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河鐵牛

鎮河鐵牛

鎮河鐵牛,是徐州人民慘遭水患後不屈不撓治水歷史的見證。《同治·徐州府志》說:“徐州城形如臥牛,[1] 昔人以河善汛溢,故鑄鐵牛鎮之。”在中國古代的五行說教中,土能克水,醜屬土。早在明嘉靖年間,徐州就曾鑄鐵牛以鎮水。

鎮河鐵牛,是徐州人民慘遭水患後不屈不撓治水歷史的見證。《同治·徐州府志》說:“徐州城形如臥牛,
鎮河鐵牛鎮河鐵牛
昔人以河善汛溢,故鑄鐵牛鎮之。”在中國古代的五行說教中,土能克水,醜屬土,故牛形能作鎮水之用。早在明嘉靖年間,徐州就曾鑄鐵牛以鎮水。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徐州又鑄鐵牛,但這兩件早已佚失。清嘉慶四年(1799年)鑄造的鐵牛直至“文革”中才被砸碎。1985年,共青團徐州市委號召全市青年義務勞動,籌建資金重鑄了鐵牛,並於同年12月置於黃河故道新牌樓一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