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區人民醫院

中原區人民醫院

鄭州市中原人民醫院創建於1954年,是一所集急救、醫療、科研、教學、頸防保健於一體的市區級國家正規綜合性二級甲等醫療機構。鄭州市中原區人民醫院位於河南鄭州市.是一所有50多年的全民性國家正規醫院.中原區人民醫院中醫眼科主要治療:近視、遠視、散光、白內障、視神經萎縮等的治療.是為廣大患者提供高水平,高療效,優質服務的中醫眼特色專科。醫院具有一批經驗豐富,專長突出、造詣精深的專家隊伍,國中高級醫護人員100餘人。

基本信息

醫院簡介

所屬地區:河南省-鄭州市
聯繫電話:7448315

傳真:0371-67448315
地址:鄭州中原區桐柏路64號

郵編:450007

中原區人民醫院中原區人民醫院

地理位置

醫院位於鄭州市中原區桐柏路64號,從火車站乘76、112、68路公車,市內乘45、24、71路公車到中原人民醫院下車即到。

相關新聞

鄭州市中原區人民醫院出租承包科室亂象調查
中廣網河南分網訊息 自稱連續多年被省市評為“文明單位”、“文明醫院”的鄭州市中原區人民醫院(又稱鄭州市中原人民醫院),衛生部門批准的診療項目有8個,而知情人說該院先後出租、承包診療項目(即科室)多達36個,院方在收了租金後再和承包人在藥費、治療費方面進行分成。讓人吃驚的是,在這些科室坐診的所謂“名醫”、“專家”大多無行醫資格,所開處方上不顯示藥名和真實簽名,其向患者力薦的“特效藥”,沒有批號來歷不明,而身肩審核、發藥、調配諸環節的院方對此並不過問。
從今年5月份起,記者對此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
醫生舉報醫院出租科室問題多
從今年5月份起,鄭州市中原區人民醫院部分醫護人員和知情人不斷向本報反映,該院先後違規將全院36個科室對外出租、承包,使得一些並無資質的“黑大褂”大賺黑心錢。
一名知情人說,該院自2006年9月遷至現址冉屯路3號以來,將醫院科室以每月數千元的價格對外出租、承包,每年有100多萬元進入了“小金庫”。而不少承包科室自製的“神藥”,是沒有任何批准文號的假藥,打著醫院科室旗號掛在網上的幾個“虛擬科室”,售出的藥也全部是假藥,這些很普通的中藥加些西藥和激素,就成了“特效良藥”,欺詐誤導患者。
一位曾在該院工作過的人員反映,那些出租、承包科室宣傳的不少坐診“名醫”,根本就沒有行醫執業資質。科室自知用的是假藥,在開方時不敢寫藥名和使用衛生部強制規定的處方,不敢把處方底聯或門診病歷給患者。此外,院方每月與這些科室進行分成。
該院一名醫護人員氣憤地說,院領導只關心租金和分成能不能得到,只要出租、承包的科室不出人命,想怎么乾都可以,“民眾看病還有安全感嗎?”
患者投訴被“免費贈藥”忽悠到底
與此同時,一些患者也紛紛投訴該院存在的問題。
四川樂山一名患者說,去年12月初,他在網上發現了“鄭州中原人民醫院氣管炎治療中心”能一次性根治氣管炎的廣告,承諾免費贈送試用藥,病好三年後再付款。今年1月1日,這名患者即將服完寄來的試用藥,就致電醫院,值班醫生答覆說他的病完全可以根治,請馬上把錢匯來,否則一停藥會影響治療效果。
為了不耽誤治病,這名患者便將900元錢匯到指定賬戶購回一療程的藥,服完後感覺病情無任何變化,醫生又說服完5個療程病一定會好,然而5個療程過去了病情如故。患者於是質問值班醫生,醫生稱:你的病沒有治好,繼續治療你就得出錢,否則就不發藥。“就這樣,我的支氣管炎仍歸自己,錢可歸醫院了。免費贈藥完全是引人上鉤的誘餌,病好三年付藥款純屬騙人。”該患者氣憤地說。
一些外地患者反映,到該院一些科室看病,大夫往往說患者得的病很重,不用他們的“特色藥”治療後果將很嚴重,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一些坐診醫生用的是假名字,患者等吃了藥後才發現吃的是沒批號的假藥。
記者調查發現30多個“黑戶”科室
鄭州市中原區人民醫院是家正規綜合性醫療機構,也是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定點單位,且自稱連續多年獲得“文明醫院”等稱號,患者反映的問題是否存在?
