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

如皋市

如皋市,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北緯32°00′~32°30′、東經120°20′~120°50′,南臨長江,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北與海安縣、東與如東縣、東南與南通市通州區毗鄰,西與泰興市、西南與靖江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477平方公里(不含長江水面),人口142.26萬人(2012年) ;其中市區面積80平方公里,港區城市面積30平方公里。境內擁有長江岸線48公里,通揚運河、如海運河、如泰運河、焦港船閘等河流縱橫全境,總長180.8公里。 如皋市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截至2011年底,如皋145.28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70多人,其總數位居中國縣(市)之首,此外,如皋市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 2016年11月,如皋被國家旅遊局評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地名來源

如皋市風光 如皋市風光
“如皋”之名可追溯到《禮記》的木牘和《左傳》的竹簡。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
如皋港、如皋村的得名取自《春秋左傳》:“昔賈大夫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十三經註疏》:“是皋為澤也,如,往也,為妻御車以往澤也。”西晉潘岳、唐代杜甫、北宋蘇軾等曾以此為題材吟詩作賦。
“如皋”的意思是:到水邊的高地。“如”:往也,“皋”:水邊的高地。
如皋別稱雉皋、雉水、東皋,前兩名源於射雉說,後者出自西晉潘岳《 秋興賦》“耕東皋沃壤兮”句。

簡稱別稱

“如皋”之名源於春秋時期。歷史上如皋還有一些別稱、簡稱,茲一併輯考如下:
“如”,如皋的簡稱之一,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春秋史料中不乏“如棠”、“如齊”、“如莒”等辭,戰國列禦寇《列子、夭瑞》中也有“望其壙,皋如也”之句。如,古作“往”訓,是動詞,今用作如皋的簡稱已是名詞。 
“皋”,如皋的簡稱之一,最早亦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戰國荀況《荀子大略》中有“望其壙,皋如也”之句。據1990年新版《辭海》釋義:皋:通“高”,指沼澤,亦指近水處的高地。如皋的地理為“鍋背形”,據史載:“1931年黃淮大水,泛濫成災,蘇北里下河各縣一片汪洋,唯如皋憑藉地勢較高而安然無恙”。“皋”作為如皋的簡稱亦常見於本邑的地名、單位和產品名稱中,如“新皋橋”等,解放前如皋曾出版過《皋報》、《皋鳴報》等。“皋”也是該市機關團體行文的約定簡稱。
“雉皋”,源出《左氏春秋》所載“賈大夫如皋射雉”的傳說。明《嘉靖維揚志》載:“春秋傳賈大夫娶妻三年不言不笑,御從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即此地,故名如皋、雉皋。”“雉皋”作為如皋的別稱常見於本邑歷代文人的書畫作品的落款中,如皋才子冒襄,在其詩詞書畫上都署以“雉皋冒襄辟疆”,與冒辟疆同時代的吳偉業等人在和冒的詩書往來中亦稱其為“雉皋公子”。
“雉水”,與“雉皋”同源。《太平寰宇記》載:“縣西百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今易名為秀水港矣。”如皋歷史上曾是一片沼澤地,河湖港汊密布,其中著名的如龍遊河、車馬湖、牟尼湖、芹湖、秀水港、高陽盪等。名水出名雉,如皋的雉雞在歷史上是頗有名氣的,常見於古典文學作品中,如在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女秀才移花接木》一文中有詩云:“聞得羅敷未有夫,支機肯許問津無?他年得射如皋雉,珍重今朝僕射姑。”“雉水”通常被用於書畫作品的落款中,有時也用作地名和學校名,清邑人劉鍾愉《王學士宅碑記略》中有“在雉水之東阡,有龍圖之舊宅”句,又如舊時如城太邑同仁堂的堂聯為“情聯雉水,誼篤仙源。”今如城安定國小的前身即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知縣趙廷健創辦的“雉水書院”,清邑人劉枝芬專門作有《雉水書院賦》。
“澤雉”,是由“雉水”演變面來的,偶見於詩文書畫中,例1926年曾任民國江蘇省長的韓國鈞(紫石)在《五月丁堰道中書感》一詩中云:“竟叫澤雉畜樊中”。當然這個別稱有點貶意。 
“東皋”,源出西晉潘岳《秋興賦》中“耕東皋之沃壤兮”之句。唐江都人李善《文選注》註:“水田曰皋,東者取其春意。”《辭海》釋義:“東皋,泛指田野或高地。”故潘岳的這句詩是描寫春天在肥沃的水田中耕作的春耕景象,意境當然是十分優美的。又唐代如皋與江都同屬揚州所轄,而如皋在江都之東,因此,如皋的歷代文人,就借用帶有詩意且方位明確的“東皋”一詞來比喻美好的家鄉。一說春秋時長江以北屬吳地淮夷(古代的東方人),如皋地處其東南隅故別名“東皋”。“東皋”常見於本邑的地名、商號、流派名、住宅名。
“金城”,源出蘇北民謠:“金如皋,銀泰興。”1984年9月14日原揚州地委宣傳部長鄭鐸同志在《游如皋》一詩中云:“古說如皋一片金,相鄰泰興只稱銀。”如皋是江海平原上最早成陸的地區之一,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如皋人民在長江“金三角”上辛勤耕耘,贏得了“金如皋”的美稱。“金城”常見於商號中。
“海陽”,為如皋古縣名之沿襲,源於本縣地理位置。如皋稱海陽最早始於西周,當時如皋為海陽地,隸揚州。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傳》載:“楚東有夏州海陽。”後來戰國、秦時如皋亦為海陽地。晉武帝泰康元年(公元280年)正式定名為海陽縣,至東晉安帝義熙七年改置如皋縣止,凡一百三十一年。
“寧海”,為如皋古縣名之沿襲,今海安。古代既曾領轄如皋,又曾為如皋的一部分。如城的寧海路即源於此。
“鄖”,源於如皋古地名。春秋時國內有三處地方名“鄖”,分別位於鄖、衛、吳三國,其中屬吳國的鄖地即在今天的如皋東。杜預註:“鄖,發陽也。”《羅泌路史》:“海陵東南有陽口,今皋北四十五里力乏橋即其地。”《如皋力發橋石碑》碑云:“日惟立發,古稱發陽,魯衛今鄖,雲是斯地,春秋時有也。”據清乾隆《一統志》記載:“力乏橋即立發橋,又稱發繇口,發繇亭,立發口等。今已劃屬海安縣。” 
“海陵”,為如皋古縣名之沿襲。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206年),封其侄劉濞為吳王,如皋屬吳王所轄,改海陽名為海陵。清嘉慶《維揚志》載:“因其地並海而高,故名海陵。”《辭海》載:“海陵,古縣名,西漢置,以其地高阜而又傍海得名,治今江蘇泰州市。”漢武帝元狩六年,正式設定臨淮郡海陵縣。東漢、三國(時海陵縣曾幾經興廢,最終由吳國大司馬邑人呂岱重置)、南北朝、唐、宋、元等朝代,如皋都曾屬海陵地域。明太祖洪武元年,省海陵縣入州,領如皋一縣。
此外,如皋歷史上尚有“嵋山”等的別稱,台北市如皋同鄉會出版的《如皋文獻》第一輯中所載的柯新民《全國第一大縣——故鄉如皋》一文中云:“如皋別稱有三:‘曰臏山、曰嵋山、曰雉皋’”。

