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血吸蟲病

埃及血吸蟲病

埃及血吸蟲是Bilhartz於1851年在埃及開羅首先發現的,又稱為Bilharziasis。該病流行於非洲大多數國家,根據埃及古屍木乃伊發現,本病在非洲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埃及血吸蟲寄生在膀胱與盆腔靜脈叢,產生泌尿生殖器官病變,臨床表現有終末血尿,膀胱刺激與阻塞等症狀。患者以農民為多,男女無差別,婦女在河中洗衣,兒童洗澡、游泳,均易感染,16~20歲年齡組感染率最高。

基本信息

埃及血吸蟲病埃及血吸蟲病
埃及血吸蟲是Bilhartz 於1851 年在埃及開羅首先發現的,又稱為Bilharziasis。該病流行於非洲大多數國家,根據埃及古屍木乃伊發現,本病在非洲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埃及血吸蟲寄生在膀胱盆腔靜脈叢,產生泌尿生殖器官病變,臨床表現有終末血尿,膀胱刺激與阻塞等症狀。患者以農民為多,男女無差別,婦女在河中洗衣,兒童洗澡、游泳,均易感染,16~20 歲年齡組感染率最高。

疾病病因

埃及血吸蟲病毛蚴
雄蟲長10~15mm,寬0.8~1.0mm。體表有微小結節覆蓋,口吸盤與腹吸盤各一。雄在腹吸盤後兩側體表摺疊,形成抱雌溝。有4~5 個睪丸。雌蟲細長,20mm×0.25mm。子宮內含蟲卵20~100 個。產卵500~3000 個/d。成熟蟲卵淡棕黃色,卵殼透明,尾端有一終末小棘(尾棘)為特徵,從尿與糞便排出時,內含活動毛蚴

中間宿主螺螄各地不同。非洲為小泡螺屬(bulinus),如截形小泡螺(B.truncatus),球形小泡螺(B.globosus)等。印度孟買南部為一種狹窄鐵色螺(Ferrisia tenuis) ; 葡萄牙、摩洛哥為梅提扁卷螺(planorbariusmetidjensis)。

尾蚴體部呈圓形,內有五對穿刺腺,尾蚴從螺體逸出後在水中自由流動,在水中最長可生活3 天,但大多在24h 以內死亡。當人與疫水接觸,尾蚴脫去尾部,借穿刺腺分泌物的作用,從皮膚侵入。此後,童蟲又侵入小靜脈→右心→肺血管肝臟,在肝內門靜脈發育成長,約經20 天后為性成熟成蟲。雌雄蟲合抱逆血流移行至腸系膜下靜脈,有時停留在直腸靜脈內,但大多數成蟲通過痔靜脈與陰部靜脈至膀胱與盆腔靜脈叢產卵。少數成蟲也可在直腸與腸系膜下靜脈內產卵。從尾蚴侵入至成蟲產卵為10~12 周。

症狀體徵

埃及血吸蟲病埃及血吸蟲顯微像
潛伏期從尾蚴侵入至尿中出現蟲卵為10~12 周。

1.急性期 在本病流行區,患者大多為重複感染,故急性期症狀少見。僅少數患者有發熱、頭痛、乏力等全身症狀。蕁麻疹常見。並有腹痛與肝、脾腫大。血象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多。臨床表現與急性日本血吸蟲病相似,但較輕。

2.慢性期 早期症狀為無痛性終末血尿,可持續數月或數年,而無其他症狀,但以後逐漸出現尿頻、尿痛等慢性膀胱炎症狀,繼而導致排尿困難、泌尿道阻塞腎盂積水逆行性細菌感染,最後引起腎衰竭

膀胱鏡檢查可見膀胱壁上由大量蟲卵肉芽腫形成的沙斑(sandy patches),黏膜增生性炎症與乳突狀生長,以及由尿酸、草酸與磷酸鹽組成的結石。在埃及,83.1%膀胱癌患者有埃及血吸蟲病變,故埃及血吸蟲病可能誘發癌變。該類患者年齡較輕,在40 歲左右,大多為完全分化的鱗狀細胞癌;轉移較少見,而且出現較遲。

