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市[巴彥淖爾盟]

巴彥淖爾市[巴彥淖爾盟]

巴彥淖(nào)爾市歷史悠久,燦爛的河套文化和多彩的草原文明承載著歷史的厚重。既有極具考古價值、馳名周際的巴音滿都恐龍化石區和陰山岩畫,也有塵封久遠的漢墓群、秦漢長城、雞鹿塞、高闕塞等古城池遺址及古廟宇,千百年來在河套大地上演繹了蒙恬修長城、屯墾戍邊,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昭君出塞、文姬歸漢、三國呂布故鄉、王同春開發河套水利、馮玉祥誓師、傅作義抗日等無數動人的史話。河套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從2005年開始,通過連續三年河套文化研討會及河套文化藝術節的召開,河套文化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河套文化已浮出水面,深入人心,成為全國重要的文化品牌。

基本信息

概述

巴彥淖爾巴彥淖爾
巴彥淖爾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一個新興城市,東接包頭市,西鄰阿拉善盟,南隔黃河與鄂爾多斯市相望,北與蒙古國接壤。全市總面積6.5萬平方公里,轄四旗、二縣、一區,聚居著蒙、漢、回、滿、達斡爾等20多個民族,總人口166.92萬人。巴彥淖爾系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因境內有著名的淡水湖烏梁素海以及眾多的湖泊而得名。
巴彥淖爾市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是中國恐龍的故鄉,早在18億至6億年前,這裡就有了生命的記錄。2000年在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溫更煤礦採集到的2塊蕨類葉植物化石,距今3億年。是巴彥淖爾地區最早的植物化石。2億年前中生代,被學者稱之為恐龍時代,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的巴音滿都呼一帶,發現了本地最大的恐龍化石群。由南向北一直沿伸到蒙古國境內。在這裡生活過大量的原角龍、甲龍、竊蛋龍、奔龍、鴨嘴龍,還有龜鱉類、鱷類、蜥蜴類、哺乳類等古生動物。巴彥淖爾也由此被譽為"恐龍王國"而聞名於世,吸引著世界各地專家學者前來參觀考察。
巴彥淖爾不僅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還有極為為豐富的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旅遊資源。滔滔黃河、巍巍陰山、遼闊的烏拉特草原、廣袤的烏蘭布和沙漠,構成了巴彥淖爾美麗雄奇的自然地貌;三盛公黃河水利樞紐、烏梁素海、烏拉山國家森林公園、維信高爾夫度假村、希熱廟、阿貴廟、納林湖、鏡湖、奇石林、人根峰、河套田園風光引巴彥淖爾
巴彥淖爾人入勝,吸引著中外遊客。

歷史沿革

原始社會

巴彥淖爾市巴彥淖爾市
早在原始社會,巴彥淖爾市境內陰山以北地區就有人類居住,使用的石器多為刮削器,過著以狩獵為主的生活。
夏商西周至春秋方、獫狁等民族遊牧於此。
戰國時趙國雲中郡管轄達到陰山南,林胡、樓煩等民族遊牧於陰山北。

秦時

秦九原郡範圍達到陰山南,匈奴民族活動在陰山以北地區。西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設五原、朔方二郡。朔方郡領縣十(朔方、廣牧、沃野、臨河、臨戎、三封、窳渾、呼遒、渠搜、大城、修都),其中臨河縣、沃野縣在今臨河區境內,臨戎、三封、窳渾縣在今磴口縣境內。
漢武帝下詔募民屯邊,始有一定規模的從事耕種的農業。元始二年(2年)朔方郡有戶34338戶,人口136628人。五原郡領縣十六(九原、臨戎、河陰、曼柏、武都、南輿、固陽、西安陽、河目、宜梁、成宜、廣牧),其中河目、西安陽、宜梁、成宜等縣在今烏拉特前旗境內;廣牧縣在今五原縣境內。
東漢初匈奴南單于分部眾屯此,東漢末年朔方郡、五原郡廢。
東漢末至十六國,南匈奴等民族遊牧於此。北魏,懷朔、沃野二鎮在境內有建制。唐,初屬豐州轄境,後為中、西受降城境域。