建制沿革

如皋古城池圖 如皋古城池圖
如皋已有1600多年建縣史,有文字記載歷史約2500年。
如皋在夏時屬揚州之域。
周時如皋為海陽地。
春秋時如皋為吳國海陽鄖地,吳亡歸越。
戰國時如皋屬楚,稱九夷海陽。
時,如皋先後歸九江郡、東陽郡,漢稱海陵縣。
東晉時期,屬廣陵郡海陽縣。義熙七年(411年),分廣陵郡而設定建陵、寧海、臨江、蒲濤、如皋五縣。
北周時,廢蒲濤縣,並臨江縣入寧海縣。如皋縣隸屬於海陵郡。
朝,開皇九年(589年),如皋縣併入寧海縣,隸屬於揚州總管府(605年改為江都郡)。
朝,大和五年(831年)設定如皋場,隸屬於海陵縣。
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升如皋場為如皋縣,隸屬於泰州。
北宋初,如皋縣隸屬於淮南東路泰州軍,為中下縣。
代,如皋縣隸屬於揚州路泰州府,升為上等縣。
代,如皋屬於揚州府泰州。
朝,康熙六年(1667年),置江蘇省,如皋屬江蘇省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劃歸通州。
民國初年,如皋縣先後隸屬於蘇常道和淮揚道。1927 年,廢道存縣。1933年,屬江蘇省第四行政督察區。民國時如皋為一等縣,與湖南邵陽同被列為全國最大的縣。1938 年3 月19 日,日軍占如皋城,如皋縣政府先後遷往李堡、豐利、馬塘。
1940年8月,新四軍東進至如皋西鄉,在盧港建立如皋縣政府。10月,縣隨軍繼續東進至如皋東鄉接管國民黨如皋縣政府。11月下旬,於馬塘鎮和平接管國民政府如皋縣政府,並分縣,東部為如皋縣(如皋東鄉),西部為如皋西南行政公署,1941年3月,在如皋西鄉升為如西縣。至此,原如皋縣以通揚運河為界劃分為兩個縣。如西縣隸屬蘇中第三行政區專員公署,如皋縣隸屬蘇中第四行政區專員公署。
1945年9月21日,新四軍收復如皋城,如西縣復名如皋縣,原設於如皋東鄉的如皋縣更名如東縣。同年12月1日,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於如城成立,轄如皋縣、如東縣、紫石縣(今海安縣)、泰縣(今泰州市區)、泰興縣、東台縣、台北縣(今鹽城市大豐區)、南通縣、海門縣、啟東縣、崇明縣、靖江縣等12縣。
1949年1月28日,如皋全境解放。5月12日,第一行政專員公署改稱蘇中泰州行政區專員公署,如皋屬其管轄,為一等縣。
1950年1月,劃歸蘇南南通行政區專員公署,上升為特等縣。1953 年後,隸屬江蘇省南通專區。1955年12月,如皋縣人民政府改稱如皋縣人民委員會,隸屬江蘇省南通專員公署。1968 年後,改稱江蘇省南通地區如皋縣,建立如皋縣革命委員會,1981年復名如皋縣人民政府。1983 年,江蘇省南通地區與南通市合併,如皋縣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1988年3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如皋縣如城地區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後全縣鄉陸續被批准對外開放。
1991年2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如皋撤縣建市,實行計畫單列,由省直轄,並暫由南通市人民政府管理,同年6月1日舉行建市儀式。 

古城城門 

如皋古城池 如皋古城池
如皋古城分內城和外城,外圓內方,形似古錢。內城有玉帶河(市河,內城河)無城牆,設六座城門(先春、集賢、 宣化、豐樂、北極、拱辰);外城有濠河(城河,外城河)及城牆,設城門四座(靖海門、澄江門、餞日門、拱極門)及二水關(東水關、北水關)。 
1951年因城牆多處傾塌、城門狹窄而拆除,僅有東水關完整留存至今。為進一步弘揚歷史文化,保持古城特色,挖掘旅遊資源,逐在原址重新恢復修建了靖海門。

行政區劃

民國時期

如皋民國縣域圖如皋民國縣域圖
國民革命軍北伐前,如皋縣有18個市、鄉。其中,如城、 東陳白蒲、雙甸、岔河、馬塘、豐利、掘港、磨頭、車馬湖、石莊、盧港、李堡是13個市,丁堰、苴鎮、鎮濤、 江安、立發橋是5個鄉。1928年如皋縣建區,將原有的18個市、鄉改為18個區:第一區原如城市、第二區原東陳市、第三區原丁堰鄉、第四區原白蒲市、第五區原雙甸市、第六區原岔河市、第七區原馬塘市、第八區原豐利市、第九區原掘港市、第十區原苴鎮鄉、第十一區原磨頭市、第十二區原車馬湖市、第十三區原石莊市、第十四區原鎮濤鄉、第十五區原江安鄉、第十六區原盧港市、第十七區原立發橋鄉、第十八區原李堡市。18個區的簡稱,習慣地分為4組:城東立李(如城、東陳、立發橋、李堡)、白丁雙岔(白蒲、丁堰、雙甸、岔河)、豐馬掘苴(豐利、馬塘、掘港、苴鎮)、磨車石鎮江盧(磨頭、車馬湖、石莊、鎮濤、江安、盧港)。18個區按面積、人口、市鎮大小及田賦收入多少綜合考量分成4等:第一、九、十六區屬甲等區;第四、五、八、十八區為乙等區;第二、六、七、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為丙等區;第三、十、十七區為丁等區。 

新中國成立後

經過1995、2000、2001年三次鄉鎮行政區劃調整,鄉鎮總數由原來的53個調整合併為23個。
1996年,如皋市面積1477平方千米,人口145萬人。轄14鎮36鄉:如城鎮、 磨頭鎮、石莊鎮、林梓鎮、長江鎮、搬經鎮、 丁堰鎮、白蒲鎮、東陳鎮、袁橋鎮、吳窯鎮、下原鎮、丁北鎮、 江安鎮、雪岸鄉、勇敢鄉、新民鄉、奚斜鄉、營防鄉、新姚鄉、丁堰鄉、夏堡鄉、長莊鄉、柴灣鄉、鄧園鄉、場北鄉、葛市鄉、何莊鄉、 長青沙鄉、高明鄉、高井鄉、車馬湖鄉、常青鄉、大明鄉、場南鄉、郭園鄉、城西鄉、戴莊鄉、馬塘鄉、江防鄉、九華鄉、建設鄉、龍舌鄉、花園鄉、桃園鄉、 黃市鄉、石北鄉、勝利鄉、南凌鄉、加力鄉。市政府駐如城鎮。
2000年4月到2000年12月,實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全市原53個鄉鎮調整為23個鎮,2個開發區。2005年1月17日,全市原23個鎮撤併為20個鎮。皋南鎮與如城鎮、夏堡鎮與搬經鎮、黃市鎮與江安鎮合併,組成新的如城鎮、搬經鎮、江安鎮。調整後,如皋市轄20個鎮。2008年6月,江蘇省政府批准同意將九華鎮的長江村委會劃歸長江鎮管轄;調整後,九華鎮行政區域面積71.35平方千米,人口6.77萬人,轄5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長江鎮行政區域面積66.87平方千米,人口6.65萬人,轄12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
2007年12月,如皋港開發區與長江鎮合署辦公,名稱為長江鎮(如皋港區)。2008年12月,如皋經濟開發區與柴灣鎮合署辦公,名稱為如皋經濟開發區(柴灣鎮)。
2008年11月23日,如皋港一類開放口岸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准,對外獨立開放(與南通海關、 連雲港海關並列“江蘇江北三大海關”之一)。
如皋行政區劃變化如皋行政區劃變化
2009年6月,啟動如皋科技城(軟體園)建設,原如城鎮平明社區、建設社區、宋家橋社區、張八里社區、新莊社區,桃園鎮楊華橋村7個村(社區)劃歸如皋科技城(軟體園)。2009年末,如皋市總面積1492平方千米,總人口45.46萬戶140.72萬人。
2010年12月,如皋科技城(軟體園)與桃園鎮合署辦公,名稱為如皋科技城(桃園鎮)。
2012年1月,江蘇省政府批准同意將石莊鎮場東居委會劃歸長江鎮管轄;調整後,石莊鎮行政區域面積61.81平方千米,人口6.28萬人,轄9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長江鎮行政區域面積72.57平方千米,人口8.07萬人,轄19個居委會。
2013年3月,如皋市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此次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是:將20個鎮調整為11個鎮、3個街道。設立新的如城街道、城北街道、城南街道、東陳鎮、長江鎮、白蒲鎮、石莊鎮、江安鎮、搬經鎮,原丁堰鎮、下原鎮、九華鎮、吳窯鎮、磨頭鎮行政體制不變。行政區劃調整後,城北街道與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南街道與如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行“以區帶街、區街合一”管理體制;長江鎮與如皋港區實行“鎮區合一”管理體制。  
2014年1月,如城街道正式更名為如皋工業園區(如城街道)。如皋工業園區(如城街道)是如皋 經濟政治、文化、交通中心,總面積16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5萬。
級別鄉鎮街道行政區劃備註
如皋市區 (主城區) 如城街道 原如城鎮部分地區設立如城街道 歷史古城區如皋城 如皋工業園區
城北街道原如城鎮部分地區、柴灣鎮、袁橋鎮合併設立城北街道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
城南街道原如城鎮部分地區桃園鎮合併設立城南街道如皋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如皋港區 (副中心) 長江鎮原郭園鎮併入長江鎮獨立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
中心鎮 白蒲鎮原林梓鎮併入白蒲鎮古蒲濤縣的舊址
江安鎮原江安鎮部分地區、高明鎮部分地區、黃市鎮合併設立江安鎮
搬經鎮原高明鎮部分地區、常青鎮部分地區、夏堡鎮併入搬經鎮
磨頭鎮原磨頭鎮
特色鎮東陳鎮原雪岸鎮併入東陳鎮
石莊鎮原常青鎮部分地區併入石莊鎮歷史上的臨江縣建於此
丁堰鎮原丁堰鎮
九華鎮原九華鎮
下原鎮原下原鎮
吳窯鎮原吳窯鎮
如城街道(如皋工業園區):如皋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駐原如城鎮福壽路276號。總面積132.42平方公里。
城北街道(如皋經濟開發區):位於如皋市域北部,是如皋北大門。2013年1月17日,國務院批准同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如皋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街道辦事處駐益壽路工發大廈。總面積150.41平方公里。
城南街道(江蘇省如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如皋主城區東南,規劃建設如皋科技城(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於2012年10
如皋行政圖如皋行政圖
月28日正式掛牌)。街道辦事處駐萬壽南路999號。城南街道總面積73.61平方公里。
長江鎮(如皋港開發區):如皋港是獨立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位於如皋南端,長江北岸,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是如皋的副中心城市。鎮政府駐原長江鎮長江東路8號。總面積122.09平方公里。
白蒲鎮:位於如皋東南部,鎮政府駐原白蒲鎮松楊社區蒲盛路1號。總面積144.89平方公里。
磨頭鎮:位於如皋中部地區,鎮政府駐磨頭社區卓吾路1號。全鎮總面積102.8平方公里。 
江安鎮:位於如皋西南部,鎮政府駐原江安鎮府前街166號。總面積118.36平方公里。 
搬經鎮:地處如皋西大門,鎮政府駐原搬經鎮繪園路3號。總面積174.85平方公里。 
石莊鎮:石莊鎮位於如皋西南部,是如皋市西南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鎮。鎮政府駐原石莊鎮沿河北路188號。總面積85.06平方公里。
東陳鎮:位於如皋市區東郊,鎮政府駐原東陳鎮府前街4號。總面積112.32平方公里。 
丁堰鎮:地處如皋東大門,鎮政府駐地三河社區環西路1號。總面積70.48平方公里。 
下原鎮:地處如皋中南部,鎮政府駐地下原社區康園南路。全鎮總面積70.76平方公里。  
九華鎮:位於如皋南端,以境內九華山得名,鎮政府駐九華社區政府路1號。總面積78.30平方公里。
吳窯鎮:位於如皋南部,鎮政府駐地吳窯社區魯班西路。全鎮總面積64.3平方公里。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如皋位於揚子準地台的下揚子台褶帶上,為蘇中—蘇北拗陷中的蘇南——勿南沙中新生代相對隆起區,地質構造的主要特徵為:北東向切割呈帶狀,北西向切割成塊。境內為平原地帶,整體水平面高於鄰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海拔2~6米),如泰運河中段兩岸地勢最高,沿江以東地勢歸低。地域酷似桑葉,地形如“復釜”。