(1)肝腸症狀:遠較日本血吸蟲病少而輕,出現較遲。主要是結腸與肝門脈周圍由蟲卵肉芽腫引起,從腹瀉痢疾患者糞便中排出蟲卵。肝脾腫與肝纖維化等症狀一般較輕。

(2)肺部症狀:較為少見。患者訴乏力、頭昏、頭痛、心悸、心前區隱痛。約1/3 患者勞累後發生暈厥。胸部X 線檢查可見肺動脈顯著擴張。心電圖可見P波高聳與右心室肥大。在晚期可並發右心衰竭,因本病為阻塞性肺心病,無心肌損傷,故發生較遲。根據埃及報告,臨床上僅0.8%~1%患者引起肺心病血吸蟲性肺心病僅占心臟病患者總數的4%。

(3)生殖系統症狀:男性患者前列腺可因蟲卵沉積發生炎症,質變硬。有時從精液中可發現大量蟲卵。蟲卵經腸系膜靜脈吻合支抵達精索靜脈,可引起精索附睪病變。由於鞘膜纖維化使陰囊淋巴管阻塞,回流不暢,可引起陰莖龜頭像皮腫。女性患者生殖系統症狀較不明顯,可有宮頸陰道陰唇病變。輸卵管子宮炎較少見。

病理生理

埃及血吸蟲病埃及血吸蟲成長過程
埃及血吸蟲病病變主要由蟲卵肉芽腫引起,成蟲很少產生病變。病變程度取決於體感染的蟲數(蟲荷)。埃及血吸蟲寄生在膀胱與盆腔靜脈叢內,其所產生的蟲卵主要沉積在膀胱與遠端輸尿管黏膜下層與肌肉層,尤以膀胱三角區為多。蟲卵破入膀胱腔,從尿排出,可產生血尿,但大多數蟲卵沉積在膀胱壁產生肉芽腫性病變。膀胱頸也是病變好發部位。在正常情況下,膀胱三角區的肌肉由水平位置直接向下,接合到精阜,成為尿道後壁。當膀胱三角區肌肉收縮時,尿道向後移位,使膀胱頸完全開放而排尿。如果該處肌肉因蟲卵肉芽腫損害,引起纖維化與萎縮,則產生膀胱頸弛緩不能(achalasia)與排尿功能障礙。膀胱頸阻塞與膀胱壁病變可引起膀胱變形,產生憩室。此外,膀胱病變可產生黏膜增生,形成息肉;最後產生不可逆轉的纖維化與鈣化。輸尿管或膀胱頸部可引起腎盂積水,繼發性細菌感染,最後導致腎衰竭。

生殖器官病變,男性患者可引起前列腺與龜頭病變;女性患者子宮頸,陰道與陰唇也可被累及,但較少見。除泌尿生殖系統外,蟲卵可通過腸系膜下靜脈至闌尾、盲腸、結腸,尤其直腸產生病變。蟲卵可從糞便中排出。少量蟲卵可從門靜脈進入肝臟,產生假結核結節與門脈周圍纖維化。

肺部病變,埃及血吸蟲卵可通過膀胱靜脈,經下腔靜脈進入肺部。大量蟲卵反覆栓塞肺小動脈,產生壞死性閉塞性動脈內膜炎,引起肺循環阻塞與肺動脈高壓。根據埃及的屍檢結果,約有30%患者有肺動脈病變。在肺循環阻塞近端由於血管中層受損與肺動脈高壓,肺動脈常呈血管瘤樣擴張,由於阻塞部位在肺微血管之前,不在微血管或肺泡,故不引起缺氧或發紺,也不伴有心肌損傷。

診斷檢查

埃及血吸蟲病埃及血吸蟲生活史
在本病流行區有無痛性終末血尿患者應懷疑為埃及血吸蟲病。診斷依賴從尿中發現有尾刺的蟲卵。取最後幾滴血尿離心沉澱後直接塗片檢查可發現蟲卵。尿沉渣孵化,於10min 至2h,即可見毛蚴。從膀胱鏡直接取材做活組織檢查,用壓片法可查見大量蟲卵。從尿中排出的大多是活卵,但也有為鈣化蟲卵。直腸黏膜活組織檢查有時也可發現蟲卵。免疫學試驗由於套用的抗原為屬特異性與曼氏血吸蟲病有交叉反應,兩者不能鑑別,但對急性期有早期診斷價值。