宋金時期至清

宋、遼、金、夏,巴彥淖爾地區東境迭次屬遼、金國,西境為西夏國屬地。元,陰山南屬大同路雲內州,陰山北屬德寧路,統歸中書省直轄。今磴口縣則屬甘肅行省寧夏路。明初分屬山西東勝衛和陝西寧夏衛轄境,未幾,皆入於北元。清,後套地區屬伊克昭盟(今鄂爾多斯市)鄂爾多斯左翼後旗、右翼後旗地。順治五年(1648年)設定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今烏加河以北以東)。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設五原廳

1912年~1949年時期

中華民國元年五原廳改縣。民國3年(1914年)設綏遠特別行政區,當時境內設有五原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和烏拉特後旗。民國14年(1925年)設定臨河、大佘太設治局,民國16年(1927年)設定磴口縣。民國17年(1928年)綏遠特別行政區改設為綏遠省,當時境內設有五原縣、大佘太設治局(民國20年7月大佘太設治局更 名安北設治局)、臨河設治局(民國18年10月臨河改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和烏拉特後旗。民國31年(1942年)綏遠省在後套實行新縣制,增設米倉縣、狼山縣、晏江縣和陝壩市鎮籌備處。時境內設有五原縣、臨河縣、安北縣、米倉縣、狼山縣、晏江縣、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和陝壩鎮籌備處。

巴彥淖爾市巴彥淖爾市
1949年,綏遠和平解放。1950年3月成立綏遠省陝壩專員公署,轄五原、臨河、安北、狼山、米倉(1953年9月撤,改設杭錦後旗)、晏江縣(1953年10月撤,改設為達拉特後旗)及陝壩鎮。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時屬烏蘭察布盟。1952年10月,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合併,改設為烏拉特中後聯合旗。1954年綏遠省撤銷,綏遠省陝壩專員公署改設為內蒙古自治區河套行政區。河套行政區人民政府設在陝壩鎮,轄五原縣、臨河縣、安北縣(1958年4月撤,劃入烏拉特前旗)、狼山縣(1958年4月撤,劃入杭錦後旗)、達拉特後旗(1958年4月撤,劃入五原縣)、杭錦後旗、陝壩鎮(縣級,1958年4月撤,劃入杭錦後旗)。1956年,甘肅省所轄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和額濟納自治州劃回內蒙古自治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巴彥淖爾盟,盟政府駐巴彥浩特市,轄阿拉善旗、額濟納旗、磴口縣和巴彥浩特市。1958年,河套行政區、巴彥淖爾盟合併,成立新的巴彥淖爾盟。巴彥淖爾盟行政公署遷至磴口縣巴彥高勒鎮,轄阿拉善旗(1961年撤,分設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杭錦後旗、烏拉特前旗(1958年由烏蘭察布盟劃歸,1960年7月~1963年12月間隸屬於包頭市)、烏拉特中後聯合旗(1958年由烏蘭察布盟劃歸)、五原縣、臨河縣、磴口縣(1960年7月~1964年7月間為巴彥高勒市)、烏達市(1961年7月設)。1969年7月,將阿拉善左旗劃出歸寧夏回族自治區,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劃出歸甘肅省。1970年巴彥淖爾盟革命委員會由磴口縣巴彥高勒鎮遷臨河,10月設定潮格旗,時巴彥淖爾盟轄杭錦後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後聯合旗、潮格旗、五原縣、臨河縣、磴口縣、烏達市(1975年8月劃出)。1982年烏拉特中後聯合旗、潮格旗分別更名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1984年12月,臨河縣改設為臨河市(縣級)。2003年12月1日,國務院批准撤消巴彥淖爾盟和縣級臨河市,設立巴彥淖爾市和臨河區。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駐臨河區,巴彥淖爾市轄杭錦後旗、烏拉特後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前旗、磴口縣和臨河區。

巴彥淖爾簡介

巴彥淖爾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一個新興城市,位於舉世聞名的河套平原和烏拉特草原上,東接包頭市,西鄰阿拉善盟,南隔黃河與鄂爾多斯市相望,北與蒙古國接壤,交通便利,通訊便捷,氣候乾燥,氣溫偏低,自然資源豐富,旅遊資源獨具特色,是中國恐龍的故鄉,被譽為“塞上江南,黃河明珠,北方新城,西部熱土”。

名優產品

天下第一瓜—河套蜜瓜

河套蜜瓜又稱華萊士。正宗的河套蜜瓜外型溜圓,標準瓜重0.5公斤左右。色澤黃,品嘗一口,可以享受到梨、蘋果、蜜桃、香蕉的美味,醇香甘甜,為瓜中珍品。河套蜜瓜以磴口產的最好。得天獨厚的沙土、光照、溫差等自然條件,使這裡的蜜瓜色、香、味俱全,在區內外久負盛名。如今,河套蜜瓜已遠銷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等地。

