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徐高鐵

鄭徐高鐵

鄭徐客運專線,簡稱鄭徐高鐵,又名鄭州至徐州高速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四縱四橫”之一的徐蘭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鄭徐高鐵西起鄭州東站,東至徐州東站,線路全長361.937公里,其中河南省252.826公里、安徽省73.436公里、江蘇省35.675公里。線路共設鄭州東站、開封北站、蘭考南站、民權北站、商丘站、碭山南站、永城北站、蕭縣北站、徐州東站9個車站,其中鄭州東站和徐州東站為既有車站,商丘站為原站擴建高速場、新建商丘高鐵站,其餘6站為新建車站。2010年3月,鄭徐高鐵可研報告獲發改委批覆。2011年12月26日,鄭徐高鐵項目正式開工。2014年10月底,鄭徐高鐵全面完成鋪軌。2016年4月1日起,鄭徐高鐵全線進行聯調聯試。2016年5月至7月,鄭徐高鐵承擔中國標準動車組試驗任務,並於7月15日在商丘市民權縣境內跑出了420公里的時速交匯試驗,創造了動車速度的世界最高紀錄。2016年9月10日,鄭徐高鐵全線正式開通運營。

基本信息

線路規劃

鄭徐高鐵路線圖鄭徐高鐵路線圖

鄭州至徐州客運專線是國家“十二五”綜合交通體系規劃中的區際交通網路重點工程,與國家東西交通大動脈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平行。西起鄭州東站,東至徐州東站,途經河南開封、商丘、安徽碭山、蕭縣,江蘇徐州。線路全長361.937公里,其中河南省252.826公里、安徽省73.436公里、江蘇省35.675公里。全線設鄭州東站、開封北站、蘭考南站、民權北站、商丘站、碭山南站、永城北站、蕭縣北站、徐州東站9個車站,其中開封北站、蘭考南站、民權北站、碭山南站、永城北站、蕭縣北站6個車站為新建車站;商丘站為原站擴建高速場,新建商丘高鐵站;鄭州東站利用京港高鐵石武段客專部分工程,徐州東站利用京滬高鐵工程。
鄭徐客運專線西起鄭州市,在鄭州樞紐與鄭西、京廣高鐵銜接;東至徐州市,在徐州樞紐與京滬高鐵銜接,未來還將通過徐連客運專線東延至連雲港,初步設計批覆速度目標值為每小時350公里。屆時,從鄭州到徐州高鐵運行時間僅需1小時20分左右,較現有最快列車運行時間縮短一半。

詳情

建設標準

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正線數目:雙線
速度目標值:350km/h
最小曲線半徑:7000m
最大坡度:20‰
牽引種類:電力
到發線有效長度:650m

建設工期

總工期36個月。2012年12月26日正式開工,計畫於2015年12月竣工通車,具體節點工期安排滿足指導性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原計畫工期為48個月。)

線路走向

線路自鄭州東站北端引出,上跨G107、連霍高速公路後折向東,上跨京珠高速公路後,在連霍高速公路北側前行,於開封市金明大道西側設開封北站,爾後繼續沿連霍高速公路北側前行,依次跨越大廣高速、S213、日南高速、G310、隴海鐵路,跨G106後在蘭考縣城南部,緊鄰國道G106東側及連霍高速公路北側設蘭考南站。出站後線路依次跨G310、隴海鐵路,於民權縣城北部設民權北站。自寧陵縣東端沿既有線北側前行,在商丘站站房對側並站設定高鐵客專車場,新建商丘高鐵站,出站後上跨京九隴海線疏解區,沿虞城縣城規劃區北側行走,於碭山縣西部兩跨G310折向南,上跨隴海鐵路行走在隴海線南側,在碭山縣西南部設碭山南站,前行至永城芒碭山北側芒山鎮設永城北站折向東,跨S201後,東行至蕭縣規劃區北側設蕭縣北站。出站後線路折向北繞避煤礦採空區後進入徐州市,線路依次上跨夾河煤礦專用線、符夾線、京福高速公路、G310,在夾河寨站與銅山站區間再次跨越隴海鐵路,進入徐州市銅山區。爾後線路一直沿夾孟線南側並行,先後跨京杭大運河、京滬鐵路、G104,繞過煤礦採空區,經徐州市荊山村後再跨京杭大運河、北三環路,爾後接入徐州東站北端。