氣候水文

如皋江道變化圖 如皋江道變化圖
如皋屬 亞熱帶。屬東亞季風區的一部分。受太陽輻射和季風環流的影響,形成了冬季低溫少雨量夏季高溫多雨,四季分明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距海較近,受海洋調節較明顯,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都較小。近海的位置使得如皋深受夏季風的影響,水汽充足,降水充沛,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主要集中於夏季,但是,由於夏季風勢力各年強弱不等,因而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較大。全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為476090焦耳/平方厘米,年平均風速為3.3米/秒。
如皋位於河網稠密、湖盪眾多的長江三角洲。河網密度每平方千米高達4千米以上,全市水鄉介於長江水系。

江道變化

如皋江道歷史上多有變化。
摩訶山,位於如皋石莊舊址之南,南臨長江,曾是如皋的一大勝境,可惜由於江流的改道,後已移至江南,並消失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自然資源

水資源與岸線資源
如皋引用長江水條件優越,焦港、碾砣港、如皋港三大引江口門最大引流量共達522.2立方米/秒。境內淺層地下水資源約為3.33億立方米,水量大,水質較好,可作飲用水。深層地下水每年可開採305萬立方米。如皋長江岸線全長48公里,如皋港可直接利用的長江深
如皋市 如皋市
水岸線長20.2公里,且岸線深水逼岸,微沖不淤,河勢相對穩定,可建萬噸級泊位30多座,是獨立開發的國家一類口岸,如皋海關(正處級單位)是江蘇長江以北第二大海關。  動、植物資源
境內有野生植物671種,分屬2門、2綱、139科。有動物資源387種,分屬4門、15綱、58目;有藥用植物363種、動物73種。其中,銀杏、半夏、如皋三黃雞等為聞名遐邇的地方特產。
礦產資源
境內煤藏分布於石莊鎮—郭園鎮一線,但埋藏深、儲量小。郭園鎮、下原鎮及沿江地區有沼氣資源,藏於地下15米~30米的地層中,難以開採。 

人口民族

據《如皋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如皋市常住人口為1267066人。如皋常住人口中,家庭戶394838戶,家庭戶人口為1235178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36人減少0.23人。
截止2012年末,如皋轄區總戶數45.48萬戶,總人口142.26萬人。其中:男性71.05萬人,占49.94%;女性71.21萬,占50.06%。男女性別比為99.67:100.年內人口出生率為8.60‰,人口死亡率為8.8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0‰。 
2012年末,全市有少數民族人口近30000人,約占總人口的0.22%,分別屬於34個少數民族。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5.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達到71.31萬人,增長3.0%,城鎮化率57.1%,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年末戶籍人口143.68萬人,比上年增加0.05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8.50‰,人口死亡率7.48‰,人口自然增長率1.02‰。
一、如皋長壽現象源遠流長