優質中片—河套黑瓜籽

黑瓜籽,是從一種叫“籽瓜”的瓜中剝出的瓜籽。籽瓜(黑瓜籽)是河套灌區繼向日葵、甜菜之後興起的第三大經濟作物,近年來每年種植面積30萬畝左右,占總播種面積的5.9%,占經濟作物面積的18%。黑瓜籽籽粒飽滿,深受區內外客商及消費者的歡迎。

優質瓜品—河套西瓜

西瓜是河套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以個大、味甜、多汁、爽口遠近聞名。有新紅寶、鄭雜、皮二、紅雨二號等優質品種。一般每個西瓜在3公斤-- 5公斤之間,最大的有10公斤,平均畝產7000餘公斤。由於河套地區氣候條件獨特,西瓜的含糖量高達12%,是人們夏季解暑止渴的瓜中佳品。年產量在4億公斤左右,除當地食用外,大量銷往包頭、呼和浩特、京津地區、東北三省及南方的一些省區。

白雪公主—二狼山白絨山羊

二狼山白絨山羊是絨肉兼用的優良地方品種,主要產地為陰山山脈一帶。二狼山白絨山羊體格大,全身毛潔白光亮,柔軟整齊。毛長平均在15公分以上,單只剪毛量0.4公斤—— 0.8公斤。絨層厚度4公分—— 6公分。成年羊平均產絨量為365克,最高可達750克。所產羊絨具有輕、暖、軟等特點,是毛紡工業的上等原料,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也是巴彥淖爾市打入國內外市場的拳頭產品。

滋補佳品—河套枸杞

枸杞是在河套地區藥材栽培中面積最廣、產量最大的藥材品種,已形成了幾個大的基地,以烏拉特前旗先鋒鄉和杭錦後旗沙海鄉的種植面積最大。枸杞性平味甘,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枸杞生長3年即可結果採摘,果質呈鮮紅或紫紅色,以顆粒大、果肉厚、肉質柔軟、滋潤、多糖質而聞名。

稀有駝種—戈壁比峰紅駝

戈壁雙峰紅駝主要分布在陰山以北和中蒙邊境線以南的戈壁地區。駝毛以紫紅色為主,故稱“紅駝”。戈壁紅駝生活在荒漠草原上,對惡劣環境有較強的適應力。它兼有毛、肉、皮、乳、役等多種用途,是經濟價值較高的牲畜。成年紅駝平均每隻年產毛量為4.2公斤,收絨量為3.57公斤,淨毛率達63%。因此,紅駝絨以其纖維長、絨絲細、產量高而蜚聲海內外,曾 獲美國“安美橋第二次國際駝絨獎”。

中藥之王—甘草

巴彥淖爾市是內蒙古的主要甘草產地之一,生產歷史悠久,特別是磴口縣所產的王爺地甘草,因其質堅實、皮細色紅、口面光潔、粉性足、加工講究而馳名中外。巴彥淖爾盟甘草年銷量達11萬公斤,其中出口約3萬公斤。

高營養油科—河套胡麻

胡麻亦稱亞麻,是河套地區重要的油料經濟作物之一。胡麻籽含油率較其它油料作物高,一般為36.5%—— 49.5%。是生產胡麻油的佳品。胡麻油風味獨特,芳香濃郁,油質清澈,是一種高級食用油。此外,在油漆、顏料、皮革、橡膠工業等方面,也有著廣泛的用途。胡麻榨油後的油餅含蛋白質33.3%、脂肪8.6%,是家禽、牲畜的高營養調料。

優質高產油葵雜交種——F128(F4)

F128(F4)是法國油用型雜交種,95年我盟引進98年開始雜交種生產。以95年、96年、97年、98年四年全盟區試生產示範和大面積推廣均表現高產高油的優勢,比當地油葵主栽品種派改1號有極顯著的增產效果,在一般土壤和栽培條件下,平均畝產243.3公斤,比派改1號畝增產55.6公斤,增產29.6%,高達300公斤以上。籽實含油率45.37%。

