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陽

河南信陽

信陽隸屬於河南省管轄,河南省信陽市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因信陽毛尖和雞公山而聞名。宜居河南信陽位於淮河上游,中原文化與古楚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形成了細膩浪漫的豫風楚韻淮上文化風情。 河南信陽北距省會鄭州300公里,南距湖北武漢200公里,東距安徽合肥346公里,西距陝西西安534公里,是全國44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河南省豫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物流中心[2],中國連線南北,承東啟西最重要的支點城市。

基本信息

簡介

大別長淮,豫風楚韻,魚米之鄉,閩台祖地,革命聖地,中國茶都。

意蘊: 大山有別,水佳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陽。

河南信陽氣候宜人,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美譽,是中國最顯著的南北分界線的標誌地。境內有雞公山、南灣湖、靈山寺、賢隱寺、長生谷、湯泉池、河南省金蘭上森林公園、西九華山等著名旅遊景點。孔子周遊列國終點、子路問津、司馬光砸缸、亡羊補牢等典故軼事都發生在這裡。在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播放的樂曲《東方紅》就是由河南信陽長台關出土的楚國編鐘所演奏的,河南信陽還出土過全國最早的毛筆、酒、轎子、床、書籍和楚國最精美的漆器,[3]印證著這裡是楚文明最重要的代表城市。

河南信陽根親文化繁榮,漢姓100大姓中,黃、賴、羅、蔣等13個姓氏都源於此。河南信陽地處江淮之間,是歷代中原人南遷的始發地和集散地,享有“河南省中原第一僑鄉”之美稱。

河南信陽飲食文化優越,河南信陽菜、河南信陽小吃聞名天下,獨具一格。河南信陽毛尖更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北宋文豪蘇軾謫居河南信陽時,給予“淮南茶,河南信陽第一,品不在浙閩下”的盛讚。[4]2010年以來,在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的指導和關懷下,河南信陽人開拓創新,先後開發出“河南省信陽紅”和“河南省信陽觀音”等茶葉新品,終結了長江以北無紅茶和青茶的歷史。[5]

城市榮譽

2009年—2012年4屆中國十佳宜居城市[6]、中國綠色經濟十佳城市、全國最佳環保示範市10強、中國創業之城20強、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20強、2010年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市、河南省省級衛生城市、國家雙擁模範城市、中國節能減排示範城市、2010中國休閒城市30強、2011年中國魅力城市30強、2011—2012年兩屆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百強[7]、2012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8] ,

2012年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茶產地排名第一.

友好城市

國內友好城市:福建漳州市、山東菏澤市、山東聊城市、河北邯鄲市、山西長治市、河北邢台市、山西晉中市、貴州都勻市;

國際友好城市:日本新見市、以色列亞實基倫、韓國高敞郡

歷史沿革先秦

河南信陽鄂豫皖蘇區——將軍故鄉 紅色河南信陽(7張)是華夏文明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從東到西分布有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和屈家嶺文化遺址多處。西周時期,河南信陽分別是弦、黃、蔣、息、蓼、番等諸侯國的國都。

弦國(隗姓),國都設在今光山縣城西5公里處。黃國(嬴姓),國都設在今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隆古鄉。蔣國,周公旦之子伯齡封地,國都設在今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期思鎮。息國(姬姓)今息縣,周文王之子羽達的封地,國都設在今河南省信陽市息縣城西南青龍寺。蓼國,相傳為夏代皋陶裔孫封地,春秋時國都建於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城東北蓼城崗。番國(已姓),國都位於河南省固始縣城以北。申國(姜姓),都城在河南省南陽市北,為“南申”,戰國時期被楚所滅後,於今河南省信陽市區另築謝城( 河南省平橋區平昌關鎮)稱之為“東申”。公元前688年後,楚國相繼吞滅上述各國,委派縣尹進行管理,設定直屬中央的地方政權--河南省的息縣、期思縣、申縣[9]。

戰國時期,河南省平橋區曾為楚國別都。

秦漢時期

秦代以郡轄縣,境內設7縣,即:蓼縣(固始蓼城崗)、安豐縣(固始縣石佛鄉)、雩婁縣,治所在今(商城縣李集)、西陽縣(光山縣境內)、期思縣(淮濱縣境內)、息縣(息縣境內)、城陽縣(平橋區長台關)。

漢沿秦制,郡縣轄區縮小,息縣改名新息縣,且增設5個縣,即:安昌縣(平橋區平昌關)、弋陽縣(潢川縣)、車大縣(光山縣境內)、黽縣(羅山縣高店)、鍾武縣(今平橋區中山鋪)。東漢初年,新息、弋陽、雩婁、蓼、車大等縣改置侯國,改鍾武縣為平春侯國,置褒信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包信鎮),後相繼恢復為縣制;又置義陽縣,治所在今溮河區。

三國時屬魏國。三國及東晉末分別為弋陽郡、義陽郡的郡治所在地。新置弋陽郡(治所在今潢川縣境內),是為本市設郡之始。後又設義陽郡(治所在今平橋區平昌關),旋省去,西晉時又重設該郡,治所設於仁順城(在今溮河區境內)。東晉時,豫州治所遷至西陽(今光山縣境內),是為本市設州之始。

中國“鬼城”盤點

導語:在新時代的語義體系下,鬼城是地方政府重金打造的一座空城。至於空城裡有沒有“鬼”,我們不知道。 然而在短時間內,我們無法逐一驗證這些城市的誕生背景。不過通過目前的公開資料,我們把已知的12座鬼城做個梳理,或許能看出一些倪端。
名稱 簡介
康巴什新城 內蒙古的康巴什是一座豪華新城,同時也被稱為“鬼城”。這座花5年時間耗資50多億打造、面積達32平方公里、別墅林立的城市,就如同宮崎駿《千與千尋》中大白天那座了無人煙的市鎮。
呼和浩特清水河 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部、黃河東岸,鄰接山西省。清置清水河廳,1912年改清水河縣。農產有穀子、莜麥、黍、馬鈴薯等,畜產以山羊、綿羊為主。
巴彥淖爾市 連線西北與華北、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國家重要邊境經濟合作區,新興工業城市,商貿物流、旅遊服務、金融貿易等為主的特色服務業基地。
二連浩特 全國向北開放的經貿大通道,區域性的國際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進出口加工基地。
河南鄭州鄭東新區 中原文化與自然環境為背景,集辦公、科研、教育、文化、商業、居住等多種功能的新型城區。
河南鶴壁 以煤炭化工為產業支撐,早在1992年開始在老城區40公里外的地方建設新區
河南信陽 以行政辦公、金融、商貿、教育、文化、居住等領域為主的新區。
遼寧營口 計畫發展裝備製造、石油化工、新材料與新能源、商貿物流四大產業。
江蘇常州 為製造業先進、人民生活富裕的經濟強市,歷史、現代科教先進的文化名市,連東接西、承南啟北的區域性樞紐城市,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城市。
江蘇鎮江丹徒 發展目標為鎮江市現代化的城市次中心;現代化的物流商貿基地、都市型工業基地、綠色生態住宅業基地、休閒觀光會展業基地的。
十堰市 發展目標為生態環境優越、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人民生活宜居的國家生態發展示範地區,國際知名的生態文化旅遊區,國家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和鄂渝陝豫四省(市)交界地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呈貢 “現代新昆明”,“亞洲花都”、“新興工業園區”、“科研教育基地”、“國際物流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