沿線車站

車站設定

鄭徐客運專線

鄭徐高鐵全線自西向東依次共設鄭州東站開封北站蘭考南站、民權北站、商丘站、碭山南站、永城北站、蕭縣北站、徐州東站等9個車站,其中鄭州東站和徐州東站分別利用京廣高鐵、京滬高鐵車站工程,商丘站為原站擴建高速場,其餘6站為新建車站。其中,鄭州東站、商丘站、徐州東站是鄭徐高鐵三大站。

車站規模

高鐵站 站房建築面積 站台規模
鄭州東站 150000平方米 16台32線
開封北站 11992平方米 2台4線
蘭考南站 3500平方米 3台7線
民權北站 5000平方米 2台4線
商丘站 25151平方米 9台23線
碭山南站 5000平方米 2台4線
永城北站 5000平方米 2台4線
蕭縣北站 8000平方米 2台6線
徐州東站 15000平方米 13台28線

車站簡介

鄭州東站
鄭州東站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是亞洲規模最大的高鐵站之一,全國唯一的一座高鐵”米“字型樞紐,國家級鐵路樞紐站,是交通部、中國鐵路總公司、河南省和鄭州鐵路局極為關注的國家特大型重點工程。
鄭州東站位於鄭西高鐵、京廣高鐵、鄭徐高鐵、鄭合高鐵、鄭渝高鐵、鄭濟高鐵、鄭太高鐵等國家高鐵幹線的交匯處,國家和地方正在研究規劃鄭貴高鐵、鄭銀高鐵,加上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軌道交通系統鄭開城際鐵路、鄭焦城際鐵路、鄭機城際鐵路、鄭登洛城際鐵路等,鄭州東站的鐵路樞紐地位將更加鞏固。
鄭州東站包括站房和站場兩部分,總建築面積411841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築面積150000平方米,站台規模16台32線(含正線)。
開封北站
開封北站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開封新區四大街與東京大道交匯處北,站房建築面積11992平方米,站台規模2台4線(含正線)。
蘭考南站
蘭考南站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產業集聚區新310國道(南環線)與學院路交匯處,站房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站台規模3台7線(含正線)。
民權北站
民權北站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江山大道與科研路交匯處,站房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站台規模2台4線(含正線)。
商丘站
商丘站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梁園區站前路、歸德路立交橋、凱鏇路立交橋、站前高架匝道及勝利路圍合區域,是隴海鐵路、鄭徐高鐵、商杭高鐵、京九高鐵相互交匯的樞紐,是亞歐大陸橋隴海鐵路的主要大站之一,鄭徐高鐵的三大站和商杭高鐵的五大站之一,同時又是商杭高鐵的始發站,為國家級鐵路樞紐站之一。
商丘站南北站房總建築面積25151平方米,規劃40000平方米,站台規模9台23線(含正線)。
碭山南站
碭山南站位於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薛口村,站房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站台規模2台4線(含正線)。
永城北站
永城北站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芒山鎮趙樓村,站房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站台規模2台4線(含正線)。
蕭縣北站
蕭縣北站位於安徽省宿州市蕭縣聖泉鄉龍騰大道,站房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站台規模2台6線(含正線)。
徐州東站
徐州東站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新城區,是京滬高鐵的七大站和鄭徐高鐵的三大站之一,又是鄭徐高鐵、徐連高鐵、徐宿淮鹽鐵路及徐淮宿城際鐵路的始發站,為國家級鐵路樞紐站之一。
徐州東站東西站房總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規劃45000平方米,站台規模13台28線(含正線)。

建設歷程

2008年,國家“中長期鐵路網”修改方案出台,鄭徐高鐵為徐(州)蘭(州)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1年3月7日,新建鄭州至徐州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覆。
2012年10月29日,鐵道部公布新建鄭州至徐州高速鐵路招標信息,預計將於2012年12月開工建設。

2012年12月26日,鄭徐高鐵全線正式開工建設。
2013年3月4日上午,由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鄭徐高鐵永城北站,正式向地下打入第一根樁,標誌著鄭徐高鐵永城北站全面開工建設。
2013年5月22日,鄭徐高鐵徐州段打下第一樁。
2013年7月17日,鄭徐高鐵蕭縣段首片900噸箱梁765孔成功澆築。
2013年10月16日,在商丘市虞城縣境內高鐵建設施工現場,市委書記陶明倫宣布:鄭徐客專全線第一孔箱梁開架!這表明鄭徐鐵路客運專線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也標誌著鄭徐客專商丘段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2013年10月28日,隨著第一孔長32米、重約730噸的整體箱梁穩穩落位橋墩,鄭徐高鐵碭山段芒碭山特大橋架梁工程正式啟動。

