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莊村

李莊村,地處中國河南省新野縣沙堰鎮,下轄2個自然村,面積4平方公里,人口1940人,村級經濟模式以私營企業、作物種植、林果蔬菜、畜牧養殖為主。

基本信息

李莊村

河南省新野縣沙堰鎮李莊村

基本情況

李莊村位於新野縣沙堰鎮政府南2公里處,南新公路西側,老白河東岸,西長3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4平方公里。轄李莊、古城2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耕地2599畝,510戶,1940人。年度工農業總產值達5014萬元,人均純收入3815元。

組織建設

該村共有10個黨小組,61名黨員,村幹部5名,組幹部10名,村支部、村委會辦公場所規範,青年團、婦代會、民兵連、民調委員會等機構健全,各項制度健全、管理規範。

基礎設施

村內建設規範,規劃合理,村轄區內有東西生產路2條,南北路5條,道路整潔,綠樹成行,村內溝、路、渠全部配套,交通便利,通信、電力設施完善,有線電視、寬頻、網路覆蓋全村,信息暢通。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居民生活和諧富足。

產業現狀

村級經濟模式以私營企業、作物種植、林果蔬菜、畜牧養殖為主,在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大形勢下,近年來,村內建有磚廠、預製廠、校合板廠、汽車、農機修理廠等,固定資產500餘萬元,從業人員200餘人,工業總值達3549萬元;作物種植主要以小麥、花生、豆類等粗放型作物為主,全村農作物等種面積5012畝,總產菜3789噸,總產值755萬元;林果蔬菜面積達1053畝,品種以梨樹、獼猴桃樹、大棗、黑提葡萄為主導品種,年出鮮果7萬公斤,總產值20萬元;畜牧養殖以豬、肉牛、禽類為主,年存欄量牛340頭,豬1547頭,禽類29000隻,總產值649萬元。

文物勝跡

西棘陽遺址: 南北朝永泰元年(公元498年),古城村普為西棘陽縣治所,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為新洲治所。20世紀50年代初村西仍保留“大堂”地1塊,據傳為縣“大堂”所在地。

浙江省景寧縣梧桐鄉李莊村

李莊村,位於浙江省景寧縣城西南,屬梧桐鄉,距離梧桐村3.2公里。轄2個自然村,3個村民小組,50戶,218人,其中畲族58人。耕地面積170畝,林地面積 畝12771。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00元。

河南省修武縣郇封鎮李莊村

李莊村位於修武縣東部,郇封鎮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交通比較便利。全村農業人口767隻,耕地1430畝,黨員22人,村民代表17人,4個村民小組。 村兩委幹部6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2人,聘用幹部1人。高中及中專以上文化程度5人,國中文化程度1人,村兩委班子團結一心,具有號召力和凝聚力。 李莊村村莊占地約150畝,共有東西街8條,南北街4條,其中中心大街8米寬,於1996年修建。其它街道於2003年進行沙石硬化。 長期以來,李莊村以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為主,對農業非常重視,全村共有機井4眼,河道長5000餘米,並於2006年對大部分河道進行清淤,方便了農田灌溉,解決了多年來低洼易澇問題。在副業方面,該村由專人組織在村勞動力到各大建築工地打工,外出打工率達60%,人均年收入增長1000元。同時,在家的婦女勞動力依託鄰村食用菌種廠,大力發展庭院種植。目前,有食用菌大棚8座,家庭種植30餘戶,年收入達20萬元。在養殖方面,該村有養殖專業戶8戶,散養戶20餘戶,其中豬年出欄1000頭,雞年產值8萬元。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鄉李莊村

李莊村,全村共有240戶,986口人,村域總面積3180畝,耕地面積2050畝。李莊村以農業種植為支柱產業,主要種植小麥,同時,李莊村業在積極發展經濟物種種植,主要以中藥材、蘋果為主。 在新農村建設中,李莊村積極回響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全村共完成5000平方米的主幹街道的硬化,環村寬林帶和村內街道兩旁栽植各種苗木8000餘株;建成了一個標準文體休閒廣場,最佳化美化了環境,提高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北京市昌平區南口鎮李莊村

李莊村位於南口鎮西南,東至南陽路(南口鎮到陽坊鎮),西至南燕路(南口鎮至流村鎮),是南口、流村、陽坊三鎮交匯處,地理位置、交通十分優越。村域面積2265畝,其中耕地面積605畝,沙荒灘面積1200畝,荒地126畝,村莊占地334畝,全村現有348戶、797人。2006年初,該村被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該村設計了“三園一區”的產業發展格局。所謂“三園一區”即建設以生態循環為主體的燕嶺生態園、以產業帶動就業為主體的盛世生態園、以特色花卉為主體的百合種植園及以農產品加工為主體的展示服務區。“三園一區”的產業格局優勢互補、相互輝映,形成主導產業的同時,完善了該村產業鏈。此項目的實施對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解決村民就業,壯大集體經濟實力。 幾年來,該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多次榮獲市、區“文明村”、“五好村”、“先進黨支部”、“環境整治標兵”、“京郊山區發展先進村”、“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先進村”、“集體經濟民主管理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河南省臥龍區龍興鄉李莊村

基本情況

李莊村位於南陽市臥龍區龍興鄉北部,北於南召縣石門鄉相鄰,面積8.7平方公里,轄20個村民小組,582戶,2289人,耕地面積2705畝,屬典型的淺山丘陵區。2006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2300元。

自然資源

李莊村距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南陽市中心34公里,欲建的縣道聞溝路與在建的太澳高速穿境而過。境內山清水秀植被較好,森林覆蓋率在50%以上。樹木主要有楊樹、松樹、槐樹、榆樹、桐樹、花椒樹等,其中速生楊在500畝以上,開發潛力較大。境內有白河支流泗水河,縕含有豐富的河沙。地下礦藏有氟石、花崗岩。

農業資源

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水稻、玉米、紅薯、大豆、花生等,其中花生質優量大,年產量在1500噸左右,與周邊鄉村共同形成優質花生基地與花生集散地,花生是當地民眾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畜禽主要有牛、羊、豬、雞等。

村莊建設

村“兩委”務實重乾,在沒有得到外力資金支持的情況下,依靠自身的積累,建起國小學樓16間,村部8間。“十一五”期間,村“村兩”將依託本村資源優勢和實際,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努力發展二、三產業,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1]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李莊村

李莊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源泉以東一公里, 淄河東岸。地處丘陵。耕地149畝。共42戶,157人。系源泉東村第四村民小組。以農為主,主產小麥、玉米。 據59歲幹部馬德芳講:源泉立村較早,後因人口漸繁,村中李、董等姓相繼遷此墾田為生。因李姓人口多,遷入早,故名“李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