21 世紀保健品新寵—河套番茄

巴彥淖爾市土地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降水少,空氣相對濕度低,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番茄的生長和乾物質的積累,所產番茄的番茄紅素含量高達10毫克/100克以上,高於國內其它產地;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6%以上,生產的番茄醬酸甜適度、口感好,番茄製品主要銷往國外市場。

行政區劃

下轄區域

巴彥淖爾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4個旗。即臨河區、五原縣、磴口縣、杭錦後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後旗。[4]巴彥淖爾市行政區劃表地區名稱面積(平方千米)人口數量(萬人)郵政編碼政府所在地
巴彥淖爾市63,985176015000新華西街
臨河區2,35455015000新華東街
五原縣2,49328015100隆興昌鎮
磴口縣4,16712015200巴彥高勒鎮
杭錦後旗1,76730015400陝壩鎮
烏拉特前旗7,47634014400烏拉山鎮
烏拉特中旗22,60614015300海流圖鎮
烏拉特後旗24,9256015500巴音寶力格鎮

轄區代碼

巴彥淖爾市行政區劃代碼行政區劃代碼行政區劃名稱
150800巴彥淖爾市
150801巴彥淖爾市轄區
150802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150821巴彥淖爾市五原縣
150822巴彥淖爾市磴口縣
150823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
150824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
150825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後旗
150826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

自然風光

簡介

巴彥淖爾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湖泊”。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居住著蒙、漢、回等29個少數民族。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辛勤耕耘,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河套文化,為世界的文明與進步做出了不 可磨滅的貢獻。長期以來,各族人民共同開發建設巴彥淖爾,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融合,造就了巴彥淖爾人民勤勞勇敢、樸實豪放、團結向上、海納百川的個性。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我市的旅遊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開發出烏拉特草原風情游,烏梁素海觀鳥游,河套農業生態游,烏拉山森林探秘游,黃河樞紐工程觀光游,古長城、陰山岩畫懷古游,荒漠草原邊關探險游等旅遊產品。形成了湖光山色旅遊線、西部大漠風情旅遊線、牧區邊關民族風情旅遊線、河套田原風光旅遊線。沿著四條線路您將會領略烏蘭布和沙漠的浩瀚飄渺;傾聽母親河脈搏的跳動;飽覽烏拉特草原的遼闊與廣袤;體驗河套田原的優美恬靜;感概黃河水利樞紐的壯觀雄偉;品味草原高爾夫運動的高貴典雅;感受藏傳佛教的莊嚴與凝重;驚嘆陰山岩畫的質樸與生動。

著名景點

巴彥淖爾巴彥淖爾
走進巴彥淖爾,我們帶您一同追尋遠古文明的足跡,聆聽遠古戰場激越的鼓聲,探求黃河遊牧文明的奧秘,品味濃厚的民俗風情,讓你真正回歸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擁抱大自然。以烏梁素海、阿拉奔草原、烏拉山森林公園 和維信高爾夫度假村為主的湖光山色。沿省道從烏前旗經五原縣至烏中旗一線,涉及維信內蒙古高爾夫度假村、烏梁素海與阿力奔草原度假區、烏梁素海濕地生態與觀鳥旅遊區、烏拉山國家森林公園、小佘太秦長城、阿爾善溫泉度假區、同和太牧場草原風情旅游區、奇石林、海流圖生態園、瑙乾塔拉草原旅遊區等旅遊景區。

烏梁素海

烏梁素海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角地帶的邊緣,距烏前旗政府所在地西山嘴鎮13公里,距110國道22公里,距西王公路4公里,距哈磴高速公路西山嘴出口15公里。烏梁素海是全國八大淡水湖之一,總面積300平方公里,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譽。它是全球範圍內乾旱草原及荒漠地區極為少見的大型多功能湖泊,也是地球同一緯度最大的濕地,已被國家林業部門列為濕地水禽自然保護示範工程項目和自治區濕地水禽自然保護區,同時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烏蘭布和沙漠

烏蘭布和沙漠蒙古語為“紅色公牛”,是我國八大沙漠之一,總面積近1萬平方公里,旱生喬灌木128種,沙生植物種類繁多,造型獨特,天然湖泊錯落有致。茫茫沙海,延綿起伏,隱沒天際,海市蜃樓時隱時現,綠洲湖泊星羅棋布。沙漠中生有乾草、花棒、麻黃、鎖陽、沙棘、梭梭等多種名貴藥材和稀有植物,並有大小湖泊200多處。

