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血吸蟲病

泌尿生殖系血吸蟲病主要由埃及血吸蟲引起,國內主要為日本血吸蟲病,蟲卵多沉積於睪丸鞘膜、陰囊壁、附睪、精索和陰莖海綿體等處而引起病變。病理特徵是蟲卵激發宿主的免疫反應,導致蟲卵肉芽腫而損害臟器。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泌尿生殖系血吸蟲病主要由埃及血吸蟲引起,國內主要為日本血吸蟲病,蟲卵多沉積於睪丸鞘膜、陰囊壁、附睪、精索和陰莖海綿體等處而引起病變。其病理特徵是蟲卵激發宿主的免疫反應,導致蟲卵肉芽腫而損害臟器。泌尿男性生殖系血吸蟲病主要發生在膀胱,腎及生殖系受累者少見。膀胱血吸蟲病是血吸蟲成蟲寄生在人的膀胱及骨盆靜脈叢的血管內,蟲卵沉積在膀胱黏膜下及其附近的泌尿生殖器官,蟲卵引起嗜酸性肉芽腫而引起的膀胱疾病。最常見於膀胱三角區,慢性感染時整個膀胱壁受侵犯,纖維化及瘢痕形成,膀胱容量變小,造成膀胱攣縮。病變累及輸尿管口致輸尿管梗阻或膀胱輸尿管反流。主要病理改變為蟲卵肉芽腫,常發生於膀胱三角區,表現為膀胱黏膜增厚,發生潰瘍

發病原因

埃及血吸蟲雄蟲長為10~15mm,最寬處為0.8~1mm,體表被有小結節。睪丸4~5個,位於腹吸盤之後,前後排列,輸精管末端膨大成貯精囊。兩腸支在體中部會合成單幹盲管,延伸至末端。雌蟲長約20mm,最寬處0.25mm,呈細長管形,兩吸盤均細小,體表只前後兩端有小結節。卵巢在體中部之後,長橢圓形;其他生殖器官位置關係均如日本血吸蟲;子宮內含卵20~30個。消化道似雄蟲。卵大小為(131~183)µm×(40~70)µm,具端刺。卵殼抗酸染色陰性,而其他血吸蟲卵殼則抗酸染色陽性。成蟲寄生於人體的膀胱和盆腔靜脈叢,偶亦可寄生於門脈系統。雌蟲每天產卵200~500個。成蟲在人體存活時間為3~6年,個別可活30年(平均3.4年),一對成蟲一生中產卵25萬個至60萬個不等。
埃及血吸蟲有有性生殖及無性生殖兩個階段,前者在人體中進行。雌蟲將蟲卵排出後,部分沉積人體組織內,部分排出體外,蟲卵在體外遇水則很快孵化出毛蚴,並游入水中,並很快找到其特異的中間宿主螺螄,並從螺的軟組織鑽入螺體發育為母胞蚴、子胞蚴和尾蚴,每個母胞蚴可產生20~40個以上子胞蚴,每個子胞蚴產生200~400條尾蚴,毛蚴鑽入螺體到尾蚴逸出所需的時間為5~6周。
尾蚴從螺體逸出後,浮於水面尋找終宿主,遇到哺乳動物後,依其頭部鑽入皮膚角質,靠其尾部擺動及體部伸縮等作用,尾蚴於數秒至數分鐘內鑽進皮膚黏膜,並依其分泌物協助蟲體進入毛細血管淋巴管隨後進入肺部,穿過肺毛細血管進入體循環,最後定居於膀胱及盆腔的靜脈叢。埃及血吸蟲及其他血吸蟲都有其獨自的寄居部位,其機制尚未闡明。1990年有作者報導,將不同種的血吸蟲如間接血吸蟲、梅氏血吸蟲等在動物、螺中雜交可使成蟲的產卵部位發生變化,尾蚴的逸出方法及生殖力等也有變化。
血吸蟲蟲卵對人體的致病作用明顯,各種血吸蟲致病部位不同,實驗動物中證實,約20%的埃及血吸蟲蟲卵存在於中空器官,部分蟲卵可從尿或糞便中排出,其餘的蟲卵或沉積於局部或隨血流抵達肺、肝等處,並於局部小血管形成微小栓子,沉積於局部者則在宿主的肉芽組織反應中被破壞。其他蟲卵則被鈣化健康搜尋,並積聚於器官中,每條雌蟲計算每天大概會形成90個至100個鈣化的蟲卵。