從今年5月份起,記者和多名志願者對這家醫院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調查,發現該院確實存在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藥品管理法》等承包科室的現象。
記者在鄭州市衛生局醫療衛生機構查詢系統查詢發現:該院的性質為“非營利性(政府辦)”。衛生部門批准的診療項目有內科、外科、婦科專業、眼科、口腔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中醫科總計8個。然而記者在暗訪中發現,該院從事大量超範圍經營活動,出租、承包科室,先後開設有西醫泌尿外科、無痛肛腸科、中醫泌尿科、中醫外科、不孕不育症、牛皮癬、整形、疝氣、血液、頸肩腰腿痛、靜脈曲張、脈管炎等20多個診療項目,國家不允許醫療機構內開設醫療中心,但該院還開設有中醫呼吸氣管炎哮喘病研治中心、中國中醫脈管炎研究治療中心、中醫外科治療中心、股骨頭壞死康復中心等。這30多個承包科室,大都宣稱由“名醫”、“博導”坐診。
承包人是如何進入該院“濟世於民”的呢?歷經曲折,記者聯繫上4名願意透露內幕的承包人,他們出示了2006年9月起與該院簽訂的合作協定。
這些“聯營合作協定”約定:院方提供專科診室,每租一間房,院方配備桌子、椅凳兩套。每月25日前,向院方交管理費2600元(大科室交5000元),並交納5000元的風險抵押金。專科(診室)在聘人員、(科室)宣傳等,由承包人負責,專用藥品由醫院統一管理,統一收費。出現醫療風險、醫療糾紛由承包者承擔,院方負責協調解決。
“打進正規醫院靠的就是錢。”一名承包人透露了幕後操作方式,一是承包人主動找到院長承包科室,二是院長讓人介紹他人來承包,院方則以“中原區人民醫院”或“中原人民醫院”的名義,與承包人簽訂合作協定。除書面協定外,醫院與承包人還有個不成文的約定,即承包方式是醫院出牌子,承包人投資,用的藥可自制,也可自己批發自己銷售,價格自定,科室的坐診人員院方也不干涉。承包人除每月向院方足額交納管理費外,月結算時雙方再按比例分成,即院方扣除藥費的20%、治療費的25%,上述費用都不開票,一到月底院方就將科室的門診收費在電腦中刪除了。
一名“金盆洗手”的承包人坦承:協定簽訂後,承包科室便可憑醫院的信譽和行頭,利用老百姓有病亂投醫的心理,進行虛假宣傳或過度診療掙錢,患者統一在醫院收費處交費,經過如此包裝,就是業內人士也很難辨出裡邊的“玄機”。
醫院難道不怕檢查?面對記者的不解,承包人笑言:“院長說上面有人罩著。上級檢查前醫院會通知,承包人心知肚明地或者關門,或者把科室牌子摘掉換成其他牌子,把沒批號的藥藏好,讓沒有執業資質的坐診人員休息。這么多年來,還沒有發現有科室被查處過。”
承包科室違規開方推銷自製藥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該院一些承包科室宣傳坐診人員是“名醫”、“博導”、“中醫泰斗”,不過,一些所謂的“名醫”在宣傳中說叫張三,而在看病時自稱李四,寫處方時又變成王五。如醫院西醫泌尿外科(泌尿生殖科),在醫院網站“名醫介紹”中稱他們有醫師金振界、閆梅、李瑞。自稱閆大夫的男子在處方上籤名時,則把“金振界”和“閆梅”合二為一,寫為“閆振界”,還有一張寫為“閆才介”。
該院中醫外科宣稱其“發明”的“浴膚散”,“對牛皮癬的治癒率震驚了醫學界”,榮獲國際尤里卡“最高發明獎”。一名知情人看著記者手中大量由該科“張學先”簽名、隨意定價的處方說,這是典型的“吹牛皮”,真正開方的人姓於,該科花錢借“張學先”的執業證並使用其名字,張並不坐診。8月14日下午,記者撥打該科電話,核實張學先本人坐診和開方的情況,值班人員說張學先當天沒坐診,她會通知張與記者聯繫,然而截至記者發稿時,張學先也沒有與記者聯繫。
記者把該院皮膚科醫師“任淑平”開出的大量處方拿給一名知情人看,被告知該科室由吳某承包,是其他人簽上任的名字的。8月17日下午,記者撥打皮膚科電話找任醫師求證,值班人員說任醫生這幾天休息,也不知道她的電話,而該院熱線電話也說不知道任醫生的電話。