烏拉特草原

烏拉特草原在陰山以北,這裡夏秋兩季,綠草如茵,牛羊肥壯,氣候涼爽,幽靜宜人。烏拉特草原的那達慕大會,是當地傳統的民眾集會,每年舉行一次。主要內容的摔跤、賽馬、套馬、賽駱駝、舞蹈等活動。“那達慕”一般於七、八月份間舉行,旅遊若是正遇那達慕盛會,可以觀看傳統的民族體育表演,還可以與牧民們一起角逐,參加這興趣盎然的娛樂。

烏拉山國家森林公園

烏拉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旗境內,南靠110國道和包蘭鐵路,近臨黃河,與鄂爾多斯市相望,西接塞上明珠烏梁素海,北傍烏拉特草原,東與包頭市毗連。地理位置優越、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豐富,是內蒙西部地區的旅遊勝地。
烏拉山森林公園目前主要開發以大樺背為主體的3個旅遊風景區,面積為1萬公頃,建有景點73多處。主要景點有“南劍門”,“玉壺峰”、“南天觀音佛”,“神門”,大樺背“一覽台”,“鐵木兔溝”等。

位置

以黃河樞紐、烏蘭布和沙漠、阿貴廟為主的黃河大漠風情。以110國道為主軸,沿黃河一線,主要景點有黃河水利觀光旅遊區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黃河鐵路大橋、黃河公路大橋)、人根峰、五原義和渠帶狀公園、頭道橋度假村、甘露寺、烏蘭布和沙漠旅遊區、納林湖旅遊景區。以中旗、後旗草原、戈壁、口岸為主的烏拉特草原民族風情和邊關探險。沿中蒙邊境一線,涉及甘其毛道邊境中蒙跨國旅遊區(千人僧人廟遺址、蛤蟆石、成吉思汗套馬桿洞和發財洞)、烏後旗恐龍化石區、烏拉特梭梭林一蒙古野驢生態旅遊區、希熱廟宗教旅遊區、烏蓋佛教文化旅遊區、小九寨溝旅遊區、小廟溝地質旅遊區、小佘太歷史文化觀光區等旅遊景區。以後旗、杭後工業園區及河套田園風光為主的工農業旅遊觀光。主要景點有隆勝星月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鏡湖休閒度假旅遊區、河套酒文化博物館、維信羊絨製品有限公司後旗青山鎮馬奴莊園、青山鎮工業園區、杭後大順城工業園區。

自然氣候

巴彥淖爾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量少,蒸發量大,風大沙多,無霜期短;溫差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3.7~7.6℃,一年之中,1月溫度最低,平均為-11℃~15℃,7月氣溫最高,平均在20~24℃。

資源

植物資源

轄區內有植物730種,飼用植物有小針茅、紅砂、戈壁針茅等405種;藥用植物有甘草、麻黃、鎖陽等374種;食用釀造用植物有蒙古櫟、沙棗、髮菜等84種;纖維植物有檉柳、羅布麻、蕁麻等64種。另外,還有鞣料植物37種,如虎棒子、稠李、地榆等;油用植物有山杏、文冠果、蒙古扁桃等74種;芳香植物有側柏等26種;染料植物有鼠李、茶條槭等13種;觀賞植物有金蓮花、胡枝子等51種;用於防風固沙、水土保持、治理鹽鹼地等植物也有多種。

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在地理區劃上屬於古北界的蒙新區,以適應於荒漠和草原的種類組成。獸類52種、鳥類229種、爬行類12種、兩棲類4種、還有許多昆蟲。陰山以北的烏拉特高原,主要分布有野驢、鵝喉羚、黃羊、狐、沙狐、沙鼠、跳鼠等20多種獸類,還有百靈鳥、鷹、隼等10多種鳥類,爬行類有沙蜥等3種,兩棲類甚少。烏拉山、色爾騰山、狼山山地分布有斑羚、盤羊、狍子、赤狐、獾子、黃鼬、艾虎、兔等多種獸類,還有石雞、雉、岩鴿、鷲等近百種鳥類。爬行類有多種麻蜥和蛇,濕潤地區有蛙,是野生動物最豐富的地區。

風能資源

巴彥淖爾市風能資源豐富。北部牧區年平均風速超過啟動風速(≥3.0米/秒),烏蘭布和沙區和山旱區啟動風速年平均日數100天左右,套區為80-100天。年平均風速牧區最大為4.6米/秒,烏蘭布和沙區和山旱區為2.6-2.8米/秒,河套灌區最小為2.6米/秒。