實驗室檢查:血象中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多, 從尿中發現有尾刺的蟲卵。取最後幾滴血尿離心沉澱後直接塗片檢查可發現蟲卵。尿沉渣孵化,於10min 至2h,即可見毛蚴。

其他輔助檢查:從膀胱鏡直接取材做活組織檢查,用壓片法可查見大量蟲卵。

流行病學

埃及血吸蟲病埃及血吸蟲細胞像
埃及血吸蟲病最初於尼羅河上游,現已擴散分布至大部分非洲國家。由於水利灌溉工程擴展,使螺擴散,本病仍有逐漸蔓延趨勢。流行範圍從東非蘇丹、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至島國模里西斯與留尼日瓦;中非大部分;西非從奈及利亞向南,直到安哥拉;北非從埃及至摩洛哥。其中非洲的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幾內亞比索、尼日,索馬里和模里西斯只有埃及血吸蟲病,其他國家則有埃及和曼氏血吸蟲病同時流行。除非洲外,歐洲南面的葡萄牙南部與亞洲西部賽普勒斯;中東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與伊朗以及印度孟買南部也發現有本病流行區。

1.傳染源 病人是本病的傳染源。此外,狒狒與黑猩猩雖有自然感染,但對本病傳播不起作用。

2.傳播途徑 患者尿與糞中蟲卵污染河流、池塘等水源,螺螄感染後釋出尾蚴,後者大多由皮膚或(與)黏膜侵入。感染方式與日本、曼氏血吸蟲病基本相同。

3.人群易感性 以農民為多,男女無差別,婦女在河中洗衣,兒童洗澡、游泳,均易感染。

鑑別診斷

埃及血吸蟲病臨床症狀複雜,主要需與泌尿系統疾病,如腎結石腎炎腎結核膀胱癌膀胱炎等鑑別。

併發症狀

男性患者可引起前列腺與龜頭病變;女性患者子宮頸,陰道與陰唇也可被累及,但較少見。假結核結節與門脈周圍纖維化、肺部病變。晚期並發右心衰竭。

治療方案

埃及血吸蟲病埃及血吸蟲病治療藥
採用吡喹酮治療為主。劑量為40mg/kg 體重,1 天療法,單次或分2 次口服是治療埃及血吸蟲病的最適劑量。美曲膦酯(敵百蟲,metrifonate)是一種有機磷製劑,具抑制膽鹼酯酶作用,可使埃及血吸蟲麻痹。該藥價廉,易被患者接受,故在非洲仍在套用。劑量為5~15mg/kg 體重,1 次/2 周,共給2 次,口服。因療程長,不適合於普治。

吡喹酮(praziquantel)為朵環的吡嗪並異喹啉藥物,無色、無臭、結晶粉末,味苦,有吸濕性,但理化性質穩定。溶於氯仿二甲亞碸,微溶於乙醇,不溶於水。動物實驗證明它對各種血吸蟲均有殺蟲作用。血吸蟲與藥物接觸後立刻發生痙攣性麻痹,迅速轉移至肝臟。本藥對血吸蟲皮層產生顯著損傷,使表皮細胞腫脹突起,繼而出現許多球狀或泡狀物,潰破、糜爛與剝落,白細胞吸附其上,並侵入蟲體,引起死亡。但本藥對移行期童蟲無殺蟲作用。
藥代動力學研究證明,吡喹酮口服後,80%藥物從腸道迅速吸收。血藥濃度於2 h 左右達高峰。血清中生物半衰期為1~1.5 h。門靜脈血藥深度較外周血液高l0 倍以上。吡喹酮主要在肝內代謝,與葡萄糖醛酸硫酸結合,其代謝產物無殺蟲作用。肝臟對吡喹酮有很強的首次通過效應,本藥在系統循環血液中濃度顯著降低,其代謝產物於24h 內大部分從腎臟排泄,在體內無積蓄作用。吡喹酮毒性低,治療劑量對心血管系統、肝、腎、造血器官與神經組織均無損害,並且證明無突變、致畸胎與致癌作用。適用於各期各型血吸蟲病患者。