如皋歷史悠久,如皋長壽現象亦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如皋歷史上長壽名人有: 三國時期軍事家呂岱,92歲出任吳國大司馬,享年97歲,葬於如皋林梓鎮。北宋教育家胡瑗,花甲之年主持太學,被王安石尊為當朝“孔、孟”。明末清初著名戲曲家、美學家、出版家、小說家和戲劇理論家李漁,古稀之年著有《詞典》、《 演習》,開中國戲曲理論之先河。明末清初文學家冒辟疆,享年83歲,被毛主席譽為“清兵入關後最有民族氣節的人”。
清代大詩人袁枚的《 隨園詩話》,記載了南宋淳熙三年李嵩從80歲起每年在紫牡丹花下連續祝壽30年,活到109歲。
明清以來記載如皋壽星的史料,主要是如皋縣誌。如皋名姓氏家譜或宗譜,欽準所印如皋鄉土志(光緒31年奏本奉旨所印)等。
今天的中國長壽之鄉——如皋,是歷史長壽現象的延續和繁衍。
《如皋縣誌》不僅記載了數以千計長壽老人的姓名、年齡,還記載了長壽老人的家庭成員、本人簡歷以及個性特點等豐富史料。這些史料對於我們了解長壽歷史、品讀長壽文化、解釋長壽現象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這些史料是如皋歷史文化的珍貴遺產,也是中國長壽歷史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如皋長壽現象不僅見諸歷史上的文字記載,如皋 街巷橋樑等建築物的命名也記錄了百歲老人的蹤跡。如皋有百歲坊6處、 百歲莊1處、百歲橋3座、百歲井2口、百歲巷1處,有記長壽、祈長壽、寓意長壽的壽山、寺庵6處。
二、如皋長壽現象引起國內外關注
如皋長壽現象,早就引起海內外媒體關注。自1997年中央電視台一、二、四套節目播放如皋十位百歲老人齊赴《千歲宴》後,加拿大《 環球時報》、德國《世界報》等海外媒體先後來如皋採訪。其中陳邦英老人在香港回歸前夕,親手製作100隻香袋寄贈香港兒童,特首董建華專函致謝,一時傳為佳話。1998年春節前,十位百歲壽星製作了“拜年賀卡”,借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向全國人民拜年,一度被國內外媒體廣泛傳播,引起國內老齡問題專家的重視。中國老齡科研中心來如皋對50位百歲壽星進行健康調查,專家們認為如皋地處平原地帶,和我國大多數東部地區及部分中西部地區情況相近,對如皋長壽現象的研究,有可資借鑑作用。同年11月,香港《明報》根據國家人口普查資料統計結果報導,江蘇如皋已與 廣西巴馬湖北鍾祥四川樂山新疆克依、遼寧興隆同列為全國六大長壽之鄉。中國社科院劉岱嶽教授致函該市,通報這一信息,如皋人如大夢初覺。平時他們只知道如皋長壽老人多,並不知道自己在全國長壽地區中所處的地位。如皋市委、市政府認為長壽現象是如皋人值得驕傲的事情,表明如皋經濟、社會環境優越,應充分關注和挖掘這一資源,適時地向世人發出了“世界長壽養生福地”這一城市名片,更加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和回應。 張文范鄔滄萍曾毅等一批國內知名專家相繼來如皋作考察研究。
2002年10月首屆“如皋·中國長壽文化節”成功舉辦,向世人充分地展示了長壽養生福地的迷人風采。105位百歲及高壽老人同赴“太平盛世萬歲宴”,把長壽系列文化活動推向高潮,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前無古人的先例。
2003年中央電視台《 夕陽紅》欄目組多次進駐如皋實地拍攝如皋長壽老人生活花絮和長壽文化活動,作為《夕陽紅》開播10周年特別節目《 今又重陽》的主背景和重頭戲,讓世人分享如皋長壽文化的樂趣,感悟如皋長壽現象的真諦。
三、影響如皋人長壽的因素
為探索如皋成為長壽地區的原因,2002年6月在該市四套班子的關心、支持下,“如皋市長壽研究會”成立了。長壽研究會成立兩年來,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圍繞產生如皋長壽現象的相關因素,組織力量開展了調研活動,取得了一些成果,兩年來的實踐,他們有這樣的兩點認識:
1、如皋長壽現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最早記錄如皋壽星的資料,可以追溯到三國時代,距今已有1750多年。今天的百歲老人出身於上個世紀初前後,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滄桑,分析他(她)們的長壽奧妙時,必須把他(她)們放到百年歷史長河中去考察。因此解讀如皋長壽現象必須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既要考慮現實的因素,又要考慮歷史的因素。
2、如皋地處江海 平原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活動不具有封閉式的條件,因此形成如皋長壽現象的原因不可能是單一因素所能解釋的,顯然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更有長壽老人的自身原因。
經過兩年多的調研,他們也初步認為影響如皋長壽現象的因素,有這樣幾個:
(一)自然環境因素:
1、氣溫溫和,舒適宜人。
如皋市 如皋市

如皋地處北緯32°00′—32°30′,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常年平均氣溫14.7℃,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27.1℃,近40年中最低溫度低於零下10℃的只有7天,大於35℃的平均每年僅有5.4天,可見,如皋氣溫溫和,有利於 人體生理機能正常發揮。
2、雨水充沛,濕度適中。
如皋常年降水量1056.8毫米左右,平均降水日數119.4天,大於50毫米的暴雨日數僅3.2天,常年平均相對濕度80%,舒適宜人,人們感覺心情開朗,精力充沛。
3、空氣清新,綠色滿園。
由於如皋氣候條件優越,境內林木茂盛,綠色植被常年覆蓋,至今境內有1500年的銀杏樹,850年的柏樹,800多年的松樹,300年的 羅漢松黃楊,300多年的五針松等,這些充滿生機的“活化石”展示出如皋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古以來,如皋人重視環境綠化、庭院室內盆景 擺制,有中國花木盆景之都美稱。如皋普通農家都是“前有大樹,後有大竹,中間才是堂屋”,把擁有林木多少看成是財富的象徵,自古就有“人 窮露肉,村窮露屋”的說法。如皋大地充滿生機,滿園綠色,美化了環境,陶冶了心情,淨化了空氣,增加了負離子的含量,對人的身體、心理都是一大享受。
4、河汊縱橫,水質優良。
如皋境內 水網密集,河汊縱橫且與長江貫通,飲用水源豐富,水質優良。如皋人喝茶喜歡飲用“天水”,還愛用霍香、薄荷、 牛舌頭草(學名車前子)代茶葉,沖泡消夏,這些中藥有去暑、健胃等保健功能。現在水井在農村還有,但城市已普遍飲用自來水,農村正在實施“清泉”工程,推廣普及飲用 自來水。根據歷年來飲用水源調查資料表明,如皋飲用水源達標率為98.5%。所有化學指標一直保持Ⅰ—Ⅱ級標準內,人體所需的鐵、錳、鋅、硒等微量元素豐富,錳、鐵有微量超標。據文獻資料,錳在人體內有趨脂作用,有抗癌、抗衰老作用,適量的高錳對人體健康是有利的。
5、土壤資源多樣,物產豐富。
如皋土壤主要來源為長江沖積物,且受淮河沖積物的影響,使如皋土壤母質的礦物構成比較複雜,為土壤元素組成的多樣性奠定了基礎。複雜的土壤資源形成了如皋市豐富的種植基礎資源,為如皋市植物資源的多樣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皋除了盛產稻米、 麥類玉米豆類、薯類、花生等外,有許多久負盛名的土特產:如“ 如皋蘿蔔條”、“如皋黃酒”、“如皋火腿”、“ 如皋香腸”、“ 如皋肉鬆”、“白蒲茶乾”、“林梓 潮糕”等。
(二)社會人文因素
如皋人長壽除了自然環境因素外,還有社會人文因素:
1、如皋民風淳厚,敬老愛老成風。據明朝嘉靖39年(1569年)出版的《如皋縣誌·風俗》,稱如皋人“其性 馴柔,其俗質實。民畏法而恥罪,士讀書而循理。征科易集,訟獄 稀簡。……冠、昏、喪、祭,習尚俗禮,多儉約之風。”畏法恥罪,讀書循理,訟獄稀簡,生活儉約,這是當時如皋淳樸民風的真實寫照。1933年《江蘇省志稿》中說:全省民風普查,如皋被定為“淳厚”。“孝道”是華夏倫理道德的精華,是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敬老愛老的風尚在如皋代代相傳。“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同是如皋的鄉規民約。子女不把老人看成是累贅,而當成家庭的榮耀,家有高壽長者,子女在社會上就受到人們的尊重,這為老人們的健康長壽提供了最佳的社會環境。
2002年10月,市委、 市政府又出台了尊老、敬老、養老、助老、愛老“八個一”的惠老工程,即:一項長壽補貼,年滿10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享受長壽補貼80元;一瓶牛奶,年滿95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天免費供應一瓶牛奶;一次體檢,9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年體檢一次,100歲以上老人由市政府組織醫務人員登門服務,90歲至99歲的老人由 鎮政府組織體檢;一次慰問,市領導每年對百歲老人進行一次慰問;一次祝壽,對年滿百歲的老人政府當年贈送一台彩電;一次褒獎,每年對有85歲以上老人的家庭開展尊老敬老模範家庭評比活動,由政府給予褒獎,以進一步促進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提高。
2、溫暖家庭,益壽延年。
家庭應該是幸福和溫馨的港灣,這對一般人是如此,對長壽老人更是如此。據調查,有94.1%的 如皋百歲老人與子女、孫子女、重孫子女等生活在一起。有的老人沒有兒子,那么女兒 女婿就承擔起養老責任;有的兒子、女兒已經去世,孫子、外孫承擔起責任;有的則由侄子、侄女負責。應當說,大多數人長壽老人能獲得高壽,其後代確實是功不可沒。他們對老人經濟上給予支持,物質上給予 保障,生活上給予照料,精神上給予慰籍。四代或五代同堂,兒孫繞膝,尊老愛幼,這正是如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也是老人能夠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所謂“和睦家庭幸福多,幸福家庭長壽多”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三)長壽老人的自身因素。
2002年,如皋曾對全市119位百歲壽星做過一次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個人簡史、生活習慣、飲食、配偶、子女、長輩、兄妹、健康史等9大項82小項。調查結果顯示如皋百歲壽星中有十多十少;
女性多(85%),男性少(15%)
經常喝酒的多(66.2%),吸菸的少(77%從不抽菸)。
文盲半盲的多(86.6%), 高知識階層的少(1人)
從事體力勞動的多,腦力勞動的少
百歲女壽星中生育子女的多(平均生育5.56個)
未曾生育的人少(7.3%)
兄弟姐妹中頭胎長壽的多(40.5%)
胎次後的長壽機率小(二胎生30.4%,三胎生13.9%,四胎生7.6%,五胎生7.6%)
睡眠質量高的多(90%),失眠的少(2.5%)
飲食粗細搭配的多74%,偏食的少
未得過 傳染病的多(90%),得過傳染病的少(2.3%)
百歲老人出生於上個世紀初前後,近百年來,他(她)們也曾經歷過饑荒、戰爭和人為折騰,蒙受過災難的折磨,他(她)們頑強地生存下來,沒有刻意去追求長壽,卻壽登人瑞。他們認為除了社會、自然等客觀因素外,也有他(她)們自身的因素,跟他(她)們的遺傳基因肯定有某種聯繫,跟他(她)們的生活習慣有密切關係。
從上述的調查結果看,百歲老人生活習慣也是多種多樣的,很難一概而論,但有兩點是共同的。
一是粗茶淡飯。百歲老人 飲食習慣以素為主,拒絕大魚大肉、大吃大喝。如皋民謠說:“魚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飲食方式一般是一天一乾兩稀,主食除大米、麵粉外,還兼有玉米、麥類、薯類等雜糧,這種粗細搭配的食物結構為如皋人獲得了多樣易於吸收的營養物質,如皋俗語說得好“糝兒粥米打底,吃了能活90幾。”
二是心態平和。在被調查的百歲老人中,絕大多數對生活、對周圍環境的人與事、對自己的評價,總是體現一種與人為善的豁達胸懷。除因耳聾、反應遲鈍等原因,有一部分老人很少用語言表達感情外,情緒低落者極少。調查顯示,百歲老人性格開朗,對待人間是非能夠放得下、想得開,淡泊人生,與世無爭,經常保持坦蕩豁達的精神境界。他們的性情較為溫和,無論在家庭還是鄰里關係都比較融洽。古人云:“心不老,則人難老”。看來“心不老”確實是百歲壽星們贏得健康長壽的經驗之談。