社會

社會事業

2009年,科技試驗示範及推廣普及力度進一步加大,引進推廣套用新技術、新品種25項,5家企業被列入國家科技創新企業培育試點,建成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紮實推進,全年加固和新建中國小校舍47.7萬平方米。文體廣電事業蓬勃發展,民眾性文體活動得到進一步加強,陰山岩畫得到全面保護。成立了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並已初步提出了全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建設改造醫療衛生服務機構17所,城鄉醫療衛生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新增中央投資涉及科教文衛等方面的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並順利進行,為全市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

城市建設

2003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巴彥淖爾撤盟設市,2004年8月圓滿
巴彥淖爾市夜景
完成設市工作。全市市域總面積6.44萬平方公里,轄7個旗縣區、45個鄉鎮(蘇木),總人口176萬人。建成區面積32.3平方公里。近年來,特別是撤盟設市以來,市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力實施“三化互動”戰略,把推進城鎮化進程作為加快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經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全市城鎮建設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03-2007年,全市城鎮建設投資累計完成164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23%,年均增長43%,市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鎮面貌大為改觀,形象和品位進一步提升。

城市供水
污水處理
集中供熱
城市供氣
垃圾處理
園林綠化
公共運輸
房地產業

政治

市委領導

中共巴彥淖爾市委員會書記何永林
中共巴彥淖爾市委員會副書記段志強
中共巴彥淖爾市委員會常委何永林段志強馬麟王建平蘇遠中白劼夫斯慶龔明珠張明中王孝國於海宇

人大領導

巴彥淖爾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存梓
巴彥淖爾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貴平於文學張元勝賈潤蓮錢永喜程國權

政府領導

巴彥淖爾市政府市長段志強
巴彥淖爾市政府副市長王建平雲治厚藺富民李石貴賀福寶杜存武銀星

政協領導

巴彥淖爾市政協主席李文天
巴彥淖爾市政協副主席吐嘎陳和平張綏昌張建國王辰起武永剛郝忠周玉峰張喜民[10]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十一五”期間,是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是由“十一五”向“十二五”邁進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市加快發展不可多得並且必須緊緊抓住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新時期、新階段,我們必須立足優勢,乘勢而上,努力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好來勢。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 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和人民民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龍頭,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紮實推進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加快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著力構建綠色特色農畜產品基地、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向北開放的重要基地和國家重要交通樞紐;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大力發展社會文化事業,努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著力構建富裕、生態、文明、和諧巴彥淖爾。今後五年的主要奮鬥目標: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按照市委的決策,抓好“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和組織實施。到2012年,使全市經濟實力更加強大,生態環境更加優美,文化事業更加繁榮,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各民族更加團結進步,社會更加安定和諧,人均主要經濟和社會指標達到或超過自治區平均水平

第二產業

2009年,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9億元,增長20%。現代農畜產品B型保稅物流園區開工建設,甘其毛都口岸中蒙互市貿易區、欣泰物流園區等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現代物流業開始加快發展。
對烏梁素海、烏蘭布和沙漠、同和太牧場等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和開發,旅遊精品線路包裝外宣工作成效顯著,全年共接待遊客124.2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4.8億元,分別增長10.2%和11%,並榮獲“中國國際旅遊文化目的地”和“中國文化生態旅遊示範地”稱號。

第三產業

巴彥淖爾巴彥淖爾
冶金及礦山工業
在冶金及礦山工業方面,巴彥淖爾市重點打造銅、鋅、鉛、鋼鐵、黃金五大產品的採選冶加一體化產業鏈條,積極發展矽鋁合金、鎂合金等冶煉項目。
化學工業
截止2007年,巴彥淖爾市的化學工業以煤化工、氯鹼化工為主,有烏拉山化肥廠、內蒙古天河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臨海化工三家骨幹企業。其它硫酸化工和生物化工產業興建和形成。
電力工業
巴彥淖爾市的電力工業目前主要為火力發電,但是,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也會成為電力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新能源產業
巴彥淖爾地處內蒙古西北部,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資源豐富,十分有利於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近年來,風力發電發展迅猛

經濟發展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52億元,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3.2億元,增長14.6%;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97.6億元,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90億元,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301元,增長10%;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110元,增長13%。農作物播種面積突破千萬畝,糧食總產預計達60億斤,再創歷史新高。新增設施農業2.6萬畝、規模化養殖場345個。

