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連浩特市

二連浩特市

二連浩特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北部,錫林郭勒盟西部,北緯42°55′~43°53′、東經111°17′~112°25′,與蒙古國扎門烏德隔界相望,兩市區間距離9㎞。轄區面積為4015.1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27平方公里。二連浩特是中國對蒙開放的最大公路、鐵路口岸。國境線長68.29㎞。距北京720㎞,距呼和浩特380㎞,距俄羅斯聯邦首都莫斯科7623㎞,距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714㎞。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和乾旱荒漠草原氣候。風能資源較為豐富。野生動物有黃羊、狐狸、野兔等。礦藏主要有石油、芒硝、螢石、原鹽及天然鹼、石膏、砂石、粘土等。是恐龍化石產地之一,有“恐龍之鄉”的美稱。集二鐵路,208國道、309省道公路過境。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市名由來

“二連浩特”是蒙古語,“二連”以附近額仁淖爾(湖)命名,系“額仁”的訛音,意為“斑斕”,“浩特”意為“城市”,“二連浩特”意為斑斕的城市。 “二連浩特”是蒙語的漢譯音,“二連”原名“額仁”,沿用市郊“額仁達布散淖爾”(現譯二連鹽池)之名。“額仁”是牧人對荒漠戈壁景色的一種美好描述,有海市蜃樓的意思。

建制沿革

該地區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是在市區東北9㎞處的鹽池——二連鹽池,蒙古語稱“額仁達布散淖爾”,意為“色彩斑斕的鹽湖”,“二連浩特”係為蒙古語,意為“斑斕湖之城”。古名“玉龍”、“伊林”和沿用名稱“二連”均為蒙古語“額仁”的訛意轉寫,市名從湖泊名。

界碑 界碑

早在原始社會就有古遊獵部落,春秋戰國時期為林胡地,亦稱東胡地。

秦漢時匈奴遷徙在此,東漢時期為烏恆、鮮卑入居,隋唐二代由突厥徙牧。遼為漠葛失部地,金為汪古部族地。

元屬上都蘇尼特鄂托克地,設玉龍棧。

明英宗十四年(1449年)歸北元左翼三萬戶,稱蘇尼特鄂托克。

清嘉慶25年(1820)年設定“伊林”驛站。光緒十五年(1899年),清政府架通張家口至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的電話線,又設電報局,並將該地標入當時的地圖集,名曰“二連”。

1956年04月03日,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決定成立並設二連鎮,隸屬蘇尼特右旗。

1957年07月14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決定二連鎮升格為旗縣級,於“二連”加綴“浩特”(蒙語意為城市)一詞,屬錫林郭勒盟。

1966年01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二連浩特市。

1969年11月,內蒙古自治區革委會決定,該市劃歸烏蘭察布盟管轄。

1980年05月,重新劃回錫林郭勒盟。

1985年1月經內蒙古自治區批准升格為準地級市,屬自治區計畫單列市。1985年06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該市為甲類開放城市。

1992年,二連浩特市被國務院列為13個沿邊開放城市之一。

2014年06月05日,國務院同意在二連浩特市設立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

行政區劃

2011年11月17日,市編辦下文成立社區建設管理辦公室及財務核算中心、信息服務中心、8個社區公共服務中心,撤銷三個街道辦事處。2011年11月撤銷三個街道辦,成立二連浩特市社區管理局。下轄八個社區,分別為:東城社區、西城社區、南苑社區、北疆社區、錫林社區、額仁社區、呼和社區、烏蘭社區。
轄區面積401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27平方公里。下轄格日勒敖都蘇木(5個嘎查)、8個社區。

地理環境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北部、錫林郭勒盟西部,北緯42°55′~43°53′、東經111°17′~112°25′。東鄰蘇尼特左旗,西、南與蘇尼特右旗相鄰,北與蒙古國扎門烏德隔界相望,兩市相距9㎞。總面積4015.1㎞²,市區建成面積11㎞²。

地貌

二連浩特市地勢平坦,由西南向東北緩緩傾斜,平均海拔為932.2m。

水文

二連浩特市地表無河流 ,地下有古河道穿境而過。

氣候

受蒙古高氣壓影響,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和乾旱荒漠草原氣候。春季乾燥少雨,夏季短暫炎熱,秋季天高氣爽,冬季漫長寒冷。年均氣溫3.4℃左右,年均降水量142.2㎜,無霜期90天~120天,採暖期210天。

人口民族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為74179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47025人比,十年共增加27154人,增長57.74%,年平均增長率為4.66%。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2805人,占17.26%;15-64歲人口為59198人,占79.8%;65歲以上人口為2176人,占2.93%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9172人,占79.77%;蒙古族人口為14349人,占19.34%;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為658人,占0.89%。 
2016年末全市總人口75431人,比上年末增加2619人。常住人口58647人(居住本地區半年以上),其中二連市戶籍人口32189人。戶籍人口中全年出生369人,死亡71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42‰。