疾病檢查

尿鏡檢可見紅細胞、白細胞。24h尿或終末尿離心,尿沉渣可找到血吸蟲卵;糞便沉澱法有時亦可找到蟲卵。
1、膀胱鏡檢查:膀胱容量縮小,可見到膀胱黏膜的血吸蟲病特異性改變。早期膀胱黏膜下沉積的蟲卵呈散在灰白色顆粒如沙粒樣,顆粒周圍黏膜充血。每個顆粒相當於一個以蟲卵為核心的肉芽腫。晚期蟲卵鈣化呈蒼白色。也可見到膀胱黏膜呈毛玻璃樣或紅斑狀充血。可有潰瘍,潰瘍邊緣不整,基底蒼白,周圍黏膜充血。可有腫瘤樣肉芽腫,呈圓形,有蒂或無蒂,發紅,易出血,多發生在膀胱底部或三角區。由於長期的慢性刺激,黏膜產生增生病變,如囊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多發性血吸蟲性息肉等,甚至惡性變。膀胱頸部攣縮變窄,膀胱黏膜可形成小梁及假性憩室。往往合併膀胱結石。晚期膀胱黏膜增厚,黏膜呈息肉樣變。輸尿管口開口很小,或擴張呈洞狀。
2、經膀胱鏡取活組織檢查可確診
3、X線檢查:KUB平片上,膀胱及輸尿管可有線樣鈣化是本病的特徵性改變。膀胱空虛時,呈寬窄不等的橫線樣鈣化;膀胱充滿時,呈蛋殼樣鈣化。輸尿管鈣化常與膀胱鈣化同時存在,多見於輸尿管下段,有時亦可波及輸尿管全長。輸尿管壁呈線樣鈣化,也可見到斑點狀或斑塊狀鈣化,偶見腎盂、腎盞鈣化。往往合併泌尿系統結石。
4、靜脈尿路造影:常顯示患腎顯影遲緩、腎積水。輸尿管迂曲、擴張,甚至粗如小腸,輸尿管壁段或下段狹窄。
5、膀胱造影 當有血吸蟲性肉芽腫或息肉樣改變時,可見到大小不等的結節狀充盈缺損。膀胱容量縮小及輸尿管有反流現象。
6、尿道造影 可見尿道狹窄或尿瘺。

臨床診斷

診斷的目的有以下幾個方面,即患者是處於現症感染還是屬於以往感染過;是埃及血吸蟲病還是曼氏血吸蟲病;確定是活動期還是非活動期;明確感染度;評價後遺症的嚴重度以及併發症情況。

疾病治療

1、殺滅埃及血吸蟲藥物
(1)吡喹酮(praziquantel):對埃及、日本、曼氏血吸蟲均有效。40 mg/kg,一次服用,或分2次服用。
(2) 尼立達唑(niridazole):對埃及及曼氏血吸蟲皆有效。O.25mg/kg,分2次服用,療程7天,最好同時服用地西泮2.5mg,3次/d,以減輕不良反應。
(3)美曲膦酯(敵百蟲,metrifonate):150~200 mg栓劑,1次/d,由肛門向直腸內推進8~10cm,採用頭低臀高臥位半小時,連續3天。
2、併發症的外科治療
(1)早期輸尿管壁段狹窄:經膀胱鏡擴張或行輸尿管口切開,遠期療效不佳,常會再度狹窄,多主張行輸尿管膀胱吻合術。如果合併輸尿管下段狹窄也可切除,行輸尿管膀胱瓣吻合術。
(2)一側輸尿管中段以下狹窄過長,多不主張行輸尿管與對側輸尿管吻合術。因為血吸蟲病常常累及雙側輸尿管,遠期會形成雙側狹窄,故主張迴腸代輸尿管術。雙側輸尿管中段以下狹窄,可用一段迴腸做Y型吻合替代雙側輸尿管。
(3)無張力的巨輸尿管、輸尿管狹窄同側膿腎或排泄性尿路造影示同側腎無功能,皆應先行腎造口術引流一段時間,待腎功能恢復後,再考慮進一步治療,不應急於做腎切除術。
(4)0雙側輸尿管梗阻而突然發生無尿,應急診行膀胱鏡檢查及輸尿管插管引流。如果插管失敗,應急診行腎造口術。
(5)膀胱頸部攣縮,可經尿道切除攣縮的瘢痕。
(6)攣縮膀胱可考慮行結腸擴大膀胱術或迴腸膀胱術。
(7)膀胱發生癌變時應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術。

疾病預後

大多數患者都屬於輕症感染,其預後良好,但埃及血吸蟲病的發病率及病死率乃取決於感染度,在發生率低、尿路阻塞少的奈及利亞,病死率為0%,而在過去埃及的感染率高時,病死率可達10%,在嚴重病例及無功能腎的患者中,病死率可達50%。患者可死於雙腎積水伴尿毒症。新的有效藥物改善了埃及血吸蟲的預後,兒童的活動性感染及息肉病變可以很快治癒,息肉所致的尿路阻塞在治療後的2~6周內可完全緩解。
外來的企業人員及旅遊者往往是單次少量接觸疫水,即使他們排出蟲卵量很大,但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卻很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