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區

郾城區

郾城區位於河南省中南部,屬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區,歷史悠久,是中原富饒歷史文化沃土中一顆璀璨的明珠。2004年12月撤縣設區後,總面積407.2平方公里,總人口48萬人,轄城關鎮、孟廟鎮、商橋鎮、龍城鎮、裴城鎮、新店鎮、黑龍潭鄉、李集鄉8個鄉鎮和沙北街道辦事處1個辦事處,是漯河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活躍、環境最優美的新興城區,也是漯河市的政治、金融、經濟、文化中心。郾城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交通便利、條件優越,具備投資興業的良好條件。

基本信息

介紹

郾城區郾城區之環境
郾城區位於河南省中南部、屬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區,歷史悠久,是中原富饒歷史文化沃土中一顆璀璨的明珠。2004年12月撤縣設區後,總面積407.2平方公里,總人口48萬人,轄城關鎮、孟廟鎮、商橋鎮、龍城鎮、裴城鎮、新店鎮、黑龍潭鄉、李集鄉8個鄉鎮和沙北街道辦事處1個辦事處,是漯河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活躍、環境最優美的新興城區,也是漯河市的政治金融經濟文化中心。郾城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交通便利、條件優越,具備投資興業的良好條件。
郾城區郾城區規劃圖
這裡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漯界公路橫貫東西,漯寶(豐)鐵路西接焦枝線,北部的孟廟車站是漯河火車站的貨運站,城區距新鄭國際機場僅90公里。
這裡曾寫就過輝煌的歷史,是豫中南地區備受關注,享有美譽的熱土;這裡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才俊輩出;這裡出現過世界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作者是東漢著名的經濟學家、文字學家、訓詁學家、辭彙學家許慎,被譽為“文字字祖”;還有剛正不阿、不屈權貴、不徇私情、執法嚴明的東漢名士范滂,宋代博學強記,精通醫道和方誌典籍的掌禹錫;還有明代詩人李達之、清末蘭竹畫家王錫臣等。郾城區境內的“許南閣祠”是海內外學者的嚮往之地;北宋“彼岸寺經幢”,清道光年間的“八角硫璃井”、“鎮河鐵牛”,以及新時器時代的化身台寺,五千年前龍山文化中期的高台建築郝家台等人文景觀,顯現出郾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裡是憑弔先賢、品味歷史文化旅遊勝地。
郾城區郾城區之民生
這裡的人民注重創新,追求學習和提高,正在全力打造學習型社會;這裡的乾群最講誠信,一諾千金、廣交朋友,使新一輪的和諧郾城建設,更加放射出迷人的魅力。
這裡的投資環境寬鬆,政策最優惠。先後有廣東日康、四川希望、大連實德、河北天申等一大批名企巨商紛至沓來興辦實業。郾城區堅持以工業為主導,以城鄉一體化為載體,以農業現代化為基礎,大力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帶動了全區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經濟的增長,這裡的工業實力雄厚,全區已形成了飲料食品、機械製造、醫藥化工、製鞋製革四大產業群體。2006年全區工業發展對全區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全區地區生產總值達63.9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39元,已成為漯河市政策開外的前沿陣地,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郾城區傾力打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最佳化投資發展環境政策措施,制定了一個視窗對外、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理、區內手續一周內辦結、一個縣級領導代理服務等“五個一”制度,投資環境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不斷改善,經濟總量明顯增加,區劃以來,累計利用外資64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106家。
郾城區郾城區之澧河
這裡的農業調整快速推進。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場驅動、注重效益”的思想,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綠色農業和特色農業,糧經比例達到60:40,複種指數達260%,間作套種和“四熟五熟”生產模式極大的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實現了大面積土地增效、大部分農民依靠土地增收;這裡生態林業按照“全民造林、科技興林、改革活林、依法管林”的工作思想,實現林業生產由資源儲備型向資源開發型轉變,木材加工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培育扶持出了省內最大的林果苗木育種及優質農作物試驗基地之一——漯河市金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這裡的養殖業按照“靠綠色闖品牌、靠規模增效益”的工作思路,通過政策扶持、財政貼息、無償服務等激勵措施,推動了畜牧業向綠色環保型、產業高效型轉變,豬、雞等傳統養殖迅速膨脹發展,牛、羊等特種養殖異軍突起,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產值中的比重達44%以上,畜牧業已成為農業經濟的活力點、廣大農民的致富點和區域經濟的增長點。培育扶持出黃河以南最大的蛋種雞基地——陽光禽業有限公司、黃河以南最大的肉種雞基地——日日紅公司。