文化藝術

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是古代先民鑿磨在岩石上的美術圖畫,它以形象和藝術誇張的手法真實地記錄了古代先民的生產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自然環境和社會風貌,具有其他古文化遺寸和文獻所無可比擬的特殊價值,是中國已發現的岩畫中分布最為廣泛,內容最為多樣,藝術最為精湛的岩畫,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岩畫寶庫之一。

河套蜜瓜

河套蜜瓜又稱華萊士。正宗的河套蜜瓜外型溜圓,標準瓜重0.5公斤左右。色澤黃,品嘗一口,可以享受到梨、蘋果、蜜桃、香蕉的美味,醇香甘甜,為瓜中珍品。

向日葵

向日葵是巴彥淖爾市種植面積最大、範圍最廣的油料作物。巴彥淖爾市種植的向日葵有食用型和油用型兩種,當地稱食用的為花葵,油用的為油葵。

黑瓜籽

黑瓜籽
黑瓜籽是從一種叫“籽瓜”的瓜中剝出的瓜籽。籽瓜(黑瓜籽)是河套灌區繼向日葵、甜菜之後興起的第三大經濟作物,近年來每年種植面積30萬畝左右,占總播種面積的5.9%,占經濟作物面積的18%。

河套蘋果梨

河套蘋果梨俗稱醜梨,是河套平原上的特產,其中以臨河產最為有名:個頭大,顏色好,汁多味濃,營養豐富。1988年被評為國家優質果品。

西瓜

西瓜是河套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以個大、味甜、多汁、爽口遠近聞名。有新紅寶、鄭雜、皮二、紅雨二號等優質品種。一般每個西瓜在3公斤--5公斤之間,最大的有10公斤。

二狼山白絨山羊

二狼山白絨山羊是絨肉兼用的優良地方品種,主要產地為陰山山脈一帶。二狼山白絨山羊體格大,全身毛潔白光亮,柔軟整齊。毛長平均在15公分以上,單只剪毛量0.4公斤——0.8公斤。

肉蓯蓉

生長因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肉蓯蓉個大、肉厚、味甜,被譽為“沙漠人參”。肉蓯蓉乾燥後的肉質莖的藥用價值很高,味甜、性溫,有補腎陰益精血、潤腸通便之功能。

番茄

巴彥淖爾市土地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降水少,空氣相對濕度低,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番茄的生長和乾物質的積累。

甘草

巴彥淖爾市是內蒙古的主要甘草產地之一,生產歷史悠久,特別是磴口縣所產的王爺地甘草,因其質堅實、皮細色紅、口面光潔、粉性足、加工講究而馳名中外。光潔、粉性足、加工講究而馳名中外。巴彥淖爾盟甘草年銷量達11萬公斤,其中出口約3萬公斤。[13]

河套胡麻

胡麻亦稱亞麻,是河套地區重要的油料經濟作物之一。胡麻籽含油率較其它油料作物高,一般為36.5%——49.5%。是生產胡麻油的佳品。

旅遊

黃河大漠風情

以黃河樞紐、烏蘭布和沙漠、阿貴廟為主,以110國道為主軸,沿黃河一線,主要景點有黃河水利觀光旅遊區(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黃河鐵路大橋、黃河公路大橋)、人根峰、五原義和渠帶狀公園、頭道橋度假村、甘露寺、烏蘭布和沙漠旅遊區、納林湖旅遊景區。

草原民族風情和邊關探險

以中旗、後旗草原、戈壁、口岸為主的烏拉特草原為主,沿瑪瑙湖中蒙邊境一線,涉及甘其毛道邊境中蒙跨國旅遊區(千人僧人廟遺址、蛤蟆石、成吉思汗套馬桿洞和發財洞)、烏後旗恐龍化石區、烏拉特梭梭林一蒙古野驢生態旅遊區、希熱廟宗教旅遊區、烏蓋佛教文化旅遊區、小九寨溝旅遊區、小廟溝地質旅遊區、小佘太歷史文化觀光區等旅遊景區。

工農業旅遊觀光

主要景點有隆勝星月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鏡湖休閒度假旅遊區、河套酒文化博物館、維信羊絨製品有限公司後旗青山鎮馬奴莊園、青山鎮工業園區、杭後大順城工業園區。

