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頭鄉

倉頭鄉

倉頭鄉位居新安縣東北部25公里,距洛陽市區28公里,東鄰孟津縣與橫水鎮接壤,西鄰正村鄉,南與五頭鎮搭界,北邊是著名的“黃河新安萬山湖”風景區。鄭三(鄭州—三門峽)旅遊專線、倉磁(倉頭—磁澗)路、太鷹路貫穿全境。鄉域總面積11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63平方公里。全鄉轄21個行政村,2.8萬餘口人。耕地總面積17880畝,林地總面積13000餘畝。還有魯山縣倉頭鄉。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倉頭鄉下轄村:王村村養士村、陳灣村、曲牆村雲水村、河窯村、南街村新倉村、河西村、趙溝村、東溝村、范溝村、黃窪村、東嶺村、中溝村、寨上村、孫都村、廟東村、張村村、郭莊村

資源優勢

倉頭鄉倉頭鄉
倉頭鄉礦產資源豐富,原煤地質儲量8000萬噸以上,發熱量在6000大卡以上,是工業的首選用煤,含硫和灰分都在國家環境保護政策控制數據以下。倉頭鄉瀕臨黃河小浪底水庫,境西北的鷹嘴山是庫區內最大的半島,半島西側是小浪底庫區水域面積最大的畛湖,環湖岸線曲折,半島水灣,鱗次櫛比,畛湖與始祖山、荊紫山相望,北隔萬山湖與濟源市的王屋山風景區相望,東與小浪底大壩相望,是新安萬山湖景區中一顆燦爛的明珠,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倉頭鄉以爭創國家級文明鄉鎮統攬全局,以旅遊開發、煤炭開採、水產養殖、藥材種植業和奶牛養殖為主導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強化投入,加大小城鎮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致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進程。鄉鎮企業主要產品有:原煤,年產30萬噸,年產鎂型材40噸,振動器、礦山電鑽、軸承保持架、其它機械、翻砂、鑄造等可根據用戶需求設計生產,可生產各種型號的汽車半軸。主要土特產有豬肝散,它是選用祖傳秘方與現代工藝相結合研製的中成良藥,藥味香甜,療效顯著,為醫療保健珍品,男女老少皆宜服用。

產業結構

倉頭鄉倉頭鄉

倉頭鄉以農業為主,糧食生產以旱糧為主,主要作物是玉米、小麥、甘薯、黃豆等。

鄉黨委政府大力相應上級農業結構調整政策,結合我鄉退耕還林面積大的優勢,大力發展林藥間作,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全鄉現有藥材面積12000畝,其中王村、張村曲牆片均超過千畝以上,且品種多樣,有丹參、遠志、牡丹、黃芪等品種。

年產藥材1000餘噸,收入750萬餘元,人均收入增加300餘元。種植烤菸500餘畝,重點分布在東嶺、郭莊、廟東等村。

基礎建設

倉頭鄉倉頭鄉
倉頭鄉屬移民搬遷鄉,鄉人民政府駐地地處孫都、養士、寨上三村交界處,北部緊鄰孟津縣橫水鎮,距新安縣城25公里,瀝青水泥路面,其中本轄區內12公里。村村通公路70餘公里,共16條,1999年實施搬遷以來,21行政村已全部通電、通水、通電話,開通程控電話3000餘門。有中學一所,國小15所,幼稚園5所,學齡兒童均能就近入學。新建有公共汽車站一個,有直接發往洛陽、新安的公共汽車30餘輛,有衛生院、信用社、郵政所、電訊所、糧所等服務行業。

2007年,該鄉以建設標準化社區服務中心為契機,以創建新農村示範村建設為主線,全力加快全鄉新農村建設。投入150萬元,硬化村組道路6公里,新建垃圾池31個,投入120萬元架設供排水管道12000米,投入50萬元建成村級休閒廣場3個,並配備多種娛樂健身器材,最大限度滿足了民眾娛樂休閒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同時,該鄉積極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出台了相關救助扶貧幫帶檔案,建立了貧困子女救助體系,使貧困大學生圓了大學夢。