交通

概況

江陰長江大橋和蘇通長江大橋延伸交匯於如皋市九華立交。蘇通大橋的通車, 使如皋到上海的車程縮短到90分鐘。新長鐵路、寧啟
如皋交通網如皋交通網
鐵路和滬陝高速、瀋海高速雙雙從如皋境內交匯而過,加上 如皋機場、新老204國道,如皋交通比較便利。
如皋市擁有48公里的長江岸線,其中深水貼岸、微沖不淤的深水岸線長達17.2公里,可建萬噸級碼頭30多座,可通航5萬噸級的“三超”巨輪。這是江蘇沿江亟待開發的非常珍貴的岸線資源,也是長江中下游江海聯動的物流樞紐。如皋港是獨立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如皋海關是正處級單位,是江蘇長江以北的第二大海關。
如皋南依長江、東瀕黃海,地處長三角城市群核心區域,為上海北翼明珠,承南啟北,至南京、杭州城市群僅2.5小時,距上海、蘇州、無錫僅1.5小時。如皋位於長三角的北翼,地處滬、蘇、通金三角的支點,瀕江臨海, 瀋海高速、江海高速、滬陝高速穿境而過,使如皋成為名副其實的公路時代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即將通車的滬通高鐵,更是將如皋納入了高鐵時代上海半小時經濟圈;如泰運河、如海運河、通揚運河、大明運河等重要航道環繞古城,形成了水陸空一體的交通格局。如皋十二五交通規劃
如皋十二五交通規劃

公路

如皋十二五交通規劃如皋十二五交通規劃
沿海高速、204國道貫穿南北,寧通高速、334省道橫跨東西;如皋市所有鎮區均以黑色公路相連線,15分鐘內可全部駛入高速公路。 
長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和蘇通長江大橋一左一右,為如皋飛越長江天塹插上雙翅。 
如皋長江大橋連線長青沙,通過皋張汽渡連線蘇南沿江高速公路,通達蘇南各大城市,成為如皋乃至蘇北地區承南啟北的重要交通幹線,2013年12月8日正式通車。
快速路
如通快速通道預計2016年開工,2018年與滬通鐵路長江大橋(錫通高速長江大橋)同步完工。由如皋城區的主幹道海陽南路向南延伸,終點至南通西站站前快速路,全線長約28.4公里,主路採用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的建設標準,設計時速每小時100公里。為了確保通行安全和通暢,實行全線封閉,不設定紅綠信號燈,只在主要公路交叉設定互通。

鐵路

如皋交通如皋交通
寧啟鐵路複線、新長鐵路在如皋境內綿延48公里,傍城而過,可直達北京、南京、重慶、溫州等地,高鐵已開始動工,屆時如皋到上海僅需要37分鐘,將來建成的沿海高鐵、滬泰寧城際鐵路也將從如皋過境。
城際鐵路
規劃形成“一橫一縱”的城際鐵路格局。一橫為北沿江城際鐵路,一縱為沿海高速鐵路。北沿江城際鐵路平行滬陝高速公路南側走線,在港區設定長江鎮站,在九華鎮預留站點,規劃接南通北站並預留連線南通西站的支線;沿海高速鐵路平行寧啟鐵路西側走線,與如皋鐵路客運站合併設定鐵路綜合樞紐站,並在如皋高新區南側預留如皋南站。
軌道交通
規劃南通市域軌道S4線自南通西站引出,向西連線北沿江城際鐵路長江鎮站,在如皋港區(長江鎮區)設定3座站。 
如皋港鐵路支線
新長鐵路如皋港支線正在進行工程總體方案設計,線路全長37.095KM(含疏解線),新建車站2座,改建車站1座。 
如皋交通如皋交通

有軌電車
規劃布設兩條現代有軌電車線路,串聯城北分區、城中分區、城南分區、城東分區和城西分區中心區域、鐵路客運站,承擔主要客流發生吸引源之間的高效運輸。 
1 號線路走向為:海陽路-海陽南路,線路全長 12.4 千米;
2 號線路走向為:福壽西路-益壽中路-中山路-紫光路,線路全長 12.7 千米。

河運

通揚運河、如海運河、如泰運河等縱橫如皋全境,總長180.8公里,內河航運十分便利。如皋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上海組合港的重要組合港,擁有長江中下游地區深水岸線和土地資源,是江蘇省沿江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

港口

如皋境內長江岸線全長48公里,可直接利用的深水岸線長20.5公里,深水貼岸,微沖不淤,可通航10萬噸級“三超巨輪”,可建萬噸級泊位30多座。 

航空

如皋距南通興東國際機場僅30公里,可直航北京、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從市區出發,驅車2小時可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1.5小時可達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鹽城南洋機場,1小時可達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常州奔牛國際機場、揚州泰州國際機場。 
候機樓
為方便旅客乘機,南通興東機場率先在如皋市海陽路302號設立了南通興東機場如皋城市候機樓。該城市候機樓啟用後,旅客可就近、就地辦理登機手續,並免費乘坐由機場提供的接送通勤車直抵機場,旅客到達機場後只需通過安檢即可進入候機大廳。
候機廳
如皋汽車站東側門廳口的如皋候機廳機場免費巴士班車時刻表已出爐:每天10時,如皋發車,11時10分到達南通機場;每天15時40分如皋發車,17時到達南通機場;每天13時南通機場發車,14時到達如皋;每天18時30分南通機場發車,19時40分到達如皋。 

