酸16.9%,油酸37.5%,亞油酸46.8%。長期食用,對防止和治療心血管疾病有良效。芝麻香油營養豐富,風味獨佳,深受消費者歡迎。

棉花

據《中國通史簡編》記載:“公元59年(東漢明帝時),襄邑(睢縣)織工發明織花機。”《西京雜記》載:“織花機的發明者是陳保光家,其妻傳授織法。”可見植棉紡紗的歷史距今已有1900年。棉花除棉纖維供紡織工業生產利用外,副產品棉短絨是戰略物質的重要原料。棉籽可以榨油,含油量在17—22%之間,是食用油之一。棉殼、棉籽餅既是牲畜優質飼料,又是優質有機肥料。棉殼在工業上有重要用途。棉桿皮相當於三、四級黃麻,可用來造紙,棉根皮可製藥。

菸葉

睢縣所產菸葉外觀質量好,內在各種化學成分協調,香氣足,吃味正,刺激小、燃燒性強。菸葉為睢縣主要經濟作物。種植菸葉是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也是縣重要的財政支柱。睢縣每年種植菸葉4000多畝,種煙鄉鎮5個,重點種煙村12個;200畝以上方田6個,100畝以上畝方田15個,畝產150公斤,畝產值1800元以上。部分規範套作的菸農畝綜合效益達2200元以上。

馬泗河西瓜

馬灑河西瓜瓜皮薄肉沙纖維少,汁多味醇含糖高,遠銷鄭州、開封、商丘、焦作、北京等地,曾參加國際評瓜會並獲獎。馬泗河西瓜栽培歷史悠久,清朝以來一直是貢品。乾隆時(1790一1975)貢士王祖恢在《浮香閣軼聞絕句》中,曾謳歌馬泗河的西瓜:“水晶瓜嚼味如冰,甘脆炎天綠玉憑。酒渴夢回懷想切,東陵遺種在匡城。”馬泗河在匡城西北三公里外,每年種植面積在1500畝左右,高產可達3000公斤以上。馬泗河西瓜的瓜瓤,瓜籽、瓜皮均可入藥,能消署解熱利尿,對高血壓、腎炎、浮腫、膀光炎,糖尿病等有一定療效。

泡桐

睢縣號稱“泡桐”之鄉。泡桐是睢縣速生用材樹種,分布廣,成材快,屬於間歇接桿型,樹冠常是兩層,葉面光滑,花序呈圓錐狀,花冠為淡紫色,很少結果,一般10年成材。全縣農桐間作面積85萬畝,人均12株。泡桐經濟價值很高,是睢縣傳統出口產品。具有導音性能好、導熱係數小、耐濕、耐腐、耐磨、耐酸、耐火等特性,而且紋理美觀,色澤明亮,質軟易加工。看睢州大地春天紫花如雲霞燦爛,香氣四溢;夏天濃蔭廣布,綠染城鄉;秋天嫩霜初撫,落木無邊;冬天瑞雪銀裝,疏落有致,一派園林景色。

楊樹

楊樹是睢縣栽培歷史悠久的樹種。種類繁多,主要有箭桿楊、小葉楊、加拿大楊、義大利楊等品種。其主要特點是樹幹通直高大,樹姿雄偉挺拔。楊樹是速生樹種之一,一般直徑生長每年可以達到3公分以上,樹高生長每年3-4公尺。因此,5—6年生的楊樹就可以作為製漿的原料材。長到10-12年就可以作為膠合板材之用。另外,楊樹木材也可作為建材,以及刨花板、纖維板、包裝材和火柴材等等用途。

旅遊

睢縣旅遊景點
周龍崗遺址 承匡城遺址
犁崗古遺址 喬寨遺址
泓水之戰遺址 駝崗
宋襄公墓 恆山漢墓群
隋唐大運河遺址 無憂寺塔
聖壽寺塔 東坡居士寶墨亭
睢州故城遺址 袁家山
東關清真寺 錦襄書院
文廟大成殿 湯斌祠
粟裕之墓 恆山湖濕地公園(國家級濕地公園)
睢縣抗日聯合政府舊址 睢杞戰役烈士陵園
 睢杞戰役紀念館 袁尚書墓
睢縣北湖睢縣
睢縣睢縣北湖