2013年11月4日,鄭徐客運專線商丘站主城區工程路基試樁。鄭徐客運專線主城區商丘站工程里程全長8.398km(雙線),範圍從長征路到105國道。主要工程數量:特大橋一座,中橋五座,涵洞七個,其餘為路基。
2014年4月1日下午,中鐵三局五公司承建的鄭徐鐵路客運專線07標段第一塊CRTS型軌道板成功澆築,成為鄭徐客專全線率先完成軌道板澆築的單位,為後續的揭板試驗奠定了基礎。
2014年4月9日,鄭徐鐵路客運專線第一塊CRTSⅢ型無砟軌道板,在中國中鐵三局集團鄭徐客專07標段碭山軌道板場澆築成功,為後續的揭板試驗奠定了基礎。
2014年04月12日鄭徐客專聯絡線路基工程開鑽。
2014年8月19日7時50分,鄭(州)徐(州)客專全線首座轉體連續梁——跨符(離集)夾(河寨)鐵路連續梁段成功轉身,這是全線首個跨既有鐵路線(貨運線除外)的轉體連續梁,為下一步跨隴海鐵路轉體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2014年8月25日上午,鄭徐客專ZXSD標段的商丘特大橋首孔箱梁在位於梁園區李莊鄉喬莊村的中鐵十七局梁園制梁場架設成功。
2014年9月6日,鄭徐高鐵“第一軌”在徐州段鋪設,全線開始轉入軌道鋪軌階段。位於河南境內的鄭徐高鐵鄭州樞紐也已展開鋪軌工作,已經鋪設近60公里。按照施工安排,2014年10月底,鄭徐高鐵將全面完成鋪軌。

2015年9月1日,最後一個長32.6米、重約140噸的混凝土T形箱梁落在鄭徐高鐵銅山下行聯絡線特大橋橋墩預定位置,標誌著鄭徐高鐵徐州樞紐銅山聯絡線工程鋪軌通道全線貫通,同時也意味著制約鄭徐高鐵正線鋪軌通道的最後一個障礙被成功掃除。
2015年12月20日,鄭徐高鐵碭山-永城-蕭縣區段接觸網線架設貫通。
2015年12月29日,中鐵電氣化局鄭徐高鐵變電工程最後一個牽引AT所---黃樓AT所的兩台自耦變壓器順利就位,標誌著鄭徐高鐵變電工程所亭設備安裝工作已全部完成。即將進入二次線纜施工及試驗調試階段。
2016年2月18日上午,鄭徐高鐵建設技術人員正在測試蕭縣段鋼軌鋪設情況。測試內容包括軌頂標高、軌向、軌距等。技術人員依據測試數精調長軌的平順性,以確保火車時速達到350公里設計時速時的安全運行。
2016年3月10日,鄭徐高鐵徐州段線下工程及線上鋪軌已經全部完成,同時鄭徐高鐵徐州聯絡線工程也已全線貫通,預計4月起該線路就將進行聯調聯試。鄭徐高鐵徐州聯絡線已經全線貫通,線上附屬工程也已基本完成。
2016年4月1日起,鄭徐高鐵全線進行聯調聯試。
2016年4月19日,建築工人正在鄭徐高鐵蕭縣北站前廣場鋪設地磚。目前,該站主體工程基本結束,正在安裝內外部管線,站前廣場及附屬設施在加快建設中。
2016年5月至7月,鄭徐高鐵承擔“中國標準動車組”試驗任務。
2016年7月15日上午8時30分,一列“中國標準動車組”列車從鄭州東站出發,開始全新“試跑”。這是由我國自行設計研製、全面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11:19分兩輛動車組以時速420公里在鄭徐高鐵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境內交匯,新的動車速度世界紀錄就此誕生。
2016年7月20日,鄭州至徐州高速鐵路徐州至大湖聯絡線下行線正式引入徐州樞紐。這是鄭徐高鐵引入徐州樞紐組織實施的首次綜合性大型施工。徐州樞紐工程主要包括銅山聯絡線、徐州至大湖聯絡線、動車走行線及徐州動車存車場等,工程於2013年10月16日開工建設。其中銅山聯絡線連線鄭徐高鐵與既有線徐州站,徐州至大湖聯絡線連線既有線徐州站與京滬高鐵徐州東站。徐州至大湖聯絡線上下行全長20.16單線公里,下行線於7月20日開通,上行線計畫於2016年8月10日開通。鄭徐高鐵引入徐州樞紐,將有利於開通運營後鄭徐高鐵和京滬高鐵間高鐵動車進路最佳化。
2016年8月16日,鄭徐高鐵開始進行滿圖運行試驗。
2016年8月30日,《中國鐵路總公司關於公布徐蘭高速線鄭徐段等線列車運行圖的通知》正式發布。
正式開通
2016年9月10日,鄭徐高鐵全線正式開通運營。它的開通運營實現了鄭州、濟南、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之間4小時直達。