市內景點

如皋的景點布局可概括為“一城、兩帶、四區、八古”。“一城”是指以如城鎮為主體的全市旅遊中心區。環繞

如皋市 如皋市
在千年古城四周的內外兩道城河,為全國所罕見。凌空俯視,兩圈城河外圓而內方,使整個城區酷似一枚 古錢幣,她既像盤伏在古城之邊的兩條臥龍,又像圍在古城四周的兩條 翡翠玉帶。漫步徜徉在桃紅柳綠、芳草萋萋的河畔大道之上,當您盪起雙槳,泛舟在碧波粼粼的城河之中,那兩岸楚楚誘人的景色,會讓您心曠神怡,寵辱皆忘。“兩帶”指地處如城中心區的內外城河風光帶和十里花市盆景觀光帶。內外城河風光帶沿此帶可以欣賞各具特色的四佳景區: 水繪園——靈威觀景區(東北景區)。該景區以水繪園為中心,包括水繪園、靈威觀、人民公園、東大街等景點。水繪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江南才子冒辟疆及愛姬董小宛的棲隱處。園內構築精美雅致,有妙隱香林、 寒碧堂、枕煙亭等佳境十餘處,其中水明樓恰似一舫亭立於碧水之上,掩映於煙柳之中,被譽為“海內孤本;靈威觀以“兩朝皇帝定名,御題觀額”、“九步三廟,五廟同觀,形似北斗,狀若瓊島”奇特、罕見的建築布局、蘇北地區唯一可對道教徒授戒的觀宇而馳名江淮;人民公園與水繪園相映生輝;東大街則展現了古市的風情、韻致。定慧寺——集賢里景區(東南景區)。該景區以定慧寺為中心,包括 定慧寺、集賢里(冒家巷)、如皋師範校園、文廟大成殿等景點。被譽為“當代中國佛像之冠”的千年古剎定慧寺,建於隋開皇十—年(591),以其碧水環寺,丹樓繞殿,山門北向,“回”字建築格局及佛像塑造的高超藝術水平而馳名中外;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百年名校——如師校園、文廟大成殿、集賢里各具特色而又珠聯壁合,集中展示了如皋深厚的經學風範與文化底蘊。唐鎮遺蹟—— 石合泰民居景區(西北景區)。該景區以唐鎮遺蹟為中心,包括唐鎮遺蹟、石合泰民居、蘇皖邊區政府第一專員公署、百花亭(王若飛在如皋革命活動遺址)等景點。世界旅行家、 日本高僧圓仁於中國唐代開成三年(838)入唐求法,第一站從古如皋登入,遇險之時受到如皋人無私的救助和熱情的接待,演奏出一首如皋眉與日本來客的友誼交響樂章。

“四區”指分布在全市的四大景區:盆景觀賞與休閒娛樂區以中華盆景園為中心,以十里花市為依託,以綠色盆景為主題,集觀光遊覽、旅遊購物、休閒娛樂、園藝研究、生產銷售於—體,是全面展示如皋園藝產品、叫響中國花木盆景之鄉”國際品牌的大型旅遊項目。革命歷史教育旅遊區景點主要有如皋烈士陵園、紅十四軍紀念碑及紀念館、紅十四軍軍長何坤烈士墓園、如工農紅軍成立遺址、五—農民起義廣場、蘇中“七戰七捷’在如皋境內的皋南、丁林、如黃三大戰鬥遺址、白蒲三人小組談判遺址等,組成一個完整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長青沙生態旅遊度假區、月亮湖現代休閒度假區均為長江之濱的自然生態風景區,長青沙系江心綠色小島,月亮湖為江邊一片狀若新月的湖水。這裡沙鷗、珍禽棲隱、荷塘飄香、翠堤映波、蘆海連天。

“八古”是指:三大古寺、兩口古井、三株古樹。三大古寺:一為丁堰鎮的“絕佳佛地觀音山寺”,此寺建於唐

如皋市 如皋市
貞觀年間,迄今已有1300餘年的歷史。它獨占洲島孤山,以其古、奇、特三絕而知名海內外;二為白蒲鎮的 法寶寺,始建於唐文宗大和四年(830),至今也有1100多年之久,宋至和元年(1054)被列“州屬八大叢林之一”;三是位於 郭園鎮的觀音淨院,此寺為名聞海內外的佛教高僧、南海普陀山全山方丈妙善大和尚開創,寺內 佛像、法器以及鎮寺之寶——大乘藏經皆妙老所贈。整座寺院集南海普陀山精華於—體,雖新猶古,被遊人譽為“蘇北小普陀”。兩口 古井:一系白蒲鎮的“濟忠井”,一系袁橋鎮的“八角井”,相傳皆為岳飛抗金時供三軍飲水用的千年古井。三株古樹皆為千年銀杏。—株在九華鎮 趙家園,樹齡1300餘年;—株在高明鎮大楊莊,樹齡1500餘年;—株在常青鎮橫岱村,樹齡1200餘年。此外,還有數以千計的100年、500年、8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星羅棋布於 園林、庭院之中,鄉村阡陌之間。

歷史名人

古代

冒襄 冒襄
呂岱:三國時期吳國大將, 字定公,是吳國一位開疆拓土的高壽名將。
胡安定:北宋著名教育學家,又名胡瑗,字翼之,最早提出文理分科教學理念,比西方早800年。 
王觀:宋初著名詞人,其作品中以《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最為公眾熟知。
王覿:宋朝人,字明叟,有平江酒毛帖存世,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王俊乂:字堯民,宣和元年(1119)宋徽宗趙佶欽點狀元。 
冒起宗:字宗起,崇禎元年進士,剛直廉潔,入清不復仕,與長子冒襄並以氣節文章名滿天下。 
李之椿: 號徂徠,明天啟元年(1621)舉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與王思任、倪元璐、黃道周、王鐸合稱為“天(啟)崇(禎)五才子”。 
冒襄:明末文學家,字辟疆,號巢民,一號朴庵,又號朴巢,私謚潛孝先生,明末清初的文學家。
董小宛:明末清初著名才女,“秦淮八艷”之一,冒襄之妾。
李漁:清初人,戲劇理論家,原名仙侶,字笠鴻,號笠翁,明末清初著名戲曲家。祖籍浙江蘭溪。 
姜任修:清朝人,原名耕,字自芸,晚號退耕,康熙六十年進士,官清苑知縣。
汪之珩:清朝人,字楚白,號璞莊,資政大夫, 鄭板橋、黃慎、羅聘、金農、李鱓、袁枚、秦上士等名流與之交往甚密。 
戴聯奎:清朝人,字紫垣,乾隆中期進士,歷官內閣學士,左都御史,禮部、兵部尚書。
沈岐:字鳴周,號飴原,別號五山樵叟,清代帝師。 

近代

沈卓吾 沈卓吾

顧延卿:名錫爵,光緒十四年中舉,與張謇結為莫逆,並稱江蘇五才子之一,並且同為“江淮文人集團”領軍人物。授正五品知州、從四品朝議大夫。參與維新變法,後回鄉助張謇興辦實業和教育。 
沙元炳:清末民初人,字健庵,生於如皋一個書香仕宦之家,詩人,近代如皋地方賢達。
冒廣生:字鶴亭,號疚齋,新中國成立後,陳毅市長特地聘任他為上海市文管會特約顧問,著有《小三吾亭詩文集》、《疚齋詞論》、《冒鶴亭詩歌曲論著述》、《四聲鉤陳》、《蒙古源流年表》等等。 
沙元榘:字士度,南通師範學堂首屆畢業生,生活儉樸,平易近人,有民族氣節。全國解放後,任上海文史館館員。
沈卓吾:幼名孔才,後改名犖,字卓吾。《中國晚報》社社長,1924年為孫中山先生錄製《勉勵國民》和《告誡同志》的演講,“中國製作音像檔案第一人”。
吳亞魯:原名吳肅,又名吳淵之,字亞魯,曾用化名李漢民、陳俊卿。共產黨徐州地方組織的創建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黨員。 

當代

李昌鈺 李昌鈺

魏建功:字天行,別號山鬼,語言文字學家、教育家,是中國現代語言學的早期開拓者之一,也是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的奠基人
劉季平:原名劉煥宗,筆名力花、滿力濤等。中國近現代教育家,原教育部代部長。 
韓德培:生前為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顧問;著名法學家、法學教育家,國際法研所名譽所長。
韓德馨: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煤田地質學家、煤岩學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現代煤田地質事業的先驅者之一。
胡濟民:核物理學家。曾任中國核物理學會理事長、國家教委理科核物理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等職。  
王樹聲:飛彈與航天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液體發動機研究所的主要創建者之一。 
李昌鈺:著名神探。曾參與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的鑑識工作等重大案件偵查。  
黃蓓佳:著名作家。著有小說集《小船,小船》,兒童文學《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長篇小說《夜夜狂歡》、《何處歸程》、《午夜雞尾酒》等。 
朱千華:著名作家。著名散文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06年,其散文名篇《那些銷魂盪魄的聲音》榮獲首屆朱自清文學獎。
周玲美:著名運動員。著名腳踏車運動員、國際級運動健將。
莊小威:美國最年輕華人院士。 
何明翰:中國內地著名男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經濟概況