名人

古代

宋襄公陵宋襄公陵
東園公,姓唐,名秉,襄邑人,曾居襄邑東園,故稱東園公。避秦末戰亂,隱居商山,與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合稱“商山四皓”。漢初,數次拒絕朝廷禮聘。呂后為了保住太子劉盈的地位,採納了張良的建議,請商山四皓輔佐劉盈,鞏固了太子地位,讓劉邦打消了廢除太子的想法。為劉盈順利接班創造了條件,這就是漢惠帝。

衛臻,字公振,三國魏襄邑人。其父衛茲乃漢末名士,曾為曹操謀士。衛臻憑藉父親的功勳賜爵關內侯。魏文帝(曹丕)黃初初年,封安國亭侯。死後,贈太尉。賜諡號曰“敬”。

張廷蘊,襄邑人,五代後跟隨莊宗征伐四方,每臨陣,身先士卒,奮力死戰,以至金瘡滿體。後晉開運年間(944年)病死。廷蘊雖武夫,然廉潔奉公,敬重士人,歷任七州刺史,歸葬之日,家無餘財。

張誼,字希賈,襄邑人,幼年獨自好學。曾潛詣洛陽龍門書院,刻志勵學。後唐長興年間(930~933年)中進士。後晉時,累官中書舍人,因張才識淵博,端明殿學士和凝把他推薦給宰相桑維翰,拜左拾遺,在集賢院修書撰文,經常論及國家大事。

郭贄,字仲儀,宋初襄邑人。太祖乾德(963~967年)中,進士及第(狀元)。太宗太平興國(976~984年)中,為著作佐郎、右贊善大夫,兼太子侍講。隨真宗泰山封禪後,升禮部尚書,78歲去世。真宗因郭贄曾作過他的老師,特親臨靈室哭祭,贈左僕射,謚“文懿”。著有詩文集三十卷。

張去華,字信臣,張誼之子,襄邑人。幼時勵志苦讀,善於文辭。曾經進獻《無元論》,提出讓農民休養生息,宋真宗非常讚賞,讓他書寫龍圖閣四壁。著有文集十五卷。

鄭雍,字公肅,襄邑人。進士甲科,調兗州推官。韓琦上其文,召試秘閣校理、知太常禮院。英宗之喪,論宗室不當嫁娶,與時相忤,通判峽州,知池州,復還太常禮院,歷開封府判官。

許安世,襄邑人。宋英宗治平丁未(1067年)進士第一人(狀元),文字為歐陽修、王珪所推許。曾作《公生明賦》、《詠史詩》為世傳誦。王安石向朝廷推薦,安世因反對王安石的政見,不肯附會得官。司馬光、呂獻可、邵堯夫都很器重他。後官至都水員外郎,死於黃州,蘇東坡為其助喪。

孫坤,字順夫,睢州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升肅州兵備副使。因功高遭忌,遂辭官隱居林下,卒於家。

許翰,字嵩老,襄邑。,進士,召為給事中。北宋末寫信給當朝宰相,謂百姓困苦,盜賊並起,天下有危亡之憂,願罷雲中之師,修邊保境,與民休息。靖康初年,金兵首次圍攻京都未克,退兵,許翰即獻決勝之策。當時种師道因年老罷官。

傅性敏,字順夫,睢州人,明代重臣。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為官清廉、剛正不阿。

李汝華,字茂夫,號桂亭,睢州人。明萬曆四年(1580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為官清廉、不畏權勢。和袁可立一樣在朝中不結黨。

李孟暘,字時雍。於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與弟弟李孟晊同榜中進士,時人稱這對李氏才子“雙鳳齊鳴”,成為當時家鄉人的驕傲。著有《南岡集奏議》、《睢州志》等。