地理方位

郾城區地處河南中南部、屬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區,歷史悠久,是中原富饒歷史文化沃土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這裡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京廣鐵路、107國道、高珠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漯界公路橫貫東西,漯寶(豐)鐵路西接焦枝線,北部的孟廟車站是漯河火車站的貨運站,城區距新鄭園際機場僅90公里。

行政區劃

郾城區隸屬內陸特區漯河市,面積413.1平方公里,總人口47.4萬人,轄城關鎮、孟廟鎮、商橋鎮、龍城鎮、裴城鎮、新店鎮、孫莊鄉、黑龍潭鄉、李集鄉9個鄉鎮。

沙北街道代碼:411103001 
2006年,轄6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嵩山北路居委會、泰山北路居委會、海河小區居委會、崑崙路居委會、河濱居委會、金山居委會、王方莊村、董莊村、後周村、張胡魏村、李盤莊村、小高莊村、石槽趙村、白廟村、前周村、郭莊村、孫莊村、大高莊村、小李莊村。

城關鎮人口:5萬人 代碼:411103100 
是縣政府所在地。毗鄰漯河市,是典型的城郊鄉鎮。原轄10個行政村、13個居委會。2006年,轄14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巴山路居委會、南街居委會、陵園路居委會、金牛居委會、太行山路居委會、遼河路居委會、海河路居委會、北環路居委會、井崗山路居委會、祁山路居委會、華山居委會、孟南居委會、和平居委會、岷山居委會、王堂村、下坡楊村
孟廟鎮代碼:411103101 
2006年,轄30個村委會:三周村、孟廟村、張仁莊村、關徐村、張店村、薛趙村、西營村、閆陶村、潘東村、潘西村、潘北村、攔河劉村、王店村、袁黃村、蔣堂村、沈趙村、杜李村、馬坡村、五里崗村、劉莊村、英張村、李村、中村、卓村、後鄭村、路堂村、八里村、何莊村、坡陳村、新鄭村。

商橋鎮代碼:411103102 
2006年,轄20個村委會:商南村、胡灣村、王灣村、商東村、商西村、靳莊村、大閆村、溝張村、靳勒橋村、黨灣村、李紀崗村、坡邊村、郭栗莊村、大楊村、大張灣村、劉孟村、小楊村、前甄村、後甄村、胡莊村。

裴城鎮面積:79.7平方千米 代碼:411103103 
位於郾城區西北部,東與商橋鎮,新店鄉接壤,南與舞陽縣太尉鄉相連,西與襄撐縣姜莊鄉交界,北與臨穎縣大郭鄉毗臨。2006年,轄24個村委會:蘇候村、西芮村、三丁村、坡劉村、馬莊村、斗楊村、南楊村、鐵爐村、田店村、寨子村、田古東村、羅王村、東芮村、大張村、城高村、梁莊村、胡劉村、宋崗村中和寨村、渚張村、小徐村、裴城村、潘王村、中周村。鎮政府駐蘇侯村。

新店鎮面積:67.1平方千米 代碼:411103104 
位於郾城縣城西15千米處。2006年,轄25個村委會:新店村、周莊村、斗王村、閆李村、長河李村、周石黃村、馮莊村、三趙村、吳拐村、莊店村、台東村、台西村、堯張村、齊羅村、堯河廟村、前丁村、郭寺村、冉口村、雙樓徐村、薛莊村、張店村、任莊村、鎖梁村、游莊村、春莊村。

龍城鎮面積:63.9平方千米 人口:58058人 代碼:411103105 
東臨郾城縣西區,南傍大沙河,北倚吳公渠。2006年,轄26個村委會:十五里店村、小趙村、徐莊村、幸福村、香陳灣村、常灣村、廟趙村、李灣村、回馬村、黑龍王廟村、前黃村、仲李村、栗莊村、老翟村、寧溝劉村、鈕王村、木梳楊村、後黃村、冢馬村、湖西王村、大軍王村、大李莊村、小王莊村、西劉村、白莊村、孔沈鄧村。

黑龍潭鄉面積:32平方千米 人口:3.1萬人 代碼:411103201 
距漯河市區3千米。2006年,轄14個村委會:河沿李村、土城王村、南街村、北街村、西街村、黃趙村半截塔村、姚莊村、生楊村、老應村、張得武村、田莊村、坡楊村、何莊村。