中國“鬼城”盤點

導語:在新時代的語義體系下,鬼城是地方政府重金打造的一座空城。至於空城裡有沒有“鬼”,我們不知道。 然而在短時間內,我們無法逐一驗證這些城市的誕生背景。不過通過目前的公開資料,我們把已知的12座鬼城做個梳理,或許能看出一些倪端。
名稱 簡介
康巴什新城 內蒙古的康巴什是一座豪華新城,同時也被稱為“鬼城”。這座花5年時間耗資50多億打造、面積達32平方公里、別墅林立的城市,就如同宮崎駿《千與千尋》中大白天那座了無人煙的市鎮。
呼和浩特清水河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部、黃河東岸,鄰接山西省。清置清水河廳,1912年改清水河縣。農產有穀子、莜麥、黍、馬鈴薯等,畜產以山羊、綿羊為主。
巴彥淖爾市 連線西北與華北、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國家重要邊境經濟合作區,新興工業城市,商貿物流、旅遊服務、金融貿易等為主的特色服務業基地。
二連浩特 全國向北開放的經貿大通道,區域性的國際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進出口加工基地。
河南鄭州鄭東新區 中原文化與自然環境為背景,集辦公、科研、教育、文化、商業、居住等多種功能的新型城區。
河南鶴壁 以煤炭化工為產業支撐,早在1992年開始在老城區40公里外的地方建設新區
河南信陽 以行政辦公、金融、商貿、教育、文化、居住等領域為主的新區。
遼寧營口 計畫發展裝備製造、石油化工、新材料與新能源、商貿物流四大產業。
江蘇常州 為製造業先進、人民生活富裕的經濟強市,歷史、現代科教先進的文化名市,連東接西、承南啟北的區域性樞紐城市,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城市。
江蘇鎮江丹徒 發展目標為鎮江市現代化的城市次中心;現代化的物流商貿基地、都市型工業基地、綠色生態住宅業基地、休閒觀光會展業基地的。
十堰市 發展目標為生態環境優越、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人民生活宜居的國家生態發展示範地區,國際知名的生態文化旅遊區,國家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和鄂渝陝豫四省(市)交界地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呈貢 “現代新昆明”,“亞洲花都”、“新興工業園區”、“科研教育基地”、“國際物流中心”。

內蒙古地名

我家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很想在這裡介紹一下家鄉的人文,地理,讓大家能夠進一步了解它。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盟市轄區、縣級市、縣、旗、自治旗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 玉泉區 | 新城區 | 賽罕區 | 托克托縣 | 清水河縣 | 武川縣 | 和林格爾縣 | 土默特左旗
包頭市昆都侖區 | 青山區 | 東河區 | 九原區| 石拐區 | 白雲礦區 | 固陽縣 | 土默特右旗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海勃灣區 | 烏達區 | 海南區
赤峰市紅山區 | 元寶山區 | 松山區 | 寧城縣 | 林西縣 | 喀喇沁旗 | 巴林左旗 | 敖漢旗 | 阿魯科爾沁旗 | 翁牛特旗 | 克什克騰旗 | 巴林右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 | 霍林郭勒市 | 開魯縣 | 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後旗 | 庫倫旗 | 奈曼旗 | 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 準格爾旗 | 烏審旗 | 伊金霍洛旗 | 鄂托克旗 | 鄂托克前旗 | 杭錦旗 | 達拉特旗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 滿洲里市 | 牙克石市 | 扎蘭屯市 | 根河市 | 額爾古納市 | 陳巴爾虎旗 | 阿榮旗 | 新巴爾虎左旗 | 新巴爾虎右旗 | 鄂倫春自治旗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鄂溫克族自治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 五原縣 | 磴口縣 | 杭錦後旗 | 烏拉特中旗 | 烏拉特前旗 | 烏拉特後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 | 豐鎮市 | 興和縣 | 卓資縣 | 商都縣 | 涼城縣 | 化德縣 | 四子王旗 | 察哈爾右翼前旗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察哈爾右翼後旗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 | 二連浩特市 | 多倫縣 | 阿巴嘎旗 | 西烏珠穆沁旗 | 東烏珠穆沁旗 | 蘇尼特左旗 | 蘇尼特右旗 | 太僕寺旗 | 正鑲白旗 | 正藍旗 | 鑲黃旗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阿爾山市 | 突泉縣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中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阿拉善右旗 | 額濟納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