蔡天祜,字成之。多才多藝,彈琴圍棋,射的投矢,演陣占象,詩詞歌賦,無不精湛。清代湯斌說:吾鄉先輩名臣,必以石岡公為首,其人品甚高,所用未盡其才。

袁可立雕像袁可立雕像
袁可立,明代抗倭名將,兵部侍郎、兵部尚書、兵部尚書太子少保,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歷明朝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帝,為“四朝元老”之臣,誥“五世恩榮”之賞。是明代著名的清官廉吏和軍事家。天啟帝贊其”精神折衝於千里,文武為憲於萬邦“。

袁樞(1600-1645),字伯應,號環中,又號石寓,河南睢州(今睢縣)人。明代書畫家、收藏鑑賞家、詩人。以父兵部尚書袁可立蔭官戶部郎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右參政、大梁兵巡道,崇禎末年於其故袁尚書府第開府治事,鄉黨以為榮。藏品巨富,為董其昌、王鐸所推重,尤以收藏董、巨畫作為最,迄今為海內外博物館至寶。有畫作《平泉十石圖》(藏廣東省博物館)、《松溪泛舟圖》等傳世。

孫德謙,元末睢州人,官中書左丞、大同行省平章事。明軍攻大同,德謙據城固守,誓不投降,城破而死。手書《自決》等詩數章,辭意慷慨。

韓政,睢州人。元末追隨朱元璋起兵中原,洪武十一年(1378年)卒,明太祖朱元璋親臨其喪,贈鄆國公。

李乾,字貞臣,明初睢州人。元末,以國子生出仕,為擴廓帖木兒幕僚,被朱元璋軍俘虜,安置在鎮江。不久升入司農司,參預議禮、議律、議官制。

李孟暘,字時雍,明朝睢州人,成化進士,官戶部給事中。正德初年,三次上疏請求致仕。卒年78歲。

蔡天祜,字成之,睢州人,號石崗。其父蔡晟,明成化進士,天祜多才多藝,彈琴圍棋,射的投矢,演陣占象,詩詞歌賦,無不精湛。清代湯斌說:“吾鄉先輩名臣,必以石岡公為首,其人品甚高,所用未盡其才。”

湯斌(公元1627-1687),河南睢州人。清朝書法家。字孔伯,號荊峴,晚號潛庵,著有《湯子遺書》。

田蘭芳,字梁紫,號簣山,清初睢州人,中州名儒。生於世宦之家。幼年喪父,酷愛讀書,學詩於張心若,誦讀《詩經》,漢魏騷、賦,唐宋詩詞。被學者推為儒門正宗。講學於梁、宋各書院,門人眾多。其一生為文為詩,著作頗豐,有《逸德軒文集》傳世。死後,門人私謚“誠確先生”。被學者譽為“儒門正宗”,“誠確先生”。

王紳(?-1706),字公垂,清朝睢州人,大明兵部尚書袁可立曾孫婿(袁賦誠長女婿)。康熙帝四十五年(1706年)病卒於京邸戶部侍郎任上,世壽不詳。

蔣曰綸,字金門,號霽園,清中葉睢州人。清代乾隆、嘉慶名臣。

蔣予蒲,字元庭,清代名臣,是蔣曰綸之子,故睢州舊有蔣氏父子祖孫“三代翰林”的美稱。

近現代

蘇金傘蘇金傘
蘇金傘(1906-1997),睢縣人,黨員,1926年畢業於河南省體育專科學校。1935年後歷任河南大學講師,河南省文聯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河南省文聯第一屆主席,河南省政協常委、人大代表。1932年開始發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地層廠》、《窗外》、《蘇金傘詩選》(之一)、《1980年入伍》、《鵓鴣鳥》、《蘇金傘詩選》、《蘇金傘新作選》等。