李集鄉面積:49.8平方千米 人口:4.3萬人 代碼:411103202 
位於郾城東北部,位於郾城、臨穎、西華三縣交界地帶。2006年,轄22個村委會:後倪村、老官田村、潘付劉村、大宋村、老集村、李集村、相樹張村位李村、田莊村、三所樓郭村、東孟村、呂莊村、西孟村、大王村、渚陽寨村、陳東村、陳西村、郭東村、郭西村、密橋村、大朱村、陳劉馬村,(53個自然村)。

自然環境

地貌

全區勢由西北向東南方向傾斜,自然坡降1/4600,屬平原窪地。地面海拔高度,西部65米,東部51米,相對高差35.9米。按微地貌劃分,全區土地可分為窪地平地崗地三個單元。

窪地是全區的主要地貌單元,各鄉(鎮)均有分布。土地面積約701.5平方公里,全區總土地的67.7%;耕地面積約77.16萬畝,占全區耕地的66.6%。平地是以沙、澧、潁河兩岸為主的地貌單元,各鄉(鎮) 均有分布。土地面積約289平方公里,占全區總土地的27.9%;耕地面積32.8萬畝,占全區總耕地的28.3%。崗地主要在黑龍潭鄉村及附近延伸,土地面積約45平方公里,占全區總土地的4.4%;耕地約5.83萬畝,占全區總耕地的5.1%。

氣候

氣候溫和,光熱、熱、水資源豐富。水旱、蟲災害較多,風災、雹災時有發生。境內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北方大陸氣團不斷南侵,多偏北風,天氣寒冷,雨雪稀少,極端最低氣溫-15.9℃;夏季副熱帶高壓北上,多偏南風,常有大暴雨產生,天氣炎熱,極端最高氣溫達42.2℃。由於受季風影響,光、熱、水季節分配有明顯差異。

地質

郾城區地質構造屬華北凹陷,覆蓋著濃厚的第四紀鬆散沉積物,厚度約400米左右,早更新世時,為湖相沉積,沿古沙河和古當河發育了三角洲相砂體。早更新世末期結束湖相沉積,中、早、晚更新世為河流沖積層,形成帶狀砂體,並在河間窪地中堆積淤泥。質粘土、亞粘土,其中裂隙發育,潛育強烈。全新世以來,東部受黃泛侵襲,堆積了沖積層。

經濟發展

郾城區郾城區之城市夜景
2005年,是郾城區的開局之年,創業之年。47萬郾城乾群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緊緊圍繞全市“三大目標”,堅持不懈地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落實作為第一任務,把穩定作為第一大局,把安全作為第一責任,抓住區劃調整帶來的機遇,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大力實施二次創業,通過工業強區、商貿活區、誠信立區、科教興區,努力把郾城建成全市的經濟強區、農業特區、商貿名區和環境新區,爭取在全市率先實現強區崛起,率先步入全面小康社會。
堅持工業強區戰略,加快區域經濟發展。他們堅持工業強區戰略不動搖,瞄準工業經濟發展目標不放鬆。該區通過大力實施30家50億工業振興計畫抓“點”,加快培育骨幹企業群體;通過大力發展園區經濟抓“塊”,以中國(漯河)食品工業園為依託,形成工業經濟的聚集區和隆起帶;通過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抓“面”,落實政策,強化扶持,促進民營經濟快速膨脹,形成燎原之勢,為建設工業強區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城鄉協調發展,不斷提高城市化水平。繼續按照“圍繞漯河,服務漯河,發展郾城”的思路,堅持城鄉互動、科學規劃、協調發展,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漯河中心城市建設步伐。對沙北、老城區按照政治文化中心的發展定位,著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建設宜居型花園式的沙北新區。對城西新區繼續抓西擴北進,拔高品位,拉大框架,樹立漯河對外形象。在小城鎮建設方面突出孟廟、龍城、黑龍潭等近郊鄉鎮的發展,加大基礎建設投入力度,爭取快速成型,打造明顯城鎮;在地方道路建設方面,積極改造幹線路,打通斷頭路,銜接城鄉路,加快城鄉經濟的融合與發展,力爭形成以地方道路為紐帶,以明星村鎮為依託,以漯河中心城市為龍頭的城鄉一體化新格局。
郾城區郾城區之城市面貌
堅持發展現代農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針對區劃調整後該區還有大面積的農村,還有占大多數農民的現狀,他們將按照“小市區大郊區”的定位,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突出農業產業化這一主線,狠抓綠色規模養殖、高效種植、生態林業三大重點,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加大農業基礎投入,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精品農業標準農業觀光農業,努力把郾城建設成全市的農業特區。
堅持發展開放型經濟,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與活力。該區叫響並牢固樹立“不抓招商、就是不抓經濟;不會招商,就是不懂經濟”的思想,創新觀念,創新方法,按照專業化、市場化的要求,在工業、商業、文化教育、服務業等領域,實施全方位對外開放。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創新招商方式,以企業為主體,大員上陣,主帥親征,積極開展小批量、多批次、有針對性的招商活動,切實提高招商引資的成功率,力爭在引進資金項目上實現更大的突破。
堅持以民為本,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該區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堅持社會事業社會化、產業化的發展路子,集中解決好文化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安全穩定、環境保護等領導關心、民眾關注、影響全局的重大問題,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歷史沿革

