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村

瓦屋村位於合肥市蜀山區南崗鎮長江西路北側,距312國道0。8公里,距市中心15公里,交通便捷。

基本信息

合肥市蜀山區南崗鎮瓦屋村

一、村級基本情況全村有人口2100人,其中少數民族900人,屬民族村,共540戶,17個村民組,21個自然村,村民委駐地潘郢村民組。全村總面積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16畝,村級塘壩水面積950畝,林木占地350畝,村莊占地1600畝,屬江淮分水嶺地區。村級經濟以農業為主,主導產品為蔬菜瓜果等,養殖業以飼養牛、羊為主。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6700元。二、民族特色濃厚瓦屋村清真寺始建於明朝初期,由當時外遷而來的穆斯林和軍隊里退役屯田的穆斯林所建。寺址在瓦屋村陶大郢村民組。清朝乾隆四十八年進行擴建,由阿訇馬起揚倡議,經當地回簇各大姓氏捐錢、捐物、捐地共同努力建成。清真寺建築風格全為木質結構,古色古香,平門閣扇,雕龍畫鳳非常精美,可惜文革毀於一旦。為了方便少數民族民眾的民族生活,2001年在多方面的關懷下我們重建了清真寺,現在的清真寺占地面積2000平米,建築面積600平米,其中大殿110平米,內殿宣講台齊全,能夠同時容納150人,同時進行禮拜。民族飲食風味獨特。主要特色飲食有紅燒牛羊肉,清燉羊肉,採用祖傳方式燒制,滑潤可口,色香味具佳。我村清真寺連續兩年(2005、2007)被合肥市宗教局評為雙五好清真寺。合肥市回民公墓,現位於我村沙坎組。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2008年總投資1。8億歐元,占地510畝的大陸輪胎城項目在我鎮科技園正式開工建設。涉及我村天河壩、方郢、沖南、沖北等四個村民組整體搬遷,涉及人口610人,其中回民人口32人,在拆遷安置方面,我們為他們向上爭取了政策優惠。大陸輪胎城建設為我村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我村地處江淮分水嶺,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為了實現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兩個率先”目標,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我們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1、2006年以來,在省、市民委的關心支持下,爭取省、市少數民族發展項目7個,資金達64萬,主要用於當家塘、電灌站改造、村級道路、設施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有力推動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2、成立了綠源蔬菜生產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模式,從范郢、楊小村民組集中租地600畝開展設施農業和項目農業發展。3、2008年我們建成了100畝鋼架大棚並租賃給農戶進行生產大棚蔬菜;落實500畝以色列西紅柿的栽植;完成了100畝日本元蔥的栽植,當年均獲得了極大的成功。2008年我村為了實現“少數民族新農村建設省級示範村”、“合肥市第一個園藝村”的工作目標,切實改善農民民眾的生活環境,豐富民眾業餘生活,結合“清潔家園、綠化鄉村”百日活動開展。我們在沙坎村民組啟動了少數民族主題公園建設項目,該項目占地25畝,硬化場地600平米,栽植苗木花卉700棵,鋪設了花坪、草地1600平米,布置宣傳欄2個,配備了路燈等設施,真正做到了集文化長廊與健身廣場於一身。為民眾健身、娛樂提供了場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