陳雨門(1910~1995),現代詩人,主要作品有《除夕》、《春荒》、《瓣瓣落花》、《初耕》、《喜訊》、《煙囪》等。

白辛夫(1913—1996),1937年加入共產黨,翌年參加新四軍。1964年授予少將軍銜。1996年病逝於西安。

魏子卿魏子卿
(1937年4月15日),河南省睢縣人。西安測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測繪學會大地專業委員會委員。1960年畢業於鄭州測繪學院,1981任副研究員,1984-1986年在美國俄州大學進修衛星大地測量,1987年晉升為研究員。長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參與了多項國家級的重大課題攻關,是我國衛星大地測量學科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單紹蓮,國家一級女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劇協理事。著名豫劇演員。主要作品《賣苗郎》、《鍘朱溫》,分別獲得演員一、二等獎。1964年代表河南省參加中南地區戲曲匯報演出。她演唱的《賣苗郎》、《羅煥跪樓》、《穆楊會》、《三哭殿》、《鍘西官》、《楊八姐遊春》、《佘太君掛帥》等。

白統緒,著名畫家,湖北省美術院畫家、二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湖北分會理事兼水彩水粉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城建學院名譽副教授、華中師範大學兼職教師、湘鄂水彩畫藝術學會會員、湖北水彩畫研究會會員、武漢水彩畫會會。

王志國,睢縣長崗鎮人,1968年參軍,歷任海軍東海艦隊某部艦長、大隊長、支隊參謀長、支隊長,1996年任某基地參謀長、海軍上海基地副司令員,2001年任海軍東海艦隊副參謀長、參謀長,2009年1月任海軍東海艦隊副司令。海軍少將軍銜。

王廣文王廣文
王廣文,字子美,睢縣長崗鄉楊樓村人。出身於自耕農民家庭。1938年2月由白辛夫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利用合法身份組織抗日武裝。”朝鮮人民的領袖金日成和朱德總司令曾予接見併合影留念。歸國後,任解放軍大同汽車、拖拉機管理學校校長、黨委書記等職。為培養我軍運輸人才做出了貢獻。被授予大校軍銜。

宇桐非,睢縣長崗鎮人,高中畢業於睢縣高級中學,後考入湖南師範大學。大學畢業後進入娛樂圈,之後一直從事幕後音樂製作,並參與多部電視劇的音樂製作及主題曲的演唱,擔任過眾多歌手的單曲及唱片製作,在2007年成功推出自己的首張專輯,憑藉自己出色的嗓音和演唱功底受到歌迷的喜愛。

陳振江,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社會學術團體兼職有:中國義和團研究會會長、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務理事、天津市歷史學會理事長、天津市社會科學研究專業高級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等。1999年兼美國州立聖地亞哥大學客座教授、哈佛大學燕京學社高級訪問學者。

任長霞任長霞
任長霞,1983年進入公安隊伍,1998年成為鄭州市局技偵支隊長後,被譽為警界女神警。2001年調任登封市公安局局長。2004年4月14日晚8時40分,在偵破“1·30”案件中途經鄭少高速公路發生車禍,雖然經過4個小時緊急搶救,但是傷勢過重,不幸因公殉職,年僅40歲。

盧樹祥,黨員,1980年在睢縣財政局先後任幹部、副局長、局長,1988年始先後任商丘地區財政局、商丘市財政局副經理、科長、副局長、局長、黨組書記。2007年6月任河南省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榮譽

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 國家園林縣城
中國長壽之鄉 中國健康宜居小城
中國棉油百強縣 中國科普示範縣 河南省平原綠化高級達標先進縣 中國最佳生態旅遊縣
​全國綠化模範縣 ​/ ​/ ​/

河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河南省全省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鞏義市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 中牟縣
開封市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濬縣 | 淇縣
新鄉市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范縣
許昌市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臥龍區 | 宛城區 | 鄧州市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
商丘市梁園區 | 睢陽區 | 永城市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
信陽市溮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固始縣 |羅山縣 | 光山縣
周口市川匯區 | 項城市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省直轄濟源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