2004年12月27日漯河市區劃把郾城一分為三,使千年郾城成為歷史,正式命名為郾城區。

2004年9月7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4]69號):撤銷郾城縣,設立漯河市郾城區、召陵區。將原郾城縣的城關鎮、孟廟鎮、商橋鎮、裴城鎮、新店鎮、龍城鎮、黑龍潭鄉、李集鄉和原源匯區的孫莊鄉劃歸郾城區管轄,郾城區人民政府駐海河路。
2005年,郾城區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孫莊鄉,設立沙北街道,轄原孫莊鄉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黃河中路。截至2005年12月31日,郾城區轄1個街道、6個鎮、2個鄉:沙北街道(新增);城關鎮、商橋鎮、孟廟鎮、龍城鎮、新店鎮、裴城鎮;李集鄉、黑龍潭鄉。

附:郾城縣 總面積943平方千米。總人口91萬人(2002年)。2004年撤銷。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編:462300 代碼:411123 區號:0395 拼音:Yancheng Xian。1999年,郾城縣轄6個鎮、12個鄉:城關鎮、龍城鎮、召陵鎮、商橋鎮、孟廟鎮、鄧襄鎮、新店鄉、大劉鄉、李集鄉、空冢郭鄉、陰陽趙鄉、裴城鄉、青年村鄉、姬石鄉、黑龍潭鄉、老窩鄉、問十鄉、萬金鄉。
2000年,郾城縣轄10個鎮、8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826902人,其中:城關鎮 54991人、孟廟鎮 51029人、商橋鎮 38342人、召陵鎮 70912人、鄧襄鎮 56297人、龍城鎮 54312人、萬金鎮 63955人、新店鎮 42678人、裴城鎮 46770人、老窩鎮 63186人、陰陽趙鄉 29837人、大劉鄉 31814人、空冢郭鄉 38487人、青年村鄉 54832人、黑龍潭鄉 31736人、李集鄉 39311人、姬石鄉 34887人、問十鄉 23526人。

2004年9月7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4]69號):(1)撤銷郾城縣,設立漯河市郾城區、召陵區。(2)將原郾城縣的城關鎮孟廟鎮、商橋鎮、裴城鎮、新店鎮、龍城鎮、黑龍潭鄉、李集鄉和原源匯區的孫莊鄉劃歸郾城區管轄,郾城區人民政府駐海河路。(3)將原郾城縣的老窩鎮召陵鎮萬金鎮鄧襄鎮、姬石鄉、青年村鄉和原源匯區的天橋街街道、翟莊鄉、後謝鄉劃歸召陵區管轄。召陵區人民政府駐人民東路。(4)原郾城縣的大劉鎮、陰陽趙鄉、問十鄉、空冢郭鄉劃歸源匯區管轄,源匯區人民政府駐老街。

環境保護

郾城區地處伏牛山東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錯帶。地熱較平坦,局部低,整個地勢由西向北向東南方向傾斜。土層濃厚,土壤類型較多,土質良好,沙河澧河潁河是境內的主要河道,環境優美是國家良好的生態宜居城市。

古今滄桑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就已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從事農業生產活動。 在豫中平原上,有一座幾千年的古城--郾城。郾城的“郾”字只作這個地名使用。在漢書記載的戰爭里,在盛唐時期的詩歌中,在南宋岳飛抗金的沙場上,都不乏郾城的名字。郾城還是東漢時期中華文化宗師許慎的故里,在這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城裡,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觀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旅遊資源