經濟

綜述

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9.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0.71億元,同比增長3.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8.18億元,同比增長11.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0.77億元,同比增長9.3%。第一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0.87%;第二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26.64%;第三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72.49%。三次產業比重為0.65:34.81:64.54。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55764元,現價同比增長13.2%,按年均匯率計算折合為22454美元。

第一產業

2013年,二連浩特大小畜存欄47541頭(只),同比增長5.91%;出售35196頭(只),同比增長15.46%。大小畜繁殖成活率為100.0%。2013年肉類總產量1521噸,增長56.64%。完成農牧業總產值9054萬元,同比增長9.78%。
2013年農作物播種面積355公頃,其中蔬菜播種面積為66公頃,蔬菜產量達6218噸。當年完成沙源治理任務2.01萬畝。

第二產業

2013年二連浩特全部工業增加值完成26.69億元,同比增長18.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3年主營業務收入即產品銷售收入達到2000萬元以上的法人工業企業)戶數由上年的27戶增加到31戶,實現銷售收入444946萬元,同比增長11.3%,實現工業增加值20.8億元,同比增長22.9%;規模以下工業企業(2013年主營業務收入即產品銷售收入為2000萬元以下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以及個體生產單位)實現銷售收入145900萬元,同比增長15.7%,實現工業增加值5.88億元,同比增長17.3%。三次產業中,第二產業的比重由去年的37.36上升到2013年的39.29。

第三產業

2013年二連浩特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798萬元,同比增長12.0%。其中:批發業零售額完成34576萬元,同比增長16.0%;零售業零售額完成192453萬元,同比增長10.8%;住宿業零售額完成8457萬元,同比增長12.0%;餐飲業零售額完成18312萬元,同比增長17.9%。

2013年二連浩特郵電業務總量11001萬元,增長5.92%。其中,電信業務總量10099萬元,郵政業務總量902萬元。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9500門,本地網固定電話用戶13577戶,同比增長0.5%;年末行動電話用戶108481戶,同比增長12.77%;每百戶擁有固定電話機98部,同比增長2.08%;每百戶擁有行動電話機216部,同比增長9.09%。計算機網際網路用戶15524戶,同比增長16.45%。
2013年末二連浩特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餘額551169萬元,同比增長7.67%,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37603萬元,同比增長9.98%。2013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495211萬元,同比增長12.97%。
2013年二連浩特保險業保費業務收入10728萬元,同比增長15.48%。其中財險業務收入2914萬元,同比增長12.46%;人壽險業務收入7814萬元,同比增長16.64%。保險業賠付額1301萬元,其中財產險賠付額1047萬元;人壽險賠付額254萬元。

社會

教育事業

2013年末二連浩特共有普通中學3所,國小5所,幼稚園8所。普通中學在校生3366人,同比下降3.61%;國小在校生5403人,同比下降3.12%;幼兒數3265人,同比下降0.97%。普通中學專任教師310人,國小專任教師312人,幼兒教師144人。中國小班級數達202個。繼續擴大教育對外交流,蒙古國學生來就讀人數達到190人。

文化事業

2013年末擁有廣播電台1座,廣播電視台1座,有線數位電視用戶24162戶,年末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5%。大力推進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廣場文化建設。二連浩特烏蘭牧騎已組建完成,演員共35人,2013年新創作6個節目。

醫療事業

2013年末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所,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29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97人,其中,醫生114人,衛生防疫人員46人。個體診所30家。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2013年接診患者7.8萬人次,增長5.69%,其中接診蒙古國患者2835人次。

社會保障

2013年末二連浩特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577人,同比增長1.55%。其中企業參保1625人,增長0.12%;其他參保2952人,增長2.36%。參加醫療保險人數21500人,增長2.38%;其中職工人數9033人,與上年持平。完善促進就業扶持創業政策措施,加大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力度,新增就業人數655人,創業帶動就業61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39%。城市低保由410元提高到470元,70周歲以上老年人生活補貼實現全覆蓋,二連浩特共有989名居民得到國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濟,比上年減少23人。

交通運輸

公路向南通過208國道與呼包、京藏高速相連,向東通過二滿公路與錫林浩特相接,向北通往蒙古國扎門烏德。國際列車北京至烏蘭巴托每周2次對開,北京至莫斯科每周1次對開,每年6~10月份每周各增加1次對開,二連浩特至烏蘭巴托每周4次對開。二連浩特賽烏蘇國際機場於2010年04月01日建成並正式通航,開通二連浩特——北京、二連浩特——呼和浩特航線,每日2個航班。