綜合實力

城建 城建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如皋經濟社會發展從南通落後位次全面躋身第一方陣,一些主要發展指標躍居全省前列。走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特色之路,被省委黨校、省社科院課題組調研總結為“江蘇沿江開發中的如皋現象”,有關經驗做法經中組部黨建讀物出版社正式出版,推向全國。 
如皋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沿江開發總體規劃,將沿江產業定位為以石油化工、船舶修造、高級不鏽鋼冶煉為龍頭,以精細化工、機電加工為配套,物流倉儲、高新技術、生物工程、生態旅遊、現代農業為依託的十大經濟板塊格局。如皋20個鎮工業園區也能為投資者提供廣闊的創業空間。工業上,電子、化工、醫藥、食品、機械等是如皋的強勢產業;農業上,形成花木盆景、優質油米、創匯果蔬、優質生豬、 如皋黃雞、優質桑蠶等六大特色基地。 經南通市統計局評估,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0.7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2.7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18.49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269.0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18.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801元。三次產業的比例調整為8.9:54.0:37.1。財政總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1.9%。2013年GDP690.7億元,財政收入129億,一般預算收入56.6億。一般預算收入連續第3年位居全省第8。2013年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第31名。
經南通市統計局評估,2016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04.2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9.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2.99億元,增長1.2%;第二產業增加值434.36億元,增長9.6%,其中工業增加值364.30億元,增長9.9%;第三產業增加值406.92億元,增長11.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2255元。三次產業的比例調整為7.0:48.0:45.0。

第一產業

如皋新農村建設堅持統籌城鄉發展。2006年,全市高效農業發展迅速;農村勞動力加快轉移;農村面貌明顯改善,河道整治獲全省先進,農業綜合開發通過國家驗收。2006年農村廣播電視連續兩年發展速度全省第一,建成江蘇省有線電視先進市。原市委書記陳惠娟在接受採訪時說,如皋新農村建設追求的是又好又快。“好”就是把黨中央提出的“二十字”要求和如皋實際有機結合,和諧發展;“快”就是不等不靠,強力引導,確保2020年全面達小康。 
2012年,如皋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5.02億元,增長10.2%。其中,農業產值47.08億元,增長9.9%;林業產值0.18億元,增長16.7%;牧業產值28.30億元,增長6.8%;漁業產值4.52億元,增長11.9%;農業服務業產值4.94億元,增長37.2%。

第二產業

2003年~2008年間,江蘇省委、省政府作出沿江開發的戰略部署,如皋依據南通市委、市政府“爭當全省江北‘兩個率先’排頭兵”總體定位和“依託江海、崛起蘇中、融入蘇南、接軌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總體思路,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之路。如皋率先在全省編制沿江開發總體規劃,五年建成萬噸級碼頭12座(其中15萬噸級碼頭2座)、在建10座,年吞吐能力5000萬噸的公共物流基地;保護、再造優質資源,建成3.5公里導流堤、6.5公里內港池,再造岸線13公里。五年中(2003-2008),沿江地區累計到賬外資19億美元,建成億元以上項目34個、超億美元項目9個,形成船舶修造及配套、精細化工等臨港製造業和現代物流業互動並進局面。其中,投資100億元的熔盛重工建廠不到三年,已形成年產800萬噸造船能力,在中國造船企業中列第三位,居中國民營造船企業之冠。
2012年,如皋市完成工業增加值269.01億元。2012年末,全市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784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32.38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71.1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2.87%;新興產業產值385.66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為28.95%。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279.4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65.75億元;工業產品銷售率98.34%。

第三產業

2012年末,金融系統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678.93億元,增長12.5%,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37.24億元,增長17.8%;年末,金融系統貸款餘額367.8億元,增長23.0%,其中,短期貸款餘額199.77億元,增長25.4%,中長期貸款餘額148.0億元,增長19.0%。年末,保險機構總數達53家(其中工商登記28家);全年中保財產保險保費收入185369萬元,賠款及給付10098萬元;中國人壽保險保費收入70695萬元,賠款及給付1097萬元。
1988年3月18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擴大沿海經濟開放區範圍的通知》(國發〔1988〕21號),適當擴大了沿江經濟開放區範圍,批准如皋市為沿海經濟開放區之一,為如皋充分利用國家對沿海地區實行的優惠政策,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奠定了基礎。
2012年全年,如皋新批外資投資項目69個,其中增資項目19個。全年完成新批協定註冊外資10.04億美元,下降27.5%;實際到賬外資2.49億美元,下降65.48%;對外貿易增長強勁,全年完成進出口總值35.88億美元,增長18.0%,其中自營出口總額23.72億美元,增長26.4%,出口超千萬美元的企業達到36家;出口貿易總值中,機電產品出口11.56億美元,增長44.0%;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15億美元,下降5.0%;農產品出口1.05億美元,增長8.5%。 

文化藝術

民俗民風

如皋的民歌民謠,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鄉土氣息,它以內容豐富、曲調優美而聞名全國,其中《趟子燈》、《花擔》、《倒花籃》、《蓮湘》等編入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分卷);《 看花燈》被收入了《中國民歌集成》,並先後被上海電視台、江蘇電視台播放。如皋民歌的種類有號子、小調、風俗歌、兒歌等,現已蒐集到數百首。
如皋民風淳厚,敬老愛老成風。據明朝嘉靖39年(1569年)出版的《如皋縣誌·風俗》,稱如皋人“其性馴柔,其俗質實。民畏法而恥罪,士讀書而循理。征科易集,訟獄稀簡。……冠、昏、喪、祭,習尚俗禮,多儉約之風。”畏法恥罪,讀書循理,訟獄稀簡,生活儉約,這是當時如皋淳樸民風的真實寫照。1933年《江蘇省志稿》中說:全省民風普查,如皋被定為“淳厚”。“孝道”是華夏倫理道德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敬老愛老的風尚在如皋代代相傳。“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同是如皋的鄉規民約。子女不把老人看成是累贅,而當成家庭的榮耀,家有高壽長者,子女在社會上就受到人們的尊重,這為老人們的健康長壽提供了較好的社會環境。
如皋市非物質文化保護一覽表
序號 類別 保護內容 保護級別
01 傳統戲劇 杖頭木偶戲 江蘇省重點保護項目
02 傳統手工技藝 如皋盆景技藝 江蘇省重點保護項目
03 傳統手工技藝 如皋董糖製作技藝 江蘇省重點保護項目
04 民間舞蹈 《如皋蓮湘》 江蘇省重點保護項目
05 民間舞蹈 《倒花籃》 江蘇省重點保護項目
06 傳統手工技藝 如皋絲毯織造技藝 江蘇省重點保護項目
07 傳統手工技藝 白蒲茶乾製作技藝 江蘇省重點保護項目
08 民間美術 如皋紅木雕刻工藝 江蘇省重點保護項目
09 民間美術 如皋風箏製作技藝 江蘇省重點保護項目
10 民間舞蹈 《耥子燈》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11 傳統舞蹈 如皋花擔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12 傳統手工技藝 如皋香袋製作技藝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13 傳統手工技藝 白蒲黃酒製作技藝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14 傳統手工技藝 林梓潮糕製作技藝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15 傳統手工技藝 黃氏玉容丸製作技藝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16 傳統舞蹈 盪旱船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17 傳統音樂 江安號子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18 傳統音樂 長江(永安沙山歌)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19 傳統美術 永泰竹刻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20 傳統技藝 如皋蘿蔔乾製作技藝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21 傳統技藝 白蒲蟹包腐製作技藝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22 傳統技藝 丁堰脆餅製作技藝 南通市重點保護項目
23 民間美術 如皋印派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24 民間故事 如皋民間故事諺語歌謠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25 民間舞蹈 《扒溝獅子》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26 傳統手工技藝 木板擦漆手指畫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27 民間音樂 如皋方言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28 傳統手工技藝 如皋燈彩製作技藝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29 民間舞蹈 《木蝦舞》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30 民間音樂 靈威觀道教古樂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31 民間音樂 如皋山歌號子如皋民歌(小調)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32 傳統手工技藝 如皋火腿製作技藝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33 傳統手工技藝 如皋貼絨畫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34 民間故事 冒辟疆與董小宛的故事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35 民間文學 飛來磨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36 曲 藝 蓮花落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37 民 俗 土山廟會 如皋市重點保護項目