建設意義

鄭徐高鐵是國家“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中徐蘭客運專線東段的組成部分。旅客列車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350公里,鄭徐高鐵全線採用運行目標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動車組。
鄭徐高鐵全程70%以上為高架橋,在鄭州與京廣高鐵共用鄭州東站,在商丘與商杭高鐵共用商丘站,在徐州與京滬高鐵共用徐州東站,從上海往鄭州方向發出的高鐵動車將比現有動車組節省一半時間。隨著鄭徐高鐵和寶蘭客專的建成,徐蘭客運專線也將全線貫通,屆時將大大縮短東部沿海地區與中原地區的距離。中原經濟區、東隴海地區與長三角經濟區的聯繫將得到極大地加強。
鄭徐高鐵連線了我國中東部兩大高鐵幹線京廣高鐵與京滬高鐵,並連線了在建的商杭高鐵、鄭濟高鐵與鄭合高鐵等,構成了我國中東部地區密集的高速鐵路網。隨著鄭徐高鐵的通車,鄭州最快1小時到達徐州,4小時內到達上海,鄭州、徐州、濟南、合肥、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之間實現4小時直達,中原與長三角之間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通過便捷的高鐵網路,在5個小時內實現貫穿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杭州、南京等我國歷代著名古都。

高鐵特色

顏值高

鄭徐高鐵運行的車型為CRH380B型動車組。
該型動車組圓潤的“海豚”型車頭外形流暢優美,能夠有效減小高速運行時的空氣阻力。車頂空調外罩“梭魚”般的曲線,使車體外形更加光滑。
更具特點的是,走進“小海豚”內部,車廂走廊、吧檯均採用風格古典的仿木式裝飾,旅客座椅下方前、後均設有插座,各種人性化的設計讓旅客擁有更好的體驗。
此外,鄭徐高鐵沿線站房使用節能環保建築材料,在設計過程中廣泛徵求地方政府建議,結合各地歷史文化。站房、廣場、通道等有關設計與地方市政銜接,方便乘客購票、乘車、換乘,部分車站實現站內零距離換乘。

更安全

鄭徐高鐵第一次實行全線的路橋站全封閉,高鐵行車環境更安全。
全線3跨連霍高速公路,4跨隴海鐵路,均釆用大跨連續梁轉體施工技術,高鐵結構安全、美觀,與公路、普速鐵路立體交叉,相互協調。
全線以橋代路,橋樑占比93.5%,較好地解決沿途干擾。鄭徐高鐵途經的河南、安徽、江蘇三省,人口稠密,城鎮密集,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及各等級道路交通網發達,而且農田灌溉水渠密布交叉,會影響後續建設和發展空間。
以橋代路的設計,不但可以讓鄭徐高鐵更安全地通過,更為地方經濟建沒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和通道。

更先進

鄭徐高鐵曾經在試驗階段跑出了時速420公里的高速,這背後就有無砟軌道的功勞。
傳統鐵路軌道的路砟由小碎石鋪成,能夠減少噪音、吸熱、減震、增加透水性。
而無砟軌道的路基不用碎石,而是把鋼軌、軌枕直接鋪在混凝土路基上。李本介紹說,無砟軌道由鐵軌、扣件、單元板等組成,同樣可以起到減震、減壓作用。
2011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通車典禮的京滬高鐵採用的就是初期的無砟軌道。此次鄭徐客專上採用的是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Ⅲ型板式無砟軌道系統,比當年京滬高鐵鋪設的軌道更先進。
全線採用Ⅲ型板式無砟軌道系統在全國鐵路中尚屬首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