吡喹酮治療血吸蟲病的劑量與療程:①慢性血吸蟲病:住院成年患者總劑量為60 mg/kg 體重(體重以60 kg 為限),10 mg/(kg?次),3 次/d,連續2 天。兒童體重<30kg 者,總劑量為70 mg/kg。輕流行區用40 mg/kg 體重,一劑療法;重流行區用50 mg/kg 體重,1 天等分2 次口服,也取得滿意效果。左鏇吡喹酮治療慢性血吸蟲可採用吡喹酮一半的劑量。②急性血吸蟲病:成人總劑量為120 mg/kg 體重,每日劑量分2 次或3 次服用,4~6 天療法。一般病例可採用每次10mg/kg 體重,3 次/d,連續4 天。③晚期血吸蟲病:根據藥代動力學研究,晚期血吸蟲病患者口服常規吡喹酮劑量後,藥物在肝臟內首次通過效應差,而且藥物由門靜脈側支循環直接進入體循環,故血濃度較高,藥物半衰期明顯延長,故以適當減少總劑量或延長療程為宜,否則有引起嚴重心律紊亂的可能。

療效:吡喹酮治療血吸蟲病有良好療效。急性血吸蟲病輕、中、重型患者平均退熱時間分別為3.9 天,6.5 天與9.5 天。糞便毛蚴孵化於第18~20 天內陰轉。治療後6~12 個月的遠期療效:糞孵陰轉率達90%左右。對慢性血吸蟲病的療效更好。根據血吸蟲研究委員會吡喹酮協作組在無重複感染的輕流行區1276 例治療後3 個月與6 個月以及8~12 個月糞便孵複查,其陰轉率分別高達99.4%,98.4%,90.9%。

藥物副作用:輕而短暫,於服藥後0.5~1h 出現,不需處理,數小時內消失。少數患者出現心臟期前收縮(房性或室性)。心電圖檢查發現5%~10%患者有T 波與ST 段極度變化;偶有QT 延長與I 度房室傳導阻滯,為時短暫,迅速恢復正常。神經肌肉反應以頭昏、頭痛、乏力較常見。消化道反應輕微,可有輕度腹痛與噁心,偶有食慾減退、嘔吐等。應當指出,少數重感染患者發生大量便血。晚期血吸蟲病患者如果吡喹酮劑量偏大或過量有引起嚴重心律紊亂的可能。總而言之,吡喹酮具有廣譜、高效、低毒、副作用輕、口服方便、療程短的優點,是治療血吸蟲病較理想的藥物。左鏇吡喹酮是吡喹酮的有效成分,其用量只需吡喹酮的一半,療效同吡喹酮,副反應少而輕。

預後預防

埃及血吸蟲病埃及血吸蟲
預後:早期治療,一般預後良好。

預防:應根據流行區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採取下列防治措施。

1.滅螺 在非洲採取興修水利建設與使用滅螺藥物相結合的措施。螺螄中間宿主密度在每年旱季在河流中死亡,大幅度降低,但仍有螺螄潛伏在泥土空隙或蔭蔽處存活,在旱季過後,重新滋生繁殖,成為傳播媒介,故滅螺工作必須反覆進行。

2.大規模治療 在埃及,曾採取以大量人口為對象的化學治療(吡喹酮),對消滅本病沒有取得成功,主要因為不能防止重新感染。採用吡喹酮普治40mg/kg體重一劑療法,口服,具有療效好,毒副作用少的優點,對社會性控制本病是有效的。

3.改善環境衛生 如糞便管理,安全用水阻止人-螺間感染,不易做到,且耗費昂貴。本病的防治對策需要對流行區居民進行長期宣傳教育。本病無保蟲宿主。人是惟一的傳染源,因此應對維持埃及血吸蟲生活循環自己負責。只有在社會經濟提高的基礎上,群策群力,才能控制與消滅本病。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