語言

二連浩特的官方語言為蒙古語和漢語國語,適用於正式場合。此外,由於烏蘭察布移居二連浩特的人較多,二連浩特也有很多漢族講晉語,並形成了獨立的二連浩特晉語,該方言屬於晉語的錫林郭勒方言。

風景名勝

國門、界碑

國門 國門
國門、界碑是二連浩特獨特的旅遊景點。舊國門始建於1984年,中蒙邊界設有357號雙立界碑。2003年,357號界碑完成使命成為歷史遺蹟。815號大型花崗岩雙立同號界碑於2003年08月15日替代了原357號混凝土界碑。新國門於2003年破土動工,2005年投入使用。新國門橫跨鐵路雙軌,跨度39m,高22.5m,長70.39m。

扎門烏德

扎門烏德口岸是蒙古國最大的陸路口岸,與二連浩特隔界相望。市內主要景點有中西合璧建築風格的車站大樓、歐式風格的站前廣場、蘇和巴托紀念碑。

新聯檢樓

公園 公園
二連浩特公路口岸新聯檢樓位於前進路最北端,占地面積343000㎡。最大貨運吞吐量為240萬噸/年,客運量300萬人次/年。有聯檢樓、海關特檢區貨檢大樓、貨運報關樓、邊檢營房以及相配套的口岸監管等設施。新聯檢區設有四進四出八個通道,北出口與蒙古國邊境相接,南出口經市區與208國道相連。該區集通關查驗,倉儲運輸,生活服務於一體,可一次性完成報關報檢和稅費征繳工作。
二連浩特恐龍地質公園
二連浩特恐龍遺址公園通過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的評審,正式成為自治區級地質公園。 二連浩特恐龍遺址公園位於市區東北9㎞處的額仁諾爾鹽池一帶,是內蒙古最早載入國際古生物史冊的恐龍化石產地。
草原石林
位於蘇尼特左旗達來蘇木,面積約23㎞²,是集草原、石林和溝瀑多種景觀為一體的旅遊景點。距二連浩特198㎞。
德王府
位於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境內,面積約為20000㎡,屬歷史古蹟景點。距二連浩特150㎞。
賽烏蘇科技園區
位於市區南28㎞處,占地面積約650畝,是集觀光農牧業與科技示範為一體的園區。

城市榮譽

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區)。

中國邊陲城市

匯集中國邊界城市,走進邊疆人民生活,介紹邊界人文景觀,了解邊陲城市發展,增強人們國防意識 。 

內蒙古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盟 市轄區、縣級市、縣、旗、自治旗
呼和浩特市回民區 | 玉泉區 | 新城區 | 賽罕區 | 托克托縣 | 清水河縣 | 武川縣 | 和林格爾縣 | 土默特左旗
包頭市昆都侖區 | 青山區 | 東河區 | 九原區 | 石拐區 | 白雲礦區 | 固陽縣 | 土默特右旗 |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海勃灣區 | 烏達區 | 海南區
赤峰市紅山區 | 元寶山區 | 松山區 | 寧城縣 | 林西縣 | 喀喇沁旗 | 巴林左旗 | 敖漢旗 | 阿魯科爾沁旗 | 翁牛特旗 | 克什克騰旗 | 巴林右旗
通遼市科爾沁區 | 霍林郭勒市 | 開魯縣 | 科爾沁左翼中旗 | 科爾沁左翼後旗 | 庫倫旗 | 奈曼旗 | 扎魯特旗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 | 準格爾旗 | 烏審旗 | 伊金霍洛旗 | 鄂托克旗 | 鄂托克前旗 | 杭錦旗 | 達拉特旗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 | 滿洲里市 | 牙克石市 | 扎蘭屯市 | 根河市 | 額爾古納市 | 陳巴爾虎旗 | 阿榮旗 | 新巴爾虎左旗 | 新巴爾虎右旗 | 鄂倫春自治旗 |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 鄂溫克族自治旗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 | 五原縣 | 磴口縣 | 杭錦後旗 | 烏拉特中旗 | 烏拉特前旗 | 烏拉特後旗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 | 豐鎮市 | 興和縣 | 卓資縣 | 商都縣 | 涼城縣 | 化德縣 | 四子王旗 | 察哈爾右翼前旗 | 察哈爾右翼中旗 | 察哈爾右翼後旗
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 | 二連浩特市 | 多倫縣 | 阿巴嘎旗 | 西烏珠穆沁旗 | 東烏珠穆沁旗 | 蘇尼特左旗 | 蘇尼特右旗 | 太僕寺旗 | 正鑲白旗 | 正藍旗 | 鑲黃旗
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阿爾山市 | 突泉縣 | 扎賚特旗 | 科爾沁右翼前旗 | 科爾沁右翼中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 阿拉善右旗 | 額濟納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