該院五官科建有三個網站,稱其“吹喉散”被中醫界譽為“喉科神仙散”,1959年獲得衛生部銀質獎章,獲“鄭衛藥字(1999)第64號”批准文號。然而記者調查發現,早在2006年2月28日,河南商報、新華網等對其進行了曝光,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認定“吹喉散”是“地地道道的假藥”;2008年7月5日,國際信用評估與監督協會(ICASA)將之列入黑名單。最近幾天,志願者從該院先後開出“吹喉散”和“抗炎癢酊”等藥,這些藥均無批准文號,《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未取得批准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藥品按假藥論處。
該院中醫泌尿科,研發了“非淋排毒丹”、“前列排毒丹”、“濕疣排毒丹”等“特效藥”。患者看病時,坐診者想方設法往往把病情說得很重,非用他們的“特效藥”莫能治。有“中華醫魂”之稱的馬健,在處方上一筆畫幾個圈,靠一紙“天書處方”就收取3000元,還有的方子上連簽名都沒有。對此,審核、核對、調配、發藥諸關口“全掛空擋”,醫院只管收錢了事。
患者和志願者在該院就診的大量單據表明,類似的“天書處方”很多。記者注意到,該院中8個承包科室的“名醫”在處方上不敢寫藥名,而是寫上“中藥費×元”、“西藥費×元”、“治療費×元”,不少處方醫師連名都不簽。更有甚者,一些科室連處方、藥名和科室名都不寫,只寫上收費金額。知情人說,這些“名醫”幾乎都沒有執業資格證書,所以不好籤名;明知藥是假的,治療費也沒有經過審批,把項目寫出來不是自找麻煩嗎?
記者觀察發現,一些承包科室的取藥過程也很神秘。數個科室給患者看病,寫好處方後並不按規定把底聯留給患者,患者問開的是什麼藥也不說,然後坐診者在另一張處方上寫上“×費×元”,讓患者帶著該方交費,患者把收費條交回科室,科室再派自己人取藥交付患者。這些藥是從哪裡取出來的是個謎,記者和多名志願者試圖破解卻無功而返。最終,一名志願者發現,一名穿白大褂的人員竟從汽車後備廂里取藥。
一有異常坐診“名醫”立即“躲貓貓”
8月12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中原區人民醫院,發現那些承包科室都掛著牌子營業。10點左右,傳言上級來暗訪,不一會兒,二、三樓的數個承包科室紛紛摘牌子關門。
記者陪一名承包人來到院長孟祥陽的辦公室退5000元風險抵押金,這名承包人3個月要不回的抵押金,此時院長立即讓人退還。承包人與院長說起醫院存在科室承包、自製假藥等問題,還沒等記者發問,孟祥陽迅速離去。此時,原來二、三樓的“名醫”、“博導”都“躲貓貓”了,在兩個小時內,數個科室硬是沒人看病。
知情人說,該院在網上還有“虛擬科室”。經指點,記者在網上找到該院中醫呼吸氣管炎哮喘病研治中心、氣管炎治療中心、中國中醫脈管炎研究治療中心、股骨頭壞死康復中心、無痛肛腸科、中醫神經內科等網站,但在醫院內,記者並未找到這些科室。記者多次撥打網站上留的24小時熱線,無人接聽,而與網上的值班醫生可以進行即時交談,對方一個勁兒地勸記者介紹病情以便看病。
資質查詢找不到“名師”的名字
8月17日,記者把收集到的該院10多個承包科室宣傳的30名“名醫”、“博導”名單,發到鄭州市衛生局12320投訴系統,請其查詢上述人員有沒有在該院的行醫資質,系統回復讓記者登錄鄭州市衛生信息網執業醫師查詢欄目進行核實。記者按要求進行查詢,並沒有查到該院有這些執業醫師或助理醫師的名字。
同時,記者把該院科室兜售的“浴膚散”、“吹喉散”、“非淋排毒丹”、“前列排毒丹”等24種藥,發到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管部門信箱,請其查證有無批號。至記者發稿時,尚未得到回覆。
省會一家著名醫院的一名部門負責人說,醫院存在這么多嚴重不合法的“天書處方”和自製藥實屬罕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醫療機構必須按照核准登記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衛生部關於對非法采供血液和單採血漿、非法行醫專項整治工作中有關法律適用問題的批覆》規定,醫療機構出租、承包科室和內外部人員承包科室,並以該機構名義開展診療活動的,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和第四十六條的規定予以處罰。同時,《處方管理辦法》、《執業醫師法》等對相關情況也都有明確的處理規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