郾城區許慎紀念館

郾城區地處河南中南部、屬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區,歷史悠久,是中原富饒歷史文化沃土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隸屬內陸特區漯河市,面積413.1平方公里,總人口47.4萬人,轄城關鎮、孟廟鎮、商橋鎮、龍城鎮、裴城鎮、新店鎮、孫莊鄉、黑龍潭鄉、李集鄉9個鄉鎮。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南北,滬渝鐵路、洛界公路橫貫東西,是河南省第二個公路、鐵路雙十字架交匯城市。郾城歷史悠久,物華人傑,是“五經無雙、文字鼻祖”許慎的故里,許慎閣祠、許慎陵墓是海外學者的嚮往之地;北宋彼岸寺經幢、抗金名將楊再興墓、道光年間的八角琉璃井、鎮河鐵牛、化身台寺等文化名勝古蹟繁多。

走進漯河

介紹河南省漯河市的行政區域,歷史重鎮,文化名人,旅遊景點等。

河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河南省全省轄:17個地級市,50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88個縣
鄭州市中原區 | 金水區 | 二七區 | 管城回族區 | 上街區 | 惠濟區 | 鞏義市 | 新鄭市 | 新密市 | 登封市 | 滎陽市 | 中牟縣
開封市鼓樓區 | 龍亭區 | 順河回族區 | 禹王台區 | 金明區 | 開封縣 | 尉氏縣 | 蘭考縣 | 杞縣 | 通許縣
洛陽市西工區 | 老城區 | 澗西區 | 瀍河回族區 | 洛龍區 | 吉利區 | 偃師市 | 孟津縣 | 汝陽縣 | 伊川縣 | 洛寧縣 | 嵩縣 | 宜陽縣 | 新安縣 | 欒川縣
平頂山市新華區 | 衛東區 | 湛河區 | 石龍區 | 汝州市 | 舞鋼市 | 寶豐縣 | 葉縣 | 郟縣 | 魯山縣
安陽市北關區 | 文峰區 | 殷都區 | 龍安區 | 林州市 | 安陽縣 | 滑縣 | 內黃縣 | 湯陰縣
鶴壁市淇濱區 | 山城區 | 鶴山區 | 濬縣 | 淇縣
新鄉市衛濱區 | 紅旗區 | 鳳泉區 | 牧野區 | 衛輝市 | 輝縣市 | 新鄉縣 | 獲嘉縣 | 原陽縣 | 長垣縣 | 封丘縣 | 延津縣
焦作市解放區 | 中站區 | 馬村區 | 山陽區 | 沁陽市 | 孟州市 | 修武縣 | 溫縣 | 武陟縣 | 博愛縣
濮陽市華龍區 | 濮陽縣 | 南樂縣 | 台前縣 | 清豐縣| 范縣
許昌市 魏都區 | 禹州市 | 長葛市 | 許昌縣 | 鄢陵縣 | 襄城縣
漯河市源匯區 | 郾城區 | 召陵區 | 臨潁縣 | 舞陽縣
三門峽市湖濱區 | 義馬市 | 靈寶市 |澠池縣 | 盧氏縣 | 陝縣
南陽市臥龍區 | 宛城區 | 鄧州市 | 桐柏縣 | 方城縣 | 淅川縣 | 鎮平縣 | 唐河縣 | 南召縣 | 內鄉縣 | 新野縣 | 社旗縣 | 西峽縣
商丘市梁園區 | 睢陽區 | 永城市 |寧陵縣 | 虞城縣 | 民權縣 | 夏邑縣 | 柘城縣 | 睢縣
信陽市溮河區 | 平橋區 | 潢川縣 | 淮濱縣 | 息縣 | 新縣 | 商城縣 | 固始縣 |羅山縣 | 光山縣
周口市川匯區 | 項城市 | 商水縣 | 淮陽縣 | 太康縣 | 鹿邑縣 | 西華縣 | 扶溝縣 | 沈丘縣 | 鄲城縣
駐馬店市驛城區 | 確山縣 | 新蔡縣 | 上蔡縣 | 西平縣 | 泌陽縣 | 平輿縣 | 汝南縣 | 遂平縣 | 正陽縣
省直轄濟源市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列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