特色經濟

倉頭鄉倉頭鄉
倉頭鄉充分利用天氣降雨的有利時機,積極引導民眾搞好中藥材種植,為確保成效,鄉黨委政府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鄉政府抽調農業技術人員10餘人分片包村,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搞好中藥材種植,並發放中藥材技術資料5000餘份。

二是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利用已成立的中藥材種植協會,積極引導農戶入會並與協會簽訂中藥材種植契約,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2008年新入會農民158戶。

三是加大補貼力度。鄉政府制定藥材種植優惠政策,對在規劃區內按照要求種植的農戶每畝補貼100元作為獎勵。

全鄉新種中藥材3000餘畝,種植品種有黃芩、遠志等。

林業建設

倉頭鄉倉頭鄉
一是周密部署,科學規劃。春節一上班,倉頭鄉黨委政府立即召開生態林業建設動員會,認真傳達貫徹縣委生態林建設工作會議精神,並對全鄉生態林業建設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和科學的規劃:對通道綠化和村莊綠化確定了重點;對荒山造林實行集中會戰、連片治理;對退耕還林實行全面補植補造。

二是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鄉成立了生態林業建設領導小組,實行領導包片,機關幹部包村,做到一天一匯報、一總結,確保生態林業建設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三是狠抓重點,突出亮點,村莊綠化以雲水等八個村為示範點,以點帶面,全面開花,荒山綠化以陳灣,王村為重點,整體推進,通道綠化結合新農村建設全面實施補植補造,塗白、整枝修剪。

四是加強督查,嚴格獎懲。抽調農業辦、黨政辦幾名同志成立督查組,每天巡回各村督促檢查,做到一天一通報,三天一評比,採取開現場會的方式對各村排隊,對任務完成好的村予以表彰,對完得差的村進行通報批評,實行限期整改。全鄉共完成荒山造林400畝,整地800畝,村莊綠化栽植苗木5000株。

魯山縣倉頭鄉

倉頭鄉倉頭鄉
基本介紹

魯山縣轄鄉。1958年建倉頭公社,1983年改鄉。位於縣境北部,面積79平方公里,人口2.2萬。礦藏有磷、鐵、蛭石、石墨、鉀長石。農業主產小麥、玉米、紅薯、豆類。從事食用菌生產的農戶頗多,占總農戶的70%以上。古蹟有下倉頭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西周古墓群。

行政區劃

上倉頭村、軍王村李窯村、劉芳莊村、黃楝樹村、薄坪村、劉河村、孫灣村、下倉頭村、青古寺村、魏莊村、白窯村堂上村、潘窯村、趙窯村、趙竹園村、井莊村、白河村、小寺溝村

特色經濟

倉頭鄉把科技工作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上來抓,立足實際,突出重點,實施“林果精品化、養殖良種化”的發展戰略,依靠科技強力發展特色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倉頭鄉冬棗
該鄉依託荒山荒坡資源,圍繞藥材和名優果樹品種做文章,打造了以興隆藥材種植、乾田莊園的楊梅種植、銀鳳山莊的名優杏和種植、河堰溝農業合作社紅柚桃和灰棗種植、綠韻園湛化冬棗種植、青古寺村金太陽杏種植為主的六大林果精品工程。林果業種植面積達7000畝,年創效益1790餘萬元,昔日的荒山變成了林果飄香的生態林業。

在打造林果精品工程的同時,該鄉又以品種改良為突破口,引導養殖戶改良畜禽品種,大力發展畜禽養殖。先後投資6萬餘元引進良種雞海蘭白父母代2000套和三誠牌SC牌系列第四代電腦控制全自動孵化機兩台,改良種雞品種,產品銷往鄭州、南陽等地,深受客戶歡迎,效益已達60餘萬元。鄉畜牧站與養殖戶配合,對豬、牛、羊品種進行了改良,全鄉的豬、羊、牛的良種覆蓋面積分別達到50%、30%、20%,山綿羊存欄4.1萬隻,措存欄1.4萬頭,牛存欄4500頭,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35%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