如皋方言

方言分布方言分布
江淮方言—泰如片—如皋小片—如皋話為中國方言的一種,如皋方言屬江淮官話泰如片,根據顧黔博士的意見,屬泰如片中片。《江蘇省和上海市方言概況》把如皋、 泰興海安、如東歸為如皋片,實際上還包括東台東南部、張家港的段山一帶,以如城話為代表。在方言歷史演變中,這一小片相對保守,積澱豐厚,與吳語有一定相似度但差異顯著。
歷史上,江淮官話泰如片就長期屬於揚州府,當年揚州府的區域極大,基本上包括了現今揚州、泰州、南通的全部和鹽城的南部,但泰如話僅分布在古海陵縣範圍內。歷史上如泰方言區長期處於揚州府東部邊緣地帶,因為中心海陵縣不斷地析置出各地的依託,其文化呈衰落跡象,但這一區域對內極其統一而與外區別。

盆景藝術

如派盆景如派盆景
如派盆景系中國盆景七大流派之一,與嶺南派、滬派、揚派等各領風騷,以其“雲頭雨足美人腰”的獨特造型享譽海內外。中南海、 釣魚台毛主席紀念堂等重要場所以及一些中央國家機關,均可見如皋盆景的身影。如皋花木盆景栽培始於宋代,興於明清。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如皋先後有600多盆盆景在國際國內比賽中榮獲大獎。2012年,在荷蘭舉辦的2002年世界花卉園藝博覽會評比出的9枚金獎中,如皋獨得3枚。如皋是華東地區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花木盆景種植面積有20多萬畝。 
如皋盆景憑藉其成熟的工藝、嚴謹的章法、規範的程式、獨特的造型手法,在中國盆景藝苑中占有一席之地,成為全國盆景七大流派之一。如皋花木盆景的栽培始於北宋,發展於明清,成熟於20世紀末。現僅存水繪園風景區澹園一盆“蒼復南山”,1985年獲中國盆景評比展覽會3等獎。羅漢松-雀舌1盆,兩彎半造型,樹齡120餘年,1985年獲中國盆景評比展覽會2等獎,現存水繪園風景區澹園內。迎賓雀舌松1盆,清代作品,1982年獲江蘇省盆景展覽會優秀獎,存水繪園風景區澹園內。迎賓羅漢松-中葉,製作於1910年(清宣統二年),1982年獲江蘇省盆景展覽會優秀獎,存水繪園風景區澹園內。雀舌兩彎半大、中型各1盆,水製作,1987年分別獲江蘇省盆景展覽會榮譽獎、三等獎。虎刺1盆,定名“綠蔭深處”,存綠園內,雀梅1盆,定名“飽覽人間春色”,樹齡180年,如皋綠園製作,1990年日本大阪國際花卉博覽會上獲國際獎和最高榮譽獎-國際優秀金獎。1993年5月,如皋綠園製作的“春曉”和“榆樹”盆景,又以其獨具一格的藝術造型,雙雙獲得第三屆全國花卉盆景博覽會金獎。如皋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盆景出口基地,花木盆景銷往世界各地,僅綠園每年就約有10萬盆盆景銷往 義大利荷蘭法國日本德國等國家。 

地方榮耀

序號 榮譽 序號榮譽
1 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 14中國花木盆景之都
2 國家一類開放口岸 15世界長壽養生福地
3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16國家衛生城市
4 國家園林城市 17國家科普示範縣(市)
5 全國科技進步工作先進縣(市) 18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6 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市) 19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城市
7 全國老齡工作先進縣(市) 20浙商(省外)最佳投資潛力城市
8 江蘇省文明城市 21江蘇省民眾文化先進市
9 江蘇省雙擁模範城市 22江蘇省村民自治模範市
10 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市 23江蘇省計畫生育工作先進縣市
​112017年工業百強縣(市)​​24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25)​
​12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25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13全國文明城市​

展望未來

長江如皋眾所周知,以上海為中心、江浙為兩翼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現已成為我國東部江海交匯處最發達的經濟區、國際公認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繼珠江三角洲之後的中國經濟的最亮點。位於長三角北翼的江蘇,去年以來大力實施沿江大開發戰略,800里沿江被專家視為全球未來最大的製造業基地。如皋作為江蘇沿江開發的15個重點縣(市)之一,在江蘇沿江乃至長三角地區,以其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占得重要地位。我市擁有48公里的長江岸線,其中深水貼岸、微沖不淤的深水岸線長達17.2公里,可建萬噸級碼頭30多座,可通航5萬噸級的“三超”巨輪。這是江蘇沿江亟待開發的非常珍貴的岸線資源,也是長江中下游獨一無二的江海聯動的物流樞紐。沿江地區擁有數萬畝灘涂和國有土地,區內居民稀少,開發成本相對低廉。如皋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沿江開發總體規劃,將沿江產業定位為以石油化工船舶修造、高級不鏽鋼冶煉為龍頭,以精細化工、機電加工為配套,物流倉儲、高新技術、生物工程、生態旅遊、現代農業為依託的十大經濟板塊格局。

長綠如皋如皋花木盆景的栽培始於宋代,興於明清。數百年來的技藝傳承,形成了風格獨具的“如派”盆景,其“雲頭雨足美人腰”的別致造型在中國盆景七大流派中獨樹一幟。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如皋先後有6000多盆盆景在國際國內比賽中榮獲大獎。中南海釣魚台毛主席紀念堂等重要場所都能見到“如派”盆景的綽約風姿。多年來,如皋每年都有近10萬盆盆景銷往日本、義大利、荷蘭、法國、德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目前,如皋花木盆景種植面積近14萬畝,栽培品種2000多個,具有年產8000多萬株綠化苗木、300多萬盆盆景的生產能力。在如皋農業主導產業中,花木盆景已成為當之無愧的龍頭產業。即將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如皋)花木盆景藝術節,將在前兩屆的基礎上,廣交花木盆景界朋友,深入探討花木盆景藝術,促進合作與交流,同時廣招中外客商,投資如皋花木盆景生產這一朝陽產業,做強做大這一農業龍頭產業,共同分享投資花木盆景的碩果。

如皋市 如皋市

長壽如皋據最新統計,如皋145萬人中百歲老人高達209位,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占比高出國際標準近一倍。此外,9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多人,80歲以上的老人有40000多人。尤其令人稱奇的是,世界上聞名的長壽之鄉不是在高寒地帶,就是偏僻山區,而地處江海平原的如皋,不僅是我國沿海地帶惟一的長壽之鄉,也是處於工業相對發達地區的長壽之鄉。如皋人長壽得益於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得益於健康平和的良好心態,得益於優美怡人的人居環境,更得益於深厚的人文積澱和豐富的美食文化。如皋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既有留下才子佳人千古佳話的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水繪園,也有被譽為中華寺廟一絕的千年古剎定慧寺;既有引人遐思的古城風光,也有讓人流連的濱江風景。如皋以“游古城、謁古剎、訪名園、賞盆景、品佳肴、拜壽星”為主體的“長壽之旅”已成為華東地區的一條旅遊熱線。如皋的美食文化自成一體,長壽食品馳名中外。“綠沙王”優質西瓜、“千重浪”優質粳米是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的綠色食品;“如皋”香腸肉鬆,“銀燕”香腸、“玉兔”肉鬆、“三香齋”白蒲茶乾、“水明樓”黃酒等9個產品獲國家農業名牌產品稱號;肉製品果蔬罐頭蘿蔔茶乾等系列長壽食品暢銷國內外10多個大中城市。獨特的長壽資源不但惠澤著145萬如皋人民,而且為投資者帶來了無限商機。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南通市縣級行政區劃

行政單位地名
市轄區崇川區港閘區
縣級市啟東市如皋市通州市海門市海安縣如東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